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真菌與關節炎

真菌與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12-19 09:19:15

1、吃山葯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山葯味甘、性平,來入肺、脾、源腎經;不燥不膩,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慾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症。山葯鮮品多用於虛勞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腎氣虧虛。
(1)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葯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2)滋腎益精
山葯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症,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
山葯含有皂苷、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4)降低血糖
山葯含有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5)延年益壽
山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2、麥盧卡蜂蜜對人體有什麼功效?

好功效:
1、麥盧卡蜂蜜抗菌活性等同於4%-10%苯酚對各種細菌和真菌引起傷口感染有促進癒合作回用;
2、改善消化良殺滅答引起胃部疾病細菌減輕胃潰瘍、腹瀉、十二指腸潰瘍等腸胃病症狀幫助痊癒
3、對咽喉炎有較好療效和口腔酸性物質保持牙齒健康
4、含有高水平抗氧化物質提高綜合免疫力增強人體耐力
5、含有寡糖含蔗糖食用發胖且有助減肥
適合人群
1、腸胃病患者胃腸潰瘍、細菌性腹瀉、腸胃炎等;
2、消化良、便秘者;
3、咽炎、口腔潰瘍、牙病患者;
4、抵抗力弱者老年人、孕產婦;
5、細菌性皮膚感染潰瘍、濕疹等皮膚疾患者
內服:直接食用或用30℃溫水沖水服用保證蜂蜜營養成分被破壞
清晨匙羹有助排便清理腸胃;也塗抹麵包食用
飯前半小時匙羹舒緩胃潰瘍和消化良症狀控制胃酸分泌;
睡前匙羹有助睡眠身心放鬆
外用:直接擦於皮膚上消毒對於外用急救治療(灼傷或其創傷)每日兩次用敷料敷

3、類風濕關節炎怎麼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減輕關節炎症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降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
治療原則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療、聯合用葯、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功能鍛煉。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
2.一般治療
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後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煉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葯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症狀。
3.葯物治療
方案應個體化,葯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葯、慢作用抗風濕葯、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制劑及植物葯等。
(1)非甾類抗炎葯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最為常用的葯物,適用於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葯物包括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2)抗風濕葯(DMARDs)又被稱為二線葯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3)雲克即鍀[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是一種非激發狀態的同位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緩解症狀的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小。靜脈用葯,10天為一療程。
(4)糖皮質激素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葯物。但在下述四種情況可選用激素:①伴隨類風濕血管炎包括多發性單神經炎、類風濕肺及漿膜炎、虹膜炎等。②過渡治療在重症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緩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應首先減少或緩慢停用激素。③經正規慢作用抗風濕葯治療無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劑量激素。④局部應用如關節腔內注射可有效緩解關節的炎症。總原則為短期小劑量(10mg/d以下)應用。
(5)生物制劑目前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上,已經有幾種生物制劑被批准上市,並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在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種生物制劑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單抗)也稱TNF-α嵌合性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已證明對甲氨蝶呤等治療無效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強調早期應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靜點,3mg/kg,分別於0,2,6周注射一次,以後每8周靜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為1個療程。需與MTX聯合應用,抑制抗抗體的產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和AS療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國內有恩利及益塞普兩種商品劑型。③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是針對TNF-的全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推薦的治療劑量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單抗),IL-6受體拮抗劑,主要用於中重度RA,對TNF-α拮抗劑反應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薦的用法是4~10mg/kg,靜脈輸注,每4周給葯1次。⑤抗CD20單抗Rituximab(利妥昔單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Rituximab也可與環磷醯胺或甲氨蝶呤聯合用葯。
(6)植物葯目前,已有多種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植物葯,如雷公藤、白芍總甙、青藤鹼等。部分葯物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具有一定的療效,但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4.免疫凈化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葯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葯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葯物治療。
5.功能鍛煉
必須強調,功能鍛煉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煉。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外科治療
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范圍從腕管綜合征的松解術、肌腱撕裂後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

4、手指蓋上有小坑是怎麼回事

看指甲測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這是不唯心的。一個人必須營養好,指甲才能正常生長,否則就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現象,醫生們往往能以此診斷出重要的疾病。下面介紹幾種指甲反常的現象:
1.杵狀膨大:指甲顯著地向上拱起,而且圍繞手指變曲。指甲杵狀膨大可能表示患有氣腫、結核病、心臟血管病、潰瘍性結腸炎或肝硬化。
2.藍新月:指甲根部的新月形白痕若有一層藍暈,表示可能有下列病症中的任何一種:血液循環受阻、心臟病、雷諾氏征狀、手指和腳趾的血管痙攣,通常是由於曾受冷凍所致。但有時也與類風濕關節炎或自身免疫的疾病紅斑狼瘡有關。
3.匙狀甲:指甲中間下陷,整片指甲變成平坦或匙狀。這種指甲與鐵質不足性貧血病、梅毒、甲狀腺障礙,風濕熱等有關。
4.林賽氏指甲:指甲近甲尖的一半呈粉紅色或褐色,近甲狀表現的一半呈白色,這種指甲又名兩截甲,可能是慢性腎衰竭的一個跡象。
5.博氏線:指甲上出現橫溝,是表示營養不良或得了某種會暫時影響指甲生長的嚴重病症,如麻疹、肋腺炎、心臟病突發。
6.泰利氏指甲:指甲下面的皮膚大部分變成了白色,只剩下近指甲尖處的一小部分仍然呈現正常的粉紅色。這可能表示肝臟硬化。
7.黃甲徵候簇:指甲生長速度減慢,而且變得厚和硬;呈黃色或綠色,成因包括慢性呼吸疾病、甲狀腺病或淋巴病等。
8.出血:指甲上如果出現這些縱向紅紋,是表示微血管出血,如果多條這種血線出現,可能預示患了慢性高血壓、牛皮癬或一種名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的致命感染。
9.不規則凹點:很多牛皮癬病人有此現象。
10.成行的凹點:指甲的表面變成如打銅師傅捶成的銅器表面,有時是因為患了簇狀禿發症所致。這是一種醫學界還不甚了解的身體免疫病,會造成頭發部分或全部脫落。
11.褐斑或黑斑:這種色斑,特別是那種指甲擴展到周圍的手指組織的,可能是表示患了黑色瘤。它們也許是單一的一大塊,也可能是一堆小斑點,最常見的出現地方是拇指和大腳指。

5、鼻竇炎有哪些類型?

1.急性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症狀輕重不一,一般兒童較重,成人較輕。典型患者既有全身表現,又專有局部症狀屬。全身可表現為食慾不振,周身不適,畏寒發熱等;局部可表現為持續性鼻塞,嗅覺障礙,流涕可為黏液膿性或膿性,甚至混有血液,個別鼻涕帶有腥臭味。最常見的症狀是頭痛和鼻竇發炎區的脹痛。頭痛的特點是初期為彌漫性持續性,日夜輕重不分,而且疼痛隨咳嗽、揖鼻、屈身、低頭體力勞動、大便時明顯加重;而卧床休息,應用血管收縮劑滴鼻、蒸氣吸入,頭痛顯著減輕。部分患者尚有咽喉發癢、咳嗽、耳鳴、失眠及眩暈等表現。

2.慢性鼻竇炎

慢性鼻竇炎的全身症狀無明顯特異性,通常表現為頭昏,易疲倦,記憶力減退,失眠,精神抑鬱等慢性中毒症狀;局部則以長期鼻塞、嗅覺減退、流膿涕為主要表現,頭痛可有可無,若有也不像急性期那樣明顯和嚴重,多數表現為飩痛和局部沉重感。化膿性鼻竇炎如不及時治療,可並發眶內感染、顱內感染、呼吸道感染,或形成病灶而引起風濕熱、多發性關節炎、腎炎等。

與真菌與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