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嗎?
如果關節附近有痛風結節破潰,同時伴有急性關節炎發作,為了預防可能出現的細菌感染,可以酌情給予抗生素治療。如果關節周圍的痛風結節破潰後發生了化膿性細菌感染,也會引起關節周圍紅腫與疼痛,而不一定屬於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此時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而無須使用秋水仙鹼。1.痛風患者伴有發熱及細菌感染,如果只有關節及痛風結節而確實無腎臟病變時,尿常規及腎功能檢查正常,則抗生素的選擇及使用劑量與一般患者基本相同。2.但一些痛風患者往往存在潛在性腎臟病變,臨床無明顯症狀體征,因此痛風患者在選擇抗生素時應盡量使用無腎毒性的抗生素制劑,如青黴素類、紅黴素、螺旋黴素、林可黴素、麥迪黴素、頭孢菌素類、磷黴素、黃連素等。3.呋喃類如呋喃坦丁、呋喃唑酮,喹諾酮類如吡哌酸、氟哌酸、氟嗪酸等抗菌葯,對腎臟毒性較輕微,一般不屬禁忌,但對腎功能有減退的痛風患者宜慎用。4.一些對腎臟有損害的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葯及先鋒黴素工、Ⅱ號等,以不用為妥。5.痛風患者發熱有些根本與細菌無關,在沒有確切把握和經驗的情況下,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
2、痛風的表現
風多見於中年男性,女性僅佔5%,主要是絕經後女性,痛風發生有年輕化趨勢。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為四期,即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間歇期、慢性期[3]。臨床表現如下:
1.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徵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於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多於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首次發作多侵犯單關節,部分以上發生在第一跖趾關節,在以後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該部位。其次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關節,肩、髖、脊柱和顳頜等關節少受累,可同時累及多個關節,表現為多關節炎。部分患者可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惡心等全身症狀,可伴白細胞計數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應蛋白增高等。
2.間歇發作期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周後可自行緩解,一般無明顯後遺症狀,或遺留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及刺癢等,以後進入無症狀的間歇期,歷時數月、數年或十餘年後復發,多數患者1年內復發,越發越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症狀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受累關節一般從下肢向上肢、從遠端小關節向大關節發展,出現指、腕和肘等關節受累,少數患者可影響到肩、髖、骶髂、胸鎖或脊柱關節,也可累及關節周圍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狀趨於不典型。少數患者無間歇期,初次發病後呈慢性關節炎表現。
3.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皮下痛風石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是長期顯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於皮下、關節滑膜、軟骨、骨質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結果。皮下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見於反復發作的關節周圍及鷹嘴、跟腱和髕骨滑囊等部位。外觀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皮膚表面菲薄,破潰後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皮下痛風石常與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並存。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破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和繼發退行性改變等。臨床表現為持續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慢性期症狀相對緩和,但也可有急性發作。
4.腎臟病變
(1)慢性尿酸鹽腎病尿酸鹽晶體沉積於腎間質,導致慢性腎小管一間質性腎炎。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結石尿中尿酸濃度增高呈過飽和狀態,在泌尿系統沉積並形成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於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結石較小者呈砂礫狀隨尿排出,可無症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和積水等。
(3)急性尿酸性腎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驟升高,大量尿酸結晶沉積於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晶體。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即腫瘤溶解綜合征)等繼發原因引起。
3、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局部應如何處理?
1.痛風性關節炎在急性發作時,局部紅腫十分明顯,組織的炎性反應 也很劇烈,不宜作理療、按摩、及針灸治療.2.也不宜使用傷濕止痛膏、虎骨膏及塗擦風濕油、正骨水之類.如果 局部有痛風石,則更不宜敷貼此類葯物,以免引起痛風石局部皮膚 破潰.3.也不宜用冷敷或熱敷.4.最簡易安全的方法是將患肢抬高,盡量減少搬動,卧床休息,並立 即服用秋水仙鹼. 母親畫的牡丹點擊放大圖片
4、痛風怎麼辦快速止痛?
痛風患者應堅持「四低一高」的飲食原則,即低嘌呤,低熱量,低脂,低鹽和多飲水,以減少專尿酸合成,促進尿酸排屬出,延緩病情發展。如果注意生活方式加用嗞鳳草茶調理,有效的促進尿酸的排泄,那麼痛風可以不發作的。
1.低熱量:要控制熱量攝入,蛋白質供應應以植物蛋白為主。
2.低嘌呤:應長期控制嘌呤的攝入,即減少含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家禽,海鮮,豆類等。
3.低脂肪:每天油脂應控制在25克左右,並以植物油為主.
4.低鹽:限制鈉鹽,每天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5.多飲水:心腎功能正常者應多喝水,每日飲水應大於2000ml,以保證尿量,促進尿酸排泄。另外,痛風患者還應多食蔬菜,水果,禁酒,並控制肥胖,高血脂,適當鍛煉,以減少痛風的發生。
5、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不宜理療?
(1)急性期不宜理療。痛風性關節炎在急性發作時,局部紅腫十分明顯,組織的炎性反應也很劇烈,不適宜再接受外界的刺激性治療。理療、按摩、推拿、針灸等均可使局部的血流量增加及溫度略升,因而可加重充血的程度。針灸及推拿還可使局部的炎性疼痛更加嚴重。所以,在急性發作時是不宜施行理療、推拿、按摩或針灸的。
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可以考慮進行理療、推拿、針灸等,以協助關節功能的改善,對肌肉也有良好的作用。
(2)急性期不宜外敷葯物。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時,突出的表現是紅、腫、熱、痛,關節止痛膏等外用膏葯,風濕油、正骨水等外用塗劑,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充血加重,所以在關節炎急性發作時不宜使用。如果局部已有痛風石生成,則更不宜敷貼此類葯物,以免引起痛風石局部皮膚破潰。
(3)冷、熱敷均不宜。關節炎急性發作時,局部同樣不宜用冷敷或熱敷的方法。冷敷雖然可以暫時使局部的疼痛減輕,但在冷刺激下局部血管收縮,血流減少,不利於炎症的吸收與消散。此外,冷敷後局部皮膚溫度降低,容易導致尿酸進一步沉積在皮下,使局部炎症反而加重。熱敷可使病變部位充血與水腫加重。不能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
6、痛風最開始是什麼症狀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復雜的關節炎類型,各個年齡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發病率高於女回性。痛風患者經答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然性的關節疼,發病急,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水腫、紅腫和炎症,疼痛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當疼痛發作時,患者會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大腳趾被火燒一樣。最常發病的關節是大腳趾(醫學術語:第一跖骨),但發病的關節不限於此,還常見於手部的關節、膝蓋、肘部等。發病的關節最終會紅腫、發炎,水腫後組織變軟,活動受限,最後影響日常生活。
痛風日常保健,得甫的茲風草茶中草葯配方,每天兩袋,緩解痛風症狀,無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
第一:要注意避免受冷、過度疲勞、感染、外科手術、進餐過飽、飲酒等誘發因素。
第二:控制攝入含嘌呤的食品。患者以肥胖者居多,因此必須控制飲食,降低體重。適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以減輕腎臟排泄蛋白質代謝產物的負擔。本病系嘌呤代謝紊亂所致,故每個患者應熟知各種食物中所含嘌呤的多少。
第三:盡量多飲水。必須使每天尿量至少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以利尿酸的排泄,保護腎臟。在炎熱的夏季,尿量往往較少,故更應注意多飲水。
7、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一般如何治療?
趕快用「秋水仙鹼」和「吲哚美辛」各二粒服下。隔六小時後才能再服,每天最多服三次。如此可安。服葯四小時後就不會疼痛且會開始退癀消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