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護理查房

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護理查房

發布時間:2021-01-22 21:05:52

1、類風濕關節炎的護理 求高手指點下

用我的方法試試,黑豆1000克,酒10升。功效:補肝腎,益氣血,祛風通絡。製法:取松樹骨砍碎成薄片或細條狀,與洗凈的黑豆一起倒入大砂鍋內,加冷水浸泡半小時,用中火煮半小時許,至黑豆已熟,加黃酒250克,再改用小火慢煮1小時,直至黑豆酥爛、汁水快乾時離火。製法:將羊肉煮熟,撈出,切成中等大小的肉塊,附片洗凈,與羊肉同放入大碗中,並放料酒、熟豬油、蔥節、薑片、肉清湯,`隔水蒸3小時。

2、類風濕性關節炎護理 求大師解答 解答

食療方:桑枝煲雞 老桑枝60克,母雞1隻(約1000克),食鹽少許。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飲湯食雞肉。可補腎精,通經絡。對您的病情也是有幫助的哦

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護理診斷有哪些

問題分析: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全身性疾病,病程長、易反復。有關節疼痛、運動障礙及畸形,給病人造成很大痛苦。護理人員應耐心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幫助病人認識疾病,掌握自我護理方法,恰到好處地運用休息、鍛煉、理療和葯物等多種方面的治療、護理手段,為病人減輕痛苦,促進關節病的恢復,保持關節功能。  
意見建議:卧床休息,注意體位、姿勢。可採用短時間制動法,如石膏托、支架等,使關節休息,減輕炎症。進行主動或主動加被動的最大耐受范圍內的伸展運動,每日1-2次,以防止關節廢用。活動前關節局部可進行熱敷或理療,緩解肌肉痙攣,增強伸展能力有晨僵症狀的病人應在服鎮痛葯後出現疲勞或發僵前進行活動。

4、中醫怎樣辨證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1)風寒濕邪侵及經絡

主證:關節疼痛、腫脹、晨僵,得溫或活動後症狀減輕。風偏勝者關節多竄痛;寒偏勝者疼痛較劇,遇寒冷加重;濕偏勝者腫脹明顯,酸楚重著。舌體正常或胖大,舌質淡紅或淡白,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或弦滑或弦緊。

治則: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方葯:蠲痹湯加減。

羌活6g,姜黃9g,當歸9g,黃芪15g,赤芍9g,防風6g,秦艽12g,茯苓9g,桑寄生15g,細辛3g,牛膝15g,甘草6g。

(2)濕熱阻經,毒邪熾盛

主證:關節腫脹微熱或紅腫灼熱,疼痛較甚,觸之加劇,活動不利,筋脈拘急,得熱痛劇,得冷痛減,身熱,體重乏力,納呆欲嘔,舌紅、苔白乾或黃膩或黃燥,脈滑數或沉數。

治則:清熱利濕,解毒涼血。

方葯:四妙散和犀角湯加減。

犀角15 ~ 30g(可用水牛角代替),梔子9g,黃芪9g,黃柏9g,蒼術9g,薏苡仁15g,大黃6g,海桐皮15g,威靈仙15g,忍冬藤15 ~ 30g。

(3)痰瘀凝滯,筋脈痹阻

主證:關節疼痛反復發作,僵硬變形,不得屈伸,關節周圍皮色黯滯,疼痛較劇,停著不移,或肢體重著,麻木不仁,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膩,脈細澀或沉弦。

治則:化痰祛瘀,舒筋通絡。

方葯:二陳湯合活絡效應丹加減。

半夏9g,陳皮9g,茯苓12g,膽南量9g,當歸9g,丹參15g,制乳香6g,制沒葯6g,五靈脂6g,全蠍6g,白僵蠶9g,大蜈蚣3 條。

(4)肝腎虧虛,邪氣留戀

主證:痹證日久,關節腫脹畸形,不可屈伸,重著疼痛,肢體活動不便,筋脈拘急,形體消瘦,潮熱盜汗,持續低熱,或畏冷喜暖,遇勞遇冷加重。舌質淡或淡紅,苔薄或薄白而干,脈沉細數或沉細無力。

治則:補益肝腎,祛風除濕。

方葯:虎潛丸加減。

虎骨15g(可用狗骨代替),牛膝15g,熟地9g,當歸9g,白芍9g,鎖陽9g,雞血藤30g,伸筋草30g,姜黃12g,威靈仙12g,秦艽9g,桃仁6g,紅花6g,杜仲15g。

5、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療法有哪些?

①衛陽不固,痹邪阻絡:症見發熱、惡風,畏寒,汗出,晨僵明顯,周身關節劇烈疼痛,遇冷則甚,得熱則舒,舌淡苔薄,脈浮緊或沉緊。治宜祛寒除濕、和營通絡。

方葯:防風、防己、白術、秦艽、羌獨活、桂枝、當歸、茯苓、甘草各10克,生薑2片,大棗5枚,黃芪15克。

本方葯不宜久服,宜間斷服用,因祛風燥濕之劑易耗傷陰液。

②邪郁而壅,濕熱痹阻:症見惡風、發熱,關節紅腫熱痛,得涼痛減,關節活動受限,晨僵,口渴或渴不欲飲,溲黃赤,大便不爽,苔膩或黃膩、舌質偏紅,脈數。治宜清熱除濕、宣痹通絡。

方葯:苡仁、赤小豆、滑石各30克,焦山梔、連翹各15克,黃柏、防己各10克,牛膝、蠶砂各20克。

③痰瘀互結,經脈痹阻:關節腫痛且變形,活動時痛,屈伸受限,痛處不移,肌膚紫黯,面色黧黑,或有皮下結節,或肢體頑麻,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弦澀。治宜活血化瘀、祛痰通絡。

方葯: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香附、地龍、五靈脂、沒葯、羌活、秦艽、制半夏、枳殼各10克,牛膝30克,甘草5克。

④肝腎同病,氣血兩損:形體消瘦,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骨節痛煩,筋脈拘急,伴腰膝酸軟、眩暈、心悸、氣短、指甲淡白,苔薄、舌淡無華,脈細弱。治宜益肝腎、補氣血。

方葯:桑寄生30克,秦艽、防風、當歸、芍葯、川芎、地黃、白術、獨洛各10克,細辛、甘草各5克,杜仲、牛膝、茯苓、黃芪、黨參各15克,肉桂3克,

6、類風濕性關節炎護理查房

?

7、類風濕關節炎護理診斷中軀體移動障礙與關節什麼有關?

類風濕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阿斯匹林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另外局部熱療,熱水浴或超短波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

與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護理查房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