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身性骨關節炎 有什麼根治的方法
全身關節或少數關節患骨性關節炎時,認為是一種良性疾病。大多數退變性關節病都累及許多關節,逐漸加重,屬相對的非致殘性疾病。病人多因全身關節酸痛、僵硬或單關節的急性疼痛發作而就診。非手術療法是為了達到阻止病情發展,減輕關節疼痛和僵硬,預防關節畸形,以及改善關節運動和穩定。
個別骨性關節炎,為單關節進展性疾病,關節功能因疼痛而嚴重喪失,運動受限,關節畸形和關節內紊亂,則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2、原發性及繼發性骨關節炎和退行性關節炎有什麼區別
股骨頭壞死和髖關節骨關節病的區別:髖關節骨關節病也被稱為「髖關節骨質增生並老年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等。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多見於50歲以上的肥胖患者,常為多關節受損,發病緩慢,病情進展也慢。
3、骨關節炎是什麼?
骨關節炎又被稱為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等,是一種由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引起的慢性關節疾病。骨關節炎的病因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年齡因素。骨關節炎有明顯的老齡發病趨勢,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高而升高。
2.職業因素。對於需要長期、反復使用某些關節的從業者來說,關節的正常結構很容易被破壞,所以也比較容易患上骨關節炎。
3.遺傳因素。大多數關節疾病具有遺傳傾向,其中以原發性、全身性關節炎比較常見。
4.性別因素。研究表明,在老年人群(大於60周歲)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關節炎,這可能與免疫功能、基因特點、激素水平、遺傳傾向、妊娠分娩等因素有關。
5.肥胖因素。肥胖會加速關節退行性變的發展,這與肥胖者的關節長期負重,肥胖者脂質代謝異常等因素有關。
此外,自身免疫性因素、葯物因素、細菌病毒感染、吸煙與飲酒等都有可能引發骨關節炎。
4、骨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
一、臨床表現
原發性骨關節炎常在中年以後發病,發病率隨增齡而增加,受累關節一般為負重關節和活動頻繁的關節,主要症狀是關節疼痛,常於晨間發生,稍活動後疼痛反而減輕,但如活動過多,因關節磨擦而疼痛加重。另一症狀是受累關節活動不靈便,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後感覺關節僵硬,要經過一定時間活動才感到自如。氣候變化常促使症狀發生。數個關節可同時受累,但不象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全身性對稱性多關節炎。檢查受累關節可有輕度腫脹,活動關節時有磨擦聲或喀喇聲,病情發展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本病症狀和X線徵象不成正比,按受累部位不同,症狀亦有所不同。
(一)手指關節的退行性變表現在遠端指間關節的Heberden"s結節好發於中指和示指,近端指間關節的Bouchard"s結節較少發生,常被誤認為類風濕小結,第一掌指關節的退行性變可引起腕關節橈側部位的疼痛,除此之外的掌指關節很少累及。Heberden"s結節的發生與遺傳及性別有關,女性多見,大多無明顯疼痛,但可有活動不便和輕度麻木刺痛,並可引起遠端指間關節屈曲及偏斜畸形,部分發展較快的病人(常發生在過度用力者),可有急性紅腫疼痛表現。
(二)膝原發性骨關節炎影響膝關節最為常見。患者常訴關節有喀喇音,走路時感疼痛,休息後好轉,久坐久站時覺關節僵硬,走動及放鬆肌肉可使僵硬感消失。症狀時輕時重,甚至每天可有差別。關節腫大常由骨質增生,亦可由少量滲液所致,急性腫脹提示關節腔內出血。病情進展時膝關節活動受限,可引起廢用性肌萎縮,甚至發生膝外翻或內翻畸形。
(三)脊柱脊柱有兩套關節裝置,即椎間盤和上下關節突關節,在頸椎2~7尚有鉤椎關節(Lushka關節)。原發性者多由於中年後發生椎間盤退行性變、髓核脫水、致椎間隙狹窄,骨質磨損有骨贅增生,大多無臨床表現,如有症狀亦輕重不一,多數為慢性病程,但有時因損傷、舉重、突然活動脊柱等外因而導致急性發作。在頸椎,鉤椎關節邊緣的骨贅可使頸神經根穿離椎間孔時受擠壓而出現反復發作的頸局部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和手指,且可有手指麻木及活動欠靈等。椎體後緣的骨贅可突向椎管而擠壓脊髓,引起下肢繼而上肢麻木、無力,甚而有四肢癱瘓。椎動脈受壓時可出現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胸椎的退行性變較少發生。在腰椎,腰4~5,腰5~骶1是最易發生椎間盤突出之處,主要症狀為腰痛伴坐骨神經痛,常於扭傷、抬重物、彎腰用力後發生,體檢局部壓痛,直腿高舉試驗陽性,可有感覺、肌力和腱反射的改變。
脊柱的繼發性骨關節炎多由於脊柱先天性畸形、側凸、骨折和骨結核等引起。
(四)髖髖關節的原發性骨關節炎在我國較為少見,往往是全身退行性關節病的一部分,多發生於50歲以上,男多於女。繼發性者常由股骨頭或股骨頸骨折後缺血性壞死,或先天性髖脫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引起。臨床表現主要為髖部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溝、大腿內側甚至膝部上方,開始於活動及負重時發生,進而疼痛轉為持續性,走路跛行,當病情發展嚴重時,髖關節屈曲內收,代償性腰椎前凸,此時可有嚴重的下背部疼痛,甚至不能行走。檢查髖關節局部壓痛,活動受限,"4"字試驗陽性。
原發性全身性骨關節炎()常發生於絕經期婦女,有多數關節累及,常影響指關節和第一掌指關節,一般均有急性疼痛階段,有時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混淆,急性症狀緩解後,關節功能保持。
彌漫性原發性骨肥大症(diffuseidiopathicskele-talhyperostosis)多見於老年男性,骨贅大量增生,有時融合一起,臨床症狀不若X線表現嚴重,病人訴述輕度疼痛和關節強硬感,但能保持較好活動。X線診斷有三項標准:連續四個椎體前側部位鈣化或骨化;無嚴重的椎間盤病變;椎體邊緣硬化;有時可見脊柱外鈣化,尤其是鷹嘴突及跟骨部位可見大的骨刺。
二、診斷
確診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資料,不難判斷。
5、原發性骨關節炎和繼發性骨關節炎有何區別
骨關節炎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有局部性與全身性兩種。前者以膝、髖與足部多見,後者則多見於手指與脊柱。原發性骨關節炎都發生在中年以後,而繼發性骨關節炎也可發生於年輕人。原發性骨關節炎是指關節軟骨和骨發生退行性改變的結果,用目前的方法查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繼發性骨關節炎系指已知有骨關節疾病,由於原有疾病不能控制或未發現而產生了骨關節炎。能產生繼發性骨關節炎的原因很多:(1)先天性關節畸形:如關節過度活動,關節面形狀或結構異常等; (2)兒童期發生骨關節病:如股骨骨骺滑脫等;(3)外傷或機械性刺激:如骨折損傷關節面、習慣性關節脫位、半月板切除術或運動員關節外傷後遺症等;(4)關節內結晶沉著性疾病:如痛風、假痛風等;(5)關節軟骨代謝病:如褐黃病等;(6)缺血性壞死: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7)關節軟骨損傷後: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結核、化膿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等。繼發性骨關節炎首先發生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繼之受累關節局部發生類似於原發性骨關節炎的改變。與原發性者相比較,此型好發於青年人,常侵犯個別關節,以上下肢關節多見,關節症狀與原發性骨關節炎相同。因此下面所述,均為原發性骨關節炎。
6、全身性骨性關節炎,請問怎麼了
全身關節或少數關節患骨性關節炎時,認為是一百種良性疾病。大多數退變性關節度病都累及許多關節,逐漸加重,屬相對的非致殘性疾病。病人常常出現全專身關節酸痛、僵硬或單關節的急性疼痛等。全身性骨關節炎病情復雜屬,建議還是及時的到骨科採取治療。
7、全身骨關節炎怎麼辦?
骨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首先在思想上應正確認識並積極百對待。在飲食方面,可適量度多吃豆製品、奶類食品,以補充鈣質。另外,避免關節過度運動及負重,如長期上下樓或下蹲等知活動。同時,應加強功能訓練,道可每天進行伸腿、抬高的股四頭肌鍛煉,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軟骨營養素、消炎鎮痛葯的葯物治療,內以改善疼痛、活動受限症狀,延緩容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
8、骨關節炎與風濕性關節炎的區別是什麼?求答案
建議:您好;骨關節炎與風濕性關節炎不是同一個病的。骨關節炎系由於老年或其他原因如創知傷、關節的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引起關節軟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變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臨床可產生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症狀。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道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等,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專炎。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可反復發作並屬累及心臟。臨床一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徵.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