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並不是不死的癌症,是可以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個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現為小關節受累為主、對稱性、持續性、進行性關節炎。多見於女性,在我國患病率為0.32%~0.36%。
基本病理改變:滑膜炎臨床表現要點:
近端指間、掌指、腕、膝和足趾關節受累最為多見可有頸椎、顳頜關節、胸鎖和肩鎖關節受累,髖關節受累少見關節呈對稱性腫脹、壓痛伴晨僵常見關節畸形是腕關節強直、掌指關節的半脫位、手指向尺側偏斜和呈“天鵝頸”樣表現除關節症狀外,還可出現關節周圍或內臟的類風濕結節,並可有心、肺、眼、腎、周圍神經等病變類風濕結節:是類風濕關節炎較特異的皮膚表現,出現在20%~30%的病人。淺表結節多位於肘鷹嘴附近、枕、跟腱等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的皮下。結節呈對稱分布,質硬無壓痛,大小不一,直徑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其出現提示病情活動。深部結節可出現在肺部。通常侵犯的關節診斷要點根據關節功能分類,幫助醫師進行臨床診斷。
1、198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類風濕關節炎診斷要點
2 、最新的RA分類標准
實驗檢查:
活動期有輕至中度正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白細胞數大多正常,有時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和血小板增多IgG、IgM、IgA可升高補體多數正常或輕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RF其他自身抗體,如抗角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抗體(APF)、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抗CCP)、等對RA的診斷有較高的特異性3、X線檢查
Ⅱ期:軟骨下囊樣破壞,骨侵蝕改變;
Ⅲ期: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脫位;
IV期:關節半脫位和關節破壞後的纖維性和骨性強直;
疾病初應攝包括腕關節的雙手相,雙足相,胸片或其他受累關節的X線相X線早期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繼之出現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根據關節破壞程度將X線改變分為Ⅳ期4、我國早期RA分類標准
標准誕生至今,已被證實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在患者病程<3個月的時候,有16.1%的患者可能被誤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風濕病專家們提出了自己的早期RA分類標准,如下表所示,對RA的早期診斷有較好的臨床意義。
5、活動性判斷
疲勞的嚴重性晨僵持續的時間關節疼痛和腫脹的程度關節壓痛和腫脹的關節數關節功能限製程度急性炎症指標血沉或C反應蛋白6、緩解標准
符合五條或五條以上並至少連續2個月者為臨床緩解:
晨僵時間低於15分鍾無疲勞感無關節痛活動時無關節痛或關節無壓痛無關節或腱鞘腫脹血沉(魏氏法)女性小於30mm/小時,男性小於20mm/小時。常規葯物治療1、非甾體抗炎葯(NSAIDs)
通過抑制環氧酶的作用,減少前列腺素合成,產生抗炎止痛作用,不能更改病程和預防關節破壞。具有抗炎、止痛、退熱、消腫作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如昔布類)與傳統的NSAIDs比,能明顯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其他不良反應:腎臟、外周血細胞減少、凝血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肝損害等劑型、劑量個體化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NSAIDs同時服用, 只有在一種NSAIDs足量使用1~2周後無效才更改為另一種不能更改病程和預防關節破壞注意事項:劑量個體化,只有在一種NSAIDs足量使用1~2周後無效才更改為另一種,不宜同時服用兩種NSAIDs。老年人宜選用半衰期短的NSAIDs。
2、改變病情抗風濕葯(NMARDs)
具有改善和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較NSAIDs發揮作用慢,明顯改善需1~6個月,為慢性葯。首選葯為甲氨蝶呤,如患者不能耐受,可改為氟米特或其它DMARDs。3、糖皮質激素(GC)
適用於有關節外症狀或關節炎明顯或急性發作者。強的松30~40mg每日,症狀控制後遞減,以每日10mg維持,以後逐漸停用,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治療原則:不需要大劑量時用小劑量,能短期使用時不長期使用4、植物制劑
雷公藤青藤鹼白芍總甙5、其他治療
生物制劑TNF-α單克隆抗體(infliximb)/人可溶性TNF受體融合蛋白(Etanercept)幹細胞移植基因治療2、怎麼判斷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
1.骨關節炎
多見於中、老年人,起病過程大多緩慢。手、膝、髖及脊柱關節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關節較少受累。病情通常隨活動而加重或因休息而減輕。晨僵時間多小於半小時。雙手受累時查體可見Heberden和Bouchard結節,膝關節可觸及摩擦感。不伴有皮下結節及血管炎等關節外表現。類風濕因子多為陰性,少數老年患者可有低滴度陽性。
2.銀屑病關節炎
銀屑病關節炎的多關節炎型和類風濕關節炎很相似。但本病患者有特徵性銀屑疹或指甲病變,或伴有銀屑病家族史。常累及遠端指間關節,早期多為非對稱性分布,血清類風濕因子等抗體為陰性。
3.強直性脊柱炎
本病以青年男性多發,以中軸關節如骶髂及脊柱關節受累為主,雖有外周關節病變,但多表現為下肢大關節,為非對稱性的腫脹和疼痛,並常伴有棘突、大轉子、跟腱、脊肋關節等肌腱和韌帶附著點疼痛。關節外表現多為虹膜睫狀體炎、心臟傳導阻滯障礙及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等。X線片可見骶髂關節侵襲、破壞或融合,患者類風濕因子陰性,並且多為HLA-B27抗原陽性。本病有更為明顯的家族發病傾向。
4.系統性紅斑狼瘡
本病患者在病程早期可出現雙手或腕關節的關節炎表現,但患者常伴有發熱、疲乏、口腔潰瘍、皮疹、血細胞減少、蛋白尿或抗核抗體陽性等狼瘡特異性、多系統表現,而關節炎較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程度輕,不出現關節畸形。實驗室檢查可發現多種自身抗體。
5.反應性關節炎
本病起病急,發病前常有腸道或泌尿道感染史。以大關節(尤其下肢關節)非對稱性受累為主,一般無對稱性手指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等小關節受累。可伴有眼炎、尿道炎、龜頭炎及發熱等,HLA-B27可呈陽性而類風濕因子陰性,患者可出現非對稱性骶髂關節炎的X線改變。
3、類風濕三項正常指標是哪些呢
風濕三項(抗o、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
抗o的臨床意義:
增高:風濕熱病、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亞急性心內膜炎等疾病。用於檢測風濕病是否在活動期的試驗,期間60%~80%可增高;抗「O」增高只能說患者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鏈球菌,但不一定會患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心臟病,需要同時檢測抗鏈球菌的菌體抗原並結合臨床表現等;
類風濕因子(RF)的臨床意義: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的診斷及預後判斷具有一定臨床意義,RA患者RF陽性率為52%~92%,一般RF陽性者療效差,並伴有其他並發症,如周圍神經炎及動脈炎等;RF陰性者病情較輕,並發症較少,療效較好。RF陰轉或含量降低,可作為評價葯物療效及病情緩解的一個指標;
C-反應蛋白(CRP)的臨床意義:
CRP作為急性時相蛋白在各種急性炎症、組織損傷、心肌梗塞、手術創傷、放射性損傷等疾病發作後數小時迅速升高,並有成倍增長之勢,其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
4、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分級是怎麼分的啊?
秋冬又是一個多事的季節。很多的類風濕性關節患者又在為自己的久治不愈的類風濕性關節疾病而擔心,作為一種高發病率,高復發率的疾病,人們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的治療非常關注。 專家指出,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的初期認識並不明顯,因此很多人在進行治療的時候,已經惡化到了晚期,這些患者因喪失了關節功能,不得不進行人工關節置換,當然,人工關節置換作為現代醫學的科技結晶,可以有效的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給患者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恢復和改善關節功能。但是,關節炎嚴重到要換人工關節那就治療的太晚了。 據統計,我國的關節炎患者有3600萬人,其中需要做外科手術治療的有200萬人。發病常見的是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其中骨性關節炎發病率最高達到3%,65歲以上的老人幾乎都有這種疾病。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嚴重致殘關節疾病。發病率佔0.3%,多發於女性。強直性脊柱炎則多發生於青年男性,發病率佔0.4%。目前,在醫學上對多種關節炎還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法。因此,只有採取多種治療方法,根據疾病不同程度有葯物、物理和手術來改善症狀。 采訪到這些人的說法,實際上也是其他患者的共同觀點。在治療過程中過分依靠葯物治療,還對手術有著恐懼心理,針對大家的這種認識,還是請專家從關節病變機理上,來了解外科手術治療的必要性。 專家不僅說明了外科治療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住早期手術治療的時機,也就是說,只有早期手術才不至於把自身的關節換成人工的。 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採用滑膜切除手術,延緩關節軟骨破壞的效果也很明顯。強直性脊柱炎要在准確診斷的基礎上,有一個實施早期手術的原則。 如果早期手術治療的患者,不僅創傷小、療效好、少受疾病折磨。而且要比晚期的人工關節置換所花的經費少得多。因此,我們在這里再次告訴您,當您需要做手術時,千萬不要錯過治療時機。 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的治療,雖然手術治療可以一時的改善這一問題。專家提醒人們,為了有效的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給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需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採用少林十三灸來進行治療。 少林十三灸是如今的一種非常理想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的葯貼,而且這種葯貼還有神奇的針灸的功效。可以幫助人們安全有效的預防這種疾病給人們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
5、怎樣評估類風濕性關節炎?
1.個人中心點的評估加拿大作業治療的評價表格,從自理方面生產活動和閑暇娛樂三大方面與病人交談,找出病人最重要的和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點
2.功能評估①日常活動問卷的評估(EDAQ),此評估包括102項,共分為11個領域,一個星期內完成此項檢查,多是在患者家中完成②功能狀況指數測量③Backman評價表,此評價表格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但對治療計劃有很大的幫助④家庭中ADL的評估,包括別人的介助量家庭和社區方面的環境
3.疼痛評定可以用簡式McGill疼痛問卷調查了解疼痛的性質,用目測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了解疼痛的程度(表11-1-1)
表11-1-1簡式McGill疼痛問卷
(1)視覺模擬評分法:在白紙上畫一條10cm長的粗直線,在線的一端寫上「無痛」,另一端寫上「最劇烈的疼痛」患者根據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線上某一點作一記號,以表示疼痛的強度及心理上的沖擊,從起點至記號處的距離長度也就是疼痛的量使用前治療師需要對其作詳細的解釋工作,讓患者理解方法的概念,以及此法測痛和真正疼痛的關系,然後讓患者在直線上標出自己的相應位置目前多使用正面有在0和10之間游動的標尺,背面有0到10數字的視覺模擬評分尺,如果患者移動標尺,在自己疼痛的位置時,治療師能夠立即在標尺的背面看到具體數字,可以精確到毫米視覺模擬評分法,亦可用於評定疼痛的緩解情況,在線的一端標上「疼痛無緩解」,而另一端標上「疼痛完全緩解」,疼痛的緩解也就是初次疼痛評分減去治療後的疼痛評分,此方法稱為疼痛緩解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AP)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定的疼痛強度相比,VAP更具優勢,如所有患者的基線相同,且和原來的疼痛程度無關
視覺模擬評分法具有以下優點:①能有效測定疼痛強度視覺模擬評分法與其他疼痛強度監測法之間的相關性良好②大多數患者認為視覺模擬評分法易於理解和使用,甚至少兒(≥5歲)亦能夠使用③評分分布均勻④評分可隨時重復進行⑤與疼痛口述評分法相比,採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定疼痛治療效果更為滿意⑥能對疼痛疾患的晝夜變化疼痛疾患間的區別及治療作用的時間過程提供滿意的結果
,特點是需列舉一些詞語,讓患者從中選擇形容自身疼痛程度的關鍵詞,這些關鍵詞易於被患者理解,故該法能被醫患接受口述描繪評分法包括4級評分5級評分6級評分12級評分15級評分,這些詞通常按從疼痛最輕到最強的順序排列,最輕程度疼痛的描述常被評定為0分,以後每級增加1分,因此每個形容疼痛的形容詞都有相應的評分,以便於定量分析疼痛這樣,患者的總疼痛程度評分就是最合適其疼痛水平有關的形容詞所代表的數字
4級評分:包括無痛,輕度痛,中度痛,嚴重痛
5級評分:包括無痛,輕度痛,中度痛,嚴重痛,劇烈痛
6級評分:包括,無痛,輕度痛,中度痛,嚴重痛,劇烈痛,難以忍受的痛
12級評分:包括不引人注意的痛,剛剛注意到的疼痛,很弱的痛,弱痛,輕度痛,中度痛,強痛,劇烈痛,很強烈的痛,嚴重痛,極劇烈痛,難以忍受的痛
15級評分:包括無痛,極弱的痛,剛剛注意到的痛,很弱的痛,弱痛,輕度痛,中度痛,不適性痛,強痛,劇烈痛,很強烈的痛,極劇烈的痛,很劇烈的痛,不可忍受的痛,難以忍受的痛
應用口述描述評分法進行疼痛評定具有許多優點:易於管理和評分;結果可靠和有效;評分結果與疼痛的強度密切相關,但與影響疼痛主觀因素的相關性差;對疼痛病情的變化十分敏感;能較好地反映疼痛的多方面特性目前,口述描繪評分法已成為定量測定疼痛感覺最為流行的方法口述描繪評分法同樣也可用於疼痛緩解的評分法
4.工作的評估工作評估問卷表包括:工作前的准備交通路線工作的建立和中斷工作活動工作者之間的聯系
5.閑暇活動包括過去感興趣的活動和現在的娛樂方式,以及尋找能夠給患者提供適合患者的新的娛樂方式的領域
6.上肢功能的評估簡易上肢功能檢查(STEF),主要檢查上肢及手粗大及精細動作,協調性靈巧性和速度的檢查,此檢查共包括10個項目,為了減少誤差,盡量是同一個治療師在同一個治療桌上給同一個病人進行檢查,並給予詳細的記錄
7.腳的評估提出簡單的足部護理建議和有關聯性的需要,觀察患者的足部情況及行走情況
8.關節的防護支具和日常生活活動中的緊急保護措施的評估包括關節防護支具及措施,幫助人們識別需要改變的降低關節壓力的移動方式和評價教育結果
9.心理的評估通常通過非正式的方式完成
10.關節活動度的測量測量工具為量角器電子角度計皮尺X線片攝像機拍攝等,其中量角器及電子角度計較常用如果是疾病的活動期,只檢查主動的ROM如果關節有變形,測量關節活動度時應記錄開始時的肢位及角度,且關節活動度的訓練應以日常生活動作訓練為基礎
11.肌力和耐力的評估通常用0~5級徒手肌力評定法
(1)握力:由於手指畸形一般握力計難以准確顯示,目前普遍採用血壓計預先充氣測定,其方法是將水銀血壓計的袖帶卷褶充氣,使水銀汞柱保持於4kPa處,讓患者用力握充氣之袖帶,握測2~3次,取其平均值也可以採用等速肌力測試儀檢測,前者臨床廣泛應用,後者需要特殊的設備
(2)捏力:主要測試拇指對指的肌力,約為握力的30%測量工具為標准捏力計
分為掌捏側捏和三指捏
12.ADL的評價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和移動能力進行評價,有助於治療師制定出具體的康復計劃當患者在做某些活動有困難時,為了更全面更准確地了解患者的障礙情況,應進行活動分析,弄清在什麼情況下活動時的哪個具體動作有困難,以明確患者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幫助,有針對性地提供生活輔助工具主要使用Barthel指數
6、類風濕尚需進行哪些護理評估?
1、在溫水池來中游泳,除可利用水的自浮力來減輕關節的負擔外,還可利用溫水達到關節柔軟度增加的目的,讓全身關節及肌肉都充分得到活動,可減輕關節疼痛,並促進肌肉放鬆,是一項很好的運動。
2、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不宜服用於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類及脂肪也要少用,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
3、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4、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過於疲勞,人的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容易引發一些疾病。
5、患者應該經常的參加體育鍛煉,像是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散步等等,凡是能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就強,很少患病,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也比一般沒有經過體育鍛煉的人強得多。
6、遵照醫師指示服葯,不可因自己覺得病情減輕或擔心葯物毒性而停止或減低劑量。按時繼續門診復診,病情的准確評估、治療方案的適時調整,有助於預防關節變形、減輕醫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