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葯泡腳治未分化型關節炎用哪些葯材?
當歸乾薑浴暖身袪寒受到寒氣影響,寒底人士或氣血循環較差的人士怕冷的情況更為嚴重。除了進食溫熱補品如羊肉、鹿茸等補身外,不妨以一些溫熱活血的中葯來浸足浴,例如乾薑、附子和吳茱萸均是溫葯,具有散寒止痛和溫經通脈的功效,有助打通經脈,並幫助袪散寒氣,令身體溫熱。若能加強氣血循環,效果就相得益彰,可加入行氣活血的中葯如當歸和黨參等,令氣血暢順運行全身。材料乾薑1兩、附子1兩、黨參1兩 、當歸1兩、吳茱萸5錢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鍾,並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鍾。功效:行氣活血,暖身袪寒。天氣轉冷,稍一不慎,身體便容易受病邪,特別是風寒感冒更為普遍。想預防應不時用一些袪散風寒的中葯作食療,又或製成葯液浸浴或足浴,有助預防風寒感冒,在初發期間更能減低惡化機會。中葯如荊芥、防風、羌活和紫蘇葉等均是發汗解表的中葯,具有升散作用,即能透過發汗而袪除表邪,治療惡寒、發熱、頭痛等外感症狀。
材料羌活1兩、獨活1兩、防風1兩、荊芥1兩、紫蘇葉5錢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鍾,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鍾。功效:辛溫解表,袪風防感對於關節炎什麼中葯泡腳,上面介紹了很多方法,大家不妨試一試上面給出的治療方案。中葯治療關節炎是目前治療關節炎的最好方案了,因為中葯能夠透過調理身體而進一步對疾病疾病進行治療。當然,中葯治療的過程是比較慢的。除了中葯治療方法外,還有物理治療,手術治療,食物治療等。這些治療都是可以幫助大家恢復健康。不過,為了預防這種疾病。
2、治關節炎的中葯 求高手指點下
食療方:木瓜陳皮粥 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將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可化痰,除濕,`通絡。減輕樓主此症狀!
3、我想開家中葯泡澡房,可以安個人身體需要選擇,比如,關節炎,類風濕,皮膚病,還有更多
您好:根據您所提供的症狀資料,您這應屬於中醫所說的痹症,與體質因素,氣候,飲食及生活環境等有密切關系,建議飲食營養結構合理,避風寒,最好服用中葯湯劑風寒濕痹(行痹)可服用防風湯(防風,麻黃,桂枝,葛根,當歸,生薑,大棗,甘草等)發散風寒,祛風通絡,調和營衛。風濕熱痹可服用白虎加桂枝湯合宣痹湯加減治療,治以清熱通絡,祛風除濕;痰瘀痹阻,可服用雙合湯加減,治以化痰行瘀,蠲痹通絡等治療。配合中葯泡腳(乳香,沒葯,紅花,細辛,桂枝,透骨草等)。若屬會寒邪侵襲可配合艾灸。有較好的效果。
4、中葯治療骨性關節炎效果好嗎?
中醫治療骨骨性關節炎效果好嗎?我認為還算可以。他要比。誒,雅緻的應該好的多多的。因為中葯啊,它可以調節你。整個身體。嗯,中醫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也按五行。原理進行調理。是很有啊科學性的。
5、求中葯泡腳治療風濕的葯方。
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熏洗療法? 熏洗療法是將中葯煎煮後,乘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葯性從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現介紹幾種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內科學》方)。 ②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鍾,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學院附院方)。 ③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葯?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葯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葯敷療法? 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 (2)石蒜、生薑、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於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 (3)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於關節冷痛者。每次5~10分鍾即可見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黃膏塗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於關節紅腫者。 (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塗敷患處。 (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葯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 (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 (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 以上6~10療法,均適用於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 (11)坎離砂(熨劑):用鐵屑和醋混合後,產生溫熱效應,直接熨敷局部。已被製成外用熨劑成葯。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重著,或痛處有腫脹者。
6、如何通過中葯外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一)熏蒸療法
取荊芥、防風、艾葉、大蒜(去皮)各30g,將上葯放入盆中加水煮沸後,將患部置盆上熏蒸。每次熏蒸1~2h,熏蒸後要用干毛巾擦乾患部,並防止受涼。每日熏蒸一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d。
(二)中葯浴
取生艾葉、防風、透骨草、威靈仙各30g,布包放入盆中加水煮沸後,放至溫,將患處或全身浸泡在葯液中。每次30min至一個小時,出浴後用溫水沖去殘葯,擦乾防止受涼。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d。
中葯浴在炎症的急性期不宜使用。
7、治手指關節腫痛有何偏方和中葯處方
應該算是風濕性關節炎了,後果如果不注意和保養,將來等年齡偏大以後,會隨著專病情演變成類風屬濕,到時候就不好治療了,葯的話,最好是在伏天吃一些去風濕的中葯,因為古語講和醫術中說,伏天是治療風濕的最好時間段,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在出完大汗後直接用涼水來冷卻,空調也盡量的少吹,吃飯的時候在做菜時盡量多放一些花椒和辣椒的調味品,你想為什麼南方人在那麼潮濕的空氣中生活,得風濕的反而少,其實你也不必太為這個事情擔心,多鍛煉也會有效果,冬天注意保暖主要是在關節的部位。基本上每個人都有點風濕,不必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