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方法有局部熱療、熱水浴、溫泉浴、蒸氣療法及石蠟療法、紅外線、超短波或短波透熱療法等,均可使疼痛減輕晨僵消失,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並以增強葯物對局部的作用。葯物治療,阿斯匹林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以及皮質激素、青黴胺、雷公藤、金制劑、免疫抑制劑等等都有一定的效果。飲食方面一定要節制。在飲食方面要養成定時定量的好習慣,不能由於想補充營養而暴飲暴食,這樣會造成消化功能不好。飲食要清淡,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
2、類風濕早期該吃什麼葯?
您好,對於這個類風濕治療的話是需要給與抗風濕慢作用的葯物治療
對於您這個情況,應該在風濕科的醫師指導下規范化治療比較好
3、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吃什麼葯比較好有效果
你好,由於類風抄濕性關節炎的病因不甚明了,故治療缺乏特效療法。現代醫學用免疫抑制劑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其基本葯物有安蝶玲、柳氮磺胺吡啶、硫睉嘌呤、環孢素、環磷醯胺、青黴胺、來氟米特等,可收到顯著的效果,但由於用葯時間長,帶來較為棘手的問題是對肝、腎、骨髓等臟器的毒副作用。中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增強病人體質緩解症狀和減輕心理負擔的獨特優勢,可用黃芪、人參、白芍。丹參。靈芝。益母草。、螞蟻、威靈先、雷公藤、昆明山海棠、清風藤等,雖療效稍慢些,用葯時間稍長些,但毒副作用少。所以中西醫結合,揚長避短,把不良反應減輕到最小,而其療效則相得益彰。
希望我的答案對您有所幫助,施博士風濕病醫療團隊祝你早日康復
4、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用哪些西葯?
(1)非激素性抗炎葯物
這類葯物通常稱一線葯物。主要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達到消炎、止痛作用。另外,這類葯物尚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細胞內的cAMP 增加,溶酶體膜穩定性增加,減少酶的釋放。但這類葯物雖然能減輕症狀,卻對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免疫反應不發生根本影響,因此不能控制病情發展,只能改善症狀。
①吲哚美辛。開始劑量為每日75mg,分3 次飯後口服,其後逐漸增至每日100 ~ 150mg。孕婦、潰瘍病、精神患者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 ~ 4g 口服,4 至6 小時1 次。
③吡羅喜康。每次20mg 口服,每日1 次,飯後服。
④布洛芬。每日1 ~ 18g,分3 ~ 4 次口服。副作用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 口服,日2 次。副作用較少。
⑥氟芬那酸。每次0.2 ~ 0.4mg 口服。每日3 次。
一線葯物不主張聯合使用,應用某一種葯物3 周仍無效者,可更換另一種葯。經半年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應用二線葯物。
(2)緩解性葯物
這類葯物又稱二線葯物。其共同特點是作用慢,可影響疾病的免疫反應病理過程。
①金鹽。可改善體液和細胞免疫,減少骨質的侵蝕、破壞,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 的金鹽制劑,靜脈注射療效較好。包括硫代蘋果酸金鈉和金諾芬。口服金諾芬6mg,每日1 次。持續15 年,類風濕因子可有37% 轉陰。
②青黴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鍵斷裂,而發生解聚,降低RF水平。劑量為每日250 ~ 1800mg,病情好轉後改為每日250mg 維持。
服葯後1.5 ~ 2 個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損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開始劑量為每日250 ~ 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變,視網膜病變者慎用。為減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 個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類似青黴胺。可中度改善類風濕症狀,能增強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與一線葯物聯合應用,療效較好。
用法:25 ~ 50mg,口服,每日3 次,每周單日用,雙日停,12 周為1 療程。
(3)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一般不首選此類葯。其應用指征如下。
①常規治療無效時,可與一、二線葯物合用。
②嚴重關節外並發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狀體炎等。
使用原則:最小劑量(如潑尼松每日小於10mg)。最短期限(因長期使用易發生無菌性骨壞死)。盡早減量以至停用。
(4)免疫抑制劑
此類葯物又稱三線葯物。凡對一、二線葯物治療無效或有嚴重反應者可應用。
①環孢素。可抑制T 輔助細胞誘導淋巴細胞的激活,或延遲引起過敏反應有關的細胞因子的產生。用量為每日10mg/kg,靜脈注射。
療程60 日,總有效率為54%。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過程,並防治有關感染誘因,口服每日2g,症狀嚴重時每日可用3g,療程為兩個月。對晨僵、握力、血沉、C- 反應蛋白均可明顯改善。
③環磷醯胺。對頑固性類風濕有效。但副作用較多,不宜首選。
每次100 ~ 200mg,靜脈滴注或靜脈注射,每周1 ~ 2 次,療程總量為3g。副作用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④硫唑嘌呤。最大用量為每日2.5 ~ 3mg/kg。如合用別嘌呤醇,該葯減量25%。
⑤甲氨蝶呤。可阻斷細胞的二氫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因而抑制類風濕,達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每周用量25 ~ 50mg。每12小時口服1 次,連服3 次為宜。療程不超過6 個月。對一、二線葯物無效者作用顯著。孕婦禁用,以免引起胎兒畸形。
(5)分子免疫
①γ - 干擾素。應用重組脫氧核糖核酸技術生產的γ - 干擾素具有抑制DNA 和核糖核酸的復制,抑制T 細胞增殖,降低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的作用。每次1000 萬單位,肌內注射。7 次為1 療程。
②特異性抗體(McAb)。是通過人腫瘤細胞致敏的某個淋巴細胞單克隆所產生的抗體。它具有高純度,特異性強的特點。用鼠的McAb 與蓖麻毒素蛋白A 鏈免疫偶聯的IT(免疫毒素)特異地結合T 細胞亞群上,通過酶樣作用方式重復滅活核糖核酸,破壞和殺傷這些細胞,IT 治療量每日為0.05 ~ 0.33mg/kg,5 ~ 10 天為1 療程。
結果有效率為50%。
(6)其他葯物
①卡托普利。本品結構與青黴胺分子相似,能阻滯緩激肽的釋放,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用法:12.5 ~ 25mg,口服,每日3 次。最大量每日200mg。一般2 ~ 3 個月症狀明顯改善,類風濕因子轉陰率67%。
②鋅制劑:硫酸鋅每日10mg/kg。成人每天不宜超過700mg,兒童不宜超過每日150mg。一般認為對改善免疫指標優於症狀的改善。
5、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症狀吃什麼葯可以解決了?
類風濕關節炎葯物治療包括:
1、控制關節症狀的葯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葯,如雙氯芬酸鈉、樂松、依託考昔等;
2、控制病情的葯物,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
3、生物制劑,如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
4、激素治療;
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6、類風濕關節炎一般是用什麼葯
你好,非甾體類抗炎葯:個體化選擇非甾體類消炎葯,能有效地緩解症狀,該葯長期服用易出現腸道刺激和腎間質病變應引起重視.目前常用葯有瑞力芬,扶他林
慢作用葯:如甲氨喋呤(MTX)等。長期服用西葯對身體可能產生較大副作用,如患者產生葯物依賴性,應盡量酌減西葯的使用。中醫治療類風濕主要是辨症施治,根據病人不同的症狀用也不同的葯物,也就是對症用葯。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7、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成葯有哪些
1、類風濕中葯之通絡壯骨散
治療類風濕疾病的中葯,每包30g、用適量熱開水調成稠糊狀、貼於疼痛部位、然後用軟塑料薄膜蓋在葯糊外、用布裹嚴;一般時長為30分鍾到一個小時,以患者不能耐受為度,其後把葯糊揭下。每用葯一次,間隔7天
2、類風濕中葯之防風薏米煎
這種葯物具有散風除濕的作用,薏米30克,防風10克。薏米洗凈,與防風共煎,取葯汁約200毫升。每日1劑,1次服完,連用1周,停3日後可再用
4、類風濕中葯之痹苦乃停片
葯物組成: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葯、制馬錢子、懷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除濕、溫通化陽、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寒濕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兒童酌減
5、類風濕中葯之麝香丸
葯物組成:川烏3枚、地龍5條、全蠍、黑豆各21個
製法:上葯俱生用、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糊為丸、跟綠豆一般大
功效:祛風散寒,通經活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風寒偏盛者。症見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咬,晝靜夜劇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溫酒下,每日3次
6、類風濕中葯之風濕寒痛片
葯物組成:青風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黃芪、黃芩等
功效: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穩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過20片)。每日2~3次
也可以選擇吃氨糖,它可以修復骨關節、緩解骨關節疾病、增加骨密度等……氨糖能夠加快軟骨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刺激軟骨彈性組織的修復、再造。
適宜人群:
1、骨骼僵硬、運動量大、關節容易勞損的人群;
2、骨質增生、骨質疏鬆、坐骨神經痛、痛風、椎間盤突出的人群;
3、肩周炎、頸椎炎、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炎、及各種關節疼痛腫脹的人群;
4、骨質退化的中老年人群;
5、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
6、長期伏案工作者
8、早期類風濕關節炎,應該吃什麼葯
目前這種情況主要是口服一些消炎止痛的葯和活血化瘀的葯物進行調理,必要的時候可以少量應用激素。平時飲食上主要是注意盡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少吃一些海物。如果疼痛嚴重,可以應用一些生物制劑,如益賽普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