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短波有什麼作用
1.對神經系統的作用
神經系統對超短波電場十分敏感,因為神經組織接近於電介質,尤其對大腦細胞,植物神經及內臟之末梢神經反應更敏感,中小劑量超短波作用頭部時除有溫熱感外常出現嗜睡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現象。人體長期的大功率電場作用下,有嗜睡、睏倦、易興奮等現象,這些症狀在停止接觸或採取預防措施後迅速消失,在臨床工作中因劑量小一般不出現不良反應。超短波作用延腦時,直腸和口腔溫度升高。
研究測定大腦組織和脊髓深部溫度比表淺的高。小劑量超短波作用家兔頭部後,e.e.g波幅度增高頻率減低。使用強劑量(熱量)作用時,有是時呼吸加快,唾液多,e.e.g波幅減低,同時紡錘狀波數目增多,這表明超短波能直接作用於腦組織。
有人研究證明用微熱量超短波作用健康人植物神經無明顯反應,但對伴有明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時,則對大多數患者有調整其功能趨於正常化的作用。一般常有抑制交感神經、興奮迷走神經的作用,小劑量作用於高血壓病人的交感神經節時,能使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臨床研究用適當劑量超短波作用於腰骶神經節及病灶區以治療下肢神經血管疾病,有降低交感神經緊張度,減輕血管痙攣,建立側枝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和功能的作用。
超短波對感覺神經有抑製作用,故臨床上有鎮痛效果。小劑量能加速不全斷離的神經纖維再生,大劑量則抑制之。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超短波用治療劑量作用於健康人心區、頸部或下肢遠端未發現心臟功能有明顯改變。但動物實驗發現,過大劑量長時間作用後則使心律由減慢直至停止。動物實驗證明超短波有興奮迷走神經作用,對交感神經有抑製作用。有人用小劑量超短波作用對部分血循環代償不全Ⅰ°級患者有改善心臟功能和症狀作用。對代償功能嚴重紊亂者無治療作用。
劑量過強時可出現不良反應,故胸部超短波治療應注意心臟情況,一般盡量使電場不直接通過心臟,如治療必須通過心臟時,宜用小劑量短時間,操作時須漸增漸減,並注意脈搏、心律和血壓的變化,如遇不良反應及時停止。
超短波對血管的作用,除通過神經反射及體液作用影響心血管系統功能外,並對血管受納器和血管平滑肌有直接作用。超短波作用於蛙的足蹼上,開始血管收縮,其後擴張,同時發現很多「儲備」毛細血管及較大的動靜脈均有輕度擴張,較大劑量時可保持2周之久。
更強作用則引起毛細血管中的血流減慢而停止,這些血管比先前擴大3-10倍,此乃交感神經麻痹,副交感神經強烈興奮所致,它比用同樣溫度的生理鹽水加熱時擴張更明顯。人體用無熱量和微熱量超短波作用時,即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在一定范圍增加強度可使深部內臟血管擴張增強,並可保持數小時甚至數日之久,比其他療法擴張血管作用更深更久。血管擴張,血流加速,組織器官血液循環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對一些血管病和炎症有好的療效。
超短波作用頸動脈竇或頸部交感神經節能使高血壓病人的血壓降低。作用頭部或脊髓區能提高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增強某些葯物的免疫物質進入腦和脊髓組織,可提高對腦炎和脊髓炎等的治療效果。
3.對血液和免疫系統的作用
動物實驗:用Ⅰ-Ⅱ級劑量超短波作用於家兔後,使血細胞總數增加,Ⅲ級劑量作用後,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顯著降低,這三種劑量都能使網紅細胞數增加。中小劑量電場使骨髓充血,增強其造血機能,促使骨髓細胞及骨髓母細胞分裂,但大劑量長時間超短波全身照射使周圍血細胞明顯降低。最近國內動物實驗報導:小劑量超短波15分鍾作用有顯著的抑制手術後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可能對小血管手術有減少血管內血栓形成的作用。
對細菌、毒素及血清免疫成分的影響:實驗證明,葡萄球菌及結核桿菌在超短波(4.8米)作用下,比在同樣溫度水浴中死得更快,電場的殺菌作用還與波長有關系。
家兔實驗發現超短波作用後,血清總蛋白量稍高,白蛋白降低,α、β、γ球蛋白均增高,尤其γ-球蛋白增高明顯。體內抗體和協同抗體殺滅病毒或溶解細菌的補體均增加,凝集素、調理素亦增加。
實驗還證明:小劑量超短波作用後,巨噬細胞系統吞噬能力增加,48小時後更顯著,把多形核白細胞放入生理鹽水中用超短波作用後,其吞噬功能增加,放在超短波作用過的血清中,其吞噬功能也增加,但大劑量長時間全身作用下(45-60分鍾以上),以上諸種免疫抗毒成分反而降低。
4.對結締組織的作用
臨床與實驗證明超短波作用下,能加速結締組織再生,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但長期作用後可使上皮細胞增殖變厚,角質層增生,發生顯著的脫屑,同時血管內皮細胞和結締組織細胞分裂增殖加快,故超短波有加速傷口癒合和結痂作用,但如大劑量長時間作用則可使傷口及周圍結締組織過度脫水老化、堅硬影響傷口癒合。
5.對炎症過程的影響
大量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證明超短波對炎症,特別是急性化膿性炎症有良好作用。在治療急性炎症時,證明小劑量有明顯的消炎作用,大劑量有時反可使病情惡化。超短波對淺層組織急性炎症的治療以小劑量為宜,治療深部內臟感染時則劑量要相應增大些,這是由於超短波透過人體的電場分布和耗損有關。
6.對腎臟的影響
超短波電場作用腎臟後有擴張腎血管,解除腎臟血管痙攣和促進利尿的作用。有人採用超短波作用健康人的腎臟時,能增強利尿作用,不但增加排尿量,且尿的成分亦有改變。實驗研究發現,弱劑量(微熱量)作用腎區後,利尿作用增強,強劑量(顯熱量)作用時開始抑制,而後利尿作用增強,且比微熱量作用時之排尿量更多,並證明電場直接作用腎實質時利尿最強。
國內外臨床實驗發現:微熱量超短波腎區作用,對急性腎炎有良好效果,發現有增強腎血循環,增強利尿,尿蛋白減少,血非蛋白氮含量降低,並有明顯降壓作用,有促進恢復,縮短痊癒日期和預防變成慢性腎炎等作用。
超短波腎區作用治療少尿或無尿症有明顯效果。我科總結32例因各種原因(磺胺、青、鏈黴素、汞劑等過敏或中毒、出血性休克、出血熱、輸血反應、妊娠中毒、敗血症,嚴重燒傷、中毒性休克等)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綜合治療中,經採用超短波腎區療法後痊癒27例。電療平均2.3天後尿量增加,4.7天後尿量恢復正常,效果顯著。
另據我校二院理療科報導,採用超短波腎區治療出血熱患者中發現有促進出血熱病人免疫功能恢復的作用。國外有專家指出,認為超短波治療無尿症比一般臨床常用療法如利尿劑,腹膜及腸道透析和腎包膜剝離術等效果顯著。
7.對內分泌腺的作用
1932年schliephake氏首先以超短波照射免的頭部發現血糖有改變。在照射人的垂體時亦可見血糖升高40%,1954年van
went氏較全面地研究了超短波對腦下垂體的影響,他用超短波波長5.87米,電極直徑8厘米,微熱量,每次7分鍾,一極置鼻根部,另一極置頭後對置法,或兩顳(垂體平面)對置法。作用後發現垂體前葉、後葉激素分泌均大為增加。
對垂體激素系統功能起調整作用,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促進腎上腺分泌考地松類物質增加。若腎上腺皮質功能良好者,則可見血液中嗜酸細胞降低50%以上。
臨床上可用以治療多種疾病。對健康人的血壓影響不大,高血壓患者血壓可見上升,但治療結束後即見下降。國內有人報導,家兔實驗,超短波照射腦下垂體,並不引起腎上腺皮質功能變化,而直接作用腎上腺區時,有增強皮質功能的作用,在一定范圍內超短波劑量增大可使皮質功能增強持續48小時以上。
超短波對性腺作用較敏感,小量有促進其功能作用,大量超抑製作用。動物實驗發現大劑量時可引起退行性改變,有報告大劑量作用懷孕動物可引起流產。
sadiman和mayer用超短波作用胰腺後血糖明顯下降。raab等指出用小劑量超短波多次治療有再生能力的胰島組織細胞時才可能出現血糖下降。保加利亞學者報導用的超短波治療小兒糖尿病患者獲得較好效果。
sset用超短波作用甲狀腺治療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raab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治療,對其中部分病人能改善其症狀。
8.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動物實驗發現超短波電場有促進胃腸分泌和增強胃腸道吸收功能的作用,並可解除胃腸道痙攣。有人認為該作用是由於超短波作用交感及副交感神經,改善胃腸血液循環,刺激胃腸粘膜細胞功能所致。
超短波作用於肝臟時,除加強免疫功能外,血液中補體效價、纖維蛋白元含量、血小板數、組織胺含量、紅細胞數、膽紅素、氫離子濃度、全血和血漿粘性、血沉、殘留氮等均升高。而血鉀、血清粘性、血液的導電性都降低。以小劑量超短波作用於四氯化碳引起肝炎的狗的肝區10-15次後,肝功完全恢復正常而對照組則無變化。
另有實驗證明超短波有加強肝臟解毒功能的作用。實驗研究超短波作用肝膽區能刺激膽汁排向十二指腸,並能增強胰腺的分泌。超短波作用1-1又1/2小時後膽汁排出增加,膽汁量增加,並可持續3-4天,比中波作用強,但大劑量時,膽汁分泌先增加而後抑制。有人報導超短波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有良好作用。超短波作用脾臟後除巨噬細胞系統增強外,還發現血中膽固醇含量增加。
(1)超短波治關節炎擴展資料
系統構成
超短波通信系統由終端站和中繼站組成。終端站裝有發射機、接收機、載波終端機和天線。中繼站則僅有通達兩個方向的發射機和接收機,以及相應的天線。
1、發射機。一般採用間接調頻法,即利用調相獲得調頻的方法。這樣可用頻率穩定度較高的晶體振盪器作主振器,而不必用復雜的頻率控制系統。但為了減弱寄生調幅和非線性失真,調制系數不能太大一般小於弧度。因此,
在這種發射機中要用多級倍頻器,以獲取所需的頻偏,從而提高發射頻率的邊帶功率。發射機的末級使用丙類功率放大器,效率較高。在超短波頻段尚可用集中參數元件構成調諧迴路,其高頻端可用微帶部件。
2、接收機。一般是典型的調頻式超外差接收機。主要由高頻放大、本地振盪、變頻一次或二次、中頻放大、限幅、鑒頻及基帶放大等部件組成。超短波段外來干擾較多,須在接收機輸入端加螺旋式濾波器,在中放級加輸入帶通濾波器以抑制干擾。中放後的調頻信號,通過限幅器,可削去混雜進來的脈沖干擾或寄生調幅波,以改善信噪比,然後用鑒頻器把原來的基帶信號恢復出來,加以放大,再由載波終端機分路輸出給用戶。
3、載波終端機。將超短波發射機和超短波接收機的舊線基帶信號分路還原合並為多路二線話音信號,接通用戶或接至市話交換機的設備。載波終端機只裝在超短波終端站。
4、天線。由於超短波波長較短,一般採用結構簡單、增益較高、方向陛較好的三單元或五單元八木天線。在接近微波段的高頻端,也司採用角形反射面天線等。
物理學
超短波波長為10-1米,頻率為30-300兆赫。國產治療機波長有6米、7.2 米、7.34米、7.7米等幾種,頻率為50兆赫左右。由於超短波波長短,頻率高,超短波電流很容易通過電介質,故治療時電極不直接接觸皮膚。
超短波之電流曲線一般為連續式,電流振盪是連續的;另一種為脈沖式超短波電流,是在連續超短波電流基礎上加以低頻脈沖調制和放大,形成一種間斷的一般為矩形的超短波電流。其脈沖頻率通常為100-1000赫,持續時間為1-100微秒,間斷時間為1-10秒,脈沖最大功率為1-20千瓦,即相當於普通連續式超短波電流的數十倍。連續式超短波所產生的熱能要比脈沖式的大得多。許多學者認為脈沖式超短波對人體的作用主要基於脈沖群的振盪效應。治療時一般無熱感。
此外,近年來還有大功率(輸出功率1000瓦以上)超短波治癌機出現,用以治療惡性腫瘤。
生物物理學
超短波作用人體產生各種生理反應的基本因素是熱效應和非熱效應。
由於人體是一個具有導電體和電介質的復合組織,在超短波作用下,體內同時形成了傳導電流和位移電流。由於其頻率更高,電介質的阻力越來越小,就形成了超短波治療時,位移電流成分佔優勢,以介質損耗產熱為主。
但當頻率極高時,偶極子就來不及轉動或轉動幅度極小,使介質損耗下降以至產熱減少。這就說明產熱隨頻率增加而增加的正比關系,只適用於一定范圍之內的振盪頻率。這種位移電流為克服介質阻力而產熱,而介質損耗的大小與組織的介電常數密切相關,由於人體內各種組織的介電常數差別較小,故在超短波作用下產生的熱分布比較均勻。
但在超短波電容電場治療中,由於脂肪層中血管少,熱量不易為血流帶走,因此,其溫度比供血豐富的肌肉還要高,據測定,波長7.34米超短波作用時,脂肪升溫與肌肉升溫之比達8:1,仍存在脂肪過熱的缺點,實際治療時可利用調整皮膚與極板間距使深部組織溫度升高,皮及皮下脂肪溫度降低。
非熱效應。高在超高頻電容電場中之生物體,受電位差電壓作用,超高頻電振盪波引起細胞內物質共振,引起液體表面張力的改變,對一些物質的表面張力增高,對另一些物質的表面張力降低。高速交變的高頻電磁波作用時,當電場強度最大瞬間,使細胞向電場方向伸展,而場強最小瞬間又恢復原狀。適當頻率的電場可使細胞充分伸縮,對細胞和組織產生特殊刺激,引起特殊生物學作用。
超短波特別在用低強度作用,且用目前一切方法均不能測出溫度升高時,其生物學效應仍非常明顯,而同樣條件的外源熱作用則無類似效應。如:當應用短時間無熱量超短波作用人體時,對急性炎症的消退比長時間溫熱量作用時的效果更明顯,此外還可以引起其他組織器官的反應,統稱為非熱效應。發現這種非熱效應在低場強(40mw/cm2以下)作用時表現特別明顯,高強度作用時這種特殊作用就被熱效應所掩蓋。
2、治療關節炎的常用葯都有哪些呢?
1、外科治療:
這種治療方式主要包括的有關節腔穿刺、關節置換、滑膜切除、關節矯形和關節融合。不是每個患者都需要進行關節腔的穿刺,要掌握其臨床的適應症。
2、葯物治療:
對於慢性關節炎來說主要還是依靠葯物治療,臨床上葯物治療主要就是非甾類抗炎葯物,糖皮質激素和外敷消炎鎮痛的葯物,比如-居優堂傳世關節·膏·貼。這樣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疼痛的性質,有效的阻止疾病的發展。
3、物理療法:
臨床上採用熱療、水療、超短波理療或者電刺激治療方式,都可以有效的緩解局部血液循環情況,這樣可以緩解肌肉和關節的壓力,從而減輕慢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物理治療可以有效的恢復關節和肢體功能,疾病急性發作期間可以有效的緩解炎症的症狀。
3、關節炎,怎麼治療,我急需答案
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目的是解除關節疼痛,防止關節破壞,保留和改善關節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
1.風濕性關節炎的理療
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發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並以增強葯物對局部的作用。
2.風濕性關節炎的葯物治療
1)水楊酸鹽 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具有退熱、鎮痛和抗炎作用。用法每日3~4g,分3~4次服用。長期服用易發生惡心、嘔吐、胃痛及食慾減退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可發生胃粘膜糜爛、潰瘍和出血。大劑量服用數年可引起腎損害。
2)消炎痛indomethacin非類固醇抗炎葯,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也有抑制肉芽形成的作用。夜間或睡前服用可抑制晨僵劑量25-50mg,口服每日三次,副作用,惡心、嘔吐、食慾減退、頭痛、皮疹及白細胞減少等。類似制劑有炎痛靜bengydamine,用法,劑量同消炎痛。
3)異丁苯丙本酸1buprofen,brufen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劑量0.2-0.3g口服每日三次。
4、關節炎的簡單治療方法
具體方法有:
一、理療
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發療法及石蠟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適。急性滲出性病變可用冷敷來減輕疼痛。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並以增強葯物對局部的作用。
二、葯物治療
(一)水楊酸鹽
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具有退熱、鎮痛和抗炎作用。用法每日3~4g,分3~4次服用。長期服用易發生惡心、嘔吐、胃痛及食慾減退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可發生胃粘膜糜爛、潰瘍和出血。大劑量服用數年可引起腎損害。
(二)消炎痛indomethacin非類固醇抗炎葯,效果較好,其鎮痛、退熱及抗炎作用都較強,也有抑制肉芽形成的作用。夜間或睡前服用可抑制晨僵劑量25-50mg,口服每日三次,副作用,惡心、嘔吐、食慾減退、頭痛、皮疹及白細胞減少等。類似制劑有炎痛靜bengydamine,用法,劑量同消炎痛。
(三)異丁苯丙本酸1buprofen,brufen抗炎、鎮痛及退熱作用均較阿斯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較阿斯匹林小。劑量0.2-0.3g口服每日三次。
(四)皮質激素
對急性炎症有顯著療效,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多,停葯後極易復發。適應證為①嚴重活動性關節炎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或血管炎、肺、心及眼合並症。②嚴重關節炎應用其它葯物治療無效。③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沉明顯增快,類風濕性結節陽性。在使用期間應注意副作用及並發症。開始應用時應以小劑量開始,如強地松5-20mg,口服每日1-2次,有效後再調整到最小有效量,或改為隔日療法。為了避免全身性副作用,可用關節內注射療法;適應證為①少數關節患病,全身症狀不明顯。②全身約葯後,症狀基本控制,但殘留幾具關節症狀不見好轉。③關節急性症狀明顯,為緩解局部症狀。常用醋酸氫化可的松10-20mg關節內注射,每周一次。膝關節或踝關節內注射後,應卧床休息,以防誘發無菌性壞死。應嚴密消毒、以防感染。
5、超短波可以 治療踝關節嗎
你好,踝關節沒有金屬內固定的情況下是可以使用超短波治療的。理療有消炎,鎮痛,促進血液循環等治療作用。和葯物相比,沒有副作用。
6、超短波電療有什麼好處
您好,超短波是利用超短波的高頻電場作用於人的肌體進行治療的儀器。其主要治療作用是止痛、解痙、消炎、增強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生長和滲出液的吸收,主要適用於急性疼痛也常用於亞急性、慢性疾病。如疥痛、付鼻竇炎、中耳炎、胃腸道痙攣、胸膜炎、損傷後遺症及各種神經炎或痛。關節炎什麼的也可以用。
7、關節炎疼痛如何緩解?
1,關節炎沒有受寒引起的;2,「關節部位感覺活動不受限制」是好事啊,是不是想說「關節部位感覺活動不受控制」?3,關節炎或者關節疼痛可以暫時用溫熱的東西敷一下,也可吃點止痛葯。但最應該做的是到醫院做排查,看是不是有痛風,或者關節磨損,或者有類風濕疾病(關節對稱性病變就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否則就可能不是)。找到原因,才可能對病因進行治療、控制、護理。
8、超短波的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
神經系統對超短波電場十分敏感,因為神經組織接近於電介質,尤其對大腦細胞,植物神經及內臟之末梢神經反應更敏感,中小劑量超短波作用頭部時除有溫熱感外常出現嗜睡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現象。人體長期的大功率電場作用下,有嗜睡、睏倦、易興奮等現象,這些症狀在停止接觸或採取預防措施後迅速消失,在臨床工作中因劑量小一般不出現不良反應。超短波作用延腦時,直腸和口腔溫度升高。研究測定大腦組織和脊髓深部溫度比表淺的高。小劑量超短波作用家兔頭部後,e.e.g波幅度增高頻率減低。使用強劑量(熱量)作用時,有是時呼吸加快,唾液增多,e.e.g波幅減低,同時紡錘狀波數目增多,這表明超短波能直接作用於腦組織。
有人研究證明用微熱量超短波作用健康人植物神經無明顯反應,但對伴有明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時,則對大多數患者有調整其功能趨於正常化的作用。一般常有抑制交感神經、興奮迷走神經的作用,小劑量作用於高血壓病人的交感神經節時,能使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臨床研究用適當劑量超短波作用於腰骶神經節及病灶區以治療下肢神經血管疾病,有降低交感神經緊張度,減輕血管痙攣,建立側枝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和功能的作用。
超短波對感覺神經有抑製作用,故臨床上有鎮痛效果。小劑量能加速不全斷離的神經纖維再生,大劑量則抑制之。 超短波用治療劑量作用於健康人心區、頸部或下肢遠端未發現心臟功能有明顯改變。但動物實驗發現,過大劑量長時間作用後則使心律由減慢直至停止。動物實驗證明超短波有興奮迷走神經作用,對交感神經有抑製作用。有人用小劑量超短波作用對部分血循環代償不全Ⅰ°級患者有改善心臟功能和症狀作用。對代償功能嚴重紊亂者無治療作用。劑量過強時可出現不良反應,故胸部超短波治療應注意心臟情況,一般盡量使電場不直接通過心臟,如治療必須通過心臟時,宜用小劑量短時間,操作時須漸增漸減,並注意脈搏、心律和血壓的變化,如遇不良反應及時停止。
超短波對血管的作用,除通過神經反射及體液作用影響心血管系統功能外,並對血管受納器和血管平滑肌有直接作用。超短波作用於蛙的足蹼上,開始血管收縮,其後擴張,同時發現很多「儲備」毛細血管及較大的動靜脈均有輕度擴張,較大劑量時可保持2周之久。更強作用則引起毛細血管中的血流減慢而停止,這些血管比先前擴大3-10倍,此乃交感神經麻痹,副交感神經強烈興奮所致,它比用同樣溫度的生理鹽水加熱時擴張更明顯。人體用無熱量和微熱量超短波作用時,即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在一定范圍增加強度可使深部內臟血管擴張增強,並可保持數小時甚至數日之久,比其他療法擴張血管作用更深更久。血管擴張,血流加速,組織器官血液循環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對一些血管病和炎症有好的療效。超短波作用頸動脈竇或頸部交感神經節能使高血壓病人的血壓降低。作用頭部或脊髓區能提高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增強某些葯物的免疫物質進入腦和脊髓組織,可提高對腦炎和脊髓炎等的治療效果。 動物實驗:用Ⅰ-Ⅱ級劑量超短波作用於家兔後,使血細胞總數增加,Ⅲ級劑量作用後,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顯著降低,這三種劑量都能使網紅細胞數增加。中小劑量電場使骨髓充血,增強其造血機能,促使骨髓細胞及骨髓母細胞分裂,但大劑量長時間超短波全身照射使周圍血細胞明顯降低。最近國內動物實驗報導:小劑量超短波15分鍾作用有顯著的抑制手術後靜脈血栓形成的作用,可能對小血管手術有減少血管內血栓形成的作用。
對細菌、毒素及血清免疫成分的影響:實驗證明,葡萄球菌及結核桿菌在超短波(4.8米)作用下,比在同樣溫度水浴中死得更快,電場的殺菌作用還與波長有關系。
家兔實驗發現超短波作用後,血清總蛋白量稍高,白蛋白降低,α、β、γ球蛋白均增高,尤其γ-球蛋白增高明顯。體內抗體和協同抗體殺滅病毒或溶解細菌的補體均增加,凝集素、調理素亦增加。
實驗還證明:小劑量超短波作用後,巨噬細胞系統吞噬能力增加,48小時後更顯著,把多形核白細胞放入生理鹽水中用超短波作用後,其吞噬功能增加,放在超短波作用過的血清中,其吞噬功能也增加,但大劑量長時間全身作用下(45-60分鍾以上),以上諸種免疫抗毒成分反而降低。 大量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證明超短波對炎症,特別是急性化膿性炎症有良好作用。在治療急性炎症時,證明小劑量有明顯的消炎作用,大劑量有時反可使病情惡化。超短波對淺層組織急性炎症的治療以小劑量為宜,治療深部內臟感染時則劑量要相應增大些,這是由於超短波透過人體的電場分布和耗損有關。其消炎機理:
1.首先對神經系統產生良好影響,改善神經營養和神經功能狀態,使炎症組織的興奮性降低,阻斷或減低了病理性沖動的惡性循環。
2.使局部組織血管擴張,血液淋巴循環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局部組織的營養和代謝過程改善。
3.免疫系統功能增強,對炎症組織中的細菌有明顯抑製作用。
4.促使炎症組織中的ph值向鹼性方向逆轉,從而消除了組織的酸中毒,有利於組織的抗炎作用。
5.炎症組織中鉀離子減少,鈣離子增加,加上血管擴張血循環加強,血管通透性增高,從而有利炎症消除,並促進滲出液和漏出液的吸收,即所謂脫水作用。
6.加速結締組織和肉芽組織的再生和生長。 超短波電場作用腎臟後有擴張腎血管,解除腎臟血管痙攣和促進利尿的作用。有人採用超短波作用健康人的腎臟時,能增強利尿作用,不但增加排尿量,且尿的成分亦有改變。實驗研究發現,弱劑量(微熱量)作用腎區後,利尿作用增強,強劑量(顯熱量)作用時開始抑制,而後利尿作用增強,且比微熱量作用時之排尿量更多,並證明電場直接作用腎實質時利尿最強。國內外臨床實驗發現:微熱量超短波腎區作用,對急性腎炎有良好效果,發現有增強腎血循環,增強利尿,尿蛋白減少,血非蛋白氮含量降低,並有明顯降壓作用,有促進恢復,縮短痊癒日期和預防變成慢性腎炎等作用。
超短波腎區作用治療少尿或無尿症有明顯效果。我科總結32例因各種原因(磺胺、青、鏈黴素、汞劑等過敏或中毒、出血性休克、出血熱、輸血反應、妊娠中毒、敗血症,嚴重燒傷、中毒性休克等)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綜合治療中,經採用超短波腎區療法後痊癒27例。電療平均2.3天後尿量增加,4.7天後尿量恢復正常,效果顯著。另據我校二院理療科報導,採用超短波腎區治療出血熱患者中發現有促進出血熱病人免疫功能恢復的作用。國外有專家指出,認為超短波治療無尿症比一般臨床常用療法如利尿劑,腹膜及腸道透析和腎包膜剝離術等效果顯著。 1932年schliephake氏首先以超短波照射免的頭部發現血糖有改變。在照射人的垂體時亦可見血糖升高40%,1954年van went氏較全面地研究了超短波對腦下垂體的影響,他用超短波波長5.87米,電極直徑8厘米,微熱量,每次7分鍾,一極置鼻根部,另一極置頭後對置法,或兩顳(垂體平面)對置法。作用後發現垂體前葉、後葉激素分泌均大為增加。對垂體激素系統功能起調整作用,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促進腎上腺分泌考地松類物質增加。若腎上腺皮質功能良好者,則可見血液中嗜酸細胞降低50%以上。臨床上可用以治療多種疾病。對健康人的血壓影響不大,高血壓患者血壓可見上升,但治療結束後即見下降。國內有人報導,家兔實驗,超短波照射腦下垂體,並不引起腎上腺皮質功能變化,而直接作用腎上腺區時,有增強皮質功能的作用,在一定范圍內超短波劑量增大可使皮質功能增強持續48小時以上。
超短波對性腺作用較敏感,小量有促進其功能作用,大量超抑製作用。動物實驗發現大劑量時可引起退行性改變,有報告大劑量作用懷孕動物可引起流產。
sadiman和mayer用超短波作用胰腺後血糖明顯下降。raab等指出用小劑量超短波多次治療有再生能力的胰島組織細胞時才可能出現血糖下降。保加利亞學者報導用的超短波治療小兒糖尿病患者獲得較好效果。
sset用超短波作用甲狀腺治療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raab對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治療,對其中部分病人能改善其症狀。 動物實驗發現超短波電場有促進胃腸分泌和增強胃腸道吸收功能的作用,並可解除胃腸道痙攣。有人認為該作用是由於超短波作用交感及副交感神經,改善胃腸血液循環,刺激胃腸粘膜細胞功能所致。
超短波作用於肝臟時,除加強免疫功能外,血液中補體效價、纖維蛋白元含量、血小板數、組織胺含量、紅細胞數、膽紅素、氫離子濃度、全血和血漿粘性、血沉、殘留氮等均升高。而血鉀、血清粘性、血液的導電性都降低。以小劑量超短波作用於四氯化碳引起肝炎的狗的肝區10-15次後,肝功完全恢復正常而對照組則無變化。另有實驗證明超短波有加強肝臟解毒功能的作用。實驗研究超短波作用肝膽區能刺激膽汁排向十二指腸,並能增強胰腺的分泌。超短波作用1-1又1/2小時後膽汁排出增加,膽汁量增加,並可持續3-4天,比中波作用強,但大劑量時,膽汁分泌先增加而後抑制。有人報導超短波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有良好作用。超短波作用脾臟後除巨噬細胞系統增強外,還發現血中膽固醇含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