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國雷諾梅干娜的性能和價格資料(詳細)
19.70-21.80萬
在西歐最暢銷的四款轎車中,雷諾獨占兩款。它們分別是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梅甘娜(megane)和克麗歐(clio)。2002年底在歐洲上市的梅甘娜ii[報價 圖片](meganeii),在推出僅20個月後,產量已突破100萬輛,銷售贏得了巨大的成功。自2003年初起,梅甘娜ii成為西歐最暢銷車型。
外形奇特但實用性有待提高
梅甘娜延續了雷諾特立獨行的設計風格,刀削式的直立後窗讓人過目不忘,尾部簡潔明了。雷諾的標識相當醒目,突出了雷諾的品牌。
梅甘娜雖然車身形狀奇特,在車內空間方面給人印象不錯,但仍屬於一般水平,難以同對手標致307表現抗衡。其座椅提供很好的側面支撐,但在對比中的吃虧在於:後排膝部活動過於狹小(相當於擺設),折疊式座椅顯得太高。 而梅甘娜真正令人失望的是行李廂,它不僅小,標准情況下僅330升,並且取放物品不太方便。它十分像一個好玩的旅行背包,開口較小,因而給人從洞穴中取物的奇怪感覺。還要提出批評的是,梅甘娜拱形尾窗影響了後方視野;雨刷器只有一個,且過於短小,如果玻璃窗上沾滿泥水,它只能刷出很小的半圓形來。
內飾水平一般但是實用性強
梅甘娜以中低檔車自居,有些內飾很一般化,例如沒有木紋裝飾條,真皮裝飾也很少,不追求豪華氣派。但它注重實際的需求,例如多碟cd音響、行車電腦顯示、可調整座椅等,讓人處於一種舒暢的環境中。
行車電腦顯示
辦公室座椅型的座椅升降手柄
梅甘娜的空調和收音機操作鍵高度很合適,易於操控,變速桿使用起來順手,順便提一句,收音機的效果相當不錯,值得稱贊。
發動機排量不大,但動力性能在同級車型中有一定優勢
梅甘娜裝備的是一台排量為1.6升的直列4缸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83kw/6000rpm,最大扭矩152nm/4200rpm,比標致307的80kw/5800rpm&147nm/4000rpm和大眾高爾夫的77kw/5700rpm&148nm/4500rpm表現的要好。0-100km時速的加速時間僅僅11.2秒,對於一款1.6l的直列四缸機來說已經是相當的不錯了。
操控特性輕巧靈活,可是是以犧牲部分舒適性為代價
在空載緊急變線時,梅甘娜如同游戲般輕鬆通過。調教的比較硬朗的懸架使得它在高速公路上的表現也很出色。但是梅甘娜的電子助力轉向裝置過於復雜,也過於熱心,轉向裝置的助力太大,中間位置也過於執拗,轉向機破壞了工程師們為提供駕駛樂趣而在底盤上所做的努力。梅甘娜的制動裝置盡管非常有勁、效果也很好,還有一個高位剎車燈。但挑剔地講,梅甘娜的制動裝置和它的同門兄弟威賽帝和拉古娜一樣反應有些過敏,在走走停停的城市交通中會讓人時時感到提心吊膽。
優秀的安全性能是雷諾家族的一貫表現
梅甘娜的安全配置也能體現該級別車當今最新的水平,像esp、正面和側面氣囊以及剎車輔助裝置等均為基本配置,還有胎壓監控裝置供選配。此外,在歐洲新車評估組織最新進行的ncap撞擊測試中,雷諾梅甘娜還被授予了5顆星的最高榮譽。
如果要給一個總的評論,那麼應該說,雷諾梅甘娜被動安全性很好、動力不錯且外形獨特時尚,肯定成為了追求個性的年輕人追捧的對象。但調校欠佳的制動和轉向助力機構以及局促的車內空間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長期以來,雷諾在中國的品牌形象都沒有能夠樹立起來。同為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雪鐵龍和標致在中國市場瓜分「地盤」,進口車型也只是叫好不叫座。雷諾終於坐不住了,也像它的法國「同鄉」一樣和東風「聯姻」,並落戶廣州花都。那時候,梅甘娜將會首先國產,這對於喜愛雷諾梅甘娜的車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喜訊。
2、向日葵是法國著名畫家誰的作品
《向日葵來》是法國近代源著名畫家梵谷的代表作,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代表作主要有繪畫作品《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而貝多芬和莎士比亞分別是德國音樂家和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巨匠,可以直接排除.
故選B.
3、雷諾阿的簡介和代表作品
雷諾阿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法國印象畫派的著名畫家、雕刻家。最初與印象畫派運動聯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滿了奪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9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轉向在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出生在利摩日的一個窮裁縫的家庭。5歲時全家遷居巴黎,在13歲時已學會畫瓷器畫的手藝。70年代雷諾阿和莫奈經常共同外出寫生作畫,切磋畫藝,共同探索畫中的光與色的描繪。
1874年雷諾阿以《包廂》一畫參加首次印象派畫展,這標志著雷諾阿風格的成熟。後來,1876年,他又在《紅磨坊街的露天舞會》一畫中,用這種方法表現規模宏大的場面,透過樹叢的星星點點的陽光,灑落在人們的身上、臉上、桌上和草地上,真正實踐了「光是繪畫的主人」這一句印象主義者的口號。是印象主義繪畫在風俗方面的重要代表作。表面上看三描寫巴黎一著名的露天咖啡館兼舞場熱鬧和歡快的氣氛,實際上真正的主題是透過樹葉間隙照射下來的陽光。這陽光照射在人們的身上,引起了豐富的光色變化,充分表現了印象主義畫家對現實生活的光與色變化的高度敏感。
1876年以後,他的風格臻於成熟。作為這種風格的代表的《遊艇上的午餐》、 《愛爾·潘蒂埃夫人和孩子們的肖像》,都以明朗、艷麗、令人眩目的光彩,受到評論界和官方沙龍的贊美。隨著繪畫上的成功,生活境遇得到了改善。於是決定走出法國去東方尋找新的創作題材和靈感。他去了阿爾及利亞又取道英國,1881年又赴義大利游歷藝術名勝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羅馬等地,當他在羅馬看了拉斐爾的畫時感嘆道:「真是妙極了,我早該看到它們。」這時他的藝術追求倒退到古典主義學院派,他說:「在油畫方面我更喜歡安格爾。」這是他藝術道路上的一次危機。但就在這危機時代,他的印象主義精神仍始終保存在他的風景畫中。
陽光、空氣、大自然、女人、鮮花和兒童。這就是雷諾阿一生用豐富華美的色彩所彈奏的主題。雷諾阿一生都很貧困,但畫面卻很甜美、明麗。他所畫的女性豐滿嬌麗、嫵媚動人,目光中常常流露著一種淡淡的憂郁;所畫兒童,天真純潔。他是位 紅磨坊街舞會卓越的人物畫大師,晚年得了類風濕病,手腳都變形,十分痛苦,仍堅持作畫。
雷諾阿少年時在一家瓷器廠負責為瓷器上描繪花朵,開始對藝術產生濃厚興趣,到了二十一歲便立志做一名專業畫家。他與莫奈在同一畫室學畫而成為摯友。(18世紀)70年代中期,雷諾阿已發展出個人獨特的風格,畫中經常出現的優雅女士,像粉紅玫瑰般惹人憐愛。這時候的人物造型避免清晰輪廓或粗線條,而以自然寫實的筆調烘托出畫面那份夢似感,有點午後陽光下的慵懶,光影斑駁,有種溫馨的熱鬧。到了1881年,他開始回歸古典,同年他往義大利取經,回來後作品有了極大改變。不久後他又覺得自己的風格太嚴肅,於是再度採用粗獷自然的筆觸卻不失物體原有的外形。奠定了這種畫風後,他用色更大膽,技法更奔放,他的主題總是女性桃紅晶瑩的肌膚、豐滿光滑的胴體,予人健康活潑的印象。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阿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這些都會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諾阿把從他們那裡所得到的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地表達在畫布上。他曾說過:「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他還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說 「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
雷諾阿在印象派繪畫集團中是屬於較年輕的一個,比莫奈也小一歲。這位藝術家一生的作品大多以明快響亮的暖色調子描繪青年婦女,尤其是她們的裸體形象。他以特殊的傳統手法,含情脈脈地描摹青年女性那柔潤而又富有彈性的皮膚和豐滿的身軀。他雖也畫了不少外光風景畫和天真無邪的兒童形象,然而裸體與婦女形象占據他一生作品的主流。他的人體油畫不同於以前學派畫家所追求的那樣虛偽和做作。雷諾阿的女人體,洋溢著一種歡樂與青春的活力,一個個都象是伊甸樂園里從未嘗過禁果的夏娃,她們悠然自得,魅力惑人。
雷諾阿一生都堅持戶外寫生與創作,共留了6000多幅充滿光與影的嬉戲的戶外作品。
法國電影導演雷諾阿奧古斯特·雷諾阿(Auguste Renoir,1841-1919)
1841年 生於利摩日,父親是個裁縫。
1846年 全家遷居巴黎。
1854年 13歲的雷諾阿已經學會一門手藝:畫瓷器畫。而後又開始學畫屏風。
1862-1864年 在美術學校學習,同時又在格萊爾畫室學習,在那裡他認識了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巴齊依和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
1864年 雷諾阿以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的主人公為題材的風俗畫《愛斯密拉爾達》(這幅畫後被他毀掉了)為沙龍接納。這是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保羅·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等人畢生也未能獲得的榮譽,而他當時年僅23歲。
1867年 雷諾阿畫了一幅《麗莎》。同年9月,雷諾阿和莫奈同時畫了《青蛙塘》。
1868年 《麗莎》一畫在沙龍展出並取得了成功。
1869年 普法戰爭期間,雷諾阿參加法國騎兵隊,戰爭結束後重新拿起畫筆。
1870年 29歲的雷諾阿,事業上還未露頭角,經濟上又處於拮據狀態,不時要光顧當鋪,不得不多次地從一個閣樓搬到另一個閣樓。就在此時期,他去阿讓特依,跟隨莫奈去戶外寫生,去理解和感受大自然中的光色效應。
1874年 他參加了第一次「沙龍落選展」,也就是後來所稱的首次印象派畫展,隨後以印象派所倡導的藝術技法創作出大量的富於個性的作品,從此,他成了印象派畫家群體中的活躍分子。當年,在納塔爾照相館舉行的宣告印象派誕生的著名畫展,展出《包廂》一畫的雷諾阿是當時受到最尖刻評論的畫家。
1875年3月24日 雷諾阿與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西斯萊、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等人在德魯旅館舉行作品拍賣會,他送去了15幅作品,結果遭到慘敗,拍賣的收入甚至抵不上成本。同年他創作了《鞦韆》、《通往草地的路》等。
1876年 雷諾阿拋棄了他創作中的一切來自外部的影響以及動搖與奢望。在一些以人物形象為主的畫面上,創造了他自成一格的印象主義,創造了完全符合他的創作想像力的豪壯風格。《浴女》、《紅磨坊街的舞會》可以說是這一年最驚人的作品。
1878年 他又創作了《夏爾潘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
1879年 在巴黎沙龍中,雷諾阿的《夏爾潘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這幅畫獲得了好評。他獲因此得到了1000法郎的酬金,這對貧困的雷諾阿來說,似乎是天降甘露,從此有了生活轉機。
1880年 在沙龍獲得成功後,就開始外出旅行。第一個目的地是諾曼底海濱。同年夏季,他又到了安羅瓦西,在那裡他經常去弗爾納茲大娘在沙東附近的住所。
1881年春 雷諾阿去了阿爾及爾。
1882年夏 再赴諾曼底,秋季即登程赴義大利,義大利之行促使他畫風的轉變,在那裡走訪了羅馬、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龐貝等地。
1883年 他在法國一家舊書店買到一本屬於14世紀後期義大利畫家欽尼諾·欽尼尼撰寫的《繪畫論》,此書使他入了迷。他後來在與畫商伏拉爾談起他的藝術傾向轉變的原因時說:「1883年左右,我隨印象派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終於不得不承認,不論油畫還是素描皆已技盡。總之,對於我來說,印象主義是一條死胡同」。
1881-1888年 雷諾阿的繪畫風格大有轉變。《遊艇上的的午餐》是極鮮明地體現和綜合其年輕時思想的最後作品.
1894年 雷諾阿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此後幾年每況愈下。
1903年 雷諾阿由於關節炎不得不遷居到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卡紐去療養。
1910年 雷諾阿下肢癱瘓,只得終身與輪椅作伴。
1912年 全身癱瘓雷諾阿,經過治療病情略有好轉,上身已恢復了生理機能。
1919年8月 他的《夏潘蒂耶夫人畫像》被盧浮宮收藏,法國藝術界為此隆重地邀請雷諾阿出席首展儀式。
1919年12月 雷諾阿死於肺炎,享年78歲。
1990年 雷諾阿 《紅磨坊的舞會》,以7810萬美元成交。
4、法國影帝是誰
姓名:讓-雷諾英文名:Jean Reno
出生日期:1948年7月30日
出生地:摩洛哥著名城市卡薩布蘭卡
1948年讓.雷諾出生於摩洛哥著名城市卡薩布蘭卡。在他輝煌的演藝生涯中,曾與多位著名女影星合作過。
87年他與羅薩娜.阿爾蓋特在呂克.貝松導演的影片《碧海情》中搭檔:9O年與瓦萊里.勒邁爾歇出演《解放的咸牛肉》;92年出演《12世紀來訪者》;95年與娜塔麗-波特曼搭檔主演呂克.貝松的《殺手雷昂》,引起轟動,而他也因此被好萊塢看中,又出演了一系列的重要角色。94年他與美國最受歡迎的女影星梅格-瑞安主演《法式接吻》;95年與巴特里西亞.維拉斯蓋主演弗朗西斯.韋伯的影片《美洲豹》;同年與法國影星埃瑪紐埃爾.貝阿特利斯出演美國大片《碟中諜》;96年與法國年輕的影、視、歌三棲明星瓦娜薩.帕哈蒂出演《巫婆的愛情》;97年與娜塔沙.邁肯羅出演《浪人》;同年與瑪利亞.比蒂羅出演《戈茲拉》;這一年他出演的第三部影片是與女演員米利耶爾.羅賓合作的《12世紀來訪者-2》。2000年他又出演了《來訪者》系列的第三部《時光隧道》,與女影星克利斯蒂娜.阿波蓋特搭檔。同年,他與娜迪婭.法雷斯主演法國大片《暗流》。讓.雷諾是少數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歐洲影星之一。
主要作品:《我們的故事》
《這個殺手不太冷》
《碟中諜》《愛情的魔力》
《哥斯拉》《時空急轉彎》
《事先張揚身後事件》
《職業殺手裡昂》
《綠芥刑警》
《決戰帝國》
5、19世紀法國最著名的畫家是誰
杜米埃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諷刺藝術大師,也是法國19世紀現實主義美術運動的重內要代表人物之容一
米勒(1814-1875年)讓·弗朗索瓦·米勒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以表現農民題材而著稱的現實主義畫家。
柯羅擅長風景畫和人物肖像。作品大多採用灰色調子,畫面上朦朧的光線透過蓬鬆的樹叢,照射在寧靜的池塘水面和遠處的房屋上面,中景部分則點綴幾個牧人或少女,極富浪漫主義特色。被認為是法國19世紀中期最出色的風景畫家。
6、法國的名人?
1、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2、奧古斯特·羅丹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法國雕塑藝術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紋理和造型表現他的作品,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響力,被認為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藝術家。
3、儒勒·昂利·龐加萊
儒勒·昂利·龐加萊(Jules Henri Poincalé,1854—1912),法國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理論科學家和科學哲學家。龐加萊被公認是19世紀後和20世紀初的領袖數學家,是繼高斯之後對於數學及其應用具有全面知識的最後一個人。他對數學,數學物理,和天體力學做出了很多創造性的基礎性的貢獻。
4、夏爾·戴高樂
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里·戴高樂(法語: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1.22—1970.11.09),法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創建者。法國人民尊稱他為「戴高樂將軍」。
5、羅曼·羅蘭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於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
7、法國著名的街道是哪條?
香榭麗舍大街是巴黎之魂,大街的東半部分是700米長的林蔭大道,兩側綠樹成行,鬱郁專蔥蔥,如詩如畫.成群結隊屬的飛鴿在草坪中悠然散步,是鬧市中不可多得的一塊清幽之處.
愛麗舍大街西段長約1180米,是商家雲集之地,不太長的街道兩旁布滿了法國和世界各地的大公司,大銀行,航空公司,電影院,高檔商店和餐館.在這條街上,僅電影院和電影發行公司就有50多家,著名的有"高蒙","巴黎","喬治五世"等.這里每天都有法國和世界的最新影片上映.這里報刊雜志社眾多,《巴黎競賽畫報》,《她》,《致敬》,《聯盟》,《雷次》等30多家在這里
落戶安家.世界各大公司爭相把這里作為向世界展示自己實力的窗口."雷諾","白茹","雪鐵龍","賓士","菲亞特"等歐洲名牌汽車公司在這里設立汽車展銷大廳;日本的"索尼","精工"等名牌公司在此開設專賣店;法航,俄航等眾多航空公司在這里開設了售票處;高檔的時裝店,皮鞋店,首飾店,箱包店,香水店鱗次櫛比;夜總會,歌舞廳,咖啡屋星羅棋布;巴黎三大夜總會之一的"麗多"就設在這里.這一切加上凱旋門和協和廣場吸引了各國的遊客."流浪音樂家","街頭畫家","街頭藝人",也為這條大街增添了異樣的情調.
8、著名畫家梵高為什麼割掉自己的耳朵
梵高是偉大的藝術家,可他為何會割掉自己的耳朵?各位,這個問題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生活類的話題,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話題,很接地氣。其次,這個話題比較輕松,所以是個難得的好題目。最後,作為文字工作者,小編認為,我們在闡述這些生活類話題時,應該盡量客觀、公正,不偏不倚。而且,應該注意我們的價值導向。因為,普及生活小常識,做好科普教育工作,也是我們文字工作者的應盡之責。
關於梵高為什麼要割掉自己的耳朵,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具體的結論。有人說他是因為擺脫煩惱,割了耳朵是為了不在聽別人對他的詆毀,還有人說梵高割耳朵是為了一個女人。梵高是一名在非常有名的藝術家,而他的割耳朵行為也是藝術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次自殘行為,那麼梵高究竟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呢,是沖動嗎,又或者是有什麼其他的因素呢?
據小編所知,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具體的定論,而大家對於梵高割耳的原因也一直都爭論不休。第一,有人說梵高割耳和他的弟弟有關系。梵高的弟弟名叫提奧,是梵高特別忠實的粉絲,同時也是梵高的經濟支持者,可是後來提奧打算結婚了,梵高是後來才知道的,他感覺很突然,他覺得提奧結婚會影響他們兩個人的關系,更重要的是,提奧結婚以後會以家庭為主,到時候很有可能就沒有辦法再繼續資助他了。
而那個時候的梵高沒有名氣,甚至沒有賣出去一幅油畫,弟弟的結婚對梵高來說造成了刺激,所以他用剃須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第二,梵高割下自己的耳朵是為了不聽詆毀。我們知道一開始的梵高是比較困難的,也沒有名氣,那麼肯定會有很多人對他不認可,甚至是詆毀嘲笑他,所以為了擺脫這種煩惱,梵谷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以此明志,讓自己專心的去畫畫。
9、世界上最早的動漫片是哪部?大神們幫幫忙
動畫的起源 傳統藝術伴隨人類文明的誕生而產生,而電影、動畫則是由人類發明出來的,動畫的發明早電影幾年。 工業文明的發展和人們對人類視知覺的研究,是電影和動畫誕生的先決條件。19世紀攝影術和機械設計的進步,為動畫的發明提供了物質上的基礎。1824 年,英國生理學家彼德·馬克·羅傑特(Peter Mark Roget)發表了論文《關於移動物體的視覺暫留現象》 (Persistence of Vision with Regard to Moving Objects),發現了人眼的視覺暫留現象。這一發現為動畫和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心理學上的依據。 1825年,英國人約翰?A?派里司(John A. Paris)發明了幻盤(Thaumatrope)。1832 年,比利時科學家約瑟夫·普拉托(Joseph Plateau)發明了詭盤(phenakistiscope)。這些動畫的原始雛形,不斷向更好地產生運動幻覺的方向前進。 1877年,法國人艾米·雷諾(Emile Reynaud)在前人發明的裝置基礎上進行改進,製造了一架用幾面鏡子拼成圓鼓形的活動視鏡(praxinoscope)。雷諾不斷改良活動視鏡,在1888年創造了他的光學影戲機(Théatre optique)。1892年10月11日,雷諾和巴黎有名的蠟像館Grevin Museum簽訂合同,在這里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放映節目由每卷能繼續放映約十到十五分鍾的一些畫片構成。在製作這些影片時,雷諾已利用了近代動畫片的主要技術:活動形象與布景的分離、畫在透明紙上的連環圖畫、特技攝影、循環運動等。因此雷諾一般被認為是動畫的創始人。 在同一時期,美國和法國的發明家們致力於研究使用膠片的活動影像裝置。經過十幾年時間和各國發明家的努力,最終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最接近於現代電影的裝置活動電影機。在早期電影的實踐中,電影家們發現了停格再拍的原理。至20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現代動畫的幾個基本製作技術都已被人們發明出來,以詹姆士?斯圖爾特?布萊克頓(James Stuart Blackton)為代表的各國早期動畫電影人開始製作拍攝在膠片上的動畫電影,現代動畫電影由此大開濫觴。 2. 動畫的黃金時代 在動畫發明的最初幾年,普遍被認為是雜耍一類的玩意,只在游樂場一類的地方作為娛樂節目的一種進行放映。但是,藝術家和商人們漸漸認識到動畫所蘊含的藝術可能性和商業機會。動畫作為新興的電影產業的一部分,逐漸得到了發展。1914年,美國人愛爾?赫德(Earl Hurd)發明了在透明賽璐珞片上分層繪制動畫的技術,這種技術降低了動畫製作的工作量,使更長的動畫片製作成為可能。漸漸在早期動畫工作室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生產工藝,一直在商業動畫領域沿用到1980年代早期。 在美國,動畫製作產業也隨此漸漸形成規模,溫瑟?麥凱(Winsor McCay)、 約翰?布賴(John Bray)、馬克思?弗萊舍(Max Fleischer)等人對美國動畫工業的建立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在這期間,歐洲的埃米爾?考爾(Emile Cohl)等一批早期動畫製作者致力於更個人化的探索,伴隨美術界和電影屆紛至沓來的印象主義、表現主義風潮,創作了一大批藝術動畫。到了20年代初期,隨著研究主流商業電影之外的藝術電影院、俱樂部、展覽和書籍在歐洲的出現,所謂「藝術動畫」的格局也漸漸形成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遠離戰場,電影業得到發展,大戰結束後取代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國。美國動畫在規模和水平上的優勢至少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23年,年僅22歲的沃特?迪斯尼(Walt Disney)來到好萊塢,成立了自己的動畫製片廠。年輕的迪斯尼雖然沒有接受過正式的藝術教育,但他頭腦靈活、精力充沛,在富於藝術創造力的同時也極有商業頭腦。20年代後期,迪斯尼逐漸建立了自己在動畫工業中的名聲和地位。1928年,好萊塢的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Jazz Singer)誕生一年後,迪斯尼公司製作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片《蒸汽船威利號》(Steamboat Willie)。這部短片讓米老鼠(Mickey Mouse)成為最廣為人知的動畫角色,也成就了迪斯尼的動畫帝國。從20年代末期至今到50年代初期,迪斯尼製作了大量高質量的動畫短片和長片,而稍後華納、米高梅等好萊塢大製片廠也創立了動畫製作部門,這一時期在動畫史上被稱為「黃金時代」(Golden Age)。
10、什麼是痛苦之後?
法國著名畫copy家皮爾雷諾患關節炎,身體逐漸衰殘,最終只能靠輪椅代步。他的手指扭曲變形,只能夠用指尖握筆,他卻仍繼續作畫,每畫一筆就得忍耐那椎心刺骨的痛苦。
一位朋友問他:」你既然要受這么大的痛苦,為什麼還強要作畫呢?「雷諾回答:」有一天痛苦會結束,然而美的效果卻永遠長存。「
台風過後,一片狼藉。街道兩旁的大樹被吹倒了很多,許多工人們正在扶正那些傾斜的樹。工人們總是先將靠樹干下部的一些大的枝葉鋸去,使得重量減輕,然後再將樹推正。
一個行人看了,便問:」將樹的枝葉都劇掉了,它還能活嗎?再說也難看了。「工人們都笑了起來,其中一個回答說:」恰恰相反,鋸掉一些枝葉,樹的成活率才會更高一些。再說,不鋸掉一些枝葉,太重了,把它扶正很不容易;要是再刮風的話,也會因為根基不牢而再次被風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