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斤陳醋,七斤麥拮一隻土白公雞治類風濕嗎
病情分析:
您好,風濕是指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主要影響身體的結締組織,可能是免疫系統損傷造成的。中醫認為是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脈引起的。其實風濕病有多種概念,天氣變化時腰酸腿疼的病症也是其中之一。建議您到中醫科進行診療,看看屬於哪種。
指導意見:
拔罐是其中一種物理治療方式,但並不是所謂的把濕氣吸走,這需要結合中醫的經脈來治療的。目前有很多研究風濕病的專家主張要用綜合療法,即用各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法與葯物療法結合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目前常用的輔助療法主要有:傳導熱療法,礦泉療法,運動療法,敷貼療法,熱熨療法,外搽療法,薰蒸療法,葯液穴位注射,針灸、推拿、按摩療法及激光、微波電療法等。
希望能幫到您。
2、類風濕病人能吃公雞嗎
不同食物對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症狀的作用:
①苦瓜、苦菜、馬齒覽、絲瓜等食物,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局部發熱、發痛等。
②薏仁、豆腐、芹菜、山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可用於緩解腫脹症狀。
③蛇類、蟲類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後飲用,可以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症狀,還可起到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的作用,因此是作用較強的食物。
④剛開叫的公雞,配150克生薑(切成片),在鍋中燜燉,不放油鹽,可放少量白酒,1天內吃完。隔1周再服1次。公雞仔具有補虛益腎暖胃祛寒的作用,可緩解局部疼痛、關節肌肉無力。
⑤童子鱔魚0.5干克,陰干,泡入1千克白酒中,1個月後即可飲用。每次飲酒50毫升,每天2次。童子鱔魚性溫善竄,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等功能,可緩解局部紅腫熱痛,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並對肩肘關節活動障礙效佳。
⑥多種青菜、水果可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的需求,同時具有改善新陳代謝的功能,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從而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症狀。
⑦香菇、黑木耳等食品,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可以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等症狀。
⑧瘦豬肉200克,辣椒根150克,共煮湯,調味後服用,每日分2次服。可以緩解劇烈疼痛症狀。
總之,很多食物都可以起到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症狀的作用,但我們選用食物時一定要對症,否則會影響效果。這里的對症主要是根據中醫學將類風濕性關節炎歸為痹症,並分為風痹、寒痹、濕痹、熱痹四型。根據不同的類型選用不同食品。一般而言,風痹宜用姜、蔥等;寒痹宜用胡椒、乾薑等食品;濕痹宜用苡仁、山葯等;熱痹宜用冬瓜、絲瓜、綠豆芽等。
那麼,哪些食物可加重症狀呢?
(1)高脂肪類: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而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故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燒湯也宜少放油。
(2)海產類:病人不宜多吃海產品,如海帶、海參、海魚、海蝦等,因其中含有尿酸,被人體吸收後,能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關節症狀加重。
(3)過酸、過咸類: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雞、鴨、魚、肉、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超過體內正常的酸鹼度值,則會使體內酸鹼度值一過性偏離,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鎂等離子,而加重症狀。同樣,若吃過鹹的食物如鹹菜、鹹蛋、咸魚等,會使體內鈉離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類型的患者,其飲食宜忌也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1)風熱型和濕熱型:風熱型主要症狀為關節遊走性疼痛,發熱,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紅,脈數或弦數,血沉也明顯增快;而濕熱型的病人可出現低熱、胸悶、納差、關節腫痛有積液、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血沉增快等表現。出現這些症狀的病人應該多選用寒涼的飲食,如米仁粥、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蘆根等,可以協助清除內熱;而不應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傷陰助火,加重症狀。
(2)寒濕型: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或有積液,納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長,畏寒,舌淡苔白膩,脈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豬、牛、羊骨頭煮湯,及姜、桂皮、木瓜、葯酒等。
(3)肝腎兩虛型:這型患者可表現為關節疼痛畸形,肌肉萎縮,筋腱拘攣,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補益的食品,如甲魚肉、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另外,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飲酒問題,也應根據病情辨證對待。因為酒性辛熱,助陽生火,能祛散寒邪,所以一般若患者伴有寒濕的表現時,可飲用一些葯酒類的酒劑。而伴有濕熱之象的患者,則不適宜於飲酒,因為酒熱傷肝,酒濕傷脾,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細辛一類的熱葯,會加重內熱和腫痛。此類病人如欲服葯酒,可選擇清涼性的葯物浸入酒中,使葯酒性質偏涼。對於一些不會飲酒的病人,可以稀釋或加入調料調味後飲用。
晨練和散步不僅可增強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體質,促進其康復,而且可以增加關節的適當活動,從而減少關節僵直與畸形,減少殘疾的形成。其主要方法有:
(1)快速走路和倒走。這是一般人容易掌握而且能堅持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所謂快速走路,即每分鍾120步,時間由短到長。所謂倒走,即退著走,在平道上或廣場上進行,每次100—200步,可與快速走路交替進行。體質較好的病人,還可進行快跑、長跑和變速跑。(2)太極拳、太極劍、五禽戲等中華傳統武術。(3)氣功。(4)騎自行車,跳老年迪斯科、傳統舞蹈、健美操等。(5)也可以進行關節體操等簡單的關節功能鍛煉。
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身體情況及自己的愛好等選擇1—2種。病情較輕的可選擇動作復雜、活動量大的活動如太極拳、太極劍、老年迪斯科等;病情較重,行動不太方便的可選擇動作簡單、活動量少的活動如散步、慢跑、氣功等。病人也可針對自己的病變關節來選擇不同部位的關節體操。
由於骨關節炎與肥胖、脫鈣、維生素A和D缺乏有關,因此在飲食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進食高鈣食品,以確保老年人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鈣不少於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類、豆製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超體重者宜控制飲食,增加活動,減輕體重,以利於減輕關節負重。蛋白質的攝入要有限度,食物中過度的蛋白質會促進鈣從體內排出。增加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如維生素A、B1、B6、B12、C和D等。另外,要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鍛煉,盡量避免長期卧床休息。
研究表明,鍛煉是對骨性關節炎最好的治療方法之一。這樣的活動可以改善病人的情緒和生活態度,減輕疼痛,增加靈活性,改善心功能和血供,保持適當的體重,促進身體健康。鍛煉花費不多,而且如果方法正確,也沒什麼副作用。鍛煉的方式和運動量得看要鍛煉哪個關節,其穩定性如何,以前是否作過關節置換術。
有規律的鍛煉身體對於自我護理和恢復健康起著關鍵的作用。有兩大類鍛煉對骨性關節炎患者很重要。治療性鍛煉能使關節盡可能發揮正常作用;有氧鍛煉可以增強力量、改善體形、控制體重。病人在進行鍛煉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應該學會怎樣進行正確的鍛煉,因為鍛煉不當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大多數病人最好在疼痛很輕時進行鍛煉。要先做好准備活動,然後再慢慢開始。經常休息可以使鍛煉效果更好,還能減少損傷的發生。理療師可以評價病人的肌肉力量到底怎麼樣,這有助於為病人制定安全的、個體化的鍛煉方案,從而增強關節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很多人喜歡多種體育運動,比較合適的運動有游泳和其它水上運動、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滑雪和使用器械鍛煉及觀看運動教學錄像帶。
骨性關節炎病人在開始一項鍛煉方案之前應先請醫生給自己作個全面體檢。醫護人員也可以告訴您什麼樣的鍛煉方法最適合您,怎樣正確地做准備活動,什麼時候要避免活動有關節炎的關節。吃葯、用冰袋敷可以減輕疼痛從而使運動更加容易。
骨關節炎要注意的問題
1、應盡量減少關節的負重和大幅度活動,以延緩病變的進程。
2、肥胖的人,應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
3、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減輕關節負擔。
4、發作期應遵醫囑服用消炎鎮痛葯,盡量飯後服用;關節局部可採用濕熱敷。
5、病變的關節應用護套保護。
6、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潮濕受冷。
有老寒腿的人特別怕冷,因此在飲食上應多吃些羊肉、雞肉、豬肝、豬肚、帶魚等禦寒食品。此外葯酒禦寒也值得提倡,在酒中適當浸泡一些枸杞、人參、茯片之類的中葯,效果更理想。另外,人類畏寒與甲狀腺素分泌減少有關。甲狀腺素的形成必須有足夠的碘參與。人們只要在寒冷季節適量多吃些含碘量高的海帶及各種海產品,便有利於甲狀腺素的合成,增加人體的產熱功能,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起到禦寒防凍的作用。
其次,按中醫的理論,老寒腿屬痹證,而痹證大都是由於勞動之後,腠理疏張,汗出當風,或腎寒,或久卧濕地,風寒濕邪侵襲所致。它又可分為行痹、痛痹、著痹和熱痹,在選擇食療時可作參考:
行痹:肢體表現為關節酸痛,遊走不定,以膝、踝、肘等大關節多見,或兼活動不利,初期伴有惡寒、發熱症狀。治法為祛風通絡,散寒利濕。可選用蛇類、蟲類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後飲用,可以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症狀,還可起到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的作用,因此是作用較強的食物。
痛痹: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劇烈,遇寒更甚,得暖則減,關節屈伸不利,畏寒,局部有冷感。治法為散寒止痛,祛風除濕,可選用童子鱔魚0.5千克,陰干,泡入1千克白酒中,1個月後即可飲用。每次飲酒50毫升,每天2次。童子鱔魚性溫善竄,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等功能,可緩解局部紅腫熱痛,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並對肩肘關節活動障礙效佳。
著痹:證候為肢體關節有重著、麻木的特點,痛點固定不移動,活動不便,可有下肢浮腫。治法為健脾燥濕,祛風散寒。薏仁、豆腐、芹菜、山葯、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可用於緩解腫脹症狀。
熱痹:關節疼痛,痛處有灼熱感,或見紅腫,疼不可觸,關節不能活動,並有發熱、口渴、煩悶不舒等全身症狀。治法為清熱通絡,疏風化濕。苦瓜、苦菜、馬齒覽、絲瓜等食物,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局部發熱、發痛等。
現代醫學認為肥胖、脫鈣、維生素A和D缺乏與老寒腿的形成有關,因此在飲食上要注意鈣的攝入,特別是老人每日攝入成分鈣應不少於1200毫克。牛奶、蛋類、豆製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含鈣量高,胡蘿卜、紅辣椒、蘋果、粗糧、綠色蔬菜等維生素A、B1、B6、B12、C和D含量高,可適當多攝入一些。當然飲食總量要適當控制,防止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