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雖都與免疫有關的,但是發病機理都不一樣的,特別是關節型的過敏性紫癜,有的人會誤診為關節炎;過敏性紫癜治療可以用中醫葯治癒的;
2、過敏性紫癜是由哪些因素導致的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小血管炎,以皮膚紫癜、關節炎、腹痛、血尿為主要表現。多數情況下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良性的自限性疾病。長沙中山醫院專家總結了如下五條導致過敏性紫癜的因素,並提醒各位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各類病源的侵襲。 【五大因素】 一、寄生蟲感染:以蛔蟲感染最多見,其次為鉤蟲,以及其它寄生蟲。寄生蟲的代謝產物或死後分解產物, 均可使機體發生變態反應。 二、 細菌中以β-溶血性鏈球菌為常見,其次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和肺炎球菌等。病毒中以流感、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肝炎等為最常見。 三、食物:以動物性食物為主,主要有魚、蝦、蟹、牛奶、蛋、雞等。 四、葯物:常用的抗生素(青、鏈、氯、紅黴素)、各種磺胺類,解熱鎮痛葯(水楊酸類、氨基比林、保太松、安乃近),鎮靜劑(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寧),激素類(人工合成雌激素、丙酸睾丸酮、胰島素),抗癆葯(異煙肼),其他如洋地黃、奎尼丁、阿托品、克尿塞、D860、碘化物、金、砷、鉍、汞等。 五、其他:如寒冷、外傷、昆蟲叮咬、花粉、接種、結核菌素試驗、更年期、甚至精神因素等。
3、過敏性紫癜。
又稱Henoch-Schonlein紫癜,是一種侵犯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常伴腹痛、關節痛和腎損害,但血小板不減少。有人認為過敏性紫癜與變應性皮膚血管炎屬於同一個譜系疾病
可能與鏈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葯物、食物、蟲咬等有關,發生機制是由於免疫復合物沉積或IgE介導血管損傷。亦有報道患者血清中IgA增高,皮損和非皮損區皮膚小血管壁及腎小球組織中有IgA沉積。
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開始可有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皮損表現為針頭至黃豆大小瘀點、瘀斑或蕁麻疹樣皮疹,嚴重者可發生水皰、血皰,甚至潰瘍。好發於四肢伸側,尤其是雙下肢和臀部。皮損對稱分布,成批出現,容易復發。僅有皮膚損害者稱單純性紫癜,伴有腹痛、腹瀉、便血,甚至胃腸道出血者稱為胃腸型紫癜;伴有關節腫脹、疼痛、甚至關節積液者稱為關節型紫癜;伴血尿、蛋白尿,腎損害者稱為腎型紫癜。
雙下肢紫癜、伴腹痛、關節痛或腎臟損害,診斷不難。但當全身症狀出現於皮膚紫癜之前時,容易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或急腹症,臨床上需與這些疾病及其他類型的紫癜和血管炎鑒別。
葯物治療
(1)抗生素有感染因素者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
(2)抗組胺葯適用於單純型紫癜,可同時使用蘆丁、維生素C、鈣劑、安絡血或止血敏等。
(3)氨苯碸早期選用有效。
(4)糖皮質激素適用於嚴重皮膚損害或關節型、腹型、腎型紫癜。
(5)免疫抑制劑頑固的慢性腎炎患者,可選用環磷醯胺或硫唑嘌呤。可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
(6)對症治療發熱、關節痛者可使用解熱鎮痛葯如吲哚美辛,芬必得;腹痛者用山莨菪鹼口服或肌注,或阿托品肌注;
(7)其他治療分別有報道用西咪替丁、復方丹參注射液、雷公藤、右旋糖酐-40、雙嘧達莫等治癒過敏性紫癜。
4、類風濕關節炎會引起紫癜嗎
身體出現紫癜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建議及時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一種自身的免疫性的疾病,對身體是有很大的影響,一到陰天下雨,身體就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腿部的變形,一定要注意身體保暖。
5、關節型紫癜對身體有什麼不好
臨床稱關節型。關節可有輕微疼痛至明顯的紅、腫、痛及活動障礙,可有單個或多發性、遊走性關節腫痛或關節炎,有時局部有壓痛,病變常累及大關節,以膝、踝、肘、腕等關節多見,可呈遊走性,常易誤為「風濕病」。主要是關節周圍病變,可反復發作,但不留關節畸形,
6、我女兒是關節炎紫癜
過敏性紫癜的治療比較慢,建議去醫院住院治療,目前主要治療方法就是激素增強免疫力!控制過敏食物,宜多吃高維生素C、維生素K、高植物蛋白的食物,治療有病因治療、對症治療、激素治療及血漿置換等!最後祝患者早日康復
7、請問關節型過敏性紫癜除了關節疼痛還有什麼症狀?
過敏性紫癜可並發很多問題,如關節出血引起關節炎,腎臟出血引起紫癜性腎炎,胃腸出血引起的胃腸炎及穿孔等。臨床上一般中西醫結合治療,進行抗過敏治療,消炎治療,止血治療,中醫葯調理免疫系統的治療等。
8、紫癜圖片
1、皮膚病表現:典型皮疹為棕紅色斑丘疹,突出於皮表,壓之不褪色,單獨或互相融合回,對稱性分布,答以四肢(尤以下肢)伸側及臀部多見,可伴有癢感或疼痛,反復發作,成批出現,消退後可遺有色素沉著。除紫癜外,還可並發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多形性紅斑或潰瘍壞死等。偶爾口腔黏膜或眼結合膜也可出現紫癜。
2、腎臟表現:血尿(肉眼或鏡下)、腎病綜合征、輕度蛋白尿、伴有高血壓的急性腎炎。一般腎損害發生在皮疹出現的3個月內。
3.胃腸道表現:腹痛常見,多呈絞痛,是由血液外滲入腸壁所致。以臍周及右下腹痛明顯,亦可遍及全腹,但一般無腹肌緊張。壓痛較輕,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與黑糞。因腸道不規則蠕動,可導致腸套疊,可捫及包塊,多見於兒童。偶可發生腸穿孔。如不伴有皮膚紫癜,常易誤診為「急腹症」。男性患者可並發陰囊水腫和疼痛。不常見的有胰腺炎、腸穿孔、膽囊血管炎和蛋白丟失性腸病。原因不確定的肝腫大見於10%患者。
4.關節表現:關節痛、關節炎伴有關節周圍腫脹。最常見的是膝關節和踝關節,成人更常見。疼痛通常與體征不相稱。關節腔隙正常,一過性和自限性的,不留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