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鑒別關節炎

鑒別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1-05-04 12:26:41

1、類風濕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侵蝕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四肢小關節對稱性腫痛,伴有晨僵,可伴有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多關節腫痛,具體發病原因不明,可能和遺傳、環境因素和理化因素等有關,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症狀,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2、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鑒別診斷?

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關節、組織還有滑囊這一類的組織。所以,這類疾病很多,但最常見的有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還有銀屑病關節炎。特別是強直性脊柱炎,它主要侵犯中樞環節,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四肢小關節。臨床上強直性脊柱炎男性比較多見,所以在臨床上不難鑒別。還有個鑒別點是銀屑病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分五種類型,有一個是外周關節為主的,也會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在臨床中有病史,所以不難鑒別。骨關節炎不侵犯指間關節、掌根關節,在臨床中它的類風濕因子檢查是陰性的,血沉也不快,年齡都偏大,臨床也不難鑒別。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也會引起關節的紅、腫、熱、痛,也會有類風濕因子陽性,但系統性紅斑狼瘡引起的關節腫脹、疼痛不會變形,不會導致骨質的破壞,類風濕會出現這種情況,在臨床中也不難鑒別。

3、哪些疾病的症狀與骨性關節炎的症狀相似?如何鑒別?

並不是只要有關節 的疼痛就是骨性關節炎。有些疾病的症狀與骨性關節炎的症狀相似,最為常見的有:關節周圍組織(如韌帶肌腱)的損傷,如滑囊炎或肌腱炎、扭傷或勞損、纖維性肌痛、風濕性多發性肌痛和痛風。較為常見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性關節炎,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周圍血管疾病)。較為少見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膿毒性關節炎,萊姆病,靜脈血栓,滑膜囊腫。罕見的有:已經轉移到骨的癌症引起的疼痛。鑒別骨性關節炎與其他疾病通常考慮以下的因素:骨性關節炎發生於老年人,而且僅局限於一個關節或少數關節;與其他的關節炎相比較少出現炎症,而且疼痛是慢慢進展的。根據單一關節的症狀很難區別骨性關節炎和其他類型的關節炎,然而通過症狀發生的方式可以確定是什麼類型的關節炎,如果症狀出現於手部的掌指關節和足部的跖趾鄭,則提示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在這里沒有必要把所有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症狀的疾病與骨性關節 炎一一進行比較和鑒別,但有少數疾病易與骨性關節炎相混淆,或者與骨性關節炎,同時存在,值得重視,現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下。1、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混淆,特別是當骨性關節炎累及全身多個關節的時候。類風濕關節炎始於滑膜而不是軟骨,發病年齡要比骨性關節炎要早,多發於30----40歲的人群,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多個關節,並且往往是雙側關節對稱性發病,患者通常要持續一小時以上的晨僵(而骨性關節炎通常在半小時即可消失)。X線與骨性關節炎表現也不同。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在血液里可以檢查出一種特殊的抗體,即類風濕因子,而骨性關節炎則沒有。另一項血液檢查,即血沉在類風濕關節炎也常常升高,而在骨性關節炎則往往正常。此外在手部,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往往發生於近側指間關節,呈梭形腫脹,而骨性關節炎則往往發生於遠端指間關節。2、軟骨鈣質沉著症軟骨鈣質沉著症是一種鈣結晶沉積於關節的疾病,可伴發甚至加重骨性關節炎。該病也叫全局性痛風或假性骨性關節炎,特別是在後期累及膝關節時。醫生通常能夠鑒別這兩種病,因為軟骨鈣質沉著症常常會損害其他沒有骨性關節炎的關節,如腕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3、夏科關節夏科關節常發生於糖尿病,引起關節的神經損害,導致關節腫脹,出血,溫度增高經及骨的變化,還可引起感喪失,從而增加了受傷的危險。

4、風濕性關節炎的鑒別,風濕性關節炎該怎麼鑒別?

⑴血常規等檢查: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貧血,為正細胞性貧血,如伴有缺鐵,則可為低色素性小細胞性貧血。白細胞數大多正常,在活動期可略有增高,偶見嗜酸性粒細胞和血小板增多。貧血和血小板增多症與疾病的活動相關。多數病例的紅細胞沉降率(血沉)在活動性病變中常增高,可為疾病活動的指標。血清鐵、鐵結合蛋白的水平常減低。
⑵免疫球蛋白檢測: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免疫蛋白電泳顯示IgG、IgA及IgM增多。C反應蛋白活動期可升高。
⑶類風濕因子及其他血清學檢查:類風濕因子包括IgG型RF、IgM型RF、IgA型RF,和IgE型RF等類型。IgM-RF高滴度陽性病人,病變活動重,病情進展快,不易緩解,預後較差,且有比較嚴重的關節外表現。類風濕因子陰性不能排除本病的可能,須結合臨床。近來發現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清中抗類風濕性關節炎協同核抗原抗體(抗RANA抗體)的陽性率(93%~95%),明顯高於其他各種類型關節炎的患者(約19%)及健康人(約16%),可作為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項有力證據。抗核抗體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陽性率10%~20%。血清補體水平多數正常或輕度升高,重症者及伴關節外病變者可下降。
⑷關節腔穿刺:可得不透明草黃色滲出液,其中中性粒細胞可增高,細菌培養陰性。疾病活動可見白細胞漿中含有類風濕因子和IgG補體復合物形成包涵體吞噬細胞,稱類風濕細胞(regocyte)。滲出液中初體的相對濃度降低,RF陽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卧床休息,夾板固定,理療。
2、葯物治療:
①中葯外用貼劑,目前最好的是藏葯立正貼,效果突出,並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②皮質激素:因能引起耐葯性及大量並發症只用於難處理者,如進行性嚴重關節破壞者;
③免疫抑制葯物,如環磷醯胺、甲氨蝶呤等,但有一定副作用和毒性。
3、手術治療:目前,在該病的各期,不論疾病的活動性是否完全控制,均可考慮施行手術治療,如膝關節滑膜切除,可清除病灶,解除疼痛,並可恢復功能。晚期,可行矯正畸形或改進關節功能手術,如截骨術、關節融合或人工膝關節置換。但費用較昂貴。

與鑒別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