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現關節炎、痛風石及腎臟損害時有哪些防治方法?
指關節腫脹,常見於痛風。關節炎、痛風石及腎臟損害為痛風病的主要臨床表現。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為最常見的首發症狀,起病急,疼痛劇烈,多於半夜發作,關節周圍有紅腫熱痛的表現。急性發作數天至數周後可自行緩解。飲酒、濕冷、疲勞、外傷手術及感染等都是誘發因素。急性炎症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僵直、畸形。
中西醫預防
西醫葯治療
〈1〉急性期治療:秋水仙鹼,初劑1mg口服,以後每2小時0.5mg,直至症狀緩解或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反應時停葯。但全程總葯量一般不超過6mg。症狀多在12小時內減輕,48小時內控制。
〈2〉慢性期及間歇期治療
別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初劑每次100mg,每日3次,逐漸增加劑量至200mg,每日3次。
丙磺舒: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從小劑量開始,初用每次0.25g,每日2次,2周內增至0.5g,每日2次,最大劑量每日不能超過2g。
中醫葯治療
〈1〉濕熱痹:關節腫脹,疼痛,痛處掀紅灼熱,其痛劇烈,夜間痛甚,口乾,心煩,小便黃赤,大便干結或不爽,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有力。
服用有關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葯物。
〈2〉頑痹:關節紅腫疼痛反復發作,關節腫大,畸形僵硬,關節附近及皮下出現痛風石,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服用有關祛痰清熱,活血通絡的葯物。
〈3〉腎虛:夜尿增多,蛋白尿、少尿,下肢浮腫或全身浮腫,腰痛膝軟。偏陽虛者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偏陰虛者頭昏耳鳴,潮熱盜汗。
服用有關補腎利尿的葯物。
〈4〉石淋:尿中時夾砂石或X線片顯示泌尿系結石,小便澀滯不暢或尿時中斷或時不能卒出,或尿中帶血,腰腹疼痛,脈弦。
服用有關通淋利尿,消除砂石的葯物。
對急性痛風的發作,通過上述療法便可控制。但是,當血液中的尿酸多的狀態繼續下去而再次引起發作,進而又由於腎臟中積存尿酸最終導致尿毒症時,由此為降低血液中的尿酸量就要不斷進行治療。首先,為了通過飲食以防止嘌呤體進入體內,要避免食用嘌呤體含量大的動物內臟(肝、腎、胰臟、胃、腸、睾丸、腦等),也不要吃豆類和肉類等。在酒類中,由於啤酒等也含有嘌呤體,故應以不飲用為宜。
另外,作為葯物可服用促進向尿中排泄尿酸的羧苯磺丙胺或苯磺唑酮。但是,當還不能使血液中的尿酸量減少以及腎臟功能不好時,可使用別瞟呤醇。使用什麼樣的葯物,用多大的量,都要由醫生決定。
另一方面,為了防止腎臟中積存尿酸,要使尿量每天保持在2公升以上而大量喝水。還可適當飲用鹼使尿始終保持鹼性。在治療開始以後的6周左右時間里,由於體內的尿酸動員起來,有時反而容易引起痛風發作,對這一點用不著擔心。
在自開始治療以後,經過6個月以後仍有發作時,就要研究一下治療方法是否有誤。另外,當痛風結節非常大時,可用手術摘除。
在進行上述飲食療法以及葯物療法的同時,為了預防痛風發作還要避免精神和肉體的過勞。由於洗澡可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所以一過發作的急性期,可盡量多洗澡。冬季要注意不要使手腳凍著。肥胖的人可通過減少食量以便消瘦下來。
即使通過治療控制了發作,但為了使血液中的尿酸量始終保持正常,終生都要持續服用羧苯磺丙胺和別嘌呤醇。另外,要盡量避免食用嘌呤體含量大的食物,要使尿量增多,通過服用鹼使尿呈鹼性。
對該病只要注意治療和養生,就可防止痛風發作以防止腎臟損害。不過,要想徹底根治很難。所以,必須終生耐心地堅持療養。
關於遺傳和結婚,雖然認為該病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通過實例調查,由遺傳所致的病例很少見。而且,即使有遺傳基因,也未必會發病。況且,即使發病了,只要在早期進行適宜的治療,就可防止疾病的發展。所以即使家族有這種病,也不影響結婚。
2、痛風石的症狀是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痛風主要分以下幾個階段: (一)無症狀期 這一階段僅表現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發生率遠較痛風為高。美國統計為13.2%。高尿酸血症的上限男性為417μmol·L-1,女性為357μmol·L-1。兒童期血尿酸鹽的均值是214μmol·L-1,在青春期後男性開始增高,而女性尿酸增高主要在更年期後。無症狀期僅有高尿酸血症,而無關節炎、痛風石、腎結石等臨床表現。大多數病例,急性痛風的發作在持續高尿酸血症後20~40年,其10~40%患者在第一次痛風發作前有過一次或數次腎絞痛發作史,也可有腎功能損害如蛋白尿、血尿,顯微鏡下白細胞尿。但診斷痛風應有尿酸鹽沉著和組織炎症反應,而非僅有高尿酸血症及/或腎結石。大部分病人終生停留於高尿酸血症,僅小部分發生臨床痛風。如未作實驗室檢查,往往漏診。 (二)急性期 以急性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第一次發作在大足趾的跖趾關節者佔60%。 (1)促發因素 85%患者能找到促發因素,如飲食如度、局部外傷、體力或腦力勞動過度、受冷潮濕、過度激動、感染、外科手術及某些葯物應用(如丙磺舒、利尿劑、皮質素、汞劑、酒石酸麥角胺)等。 (2)前驅症狀 第一次發作較為突然,以後發作時70%患者有前驅症狀。如局部不適感、下肢靜脈曲張、頭痛、失眠、易怒、疲勞、不能勝任工作、腹脹、噯氣、便秘或腹瀉、腎絞痛發作等。 (3)急性關節炎 第一次發作多數起始於凌晨1~2點鍾,94%在單個關節,累及下肢達95~98%。遠端關節佔90%,半數以上患者第一次累及大足趾的跖趾關節內側面,極度過敏,蓋上層被褥即可有疼痛感,往往夜間突然發作而痛醒。局部有紅、腫、痛、熱、靜脈曲張,觸之痛劇,向下肢放射,至白天可主訴好轉,但局部體征反而加劇。第二天凌晨疼痛重新加劇,局部皮膚由紅色轉為紫藍色,有凹陷性水腫。一般持續3~20天左右,症狀漸漸減輕,局部體征好轉,腫退,皮膚出現皺紋、脫屑。全身情況和局部體征發展平行。一般體溫正常或低熱,但也可高達39℃以上,伴有寒顫、全身不適、頭痛易怒、心動過速、腹痛、肝臟腫大、明顯多尿,尤其在急性期發作後。尿尿酸在發作前數天降低,發作末期明顯增高,發作停止後進一步升高,然後逐漸恢復到正常的水平。發作期血沉增高,一般為30~50mm·h-1,偶見50~100mm·h-1白細胞增高伴中性白細胞增多。 (4)病程 如及時給予秋水仙鹼治療。1~3天完全緩解,若任其自然發展,則病程延長,但大部分能完全恢復。有1/10病人可累及關節,留下不適感。 (三)間歇期 即兩次發作之間的一段靜止期。大多數病人一生中反復發作多次,某些患者發作一次後從未再發。多數患者發作間隔時間為六個月至一年。少數患者間隔時間可長達5~10年。據Gutman's報道,在第一年內復發的為62%。第1~2年復發者16%;第2~5年復發約11%,第5~10年復發為4%。7%病人隨訪10年或10年以上未見復發。在未用抗高尿酸葯物治療的病人,發作次數漸趨頻繁。病程越是晚期,常累及多關節、病情重,持續時間長、緩解慢。在間歇期僅根據病史和高尿酸血症疹斷比較困難,但抽取跖趾關節液體,如能找到尿酸鹽結晶,有助於診斷。 (四)慢性期 慢性期的主要表現為痛風石、慢性關節炎、尿路結石及痛風性腎炎。 (1)痛風石 由於尿酸沉積於結締組織,逐漸形成痛風石。過程隱襲,小的僅能觸及,大的肉眼可見。痛風石出現的時間在發病後3~42年。平均出現時間為10年。少於5年有痛風石者少見。10年後約1/2患者有痛風石。以後逐漸增多,20年後只有28%無痛風石。下肢功能障礙達24%。尿酸沉積於關節內和關節附近,與血尿酸濃度密切有關。出現的部位按頻率依次為耳輪、手、足、肘、膝、眼瞼、鼻唇溝。比較少見的部位尚有脊椎關節、心肌、二尖瓣、心臟傳導束及咽部等。初期形成的結石較軟,表皮紅色,內含乳白色液體。其中有尿酸鈉結晶。數周內,急性症狀消失,形成腎硬痛風石,並逐漸增大,使關節受到破壞,關節強直,畸形,關節活動受限。痛風石可以潰爛,形成瘺管,化膿較罕見。 (2)慢性關節病變 經過10~20年演變,累及上下肢諸多關節。由於痛風石的不斷增大增多,軟骨及關節周圍結締組織尿酸鹽沉著,纖維增殖,骨質破壞,導致關節強直、畸形,可出現假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樣關節,使功能完全喪失。 (3)腎臟病 痛風的腎臟病變可分為尿酸鹽性腎臟病和尿酸性腎臟病。它們的發生與長期高尿酸血症有關。 ①尿酸鹽性腎臟病變:慢性腎臟病變是痛風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占痛風患者的20~40%。臨床表現有兩種類型:一是以腎小球病變為主,即所謂痛風性腎炎。這些患者的間質損害相對較輕,平均發病年齡55歲。在急性痛風發作後15~25年多見,也可見於痛風發作前。早期的表現為間歇性微量蛋白尿。濃縮功能減退是腎功能損害的早期表現。1/3患者伴高血壓,最後導致氮質血症,腎功能衰竭。第一次就診有時難以決定痛風與腎炎之間的因果關系。但以前的痛風性關節炎病史能提示痛風屬原發性。慢性腎炎罕見能引起痛風,但可加重原已存在的痛風。其機理與傳統的觀點有別。最近認為一是由於尿酸鹽的沉積損害了亨利攀上皮及其周圍的間質組織,同時伴有腎小球毛細血管玻璃樣變性及較大血管中層內層的增生。從間質得到的晶體,經X光衍射分析,證實為尿酸鹽(而非尿酸)結晶。痛風者高尿酸對腎臟的損害已得到公認,但並非腎臟損害的唯一因素(甚至並非主要因素)。痛風病人中常見的共同存在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壓、慢性鉛中毒、缺血性心臟病,原已存在的隱性腎臟病變)可能在痛風性腎炎中比尿酸更起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年痛風患者;二是由於間質性腎臟病變。這一類腎小球損害相對較輕,可有反復尿感,白細胞尿,病程相對長,最後導致腎功能衰竭,此可能與尿酸鹽阻塞腎小管有關。 ②尿酸性腎臟病:也可分為爭性尿酸性腎肘病和尿路結石。前者由於嚴重高尿酸血症。一次大量的尿酸沉積於集合管和輸尿管,引起尿閉,急性腎功能衰竭。這類病可見於痛風患者中嘌呤代謝明顯增加者,劇烈運動和癲癇大發作後。但更多見於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病人的核酸代謝加速,尤其同時進行化療(細胞毒性葯物)和放射治療,加速了細胞破壞, 黽由齙哪蛩岣漢桑 鼓蛩崤判乖黽?~5倍。在化療過程中,病人因厭食、惡心、嘔吐以致脫水,因而造成高濃縮低容量尿。同時因為有酸中毒,使尿酸沉著於集合管,而阻塞了管腔。該病的發生與尿尿酸(而非尿酸鹽)排量相關。最後導致近端腎單位擴張,小管上皮變性。動物實驗證實了上述觀點。臨床表現和診斷:高尿酸血症患者,平均血尿酸鹽為1190μmol·L-1(714~2140μmol·L-1)、最高記錄〉4760μmol·L-1。有少尿或無尿及氮質血症。如有尿,則在尿中可見結石或大量尿酸結晶,尿中尿酸/肌酸大於1。而其它原因腎衰則小於1。後者結石在痛風病人中比較常見。在一般人群中尿酸鹽結石的發生率為0.01%,而在痛風病人中尿酸鹽結石為10~25%。較健康人群大1000倍。在痛風病人,每年尿路結石的發生率為1%。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則為0.2%。尿路結石的發生率與血尿酸濃度及尿尿酸排泄相關。當血尿酸〉
求採納
3、痛風石有多嚴重?
你好,痛風石是痛風比較嚴重時引起的,一般疼痛比較劇烈,關節功能會受到限制,主要是由於高尿酸血症引起,建議平時要多喝水,保證每天飲水量在2000毫升,少吃海鮮,豬皮,內臟等富含嘌呤類食品,禁喝啤酒。
4、痛風石和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畸形有什麼區別?
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坐骨神經痛等是一類慢性反復發作的以關節炎症改變為主的疼痛性疾病,現代也稱之為「骨痛病」。
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古稱「歷節風」、「骨骱痹」,《聖濟總錄》卷十:「歷節風者,由血氣衰弱,為風寒所侵,血氣凝澀,不得流通關節,諸筋無以滋養,真邪相搏,所歷之節,悉皆疼痛,故為歷節風也。痛甚則使人短氣汗出,肢節不可屈伸」。
骨痹、腎痹是中醫經典古籍病名,《素問逆調論》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粟,是為何病?歧伯曰:「是人者素腎氣臟,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側髓不滿,故寒甚至骨也」,「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醫林繩墨痹》:「久風入中,肌肉不仁,所以為頑痹者也」。
這類病多因經絡淤塞、氣血虧損,風邪外襲,陰寒凝滯而成,氣血不能流通關節,筋骨得不到滋養,導致關節屈伸不利,引起大部或全身關節腫脹疼痛。
引起脈絡淤塞的原因是寒涼和勞累,脈絡流通受阻,引發血管動脈硬化,由於動脈是對稱排列的,所以症狀相對也是對稱的。
血管動脈硬化後會使正常的血液流動狀況發生變化,運行和代謝的速度就會降低,運行速度降低後,血液在體內各部的配置就會發生變化,血液在大關節和皮膚內的停留時間就會延長,同時由於靜脈血迴流受阻,會增加血液和血液中的一些物質(如尿酸等)在體內的存留、堆積和佔位,導致局部血管擴張性刺激,引發關節腫脹酸痛的症狀。
血管動脈硬化後可以導致靜脈毛細血管堵塞,毛細血管堵塞後,小關節內的養份就會缺乏,小關節為維持正常的機能,就會吸收關節周圍的養份,如關節液、滑囊液、關節膜中的軟組織液體,這些液體物質被吸收後,就會導致骨關節的間隙變小,直至關節融合,由於融合的點不均衡,就會導致關節結構不均勻的變形,如手、腳關節等。
症狀表現: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關節外病變和疼痛為主要表現,好發於手、腕、足、坐骨、骶骨關節等關節,反復發作,遇寒加重,呈對稱分布。
5、關節炎發作後,多久會出現痛風石?
具體的時間是不一定的,痛風關節炎調理好,不一定會有痛風石的痛風主要是因為嘌呤代謝紊亂,導致尿酸過高,在關節處積累一般的葯物,都是僅僅停留在降尿酸或者止痛上。而且副作用非常大後來,在同事的介紹下,在淘寶網上那家叫「有機天成」的店裡買了那個調理痛風的,因為不是葯,我才願意喝的,現在尿酸穩定了,人也有精神,睡眠這些都有改善,代謝在好轉,現在沒有復發,痛風石也消失了,心裡很欣慰。老闆吳松人不錯,很專業,我們聊得來。
6、痛風石怎麼治療
專家指出,痛風患者如果,不及時控制體內的尿酸水平,會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軟骨、滑液膜、及軟組織中,形成痛風石,而且血中的尿酸濃度越高,患病的期間越久,則可能會沉積越多的痛風石,有時會影響血管與腎,造成嚴重腎功能衰竭,使腎病越嚴重,並造成不易排泄尿酸的惡性循環,令痛風石的沉積也就越多,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那麼,出現痛風石怎麼辦?
常常沉積痛風石的部位很多,包括耳朵、手部、肘部、跟腱、腳踝或腳趾,有時候更會引起局部潰瘍,不易癒合。嚴重病人且會引起,關節變形或慢性症狀,足部變形嚴重時可能,造成病人穿鞋上的嚴重問題。此外,發生痛結石的危險,性隨血清中尿酸濃度增高而增加,且也常會引起腎病變,腎衰竭後可能需接受血液透析,這也是引起,痛風病人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所以患者一定要主動治療痛風,避免痛風石的出現。
痛風石怎麼辦,飲食護理很關鍵。痛風患者要避免過度攝入嘌呤,因為高嘌呤飲食是,誘發痛風性關節炎主要因素。痛風急性期,應選用低嘌呤含量的食品,糖尿病患者在總量控制的情況下,可食用精細飯、饅頭、西紅柿、黃瓜、水果、蛋、鮮奶。高尿酸血症、間歇期、慢性期從食物中,攝取的嘌呤應低於正常人,宜選用植物性谷類蛋白為主,搭配低嘌呤含量的奶、蛋,酌情選用中嘌呤含量的魚、禽、肉,但只可食肉,莫喝湯。多飲水,痛風患者平時的飲食要注意適當的多喝白開水,這樣可以立於體內的有害物質,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每天多喝水,飲用御噥降酸搽,降低人體尿酸。還要適當吃鹼類食物,這樣可以與體內的尿酸中和,減少酸的濃度。
另外在平時的飲食中,要注意適當減少總熱量的攝入,逐漸減輕體重,使體重達到或接近理想范圍,以利於減輕痛風症狀
以上就是關於痛風石怎麼辦的介紹,痛風若不及時治療會帶來,嚴重的痛風性腎病等並發症,給患者帶來十分嚴重的危害,因此,患者一定要做好預防和治療工作。
7、痛風診斷必須依靠再關節炎和痛風石中發現尿酸鹽結晶是對還是錯
考慮痛風引起可能性大,這個不是的,根據血尿酸,以及症狀來診斷,建議注意飲食,少吃富含嘌呤類食物,可以使用西樂葆,小蘇打,西樂葆處理看看
8、怎樣去除已沉澱在關節的痛風石結晶體
該如何去除:
一、去除治療痛風石要從根源下手,降低血尿酸的含量,盡可能的把尿酸從體內排出。首先要去專業的醫院選擇葯物治療,迅速的把血尿酸含量降低,然後就是長久的保養了,一是要遵循醫囑堅持用葯,二則是生活方面的自我治療,多喝水或降酸茶來降低血尿酸濃度、增加尿酸溶解,幫助尿酸排出。
二、應該多吃鹼性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素食,可讓尿液PH值保持在6.6左右,此時幾乎所有的尿酸鹽都呈溶解狀態,利於排出。少吃含嘌呤多的食物,減少尿酸的來源。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完成對痛風的治療。
形成原因:
痛風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形成痛風石,痛風石對病人的危害性也與它發生的部位有關。發生在關節處的痛風石最為頭疼。手指關節處的痛風石可使手的活動明顯受限制,足趾及踝關節部位的痛風石可影響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