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膝關節炎透皮貼方

膝關節炎透皮貼方

發布時間:2020-12-26 03:20:49

1、治療風濕關節炎的常用外用膏葯有哪些?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葯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

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

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 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2、關節炎怎樣治療?

急性關節炎表現關節囊緊張膨大,向外凸出,呈大小不等的腫脹,觸診病關節,有熱、痛感。指壓病關節,可感到有波動感。穿刺病關節囊,可抽出比較混濁的黃色液體,這種液體凝固也較快。站立時,患病肢體關節屈曲,不願負重。行走時,呈跛行。慢性關節炎症狀較輕,但腫脹程度與急性關節炎相同。關節炎感染化膿時,患病關節高度腫脹,熱、痛和波動明顯。
治療方法

(1)患病初期活動要減少,要採取冷敷療法,並纏上壓迫綳帶。

(2)氫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青黴素30萬單位,向患部的關節腔內注射,4天注射一次。

(3)化膿性關節炎,可採取穿刺排膿,再用0.5%普魯卡因青黴素沖洗創腔,然後注進抗生素。

(4)用蟾酥、蒼耳子、楓樹球各4.5克,共煎汁,一次灌服。

(5)從健康牛的關節中抽5~12毫升滑液,注入到病牛的患病關節囊中。

3、風濕性關節炎中葯透皮療法用什麼葯最好

建議用可暖舒活液。排濕排寒效果不錯。

4、膝關節疼是怎麼回事?是風濕嗎?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應該是得了膝關節炎,不是風濕。你可以去醫院做理療,兩到三次應該就可以了,具體根據醫生的要求;或者在家的時候可以用熱的濕毛巾敷在疼痛處,時間在二十到三十分鍾左右。平時要注意保暖,也不要太勞累,畢竟腿可是很重要的呀~

5、鐵拐李經絡透皮保健貼十歲孩子能用嗎孩子化膿性關節炎術一月腳伸不直能用這種保健貼嗎

去痘痘和痘印的方法去豆方法:去葯店買一瓶維生素E(3——4塊錢就有50粒裝),擦在臉上,一星期3次,半小時候洗掉,(因為,維生素E怎麼講也是油狀的東西.

6、中國四大膏葯都是什麼?

煎膏、軟膏、膏葯、敷葯

四大膏葯之一:煎膏:唐時稱「煎」。通常是葯物經過煎煮、去渣、濃縮,再加蜜或糖製成的稠厚半流體狀供內服的製品,具有葯物濃度高、體積小、穩定性好、便於服用等利益。煎膏劑的效用以補養為主,兼有平緩的治療效果,葯性潤澤,故又稱「膏」或「膏滋」。也有將加糖的稱為「糖膏」,加蜜的稱為「蜜膏」。近年風行全國的膏方,即為此類。單純的煎膏根據稠度分干浸膏、浸膏、流浸膏。咱們平常熬的草葯就歸於煎膏的一種

四大膏葯之二:軟膏:古時稱「貼」。是用植物油、蠟臘、凡士林或動物脂肪等作基質,加入葯物加熱後,獲取有效成分;或不經加熱,研粉摻入所製成的供皮膚或粘膜使用的半固體劑型。習稱「葯膏」,又稱「油膏」。具有保護、濕潤、光滑或部分醫治效果。某些軟膏劑中的葯物亦可透皮吸收而表現全身醫治效果。平常用的凡士林就歸於軟膏系列

四大膏葯之三:通稱為「膏葯」,系將葯物溶解或混勻於適當基質中,攤塗於裱褙材料上,供貼敷使用的一類近似固體的外用劑型,具有局部治療作用或全身治療作用。根據基質組成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鉛膏葯、松香膏、橡膠硬膏、巴布膏劑、透皮貼劑

四大膏葯之四:敷葯:古時稱「薄」,是將葯物粉末,用各種液體調制後,使成糊狀及軟膏狀,敷貼於人體部分或穴道上的一種制劑。又稱「薄葯」、「敷貼」、「糊劑」。根據賦形劑的不一樣,可分為水性敷葯和油性敷葯兩類。包含暫時調劑和制劑制備兩個內容:這中如今也很盛行,即是我們通常用的透皮貼的,通過不一樣的葯粉加滲透劑就可治療不一樣的病症。

(6)膝關節炎透皮貼方擴展資料:

膏葯從很久以前便被人們作為一種滋補品和外用的治療貼敷劑廣泛用於生活中,縱觀古今,膏葯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煎膏、軟膏、硬膏和敷葯。

膏葯即是外治法最常見、效果又是最好的一種葯物。研究過膏葯的人總感覺製作起來並不復雜,膏葯製作的關鍵問題在細節上,一個細節不注意就會失敗。由於製作方法和基質的不同造就了四大類不同的膏葯。


7、透皮貼的使用說明和禁忌症

關節炎、老寒腿、風濕等疾病經常發作,膏葯的使用頻率就大大增加。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膏葯,其葯物組成並不完全相同,但形式上基本都是『橡皮膏葯』,即將葯附著在衛生膠布上,再將膠布貼於患處。一、貼前注意乾燥和干凈。膏葯常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腫未潰。也就是說,像關節炎、肩周炎等關節疼痛,以及一些磕碰等外傷,都可以哪裡出問題在哪裡貼膏葯,但有一點一定要注意,那就是皮膚表面如果有破損、潰爛時,千萬不要貼膏葯,弄不好會導致感染。「另外,貼之前要將被貼部位的皮膚用溫水擦洗干凈,然後徹底晾乾再貼。這樣有助於發揮葯效。」常章富教授提醒。二、有些部位不能貼。雖然說膏葯的使用非常靈活,基本上是哪裡出現問題就貼在哪裡,但是,在頭面部特別是近眼處、口鼻處等附近,不宜貼。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要貼部位的汗毛比較多,比較密,那麼最好先用醫用剃刀將汗毛刮掉後,再貼膏葯,否則影響葯效的吸收。三、過敏體質不能貼。如果貼上膏葯後,10分鍾左右感到被貼部位的皮膚出現發癢、灼熱、刺痛時,要趕緊揭掉。這說明患者對膏葯過敏。過敏體質者,通常不宜貼膏葯,因為他們的皮膚很容易出疹子,貼上後不僅不利於葯物吸收,反而會帶來皮膚問題。有許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是過敏體質,因此如果貼上後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揭掉。四、最長不超過24小時。由於膏葯用於肌表,因此膏葯一般取氣味厚重的葯物,貼於體表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一般一劑膏葯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時間長了,不僅葯物已經失去效用,而且還對皮膚不好。五、起泡不要弄破。如果貼過膏葯的皮膚上紅腫起泡,首先盡量不要將水泡弄破,用消毒紗布敷在上面,讓水泡自己消退。如果水泡起在容易被弄破的位置上,那就需要處理一下,可以到醫院請專業人士挑破並敷葯,也可以自己用家裡的縫衣針,先在火上將針尖燒紅,稍微涼一涼後,從水泡下端將其挑破,將水放出後,水泡的外皮不要動,用消毒紗布敷好,等待其自愈。六、洗澡時揭膏葯不疼。膏葯在揭掉時有時會很疼,如果揭之前先用溫水在膏葯表面濕一濕,然後再揭就會好很多。常章富教授還告訴大家一個簡便易行的方法,那就是在洗澡時揭膏葯,那樣就一點也不會疼了。

與膝關節炎透皮貼方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