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怎樣治療,吃什麼葯好
類風濕關節炎西醫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減輕關節炎症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
治療原則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療、聯合用葯、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功能鍛煉。
1、患者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
2、一般治療: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後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煉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葯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症狀。
3、葯物治療:方案應個體化,葯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葯、慢作用抗風濕葯、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制劑及植物葯等。
(1)非甾類抗炎葯: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最為常用的葯物,適用於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葯物包括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2)抗風濕葯(DMARDs):又被稱為二線葯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3)雲克:即鍀[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是一種非激發狀態的同位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緩解症狀的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小。靜脈用葯,10天為一療程。
(4)糖皮質激素: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葯物。但在下述四種情況可選用激素:
①伴隨類風濕血管炎:包括多發性單神經炎、類風濕肺及漿膜炎、虹膜炎等。
②過渡治療:在重症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緩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應首先減少或緩慢停用激素。
③經正規慢作用抗風濕葯治療無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劑量激素。
④局部應用:如關節腔內注射可有效緩解關節的炎症。總原則為短期小劑量(10mg/d以下)應用。
(5)生物制劑:目前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上,已經有幾種生物制劑被批准上市,並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在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種生物制劑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①Infliximab也稱TNF-α嵌合性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已證明對甲氨蝶呤等治療無效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強調早期應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靜點,每間隔4周重復1次,通常使用3~6次為1個療程。需與MTX聯合應用,抑制抗抗體的產生。
②Etanercept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和AS療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國內有恩利及益塞普兩種商品劑型。
③阿達木單抗(修美樂)時針對TNF-的全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不易誘導抗抗體的產生。
④抗B細胞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
⑤抗CD20單抗Rituximab(美羅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Rituximab也可與環磷醯胺或甲氨蝶呤聯合用葯。
(6)植物葯:目前,已有多種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植物葯,如雷公藤、白芍總甙、青藤鹼等。部分葯物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具有一定的療效,但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4、免疫凈化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葯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葯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葯物治療。
5、功能鍛煉
必須強調,功能鍛煉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煉。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外科治療
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范圍從腕管綜合征的松解術、肌腱撕裂後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治療
1、寒濕
【症狀】發熱,惡風,畏寒,汗出,晨僵明顯,周身關節疼痛劇烈,甚則骨骱屈曲不利,遇冷則痛甚,得熱熨則可安,舌淡,苔薄,脈浮緊或沉緊。 治法:祛寒除濕,和營通絡。
【方葯】防己黃芪湯合防風湯加減。防己、防風各、黃芪、白術、秦艽、羌活、獨活、桂枝、當歸、茯苓、甘草、生薑、大棗。或以黃芪桂枝五物湯、烏頭湯、蠲痹湯、身痛逐瘀湯等加減治療。 加減:陽虛寒盛加附子、川烏、細辛等,溫通十二經脈;關節腫脹者,可加萆薢、木通、姜黃利水通絡;肌膚不仁加海桐皮、豨薟草祛風通絡;濕盛者宜予蒼術、川朴、苡仁等;風盛酌加防風、白芷、羌活。
2、濕熱痹
【症狀】惡風,發熱,關節紅腫熱痛,得涼則痛減,關節活動受限,手不能握攝,足難以展步,骨骱灼熱、腫脹、疼痛、重著感,晨僵,口渴或渴不欲飲,溲黃赤,大便不爽或不實,苔膩或黃膩,舌質偏紅,脈數。
【治法】清熱除濕,宣痹通絡。
【方葯】宣痹湯合三妙散加減。防已、蠶砂、薏苡仁、連翹、蒼術、赤小豆、滑石、焦山梔、黃柏、淮牛膝、土茯苓 白花蛇舌草或選用白虎桂枝湯、桂枝芍葯知母湯加味、丹溪痛風方治療。加減:皮膚紅斑者,酌加丹皮、生地、地膚子、赤芍等涼血散風;熱痹化火傷陰,可加犀角、生地、玄參、雙花、知母、石膏等以養陰清熱、瀉火解毒;兼有疲乏無力睏倦等氣虛表現,宜加太子參、生黃芪、炒白術、生地以益氣養陰而清熱除濕。
2、防己黃芪湯和獨活寄生湯都可以治療下肢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有什麼區別和側重點
它們的區別和側重點是:
防已黃芪湯主治正虛衛弱,外感風邪,以內致水濕停滯下容肢所致的病症。而獨活寄生湯主治肝腎兩虧所致的風寒濕邪留連下肢,造成的下肢不利等症。防已黃芪湯以益氣祛風,健脾祛濕為主;獨活寄生湯以補肝腎,益氣血,祛風濕為主。
3、我的左腿膝關節每逢下雨陰天的時候或陰冷的時候就疼的厲害。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可反復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一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徵.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我國《黃帝內經》把風寒濕三氣合稱為痹。因為風濕病大多累及關節而引起疼痛,所以風濕性關節炎一詞一直沿用至今。。
①人體感受風、寒、濕邪而致身痛或身重、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見《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②感受風濕所致的多種病症。《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濕者,是風氣與濕氣共傷於人也。其狀令人懈惰,精神昏憒,若經久,亦令人四肢緩縱不隨,入藏則喑啞,口舌不收;或腳痹弱,變成腳氣。」
風濕在醫學上是指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風濕性疾病則指一大類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為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關節病變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於患者的血液循環不通暢,導致肌肉或者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無法通過血液循環來輸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營養而加速老化變得僵硬,嚴重的會導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縮,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
(一)關節疼痛。
(二)晨僵患者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後,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後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炎中最為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在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
(三)關節腫脹和壓痛 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炎症輕重不同而異。可由關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則多見於骨性關節炎。
(四)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 指關節喪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關節有尺側偏斜,關節半脫位等。這些改變都與軟骨和骨遭破壞有關。在類風濕關節炎常見。
(一)自身抗體 在風濕性疾病的范圍內應用於臨床的自身抗體分以下四類:抗核抗譜、類風濕因子、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抗磷脂抗體。對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有很多的作用。
1、抗核抗體譜。
2、類風濕因子 除出現在類風濕關節炎外,尚見於其他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硬化等。
3、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以常人中性粒細胞為底物按所見熒光的圖型,分為C-ANCA(胞漿型)和P-ANCA(核周型)、其他各自的抗原為胞漿內的絲氨酸蛋白酶和骨氧化酶。本抗體對血管炎的診斷極有幫助,且不同的ANCA抗原提示不同的血管炎,如C-ANCA主要出現在Wegener肉芽腫、Churg-Strauss綜合症,P-ANCA則見於顯微鏡下結節性多動脈炎,新月形腎炎、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4、抗磷脂抗體 臨床上應用的有抗磷脂抗體和狼瘡抗凝物兩種測定方法。本抗體出現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自身免疫病。抗磷脂綜合症是指臨床表現有動脈或靜脈栓塞、血小板減少、習慣性流產並伴有抗心磷脂抗體和(或)狼瘡抗凝物者,除繼發於系統性紅斑狼瘡外也可以是原發性的。
(二)滑液檢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關節滑膜炎症。特別是在滑液中找到尿酸鹽結晶或滑膜細菌培養陽性則分別有助於痛風或化膿性關節炎的確診。
(三)關節影像檢查 X線檢查有助於關節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亦能隨訪了解關節病變的演變。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其他尚有關節CT、MRI、同為素等檢查。
(四)病理活組織檢查所見的病理改變如狼瘡帶對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結節對類風濕關節炎、唇腺炎對乾燥綜症、關節滑膜病變對不同病因所致的關節炎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葯物治療 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常用的抗風濕病葯物如下:
(一)非淄體抗炎葯 此類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臨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二)慢作用抗風濕葯 此類葯物多用於類風濕關節炎及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對病情有一定控製作用但起效較慢。常用的有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黴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三)細胞毒葯物 此類葯物通過不同途徑產生免疫抑製作用。常用的有環磷醯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們往往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和血管炎的二線葯物,副作用雖較多且較嚴重,但對改善這些疾病的愈後有很大的作用。
(四)腎上腺皮質激素 本類葯物是強的抗炎、抗過敏葯物,明顯地改善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的愈後,但不能根治這些疾病。其眾多的副作用隨劑量加大及療程延長而增加,故在應用時要衡量它的療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選用。
二、外科療法 包括不同的矯形手術、人工關節的置換、滑膜切除等。手術不能治癒疾病職能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三、代替療法 鑒於目前針對風濕性關節炎,傳統醫療只是緩解疼痛沒有根治的療法,所以80年代開始,世界上各發達國家(美日歐等)盛行代替療法——利用純天然鋸峰齒鮫(大青鯊)軟骨粉治療各種關節炎,並取得臨床上的療效驗證。現在,在歐洲一些國家已把鯊魚軟骨萃取物認定為葯品,日本也選定了企業專門提供臨床之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有抑制、改善甚至徹底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功效之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沒有副作用,沒有葯物依賴性,已有使用一年內完全控制病情的大量的案例。現在,它已被發達國家當作代替醫療的一環,實施前瞻性研究,並且被廣泛推廣於臨床之中,為人類徹底戰勝類風濕關節炎帶來了新的希望。
四、其他治療 包括物理、康復、職業訓練、心理等治療,是本類疾病綜合治療的不可少的部分。
本病需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1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多發性對稱性指掌等小關節炎和脊柱炎
2膿毒血症引起的遷徙性關節炎常有原法感染的徵候血液及骨髓培養呈陽性且關節內滲出液有化膿趨勢並可找到病原菌
3結核性關節炎多為單個關節受累好發於經常活動手摩擦或負重的關節
4結核感染過敏性關節炎
5淋巴瘤和肉芽腫
6萊姆關節炎此病是由蜱傳播的一種流行病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4、我的左腿膝關節每逢下雨陰天的時候或陰冷的時候疼的厲害,怎麼回事?該怎樣治療啊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可反復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一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徵.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我國《黃帝內經》把風寒濕三氣合稱為痹。因為風濕病大多累及關節而引起疼痛,所以風濕性關節炎一詞一直沿用至今。。
①人體感受風、寒、濕邪而致身痛或身重、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的疾病。見《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主之。」「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②感受風濕所致的多種病症。《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濕者,是風氣與濕氣共傷於人也。其狀令人懈惰,精神昏憒,若經久,亦令人四肢緩縱不隨,入藏則喑啞,口舌不收;或腳痹弱,變成腳氣。」
風濕在醫學上是指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風濕性疾病則指一大類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為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關節病變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於患者的血液循環不通暢,導致肌肉或者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無法通過血液循環來輸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營養而加速老化變得僵硬,嚴重的會導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縮,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
(一)關節疼痛。
(二)晨僵患者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後,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後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炎中最為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在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
(三)關節腫脹和壓痛 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炎症輕重不同而異。可由關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則多見於骨性關節炎。
(四)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 指關節喪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關節有尺側偏斜,關節半脫位等。這些改變都與軟骨和骨遭破壞有關。在類風濕關節炎常見。
(一)自身抗體 在風濕性疾病的范圍內應用於臨床的自身抗體分以下四類:抗核抗譜、類風濕因子、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抗磷脂抗體。對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有很多的作用。
1、抗核抗體譜。
2、類風濕因子 除出現在類風濕關節炎外,尚見於其他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硬化等。
3、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以常人中性粒細胞為底物按所見熒光的圖型,分為C-ANCA(胞漿型)和P-ANCA(核周型)、其他各自的抗原為胞漿內的絲氨酸蛋白酶和骨氧化酶。本抗體對血管炎的診斷極有幫助,且不同的ANCA抗原提示不同的血管炎,如C-ANCA主要出現在Wegener肉芽腫、Churg-Strauss綜合症,P-ANCA則見於顯微鏡下結節性多動脈炎,新月形腎炎、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4、抗磷脂抗體 臨床上應用的有抗磷脂抗體和狼瘡抗凝物兩種測定方法。本抗體出現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自身免疫病。抗磷脂綜合症是指臨床表現有動脈或靜脈栓塞、血小板減少、習慣性流產並伴有抗心磷脂抗體和(或)狼瘡抗凝物者,除繼發於系統性紅斑狼瘡外也可以是原發性的。
(二)滑液檢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關節滑膜炎症。特別是在滑液中找到尿酸鹽結晶或滑膜細菌培養陽性則分別有助於痛風或化膿性關節炎的確診。
(三)關節影像檢查 X線檢查有助於關節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亦能隨訪了解關節病變的演變。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其他尚有關節CT、MRI、同為素等檢查。
(四)病理活組織檢查所見的病理改變如狼瘡帶對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結節對類風濕關節炎、唇腺炎對乾燥綜症、關節滑膜病變對不同病因所致的關節炎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葯物治療 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常用的抗風濕病葯物如下:
(一)非淄體抗炎葯 此類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臨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二)慢作用抗風濕葯 此類葯物多用於類風濕關節炎及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對病情有一定控製作用但起效較慢。常用的有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黴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三)細胞毒葯物 此類葯物通過不同途徑產生免疫抑製作用。常用的有環磷醯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們往往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和血管炎的二線葯物,副作用雖較多且較嚴重,但對改善這些疾病的愈後有很大的作用。
(四)腎上腺皮質激素 本類葯物是強的抗炎、抗過敏葯物,明顯地改善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的愈後,但不能根治這些疾病。其眾多的副作用隨劑量加大及療程延長而增加,故在應用時要衡量它的療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選用。
二、外科療法 包括不同的矯形手術、人工關節的置換、滑膜切除等。手術不能治癒疾病職能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三、代替療法 鑒於目前針對風濕性關節炎,傳統醫療只是緩解疼痛沒有根治的療法,所以80年代開始,世界上各發達國家(美日歐等)盛行代替療法——利用純天然鋸峰齒鮫(大青鯊)軟骨粉治療各種關節炎,並取得臨床上的療效驗證。現在,在歐洲一些國家已把鯊魚軟骨萃取物認定為葯品,日本也選定了企業專門提供臨床之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有抑制、改善甚至徹底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功效之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沒有副作用,沒有葯物依賴性,已有使用一年內完全控制病情的大量的案例。現在,它已被發達國家當作代替醫療的一環,實施前瞻性研究,並且被廣泛推廣於臨床之中,為人類徹底戰勝類風濕關節炎帶來了新的希望。
四、其他治療 包括物理、康復、職業訓練、心理等治療,是本類疾病綜合治療的不可少的部分。
本病需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1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多發性對稱性指掌等小關節炎和脊柱炎
2膿毒血症引起的遷徙性關節炎常有原法感染的徵候血液及骨髓培養呈陽性且關節內滲出液有化膿趨勢並可找到病原菌
3結核性關節炎多為單個關節受累好發於經常活動手摩擦或負重的關節
4結核感染過敏性關節炎
5淋巴瘤和肉芽腫
6萊姆關節炎此病是由蜱傳播的一種流行病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5、膝關節痛小偏方怎麼辦
1、關節疼痛。用沒葯末半兩、虎脛骨(酥炙,研末)三兩,和勻,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2、治關節痛。用虎脛骨(酒炙)三兩、沒葯七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虎頭骨一具,塗酥,炙黃,捶碎,裝袋中,以酒二斗,浸泡五宿,隨量飲服。
3、關節痛的治療便方。用獨活、羌活、松節等分,酒煮過。每天一杯,空心飲。
4、關節疼痛。用虎脛骨(酒炙)三兩、沒葯七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虎頭骨一具,塗酥,炙黃,捶碎,裝袋中,以酒二斗,浸泡五宿,隨量飲服。
5、關節腫痛(風熱攻犯手指,赤腫床木,甚至攻達肩背兩膝,遇暑熱則便秘)。用牛蒡子三兩,新豆豉(炒)、羌活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白開水送下。
6、關節風濕微腫。用防己一兩、黃芪二兩二錢半、白術七錢半、炙甘草半兩,共銼為末。每取五錢,加生薑四片、棗一枚,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溫服。過一段時候再服。此方名「防己黃芪湯」。
7、關節酸疼。用松脂三十斤,煉五十遍,每取三升,和煉酥三升,攪稠。每天清晨空心服一匙。一天服在次。服葯期間,以麵食為好。忌食血腥、生冷、酸物。百日病癒。
輕微的關節炎可採取保守療法,就是減少關節的負荷;若是膝關節炎則應減少上下樓梯、少爬山,同時減輕體重也很重要。較嚴重的關節炎可分為非葯物治療、葯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非葯物治療主要是通過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進行適度運動和物理治療、增強肌肉力量等,這有助於減輕症狀,延緩關節的退變。
您可以點開下方的小圖標,進入專家在線,進行在線交流!
祝您健康
!
6、3年前發現有風濕類關節炎,後病情加重,聽幾個潮州的朋友說江西孔福海醫生對這塊很有研究。
我的風濕15年 到處治療無效 後來喝中葯酒2年 才恢復健康 這是個非常麻煩的疾病 如果亂吃葯不但好不了 還會加重病情 因為有的葯 就有破壞軟骨的特點 希望你健康
7、什麼東西會克制風不吹
70級後,在懸賞中加屬性用的,每張卡片加1點屬性,集齊1套也有屬性加,建議不是土豪別弄
8、誰有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黑膏葯配方?
中葯治療是中醫常規的治療方法,中葯治療膝關節炎常用方劑有獨活寄生湯、二妙散、當歸拈痛湯、大防風湯、麻桂溫經湯、三氣飲等,常用中葯有獨活、羌活、白芍、當歸、黃芪、杜仲、細辛、川芎、桂枝、雞血藤、蒼術、牛膝、海桐皮、苡仁,以及甘草等等,醫師會根據不同證型加減葯物。除了內服葯外,也可選用以上的一些葯材,置入布袋內加熱後用於外敷患處,或用煎湯葯遺下的葯渣以布袋包裹,趁熱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