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蛋雞病毒性關節炎特效葯

蛋雞病毒性關節炎特效葯

發布時間:2021-02-06 20:30:40

1、如何防控雞病毒性關節炎

本病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關節滑膜、腱鞘和心肌病變的傳染性疾病,也稱腱鞘炎或腱滑膜炎。本病在世界許多地區都有發生。從雞分離到的呼腸孤病毒有5種不同的血清型。

病毒對周圍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能耐受60℃8~10小時,56℃22~24小時,37℃15~16周,4℃可存活3年以上;病毒對pH3有抵抗力,室溫下過氧化氫作用1小時不能滅活,對2%來蘇兒、3%甲醛有抵抗力,70%乙醇和0.5%有機碘可將其殺死。

(1)流行特點

本病主要發生於雞、火雞也可感染發病。肉用雞發病率高於其他禽類。1日齡無母源抗體的雛雞易感性最高;自然情況下,5~7周齡的雞發病最為常見,肉用仔雞發病率可高達100%,但死亡率不到1%。本病雖可通過種蛋垂直傳播但傳播率較低,其傳播方式主要為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感染雞的分泌物、排泄物特別是糞便中含有大量病毒,是主要的傳染源;病毒長期存在於雞的盲腸扁桃體和跗關節內,特別是那些幼齡就受到感染的雞,這些帶毒者是同舍動物的潛在傳染源。

(2)臨床症狀

病雞主要表現為跗關節腫脹和跛行,兩側趾屈肌腱或跖伸肌腱受害,嚴重時腱壞死或纖維化,病雞嚴重跛行,跗關節腫大,部分雞生長受阻。有的可引起腓腸肌腱斷裂。跗關節和跖關節腱鞘有明顯水腫。

(3)病理變化

自然感染的雞跖屈肌腱和跖伸肌腱腫脹,跗關節常含有少量草黃色或血樣滲出物,少數病例有相當多量的膿性分泌物,在感染早期,跗關節和跖關節有明顯水腫,跗關節內滑膜有點狀出血;有的病雞有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包積水。慢性病變的特徵是腱鞘硬化和粘連,在脛跗關節遠端軟骨上出現凹陷的點狀潰爛,然後變大融合,關節表面纖維軟骨膜增生。

(4)實驗室診斷

根據症狀和病變可以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通過病毒分離鑒定和血清學試驗,瓊擴試驗常用來檢查病毒種群特異性抗體的存在。

(5)防控要點

①凈化種雞群

對患病種雞堅決淘汰,防止本病經蛋垂直傳播。嚴禁從有本病的雞場引進種蛋或苗雞。

②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

對商品雞採用「全進全出」制,每批雞出售後要用鹼液或有機碘消毒劑徹底消毒雞舍,並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進行熏蒸。

③免疫接種

對開產前的蛋雞最好選用滅活苗免疫(有些活疫苗可經蛋將疫苗毒傳給下一代)。免疫程序為:種雞群1~7日齡、4周齡時各接種一次多價弱毒苗,在開產前接種一次滅活苗;商品肉雞在1日齡以多價弱毒苗接種一次即可。

2、雞得了瘋毒關節炎用什麼葯

病毒性關節炎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肉雞和蛋雞的傳染病,其特徵是生長受阻,跛行,趾屈和趾伸肌腱腫脹,腓腸肌腱斷裂。肉雞和蛋雞均可發生,肉雞的發生率較高,多於4周齡~7周齡發生。蛋雞發病率較低,多於140日齡~300日齡發生。本病可經種蛋垂直傳播,也可由病雞的排泄物經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幼齡雞容易感染,日齡較大的雞感染時潛伏期較長,症狀也較輕。發病率可高達100%,死亡率則很低,一般不超過6%。
臨床症狀
病雞突出的表現是不願走動,強行驅趕時病雞步態拘謹。趾爪屈曲,卧地不起。食慾減損,生長發育緩慢,消瘦,最後受踐踏死亡。籠養蛋雞有時尚可產少量的蛋,但最終仍歸死亡。
病理變化
病雞跗關節上部腫脹,由於腱鞘發炎而呈暗紅色腫脹或黃褐色堅硬的腫塊。腱鞘內有血液或淡黃色的炎性滲出物,滑膜出血水腫,腓腸肌腱斷裂或壞死。慢性病例可見腓腸肌腱增生硬化。有時可見心肌炎和肝臟壞死。
診斷特點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和病死率僅可做初步診斷,確診需做實驗室診斷,進行病毒分離鑒定和血清學檢查。鑒別診斷:由支原體和細菌引起的關節炎有相似的病變。用細菌培養和血清學試驗可以區別。
防治措施
1.加強衛生管理,嚴格消毒。鹼性消毒葯和有機碘類可有效防止垂直和水平傳播。
2.免疫接種。肉仔雞8日齡~12日齡用病毒性關節炎弱毒疫苗皮下注射或飲水免疫。種雞8周齡~14周齡第二次免疫。開產前再用滅活油乳苗免疫一次。

---------------------------------------------------來自醫葯網

3、如何鑒別雞病毒性關節炎與滑液囊炎

1、雞病毒性關節炎是一種由呼腸孤病毒(VAV)引起的雞的傳染性疾病;是通過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方式感染的。臨床上多發生與4-6日齡。肉用型種雞和肉雞等重型雞對其較敏感,其他輕型雞則不那麼敏感;雞齡越大,對呼腸孤病毒的易感性越低,10周齡後明顯降低,2周齡的小雞比5—20周齡的雞更為易感。
2、雞滑液囊支原體病是有滑液囊支原體(MS)引起的,也是可以具備垂直、水平傳播;臨床上多發生在4—16周齡,成年雞多是有青年期發病的後續。
治療可以咨詢成 都興 旺動 物葯 業的技術人員

4、怎樣防治雞病毒性關節炎?

雞病毒性關節炎,又稱雞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病雞腿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從而導致雞行動不便,採食困難,甚至不能行動。

(1)流行特點

本病只發生於雞,5~7周齡的雞易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雞體,在雞群中迅速傳播,一般多為隱性感染,不表現明顯症狀。

(2)臨床症狀

雛雞感染後發病多在3~4周齡以後,初期步態稍見異常,逐漸發展為跛行,跗關節腫脹,病雞喜坐在關節上,驅趕時才跳動。患肢不能伸張,不敢負重,當腱斷裂時,趾屈曲,病程稍長時,患肢多向外扭轉,步態不穩,這種症狀多見於大雛或成雞。病雞發育不良,貧血,消瘦,有時排白色稀便,體況長時間內不能恢復。

(3)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表現在患肢的跗關節,關節上下周圍腫脹,切開皮膚可見到關節上部腓腸腱水腫,關節腔充滿淡紅色透明滑膜液,如無細菌混合感染時,見不到膿樣滲出物,趾曲腱和腓腸腱周圍水腫,根據病程的長短,有的周圍組織可與骨膜脫離。大雛或成雞易發生腓腸腱斷裂。由於腱斷裂,局部組織可見到明顯的血液浸潤。如發生在換羽時期,可在皮膚外見到皮下組織呈紅紫色,關節液增加。慢性病程的雞(主要是成雞)腓腸腱增厚、硬化,和周圍組織粘著、纖維化,有的在切面可見到肌腱交接部發生的不全斷裂和周圍組織粘連,失去活動性,關節腔有膿樣、乾酪樣滲出物。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只能加強預防。①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消毒雞舍,以防止病毒侵襲。②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主要用於種雞,可在開產前2~3周肌內注射油乳劑滅活苗,使雛雞獲得較多的母源抗體。此外,雛雞也可在2周齡時先接種一次弱毒疫苗,在開產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劑滅活苗。

5、雞關節炎怎麼治療

雞病毒性關節炎,又稱雞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主要特徵為病雞腿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從而導致雞行動不便,採食困難,甚至不能行動。
(1)流行特點
本病只發生於雞,5~7周齡的雞易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雞體,在雞群中迅速傳播,一般多為隱性感染,不表現明顯症狀。
(2)臨床症狀
雛雞感染後發病多在3~4周齡以後,初期步態稍見異常,逐漸發展為跛行,跗關節腫脹,病雞喜坐在關節上,驅趕時才跳動。患肢不能伸張,不敢負重,當腱斷裂時,趾屈曲,病程稍長時,患肢多向外扭轉,步態不穩,這種症狀多見於大雛或成雞。病雞發育不良,貧血,消瘦,有時排白色稀便,體況長時間內不能恢復。
(3)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表現在患肢的跗關節,關節上下周圍腫脹,切開皮膚可見到關節上部腓腸腱水腫,關節腔充滿淡紅色透明滑膜液,如無細菌混合感染時,見不到膿樣滲出物,趾曲腱和腓腸腱周圍水腫,根據病程的長短,有的周圍組織可與骨膜脫離。大雛或成雞易發生腓腸腱斷裂。由於腱斷裂,局部組織可見到明顯的血液浸潤。如發生在換羽時期,可在皮膚外見到皮下組織呈紅紫色,關節液增加。慢性病程的雞(主要是成雞)腓腸腱增厚、硬化,和周圍組織粘著、纖維化,有的在切面可見到肌腱交接部發生的不全斷裂和周圍組織粘連,失去活動性,關節腔有膿樣、乾酪樣滲出物。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只能加強預防。①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消毒雞舍,以防止病毒侵襲。②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主要用於種雞,可在開產前2~3周肌內注射油乳劑滅活苗,使雛雞獲得較多的母源抗體。此外,雛雞也可在2周齡時先接種一次弱毒疫苗,在開產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劑滅活苗。

6、雞病毒性關節炎有何特點?如何防治?

病毒性關節炎是一種由呼腸孤病毒引起的肉雞的重要傳染病。病毒主要侵害關節滑膜、腱鞘和心肌,引起足部關節腫脹,腱鞘發炎,繼而使腓腸腱斷裂。病雞關節腫脹、發炎,行動不便,不願走動或跛行,採食困難,生長停滯。

(1)臨床症狀

肉雞食慾減退、跛行、貧血、消瘦,脛關節、趾關節及連接的肌腱腫脹。後期出現單側或兩側性腓腸肌腱斷裂,足關節扭轉彎曲。嚴重時癱瘓。

(2)剖檢變化

病肉雞趾屈腱及伸腱發生水腫性腫脹,腓腸肌腱出血、壞死或斷裂。跗關節腫脹、充血或有點狀出血,關節腔內有大量淡黃色半透明滲出物。慢性病例腓腸肌腱明顯增厚和硬化,並出現結節狀增生、關節硬固變形,表麵皮膚呈褐色。腱鞘發炎,水腫。有時可見心外膜炎,肝、脾和心肌上有小的壞死灶。

(3)防治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注意肉雞舍及環境衛生,引種要從無病毒性關節炎的肉雞場引種。堅持執行嚴格的檢疫制度,淘汰病肉雞。

易感肉雞群可採用疫苗接種,12周齡前採用禽呼腸孤病毒疫苗進行基礎免疫,然後於16~20周齡用滅活疫苗加強免疫,免疫種肉雞的後代雛肉雞可獲得高水平的母源抗體,能夠抵抗病毒性關節炎的早期感染,本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7、治療雞病有哪些葯與效果

1、 大腸桿菌病 大腸桿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腸桿菌引起的一類疾病的總稱。雞 流行特點: 臨床特點及病變特徵 ⒈急性敗血症:多見於6-10周齡肉雞。病雞精神不振,體溫生高,衰竭,排白色或綠色糞便,後突然死亡。剖檢可見皮膚,肌肉淤血,血凝固不良,呈紫黑色,肺淤血水,腸粘膜充血,出血,心包積液,心臟擴張,肝腫大呈紫紅色,有時見灰白色壞死病灶。 ⒉死胚,弱雛,臍炎:這是由於產蛋母雞有大腸桿菌性輸卵管炎或卵巢炎,卵被污染,或種蛋被病原菌污染,未很好消毒所致。其特徵是:中後期死胚明顯增多,有時出現「爆蛋」。 ⒊漿膜炎:這類病雞常見於5-8周齡的肉雞,主要發生於冬季或繼發於新城疫,法氏囊病,慢性呼吸道病等原發病之後。臨床表現腹水症,呼吸困難,最後衰竭死亡,一般無治療價值。 ⒋ 輸卵管炎及卵黃性腹膜炎:主要見於管理不善的產蛋雞,或在非典型雞新城疫發生之後。病雞停產,冠逐漸萎縮,蒼白,消瘦,最後衰竭死亡。病死腹部彭大,變綠。 ⒌關節炎:多見於跗關節和趾關節,關節腫大,關節腔內有粘稠的混濁的漿液,纖維素性或膿性炎性滲出物、滑膜腫脹、增厚。 6.全眼球炎:單側或雙側眼腫脹,有乾酪樣滲出物,眼結構潮紅,病情嚴重者可致失明。 7.雞大腸桿菌肉芽腫:這是較罕見的一種病型。病雞消瘦,無特定症狀,有腸漿膜、心外膜等部位見黃白色、大小不管的結核節樣肉芽腫病灶。 防治方法 1. 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雞舍內外環境,降低飼養密度,注意飼料及飲水的衛生管理,防止病原污染,減少名種應激反應。尤其要搞好種雞的飼養管理,避免種蛋被糞便污染,加強種蛋及孵化器消毒。 2. 防治原發病:因為大多數大腸桿菌病為繼發病或混合感染,所以防治原發病特別重要,尤其注意雞新城疫、法氏囊病、球蟲病、慢性呼吸道病、腹水綜合征、產蛋下降綜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3. 葯物治療:雞群發生大腸桿菌後或以常有大腸桿菌病發生的雞群,可以用葯物進行治療,但大腸桿菌對葯物極易產生抗葯性,葯敏試驗表明;青黴素、鏈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痢特靈等,葯物治療效果很差,不宜選用。可選擇下列葯物:①0.05%—0.1%氯黴素拌料,連用3—5天;②0. 004%—0.008 %新黴素飲水或加倍拌料,連用3—5天;③慶大黴素2萬—4萬單位/升水,連飲3—5天;④0.05%氟哌酸、環丙沙星飲水,連用3—5天;⑤0.05%—0.01%氨苄青黴素飲水,連用3—5天;⑥0.03%復方磺胺—5—甲氧嘧啶拌料,連用5—7天。治療時最好在葯敏試驗的基礎上選擇葯物,並注意交替用葯。 2、 支原體病(慢性呼吸道病) 3、 禽霍亂 4、 傳染性鼻炎 由雞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本病分布廣泛,近年來發病率很高,是危害養雞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 流行特點: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秋季、冬季節多發。氣侯寒冷潮濕、雞群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是促發本病的誘因。 本病可發生於各種年齡的雞,以4—12月齡的雞最易感。雞發病突然,發病率高,無混合或繼發感染,死亡率一般不高。本病常反復發生。 臨床特徵: 雞病初發熱,食慾減退,精神不振,打噴嚏。流清亮或粘稠的鼻涕。眼瞼水腫,結膜發炎,一側或兩側眼睛腫脹閉合,顏面及肉垂浮腫。病雞呼吸困難,有呼呼嚕聲,甩頭咳嗽。多數病雞下痢,排綠色糞便。病雛或青年雞發育停滯,蛋雞產蛋率下降或停止產蛋。 病變特徵:病雞鼻腔、眶下竇及氣管粘膜發生急性卡他性炎症,鼻腔和眶下竇充滿水樣乃至灰白色粘稠性液體,粘稠潮紅增厚。下頜及顏面部皮下組織增厚,膠凍樣水腫。產蛋雞卵泡液化、充血、出血,輸卵管萎縮、發炎,充滿乾酪樣炎分泌物。病公雞睾丸萎縮。 實驗室診斷:組織病理學診斷上呼吸道粘膜固有層到粘膜下層及水腫部皮下有明顯水腫、充血、異染白細胞浸潤。 取鼻腔或眶下竇分泌物,進行分離培養、塗片美藍染色鏡檢或於健康雞鼻竇內接種。 防治方法 1、預防: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病菌侵入。空舍徹底消毒,封閉育雛,嚴格衛生管理,實行全進全出制,不要從外場購入替補公雞、青年母雞或產蛋雞,必須購入時,要注意隔離、檢疫。注意改善雞舍條件,降低飼養密度,加強通風,免疫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可選用A型和C型菌混合油苗,50—60日齡首免,120—130日齡二免。 2、治療:雞群一旦發病,應隔離、淘汰病雞,雞舍、用具等嚴格消毒。對病雞治療時,可選用下列葯物:①0.05%—0.08%泰樂菌素飲水,連用3—5天。②0.01%—0.015%狀觀黴素飲水,連用5—7天。③鏈黴素0.1 %—0.2 %克/只肌肉注射或飲水。④0.005%環丙沙星、蒽諾沙星飲水,連用5—7天。⑤高力米先0.006%—0.012%飲水,連用3—5天。 5、 白痢 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發生,是危害養雞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 流行特點: 本病可經蛋垂直傳播,也可通過接觸傳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方式。本病主要危害雛雞,近年來青年雞發病亦呈上升趨勢。 臨床特徵: 1、雛雞:疫苗較多,臍部發炎,2~3日齡開始發病、死亡,7~10日齡達死亡高、、2周後死亡漸少。病雛表現精神不振,怕冷、寒戰,羽毛逆立,食慾廢絕,排白色粘稠糞便,肛門周圍羽毛有石灰樣糞便沾污,甚至堵塞肛門。有的不見下痢症狀,因肺炎病便而出現呼吸困難、氣喘,伸頸張口呼吸。患病雞群死亡率為10%—25%,耐過雞生長緩慢,消瘦,腹部膨大。病雛有時表現關節炎,關節腫脹,跛行或伏地不動。 2、育成雞:主要發生於40~80日齡的雞,病雞多為病雛未徹底治癒,轉為慢性,或育雛期感染所致。雞群中不斷出現精神不振、食慾差的雞和下痢的雞,病雞常突然死亡,死亡持續不斷,可延續20~30天。 3、成年雞:成年雞不表現急性感染的特徵,常為無症狀感染。病菌污染較重的雞群,產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處於低水平。雞的死淘率明顯高於正常雞群。 病變特徵: 1、雛雞:病雞雞脫水,眼睛下陷,腳趾乾枯、充血,較大雛雞的肝臟可見許多黃白色小壞死點。卵黃吸收不良,呈黃綠色液化,或未吸收的卵黃乾枯呈棕黃色大小不等的壞死灶(白痢結節)。盲腸膨大,腸內有乳酪樣凝結物。病程較長時,在心肌、肌胃、腸管等部位可見隆起的白色白痢結節 2、育成雞:肝臟顯著腫大,質脆易碎,被膜下散在或密布出血點或灰白色壞死灶。心臟可見腫瘤樣黃白色白痢結節,嚴重時可使心臟變形。白痢結節也可見於肌胃和腸管。脾臟腫大,質脆易碎。 3、成年雞:無症狀感染雞剖檢時無肉眼可見病變,病雞一般表現卵巢炎,可見卵泡萎縮、變形、變色,呈三角形、梨形、不規則形,呈黃綠色、灰色、黃灰色、灰黑色等異常色彩,有的卵泡內容物呈水樣、油狀或乾酪樣。由於卵巢的變化與輸卵管炎的影響,常形成卵黃性腹膜炎,輸卵管阻塞,輸卵管膨大,內有凝卵樣物。病公雞睾丸發炎,睾丸發炎,睾丸萎縮變硬、變小。 實驗室診斷取肝臟壞死灶與白痢結節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局部組織壞死崩解,淋巴細胞、漿細胞、異嗜細胞、成纖維細胞浸潤增生。 將病、死雞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官採集的病料,接種於普通瓊脂培養基進行細菌學診斷。24小時後,可長出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閃光、灰白色半透明、直徑為1厘米的小菌落。 取待檢雞血與診斷抗原進行平板凝集試驗。 防治方法: 1、預防: ⑴檢疫凈化雞群;通過血清學試驗,檢出並淘汰帶菌種雞,第一次檢查於60—70日齡進行,第二次檢查可在16周齡時進行,以後每隔1個月檢查1 次,發現陽性雞及時淘汰,直至全群的陽性檢出率不超過去0.5%為止。 ⑵嚴格消毒:①種蛋消毒。及時揀、選種蛋,並分別於揀蛋後、入孵化器後18—19日胚齡落盤時3次用28毫升/米3福爾馬林熏蒸消毒20分鍾。出雛達50%左右時,在出雛器內用10毫升/米3福爾馬林再次熏蒸消毒。②孵化室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③育雛舍、育成舍和蛋雞舍做好地面、用具、飼槽、籠具、飲水器等的清潔消毒,定期對雞群進行帶雞消毒。④加強雛雞飼養管理,注意葯物預防。在本病流行地區,育雛時可在飼料中交替添加0.04%的痢特靈、0.05%氯黴素,0.005%氟哌酸進行預防。 2、治療:呋喃類、磺胺類、抗生素、喹諾酮類葯物本病有療效,應在葯敏試驗的基礎上選擇葯物,並注意交替用葯。 發病時可在飼料中加入0.004 %痢特靈、0.1%氯黴素或0.03%復方磺胺-5-甲氧嘧啶,連用3-5天。或在飲水中加入慶大黴素4萬單位/升水,新黴素0.008%,氨苄青黴素0.008%,氟哌酸、環丙沙星或蒽諾沙星0.005%,連用3—5天。 6、鴨傳染性漿膜炎 本病是由鴨疫包氏桿菌引起的鴨急性賬血性或慢性傳染病,主要侵害1—8周齡的小鴨。 臨床特點:縮頸、下痢、共濟失調、轉圈抽搐,跛行等神經症狀。 病原特點:剖檢可見纖維素性氣囊炎,肝固炎、心包炎、腹膜炎、鼻竇炎、關節炎 病毒性傳染病 1、 新城疫 新城疫又名亞洲雞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國養雞業的頭號傳染病。 流行特點:本病不受季節的影響,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兩季多發。 本病傳播快,各種日齡的雞均有易感性,發病率與死亡率主要由雞的免疫抵抗力和病毒的毒力所決定。 臨床特徵:雞發病急,有的突然死亡。病雞發熱,精神不振,伏地不動,翅下垂閉眼呆立。採食減少或廢絕,排綠色或白色稀糞,嗉囊內充滿酸臭粘液。 病雞張口呼吸,喘鳴音,呼嚕聲,雞冠及肉垂暗紅或青紫。病雞群產蛋迅速下降,蛋殼褪色,粗糙,出現畸形蛋軟皮蛋。 病程長者常有神經症狀,表現運動失調,轉圈,扭頸,不能站立。成年免疫雞群因有一定抵抗力常發生非典新城疫,表現為呼吸困難,綠色稀糞,產蛋性能下降,有的表現神經 症狀,但死亡率很低。 病變特徵:腺胃乳頭點狀出血,腺胃兩端粘膜可見出血潰瘍。肌胃角質膜下常有條紋狀出血。整個腸道發生卡他性炎症,腸腔充滿粘液,十二指腸近末端,空腸中部,回腸起始部,盲腸扁桃體發生局部粘膜腫脹,充血出血或出血性壞死,直腸點狀,條紋狀出血。氣管粘膜發生卡他性或出血性卡他性炎症;氣管腔內含有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粘膜增厚。內臟漿膜,腹腔脂肪廣泛性點狀出血。 產蛋雞卵泡表現充血,出血液化或破裂。 實驗室診斷:取病雞的腦做病理組織學檢查是否有病毒性腦炎;取腦,肺或腸進行病毒分離;采血分離血清進行血清學診斷。 防治方法: 1、一般預防措施:搞好衛生消毒,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病原侵入。 2、 免疫:免疫效果主要依賴於以下三點,一是雞的健康狀況;二是合理的免疫程序;三是優質疫苗及免疫方法。科學的免疫程序應根據免疫監測輻以制定,無監測條件的雞場可參照以下免疫程序執行。 ⑴蛋雞:7-10日齡與30日齡用IV系苗或克隆苗點眼滴鼻,60日齡I系苗肌肉注射,120日齡用I系苗和新城疫油苗肌肉注射,半年後再用3倍量IV系苗或I系苗飲水免疫。 ⑵肉仔雞:7-10日齡、30日齡二次IV系苗滴鼻點眼免疫,新城疫嚴重污染區20日齡可補防一次,也可7-10日齡一免時同時進行新城疫油苗注射。 3、治療:目前對本病尚無特效療法。雞一旦發病即應緊急免疫,一般用3-5倍量IV系苗飲水或滴鼻點眼,兩個月以後的雞也可用I系苗飲水、噴霧、肌肉注射。產蛋雞一般不進行注射免疫,以防影響生產。此外要注意補充電解質多維素,用0.005%的氟哌酸、環丙沙星、蒽諾沙星或0.001%強力黴素飲水,防治細菌繼發感染。 2、禽流感 禽流感又稱歐洲雞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發病較輕時可引起雞呼吸 道症狀、產蛋量下降,嚴重時可導致病雞大批死亡。 流行特點:本病主要侵害雞與火雞,各種年齡雞均可感染發病,全年均可發生。 臨床特徵:病雞頭部、眼瞼周圍腫脹,流淚,高燒,精神沉鬱,雞冠、肉垂腫脹、發紫、出血、壞死,下痢,排綠色糞便,有時抽搐,腳鱗有充血、出血斑。有的病雞咳嗽,打噴嚏,呼吸困難,尖叫。 病變特徵:臨床症狀不嚴重的病雞很少有明顯的病變。典型病例可見頭、頸及胸部皮下有淡黃色膠樣水腫,腿部、胸部肌肉及腹部脂肪有斑點狀出血。心包積液,心外膜有點狀出血,黃白色條紋狀壞死。腺胃乳頭點狀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處帶狀出血,肌胃角質膜下亦有出血。腎腫大,有黃白色壞死灶。 實驗室診斷:取肝、脾、腦等器官做病理組織學檢查;取病變器官分離病毒;取血清進行紅細胞凝集抑制試驗、瓊擴及熒光抗體法等血清學診斷。 防治方法:目前對本病尚無特效疫苗用來預防。雞一旦發病,經確診後應堅決徹底銷毀,執行嚴格的封鎖、隔離、消毒和無害化處理措施。 建立嚴格的檢疫制度,嚴禁從疫區或可疑地區引進雞苗、種蛋或雞製品。 3、 染傳染性喉氣管炎 本病是由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快,近年流行范圍逐漸擴大,對養雞業危害較大。 流行特點: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雞症狀最典型。秋、冬季節多發。發病突然,群內傳播迅速,群間傳播速度較慢,感染率高,但致死率較低。 臨床特徵:病雞呼吸困難,表現頭頸伸直,張口呼吸,常發出咯咯聲。病雞劇烈甩頭或不斷咳嗽,常咳出血痰,若不能咳出,病雞可窒息死亡。有的病雞眼結膜發炎,紅腫,眼有漿液性或膿性滲出物。產蛋雞產蛋率下降,畸形蛋增多。 病變特徵:病雞喉頭,氣管粘膜表面有含血的粘液,有時見黃白色乾酪樣壞死物。眼結膜腫脹,充血或點狀出血,角膜渾濁,眶下竇有乾酪樣滲出物。 實驗室診斷:刮取粘膜做成塗片,H.E染色,在剝脫的上皮細胞內見核內紅染包涵體;取氣管粘膜滲出物進行雞的氣管接種試驗,用發病期或恢復期的血清進行中和試驗。 防治方法:非疫區不提倡疫苗接種,重在隔離,消毒,防止病原侵入。疫區選用弱毒苗於雞4-5周齡和12-14周齡兩次點眼免疫。 對病雞主要是對症治療和防止繼發感染。可用平喘葯如鹽酸麻黃素每隻雞每天10毫克或氨茶鹼每隻雞每天50毫克,拌料投服,以緩解症狀;同時給病雞飲用0.001%強力黴素,連用3天。個體治療可選用氫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與卡那黴素或其他抗生素配合,向病雞口腔內滴注,每天1次,連用3天。 4、 傳染性支氣管炎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因毒株不同有呼吸道型和腎型之分。本病是危害養雞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 流行特點:本病僅發生於雞。發病突然,傳播迅速。各種年齡的雞均可發病,以雛雞最嚴重。本病一年四季均能發生,但以春、季兩季多發。氣候突變、嚴寒、擁擠、通風不良或營養缺乏均可促發本病或加重病情。 臨床特徵;病雞呼吸困難,張口呼吸,有羅音或喘鳴音,咳嗽,流鼻液。母雞產蛋下降20%-40%,出現畸形蛋、軟皮蛋、砂皮蛋或拉出水樣蛋白與卵黃。雞感染腎毒株時,最初出現輕微的呼吸道症狀,隨後病雞擠堆、厭食、排石灰水樣稀糞,嚴重脫水,腿脛干癟蒼白,死亡率可達30%以上。 病變特徵:病雞氣管、支氣管粘膜腫脹,壁增厚,管腔內有粘液或乾酪樣物。氣囊壁輕度肥厚,呈白色渾濁或含有乾酪樣物。輸卵管發生漿液性炎症,常見局部萎縮變細,壁變薄,有的部位膨大形成充滿透明液體的囊腫。產蛋雞患病時,可見卵泡充血、出血、液化、破裂、並引起卵黃性腹膜炎。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主要表現腎臟腫大、色蒼白,因腎小管充滿尿酸鹽,外觀呈白色網格狀花紋,輸尿管擴張充滿白色尿酸鹽。 實驗室診斷: 1、病理組織學診斷:氣管、細支氣管及輸卵管發生卡他性炎症;腎小管擴張,內含尿酸鹽結晶,上皮細胞變性、壞死,間質有多量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 2、病原學及血清學診斷:採取氣管發泌物及血清分別送檢。 防治方法: 1、一般預防措施:降低飼養密度,保持適宜溫度,加強通風,減少各種應激,合 理配比飼料,防止維生素缺乏。 2、適時接種疫苗:首免可在7-10日齡用H120弱毒苗滴鼻,二免可在20-30日齡用H52毒力較強的弱毒苗滴鼻。預防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可於7-10日齡肌肉注射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油乳劑苗,種雞開產前再注射一次。 3、治療:目前對本病尚無特效療法,可使用廣譜抗生素控制並發感染。對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除防止繼發感染外,可選用腎腫寧、腎腫消等葯物,並在飲水中加入水溶多維素,以保腎、補液,促進尿酸鹽排出。 5.傳染性法氏囊病 本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它除可導致易感雞死亡外,還可引起雞體免疫抑制。本病是危害養雞業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 流行特點:本病僅發生於雞 ,主要感染2—16周齡雞,3—6周齡時最易感。本病一年四季都發生,但以5—7月份發病較多。蛋雛雞比肉仔雞病情嚴重,死亡率較高,若無繼發感染,死亡率一般不超過5℅。 臨床症狀:發病突然,病雞沉鬱,縮頭乍毛,呆立不動。乳白色水瀉,脫水。出現症狀後2—3天為死亡高峰,群體病程一般不超過2—3天,新疫區死亡率最高,流行數年後死亡率漸低。病雞常繼發`感染新城疫,大腸桿菌病、球蟲病等。 病變特徵:胸部、腿部皮下肌肉散步點狀或條紋狀出血,出血也見與腺胃兩端黏膜、心外膜等器官漿膜。法氏囊腫大變硬,漿膜面有淡黃色膠凍樣水腫,法氏囊充血潮紅或因出血呈紫黑色,切開法氏囊,腔內有凝乳樣炎性滲出物或充滿紫黑色的血液,黏膜腫脹充血、出血並有黃白色壞死點後期法氏囊萎縮,灰白無光,內有乾酪樣炎性滲出物。腎臟腫大、蒼白,尿酸鹽沉積呈「花斑腎」。 實驗室診斷:取法氏囊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淋巴濾泡內的淋巴細胞壞死消失,間質充血、水腫、白細胞浸潤;取發病初期的法氏囊 和脾臟進行病毒學診斷,以感染症狀明顯期的法氏囊 作為抗原進行瓊脂擴散實驗。 防治方法:、 1、一般預防措施做好平時的預防工作,特別注意進雞前雞舍及環境的凈化消毒,採用全進全出制及封閉式育雛。 2、搞好種雞免疫,提高母原源抗體:2—3周齡弱毒苗飲水;4—5周齡中毒苗引水;開產前油佐劑活疫苗肌肉注射。 3、商品雞免役:14日齡弱毒苗飲水;28日齡中毒苗飲水。 4、治療:雞發病後及時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黃抗體(若病情不很嚴重則盡量不用);病雞口服補液鹽或電解多維素以緩解脫水和腎功能衰竭帶來的危險;用廣譜抗生素(如慶大黴素2萬—4萬單位/升水、喹諾酮類葯物0.005%飲水)防止繼發感染,另外還要注意防治新城疫與球蟲病的混合感染。6 6、 馬立克氏病 本病是由乙型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腫瘤性疾病,是危害商品蛋雞與種雞的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 流行特點:本病主要危害雞,火雞、野雞、鵪鶉等也可感染。1日齡雛雞易感染性高,最早發病的日齡是3周,但多數在2—5月齡,發病率為5%—60%,病雞一般以衰竭致死。 臨床特徵:病雞精神沉鬱,食慾不振,逐漸消瘦,貧血,面部蒼白,雞冠不發育或萎縮,下痢,最終衰竭死亡。 神經型病雞表現明顯的神經症狀,一側或兩側肢體不全麻痹,不能戰立,常呈劈叉姿勢。如侵害迷走神經或臂神經時,可見頸軟、嗉囊膨大或翅下垂。 眼行病雞,臨床上較少見,常為一側失明,虹膜褪色,瞳孔縮小,邊緣不整。 皮膚型病雞生前不易發現,多於死後褪色時見某些部位的皮膚增厚,毛囊結狀腫大或形成較大腫瘤。 病變特徵:內臟器官廣泛性腫瘤侵害,肝、心、腎、肺、脾表面和切面均可見灰白色油脂彌漫型或結節型肺瘤病灶;腺喂臂肥厚硬實,黏膜面有出血和潰瘍;卵巢呈菜花樣腫大;胸肌有時可見白色條紋狀腫瘤病灶;法氏囊過早萎縮。神經型可見坐骨神經、臂神經、迷走神經等外周神經單側腫大變粗。 實驗室診斷:取內臟器官腫瘤病灶、坐骨神經、法氏囊進行兵力組織檢查。 防止方法:種雞凈化、種蛋及孵化室嚴格消毒,防止雛雞在孵化室內感染。加強免疫預防,要選擇質量可靠的疫苗,同時要注意疫苗的包存和正確使用。雞出殼後盡早免疫,防止漏免。育雛舍消毒凈化,採用封閉式育雛。病雞無治療價值,確診後應盡早淘汰。 7、雞逗 本病是由雞逗病毒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 流行特點:本病主要發生與雞和火雞,鴿有時也可發生。個種年齡雞均可感染發病,但以雛雞最易感。本病一年四季均能發生,秋、冬兩季最易流行。 臨床特徵:1、皮膚型;在雞冠、肉垂、眼瞼、喙角、頭後、頸部、翼下、腹部及腿部等無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膚,發生,發生一種灰白色小結節,結節硬實,逐漸增大至綠豆或豌豆大,鄰近的逗疹互相融合,逗疹也漸變為黃色、會黃色或棕褐色結痂。 常表現結膜炎(流淚、眼瞼粘連),眶下竇炎,顏面部腫脹,鼻炎(有鼻汁流出)。 2、黏膜型:外觀皮膚無逗疹,只表現鼻炎、呼吸困難,嚴重時窒息死亡。 3、混合型:本型是指南皮膚和口腔粘膜同時發生病變,病情嚴重,死亡率高。 病變特徵: 1、皮膚型:在病變部位可見於不同發展時期的痘疹或痘疹脫落後所形成的疤痕。 2、白喉型;在口腔、鼻、咽、喉或氣管粘膜上發生稍隆起的白色結節,以後迅速增大,融合成黃色乳酪樣壞死性假膜,因病變似人的白喉,故稱白喉型雞痘。 3、混合型:可見上述兩種病變。 實驗室診斷 1、病理組織學診斷:皮膚或粘膜痘疹部上皮細胞增生、變性可見核內或胞漿內嗜酸性包涵體。 2、病原或血清學診斷;取痘疹病灶送檢。 防治方法 1.預防;發病季節,注意驅除傳播本病的蚊、蠓、蜱等吸血昆蟲,加強衛生消毒。疫苗接種(商品蛋雞或種雞),用雞痘鵪鶉化弱毒疫苗分別於25日齡與110日齡內側無血管處皮刺種。 2、治療:隔離病雞進行對症治療。對皮膚型雞痘,可在病變部皮膚塗碘酊、紅汞或紫葯水。對白喉型雞痘,可用鑷子將口腔黏膜的假膜剝掉,用1%高錳酸鉀或氯黴素。投服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補充電解質多維素,使病雞盡快康復。對雞群立即作緊急接種,注意帶雞消毒和驅殺蚊蟲。 8、產蛋下降綜合症: 雞產蛋下降綜合症是產蛋下降和蛋質為主要特徵的腺病毒感染綜合症。 流行特點:不同品系的雞均可感染發病,但以褐殼蛋雞最易感。任何年齡的雞均可感染,未產蛋雞不表現任何臨床症狀,以產蛋高蜂期症狀最為明顯。 臨床特徵:突然出項群體性產蛋下降,下降率可達30%—50%。同時畸形蛋顯著增多,表現退色 、變形、砂皮、薄皮、軟皮、無皮等。蛋的內部品質也發生異常,如蛋清似水,受精率和孵化率較低,健雛率低。產蛋率下降2—3周後,開始回升,但難以達到正常水平,尤其是有繼發感染時。病雞下痢,有時混有無殼卵。 病變特徵:輸卵管發生急性卡他性炎症,輸卵管腔內有許多粘液滲出,粘膜水腫、蒼白肥厚因卵黃墜入腹腔,引起卵黃性腹膜炎。 實驗室診斷:病理組織學栓查,病雞輸卵管(尤其子宮部)雞輸卵管(尤其子宮部)腺體萎縮,固有層水腫,淋巴細胞、漿細胞及異染白細胞浸潤,粘膜上皮細胞變性脫落並見核內有紅染可藍染的包涵體;取糞便、輸卵管行病原分離;取血行血清學試驗。 防治方法:一般於雞18—20周齡肌肉注射0.5%毫升/只油乳劑滅活苗。患本病的雞場或來自患過本病種雞場或來自患過本病種雞場的雞可分別於產於產前10周、4周兩次注射油苗免疫。 病雞群除注意加強飼養管理和帶雞消毒外,補充電解質多維素,應用廣譜抗生素(如氟哌酸、環丙沙星、慶大黴素等)治療。 9、 鴨瘟是由鴨瘟病毒引起的鴨、鵝的一種急性、接觸性、敗血性傳染病,以腹瀉流淚、兩腳麻痹,頭頸部腫大為特徵,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可通過飲水飼料傳播。 剖檢變化: 1、突然發病,體溫升高、流淚、飲水增加、兩腿發軟 2、從鼻孔中流出稀薄的分泌物,呼吸困難叫聲嘶啞 (一) 鴨頭頸部腫大俗稱「大頭瘟」 (二) 全身皮膚出血,可視粘膜有出血斑點,食道泄殖腔有黃色假膜覆蓋,出血性潰瘍。 (三) 腹瀉、排綠色或灰白色稀糞,泄殖腔粘膜充血、水腫。 (四) 肝臟有灰白色或灰黃色壞死灶,並有出斑點。 防治:1、緊急預防注射 2、用葯配合 10、鴨病毒性肝炎本病菌是小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特徵是發病急、傳播快,死亡率高。 臨床證狀:表現角弓反張,病理變化為肝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節易發,幼鴨群突然發病,傳播快,死亡率高。 病理變化:腫脹質脆,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點,個別不有壞死灶,脾臟有時腫大,表面呈斑駁狀花紋,腎臟常有腫脹和樹性狀出血。 防治:鴨肝炎血清可用高免卵黃注射。

與蛋雞病毒性關節炎特效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