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雞病毒性關節炎

雞病毒性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1-03-19 08:28:37

1、怎樣防治雞病毒性關節炎

雞病毒性關節炎,又稱雞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病雞腿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從而導致雞行動不便,採食困難,甚至不能行動。

(1)流行特點

本病只發生於雞,5~7周齡的雞易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雞體,在雞群中迅速傳播,一般多為隱性感染,不表現明顯症狀。

(2)臨床症狀

雛雞感染後發病多在3~4周齡以後,初期步態稍見異常,逐漸發展為跛行,跗關節腫脹,病雞喜坐在關節上,驅趕時才跳動。患肢不能伸張,不敢負重,當腱斷裂時,趾屈曲,病程稍長時,患肢多向外扭轉,步態不穩,這種症狀多見於大雛或成雞。病雞發育不良,貧血,消瘦,有時排白色稀便,體況長時間內不能恢復。

(3)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表現在患肢的跗關節,關節上下周圍腫脹,切開皮膚可見到關節上部腓腸腱水腫,關節腔充滿淡紅色透明滑膜液,如無細菌混合感染時,見不到膿樣滲出物,趾曲腱和腓腸腱周圍水腫,根據病程的長短,有的周圍組織可與骨膜脫離。大雛或成雞易發生腓腸腱斷裂。由於腱斷裂,局部組織可見到明顯的血液浸潤。如發生在換羽時期,可在皮膚外見到皮下組織呈紅紫色,關節液增加。慢性病程的雞(主要是成雞)腓腸腱增厚、硬化,和周圍組織粘著、纖維化,有的在切面可見到肌腱交接部發生的不全斷裂和周圍組織粘連,失去活動性,關節腔有膿樣、乾酪樣滲出物。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只能加強預防。①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消毒雞舍,以防止病毒侵襲。②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主要用於種雞,可在開產前2~3周肌內注射油乳劑滅活苗,使雛雞獲得較多的母源抗體。此外,雛雞也可在2周齡時先接種一次弱毒疫苗,在開產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劑滅活苗。

2、如何鑒別雞病毒性關節炎與滑液囊炎

1、雞病毒性關節炎是一種由呼腸孤病毒(VAV)引起的雞的傳染性疾病;是通過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方式感染的。臨床上多發生與4-6日齡。肉用型種雞和肉雞等重型雞對其較敏感,其他輕型雞則不那麼敏感;雞齡越大,對呼腸孤病毒的易感性越低,10周齡後明顯降低,2周齡的小雞比5—20周齡的雞更為易感。
2、雞滑液囊支原體病是有滑液囊支原體(MS)引起的,也是可以具備垂直、水平傳播;臨床上多發生在4—16周齡,成年雞多是有青年期發病的後續。
治療可以咨詢成 都興 旺動 物葯 業的技術人員

3、如何防控雞病毒性關節炎?

本病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關節滑膜、腱鞘和心肌病變的傳染性疾病,也稱腱鞘炎或腱滑膜炎。本病在世界許多地區都有發生。從雞分離到的呼腸孤病毒有5種不同的血清型。

病毒對周圍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能耐受60℃8~10小時,56℃22~24小時,37℃15~16周,4℃可存活3年以上;病毒對pH3有抵抗力,室溫下過氧化氫作用1小時不能滅活,對2%來蘇兒、3%甲醛有抵抗力,70%乙醇和0.5%有機碘可將其殺死。

(1)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發生於雞、火雞也可感染發病。肉用雞發病率高於其他禽類。1日齡無母源抗體的雛雞易感性最高;自然情況下,5~7周齡的雞發病最為常見,肉用仔雞發病率可高達100%,但死亡率不到1%。本病雖可通過種蛋垂直傳播但傳播率較低,其傳播方式主要為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感染雞的分泌物、排泄物特別是糞便中含有大量病毒,是主要的傳染源;病毒長期存在於雞的盲腸扁桃體和跗關節內,特別是那些幼齡就受到感染的雞,這些帶毒者是同舍動物的潛在傳染源。

(2)臨床症狀

病雞主要表現為跗關節腫脹和跛行,兩側趾屈肌腱或跖伸肌腱受害,嚴重時腱壞死或纖維化,病雞嚴重跛行,跗關節腫大,部分雞生長受阻。有的可引起腓腸肌腱斷裂。跗關節和跖關節腱鞘有明顯水腫。

(3)病理變化

自然感染的雞跖屈肌腱和跖伸肌腱腫脹,跗關節常含有少量草黃色或血樣滲出物,少數病例有相當多量的膿性分泌物,在感染早期,跗關節和跖關節有明顯水腫,跗關節內滑膜有點狀出血;有的病雞有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包積水。慢性病變的特徵是腱鞘硬化和粘連,在脛跗關節遠端軟骨上出現凹陷的點狀潰爛,然後變大融合,關節表面纖維軟骨膜增生。

(4)實驗室診斷

根據症狀和病變可以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通過病毒分離鑒定和血清學試驗,瓊擴試驗常用來檢查病毒種群特異性抗體的存在。

(5)防控要點

①凈化種雞群

對患病種雞堅決淘汰,防止本病經蛋垂直傳播。嚴禁從有本病的雞場引進種蛋或苗雞。

②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

對商品雞採用「全進全出」制,每批雞出售後要用鹼液或有機碘消毒劑徹底消毒雞舍,並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進行熏蒸。

③免疫接種

對開產前的蛋雞最好選用滅活苗免疫(有些活疫苗可經蛋將疫苗毒傳給下一代)。免疫程序為:種雞群1~7日齡、4周齡時各接種一次多價弱毒苗,在開產前接種一次滅活苗;商品肉雞在1日齡以多價弱毒苗接種一次即可。

4、雞病毒性關節炎抗體檢測試劑盒 ,哪家公司生產的好用?

甘肅省畜牧局都是用廣州健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

5、雞關節炎怎麼治療

雞病毒性關節炎,又稱雞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病雞腿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從而導致雞行動不便,採食困難,甚至不能行動。
(1)流行特點
本病只發生於雞,5~7周齡的雞易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雞體,在雞群中迅速傳播,一般多為隱性感染,不表現明顯症狀。
(2)臨床症狀
雛雞感染後發病多在3~4周齡以後,初期步態稍見異常,逐漸發展為跛行,跗關節腫脹,病雞喜坐在關節上,驅趕時才跳動。患肢不能伸張,不敢負重,當腱斷裂時,趾屈曲,病程稍長時,患肢多向外扭轉,步態不穩,這種症狀多見於大雛或成雞。病雞發育不良,貧血,消瘦,有時排白色稀便,體況長時間內不能恢復。
(3)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表現在患肢的跗關節,關節上下周圍腫脹,切開皮膚可見到關節上部腓腸腱水腫,關節腔充滿淡紅色透明滑膜液,如無細菌混合感染時,見不到膿樣滲出物,趾曲腱和腓腸腱周圍水腫,根據病程的長短,有的周圍組織可與骨膜脫離。大雛或成雞易發生腓腸腱斷裂。由於腱斷裂,局部組織可見到明顯的血液浸潤。如發生在換羽時期,可在皮膚外見到皮下組織呈紅紫色,關節液增加。慢性病程的雞(主要是成雞)腓腸腱增厚、硬化,和周圍組織粘著、纖維化,有的在切面可見到肌腱交接部發生的不全斷裂和周圍組織粘連,失去活動性,關節腔有膿樣、乾酪樣滲出物。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只能加強預防。①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消毒雞舍,以防止病毒侵襲。②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主要用於種雞,可在開產前2~3周肌內注射油乳劑滅活苗,使雛雞獲得較多的母源抗體。此外,雛雞也可在2周齡時先接種一次弱毒疫苗,在開產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劑滅活苗。

6、雞病毒性關節炎有何特點?如何防治?

病毒性關節炎是一種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肉雞的重要傳染病。病毒主要侵害關節滑膜、腱鞘和心肌,引起足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病雞關節腫脹、發炎,行動不便,不願走動或跛行,採食困難,生長停滯。

(1)臨床症狀

肉雞食慾減退、跛行、貧血、消瘦,脛關節、趾關節及連接的肌腱腫脹。後期出現單側或兩側性腓腸肌腱斷裂,足關節扭轉彎曲。嚴重時癱瘓。

(2)剖檢變化

病肉雞趾屈腱及伸腱發生水腫性腫脹,腓腸肌腱出血、壞死或斷裂。跗關節腫脹、充血或有點狀出血,關節腔內有大量淡黃色半透明滲出物。慢性病例腓腸肌腱明顯增厚和硬化,並出現結節狀增生、關節硬固變形,表麵皮膚呈褐色。腱鞘發炎,水腫。有時可見心外膜炎,肝、脾和心肌上有小的壞死灶。

(3)防治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注意肉雞舍及環境衛生,引種要從無病毒性關節炎的肉雞場引種。堅持執行嚴格的檢疫制度,淘汰病肉雞。

易感肉雞群可採用疫苗接種,12周齡前採用禽呼腸孤病毒疫苗進行基礎免疫,然後於16~20周齡用滅活疫苗加強免疫,免疫種肉雞的後代雛肉雞可獲得高水平的母源抗體,能夠抵抗病毒性關節炎的早期感染,本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7、如何防治病毒性關節炎?

雞病毒性關節炎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發生於肉用仔雞,以關節炎和腱滑膜炎為特徵,偶可致腱斷裂。
病初可能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食慾減退,不願走動,蹲伏、貧血和消瘦,隨後出現跛行,脛關節、趾關節及連接的肌腱發炎腫脹。病程延長且嚴重時,可見一側或兩側腓腸肌腱斷裂,跖骨歪扭,趾後屈。在多數情況下,感染率可達100%,發病率僅5%~10%,死亡率不超過6%。
防治:本病尚無特效葯物治療,嚴格執行衛生消毒措施,如對雞舍及環境進行徹底的清掃、沖洗後,用鹼性消毒液或0.5%有機碘消毒,並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疾病傳入。1~20日齡是本病的易感期,1日齡接種弱毒疫苗可有效地預防感染,但將影響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一般提倡用滅活苗免疫種雞,其傳給子代的母源抗體可保護初生雛雞避免感染,且降低了經蛋傳播的可能性。

與雞病毒性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