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腸道菌群與哪些疾病有關?
你好,腸道菌群失調,可以引起維生素缺乏,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不適。
治療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
建議:您好,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是由於免疫紊亂造成的,不是菌群感染,用青黴素或者其他抗生素都沒有用的,建議您結合中葯治療
3、我們身體里的益生菌與健康、貧血、關節疼痛有哪些關系?
1、改善貧血症狀。益生菌幫助鐵吸收的方法之一是產生酸,這可以增加鐵的溶解度。乳酸桿菌、雙歧桿菌、乳球菌、鏈球菌和一些芽孢桿菌可以做到這一點。益生菌幫助鐵吸收的另一種方式是分解食物中的抗營養物質,如植酸,因為植酸會與鐵結合成不能被人體利用的形式,分解植酸的益生菌可以提高鐵的利用率。益生菌幫助人體鐵需求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保持胃腸道的屏障功能和保護胃腸道中儲存和釋放鐵的細胞,以此預防潰瘍,防止鐵通過血液流失。
2、緩解關節疼痛。服用消炎葯能夠幫助緩解炎症和疼痛,但它們並不解決骨關節炎最初發生的基本原因。減肥,戒煙戒酒,富含蔬菜的飲食,葡萄糖胺以及軟骨素等補充劑,服用益生菌都能夠幫助緩解關節疼痛。腸道中因為病原體感染以及其它腸道問題所產生的炎性化學物質,會攻擊關節中的骨膠原,引起炎症和疼痛。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健康有益於降低這些炎性化學物質對骨關節的侵害。
3、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活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以關節病變為主。這表明由於免疫系統的不平衡,免疫系統會對自己的組織進行錯誤攻擊。由於70%-80%人體免疫系統在胃腸道,補充益生菌能夠適當平衡我們的免疫系統。對特定益生菌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可以顯著降低參與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活躍度評分。
益生菌並不是葯物。它們不用於治療任何的疾病,無論是身體疾病還是心理疾病。益生菌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有效補充。同時,還應注意食用營養豐富的食物、充分的鍛煉、充足的睡眠和避免任何損害腸道菌群的行為。
4、因患類風濕長期吃葯導致的,腸道菌群失調,腸道鼓鼓的,怎麼辦?
?
5、能使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症狀加重的食物有哪些?
有谷類(小麥、穀物、燕麥、黑麥)、牛奶、奶製品、茶、咖啡、柑橘屬的水果等。患者吃這些食物後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反應,使RA的臨床症狀加重關於這些食物引起患者不耐受的原因,有多種解釋,其中包括過敏、腸道通透性增加和腸道菌群失調等。食物特別是未經消化完全的某些大分子物質,具有較強的抗原性,可以引起機體的過敏反應。這種過敏反應,不同於一般的I 型超敏反應,因為在大多數患者的血循環中,並沒有大量IgE 的產生和嗜酸性細胞增多。而大多數作者都報道了患者體內有IgG 水平的升高。如對牛奶不耐受的患者食用牛奶後,血中抗牛奶的IgG4 抗體及IgG- 牛奶免疫復合物的量增加。對谷類如小麥不耐受的患者食用小麥後,血中IgA 型類風濕因子和抗谷蛋白IgG 抗體增加,這可能與RA 患者關節炎症狀加重有關。
有的作者提出一種「交叉耐受」假說,認為RA 發病與HLA 分子的交叉反應有關。如果某種食物成分與患者關節滑膜細胞具有共同抗原性,則在攝入這種食物後,引起血中IgG 水平升高,IgG 作用於滑膜細胞,出現一系列反應,即可導致關節炎的產生和加重。
腸道黏膜具有阻止腸腔內容物進入機體的作用。在RA 患者中,這一屏障受到葯物如非甾體抗炎葯,或腸道致病菌,甚至疾病本身的破壞。黏膜發生炎症,因而通透性增加,使許多未被消化的食物大分子、細菌抗原等進入血流,特別對有IgA 缺乏的患者這種情況更為嚴重。進入體內的抗原,隨血流到達關節,被滑膜細胞攝取,引起HLA-DR 異常表達,將抗原遞呈給T 細胞,從而引起免疫反應,可以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在嚴重腹瀉或長期應用抗生素的患者,腸道中菌群發生變化,腸道的通透性可因細菌釋放出毒素而增高,使細菌抗原進入機體。
這些有害微生物的繁衍可能有賴於某種特定的食物。攝入這種食物,促使致病菌大量繁殖,產生大量毒素,而RA 患者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營養不良,不能產生足夠的有解毒作用的酶,使毒素和細菌抗原容易進入體內,加重關節炎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