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如何運動可以防止肌肉萎縮?
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既要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又要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縮,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防止病情進展。有規律的運動是一種健康而重要的生活方式,要想保持關節和健康,必須運動。長期不活動會導致關節僵硬和周圍組織萎縮。運動有助於減輕疼痛和僵硬,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運動還有助於減肥及保持減肥成果。
最適合骨性關節炎患者的運動方式有三種,這些運動對骨性關節炎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
(1)關節活動度訓練通過增加關節的活動范圍,疼痛症狀也會減輕,增加關節活動度的另一個好處便是能保持關節的潤滑,使膝關節能保持較高的活動水平,增加關節活動度的方法有游泳,推拿按摩,騎固定式自行車。另外,要保證每天都進行功能鍛煉,主動屈伸膝關節至最大范圍。
(2)肌肉力量訓練骨性關節炎患者有時會覺得膝關節打晃,不穩,特別是上下樓梯時。這是因為腿部肌肉力量不足,不能很好地控制膝關節,而且這種晃動會增加對關節的損害。如果肌肉力量增強,就能很快地對搖晃等失穩狀態作出反應,吸收振盪應力,控制住膝關節,從而保護關節。
有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可改善這種狀態: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讓大腿上的肌肉收緊、綳直,與床成45°,每次都維持1秒,讓伸直的腿停留在半空中,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復50個,50個為一組。此種運動方式也可以站著練習。初次做的時候,次日大腿肌肉會有一些酸痛感,但是持續練習一周以後,酸痛感就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膝關節的抗負荷能力逐漸得到加強。隨後也可練慣用腳挑一個枕頭,增加力量。每天2~3次。
此外,還可以蹲高位馬步。具體動作是兩膝稍彎曲(10°~30°),以膝關節不痛為宜。腳尖向前,不要向內或向外,且膝蓋不要超過腳尖。靜蹲不動,或背靠牆壁,兩手平舉,目視前方,開始堅持30秒到1分鍾,然後逐漸增加時間至幾分鍾。每天累積達到15分鍾左右即可。切不可下蹲的位置過低,使膝蓋超過腳尖,這樣會增加對髕骨的壓力,是錯誤的方法。
在鍛煉過程中,患者不要盲目追求數量練習,要保證質量。這種鍛煉適應范圍比較廣泛,腰不好或者人工關節置換以後的患者都可以做這樣的練習。這個看似簡單的運動其實以運動醫學的原理為指導,在充分練習股四頭肌功能的基礎上,使髕骨得到充分鍛煉。
(3)有氧或耐力訓練有氧或耐力訓練對心臟也很重要,而且能控制體重,改善全身機能,這些訓練甚至還能減輕某些關節的炎症。應該強調一下,對患有關節炎的人來說,游泳可能是最好的運動,由於是在水中運動,膝關節不存在負重,可以幫助恢復膝關節功能,還能增強肌肉力量和身體關節靈活性。騎自行車和散步也有好處,要經常練習,但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
2、小腿迎面骨旁邊的肌肉莫名的疼痛是怎麼回事?已經有半年了.
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關節疼痛的困擾。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很 多,根據年齡、性別、發作部位、症狀特徵,一般可以歸納出軟組織 性、軟骨性、骨性和炎症性等原因。任何原因導致的關節炎,如能及 時就醫,對症治療,一般都能治癒或緩解。 以下是常見的一些造成關節疼痛的原因: 1.關節周圍韌帶損傷膝關節韌帶在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 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 側副韌帶損傷。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疼痛、腫脹、瘀斑、 活動受限。 2.軟骨損傷主要是膝關節的半月板損傷,當膝關節微屈時,如果 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踢足球運動中,彎小腿轉身踢球 的動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 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3.關節滑膜炎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關節滑膜後會產生 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壓痛,並有摩 擦發澀的聲響。比如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 伸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在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會明 顯加重。 4.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和牛皮癬,也會侵 犯關節出現腫痛,這要靠血液化驗協助診斷。 5.兒童生長痛此類患者主要是處於生長期的兒童,男孩多見。疼 痛部位常見於膝關節、髖關節等。這種情況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出 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處於生長階段的兒童骨骼生長相對較 快,骨膜和局部肌肉生長發育不協調,從而引起不適,出現關節疼痛。 也有人認為,這種疼痛是由低毒性感染引起的。 6.外傷性關節痛由於某種意外或事故,使肩、腕、肘、膝、踝等 部位的關節在沒有發生骨折等嚴重的情況下出現外傷(如軟組織損傷、 骨折脫位等)而引起關節疼痛。 7.化膿性關節炎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史或局部外傷的病史, 疼痛的關節可以有腫脹,部位深在也可能不明顯,但都有體溫升高、 關節疼痛、不能活動、血象升高等現象。 8.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的發病年齡大多在40歲以後。關節疼痛早 晨較重,白天和夜晚趨輕。關節部位的骨質增生和骨刺摩擦周圍的組 織,可引起關節的疼痛。 9.骨質疏鬆症老年婦女全身多個關節疼痛,感到特別無力,不能 負重行走,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患了骨質疏鬆症。 10.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生於20~45歲的女性。風濕性 關節炎往往是遊走性的疼痛(疼痛的位置不確定),疼痛、腫脹、僵 硬多發生在手腕部位,並且關節的敏感與腫脹、疼痛同時發生,對稱 發病(如雙手腕、雙膝蓋)。 11.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疼痛常見於拇指及第一跖趾關節(腳拇指 外側)。主要是由於食用海鮮和飲酒進而誘發的體內嘌呤代謝障礙。 在急性期,患者局部紅腫、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在慢性期,患者可 有疼痛、關節變形等表現。 12.勞損引起的疼痛由於關節部位活動量相對較大,導致關節周 圍的肌肉等軟組織出現勞損,進而引起疼痛,常見的有肩周炎、網球 肘等。 13.腫瘤引發的疼痛關節局部出現腫瘤也是造成關節疼痛的重要 因素之一,多見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老人。如果出現關節腫痛,疼 痛感晚間比白天嚴重,服用止痛葯物無效,又沒有合理原因可以解釋, 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排除關節腫瘤。 祝你健康~
一覺醒來,小腿內側莫名疼痛腫脹,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3、退行性骨關節炎怎樣鍛煉大腿肌肉?
在床上平卧,保持關節不動、不負重,做大腿肌肉的收縮練習,就能很好地鍛煉大腿的肌肉了。這個在骨科學上叫:肌肉等長收縮練習,臨床上多用在術後卧床的患者身上。
4、骨膜炎會引起機關節骨骼或肌肉性萎縮嗎?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一種可動關節的非炎症性病變,它的特點是關節軟骨退化和關節表面及邊緣新骨形成。這種病變又稱退行性關節病。
骨關節炎又稱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該病是常見一種關節病變,其患病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發。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關節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較少發病。骨關節炎的主要病理改變為軟骨退行性變性和消失,以及關節邊緣韌帶附著處和軟骨下骨質反應性增生形成骨贅,並由引起關節疼痛、僵直、畸形和關節障礙。
骨關節炎可以從20歲開始發病,但大多數無症狀,一般不易發現。骨關節節炎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見,國外調查指出,有明顯骨關節炎X線證據者,在45-64歲年齡組中,男性佔25%,女性佔30%;而在65歲以上年齡組中,男性上升為58%,女性上升為65%。通過臨床調查也證實,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在59-69歲之間佔29%,而在75歲或以上的佔70%。據估計到本世紀末,我國進入老齡人口將達1億。如借用國外調查提出骨關節炎發病率粗算,我國僅在老年人中的骨關節炎患者就可達5千萬左右。
骨關節炎在臨床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類。原發性骨關節炎,目前所有的檢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關節炎,通常所指的骨關節炎屬於這一類;繼發性骨關節炎是指在它各種病因疾病的基礎上,誘發的病變,如創傷、類風濕關節炎,神經及內分泌疾病等。這一類骨關節炎的病變比較局限,不伴發赫伯登結節。
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等引起的慢性骨科疼痛多無明顯損傷,且持續時間較長,一般為3個月以上。和其他疼痛不同的是,慢性骨科疼痛常常反復發作,程度時輕時重,因而用來鎮痛的葯物需要具備良好的安全性。通常我們會選擇非甾體類抗炎葯、阿片類葯、抗抑鬱葯、激素及一些植物制劑等。
非甾體類葯物(NSAIDs)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包括布洛芬(芬必得)、雙氯芬酸(扶他林)、美洛昔康(莫比可)、奈丁美酮(瑞力芬)等。它們療效確切,但副作用也比較明顯,比如消化道不良反應、腎功能損害等。新近研製的特異性環氧酶-2抑制劑(西樂葆等)與前面幾種葯相比更為安全,但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都應謹慎使用。此外,人們常用的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僅有解熱鎮痛作用,幾無抗炎作用,腎毒性低,胃腸道不良反應小,也是急慢性疼痛治療的重要葯物。還有一些前期研究顯示,治療此類病症的葯物將會有鎮痛作用更強、副作用更少的新亞型出現,目前人們正在拭目以待。
需要指出的是,服用此類葯物應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同時熟悉它們的商品名和主要成分,不要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此類葯物。
阿片類制劑仍然是現有的最有效的鎮痛葯。臨床上常用的有可待因、芬太尼、嗎啡等。阿片類葯物均有共同的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包括鎮痛、鎮靜、呼吸抑制、依賴性等。慢性疼痛患者雖可發生阿片耐受(即鎮痛有效劑量逐漸增大),但很少發生阿片成癮現象。曲馬多屬弱阿片類鎮痛葯物,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應用,已證明對多種急慢性疼痛有效。據測定,相同劑量下,曲馬多鎮痛作用相當於嗎啡鎮痛強度的1/5,明顯強於非甾體類葯物。為減少惡心嘔吐的不良反應,服用時可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量。
激素作為鎮痛目的葯物應用,目前尚有爭議,所以嚴格掌握適應症和禁忌症尤為重要。激素的適應症有癌性痛,尤其是骨轉移性痛和某些骨關節、肌肉、韌帶、肌筋膜炎性反應引起的疼痛等。在使用過程中,要避免重疊用葯,否則只是增大葯量,不能提高療效,反而增加不良反應。
植物制劑中帕歌斯是一種產於非洲植物「魔鬼爪」的提取劑。具有抗炎、抗風濕、鎮痛和免疫調節作用。在骨骼肌肉慢性疼痛病人中,帕歌斯可明顯緩解病人的疼痛不適並改善受累關節的活動程度。高烏甲素系由毛茛科植物高烏頭根中提取的鎮痛有效成分,用於治療中度以上疼痛。經多年臨床用葯觀察,發現其對炎症性疼痛(如風濕性或類風濕關節炎等引起的疼痛)效果更佳。
抗抑鬱葯在最初使用時,是為了治療長期疼痛所導致的情緒低落,後來發現成功治療抑鬱症的同時也伴隨著疼痛的緩解。此類葯物可用於腰背痛和關節痛等,對持續進展性疼痛有效,但疼痛很少能完全消除,不良反應較強是其主要缺陷。臨床上使用的主要是三環類抗抑鬱葯,包括阿米替林、去甲替林等。另外,安定、舒樂安定等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疼痛作用。氯唑沙宗、美索巴莫、強筋松等葯物,由於有肌肉鬆弛作用,所以有明確的鎮痛效果。降鈣素除了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外,對患肢痛甚至復雜性區域疼痛綜合征(CRPS)也有較好療效。
其他輔助性葯物包括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也是目前臨床上較常用的治療骨科慢性疼痛的輔助性葯。
5、關節炎有20年,渾身酸疼。稍微干一點事就關節痛,肌肉像拉傷。關節,骨頭稍碰一下就疼。很長時間不好。
指導意見:
你的這種情 況注意看看是不是有關節炎的情況引起的 另外就是還可進行檢查一下風濕類風濕因子看看的、
6、我患類風濕5年,骨頭,經絡,肌肉都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