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朋友的姥姥得了關節炎(可能是風濕性的),年紀太大不敢手術。求中葯葯方
雖然一百多年以前,已經提出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個病名,而且此後世界各國對本病的病因也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可惜直到如今,仍無定論。發病的原因,目前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免疫因素
滑膜組織中有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滑膜液含有 lgG、類風濕因子—lgG—補體形成的不溶性免疫復合物;循環抗體濃度增高,血清可測得lgM類風濕因子和抗核抗體;類風濕血管炎的發生與血清病相似。這些免疫特徵的形成過程決定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和發展。近年來,許多學者通過實驗研究和臨床實踐,主張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並提出自身免疫學說,目前已為多數學者所承認。
遺傳因素
類風濕因子陽性的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直系親屬患病率是普通人群患病率的 2倍,而類風濕因子陰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直系親屬及患者配偶的患病率不增高,並發現單卵孿生者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一致率為33%,而雙卵孿生者僅6%,人類白細胞抗原是一個重要的遺傳因素系統,類風濕性關節炎家屬易感性與 hla-dw 4 及hla-drw 4 相關。 類風濕性關節炎還考慮與免疫應答基因有關。
感染因素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有滑膜炎、發熱、白細胞升高和血沉增快,所以可能與感染有關。數十年的大量研究尚未能從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血液、滑膜液或滑膜中找到某一種恆定的病原體,所以感染只是一種可疑因素。
過敏因素
本病病理改變和血清病與異性蛋白在實驗動物中誘發的過敏狀態相似,故認為與過敏反應有關。
內分泌失調
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生於女性,懷孕期間關節炎症狀常減輕,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抑制本病等,認為內分泌因素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似有一定關系。但根據研究,病人的腎上腺結構及其他內分泌功能多屬正常。
營養代謝障礙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常有體重減輕或營養不良。所以認為本病有營養代謝障礙,但病人的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均正常,可能為血漿蛋白形式的改變,導致體重下降和骨質疏鬆等。臨床觀察患者多缺乏維生素 C和維生素B 6 。
誘發因素
一般來說,受涼、潮濕、勞累、精神創傷、營養不良、外傷等,常為本病的誘發因素。有關機構曾對10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進行統計,以寒冷(42%)和潮濕(27%)誘發者占絕大多數,此外,尚有感染(10%)和外傷(8%)及無明顯誘因可查者(13%)。RA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但其發病過程與免疫反應有密切關系。
2、風濕泡酒葯材配方?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籌。痹症是指風邪、寒邪、濕邪侵襲人體後,使人體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的以肌肉、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
用中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療效確切。如果把具有抗風濕作用的葯物配成葯酒,則可增加這些葯物活血益氣,暢通經絡的作用。並且,服用葯酒治病,簡單方便。現介紹幾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葯酒配方:
①活血舒筋酒——主治關節疼痛麻木
原料:獨活30克、寄生50克、秦艽30克、防風20克、細辛10克、川斷30克、茯苓60克、桂枝3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制川烏15克、當歸60克、生地30克、川牛膝30克、甘草2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1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0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首次的服用量減半。
功效:活血祛風,舒筋通絡,祛寒除痹。此方主治關節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等病症。
注釋:此方是獨活寄生湯減去人參、杜仲,加入川烏而成。獨活寄生湯原本就是治療痹症的有效方劑,再加入川烏,則增強其祛寒逐痹的功效。
②烏頭通痹酒——主治寒邪引起的關節痛
原料:制川烏20克、黃芪60克、桂枝30克、芍葯46克、穿山龍60克、青風藤60克、鑽地風60克、僵蠶60克、烏梢蛇60克、蜂房36克、甘草24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天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此方適用於因病人感受寒邪而引起的關節疼痛。
注釋:方中川烏,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黃芪有益氣固表的作用,它可以防止病人因出汗過多而引起的表虛症;桂枝、烏梢蛇、地龍、穿山龍、青風藤等均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的作用。
③三痹酒——主治風寒濕引起的腰腿疼
原料:人參、黃芪、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杜仲、川牛膝、川斷、桂心、細辛、秦艽(音交)、獨活、防風各3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裝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壯筋骨、祛風濕、通經絡。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風寒濕痹久治不愈所引起的腰腿疼痛、肢體無力,關節伸屈不便等病症。
注釋:本方的特點是:扶正與祛邪並重。方中人參、黃芪、生地、杜仲、川斷、當歸、甘草具有補益氣血、強筋壯骨的作用;川芎、秦艽、獨活、防風、細辛、牛膝等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散寒止痛的作用。
④溫經酒——主治下肢關節疼痛
原料:黃芪60克、當歸30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蒼術75克、巴戟肉120克、防風15克、香附朱15克、石斛45克、萆(音閉)薢(音謝)30克、獨活3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溫經絡、祛風濕、強筋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等病症所引起的下肢關節疼痛。
注釋:本方的功效重在補氣血、祛風濕。方中的牛膝具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獨活、防風等葯具有抗風濕的作用。
⑤祛風活血行氣酒——主治上肢關節疼痛
原料:羌活、防風、桂枝、荊芥、青皮、茴香各9克,陳皮18克,威靈仙14克,當歸18克,甘草14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祛風活血、行氣止痛。用此方治療由風寒濕邪外襲所致的上肢關節疼痛,療效顯著。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籌。痹症是指風邪、寒邪、濕邪侵襲人體後,使人體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的以肌肉、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
⑥木瓜酒——主治四肢麻木、周身疼痛
原料:木瓜、當歸、威靈仙、狗脊、牛膝、海風藤各15克,川芎、白芷、人參各9克,雞血藤30克,制川烏3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1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散風祛寒、活絡止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無力等病症。
注釋:方中的木瓜、威靈仙、海風藤等具有祛風濕、舒筋活絡的作用;川烏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作用;牛膝、狗脊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人參有大補元氣的作用;白酒有引葯歸經的作用。諸葯配伍,可一同起到祛風散寒、活絡止痛的功效。
⑦二活酒——主治上下肢關節疼痛
原料:獨活(去頭蘆)18克、羌活(去頭蘆)18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5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5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祛風勝濕、止痛。主治風濕性上下肢關節炎。
注釋:羌活與獨活均是祛風濕的主要葯物。但羌活的葯性燥烈,偏於發散,善治上半身的風濕症。獨活的葯性緩和,其發散的作用不及羌活,善治下半身的風濕症。用白酒浸泡此兩味抗風濕葯可增強「二活」祛風止痛的功效。
病人在服用上述葯酒時應注意兩點:①川烏的毒性較強,但制川烏的毒性相對較弱。如在使用制川烏時,配上有解毒作用的甘草,其毒性會更弱。但因每個人對葯物的反應各異,若病人服用上述葯酒後,出現唇舌發麻、手足麻木、惡心、心慌、脈遲等中毒症狀時,則應減小制川烏的劑量或暫停服葯。②大多數祛風濕葯的葯性均辛熱。這些葯可使人體的血流加速,血壓上升。因此,嚴重高血壓患者、處於妊娠期或經期的婦女應禁用葯酒。 類風濕中葯浸酒
[葯物組成] Ⅰ號:黃芪20g 當歸10g 制附子10g 威靈仙10g 羌獨活各10g 稀薟草10g 姜黃10g 木瓜15g 生川草烏各10g 白芷20g 白花蛇5條 全蠍30g 蜈蚣10條 地鱉蟲30g 桃仁20g 紅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沒各10g 乾薑10g 防風己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Ⅱ號:黃芪20g 當歸10g 威靈仙10g 豯薟草10g 姜黃10g 木瓜15g 白花蛇5條 全蠍30g 蜈蚣10條 地鱉蟲30g 桃仁20g 紅花15g 狗脊10g 制乳沒各10g 防風己各10g 秦艽10g 雷公藤20g 桑枝30g 土茯苓30g 黃柏20g 丹皮20g 鉤藤20g
[功能主治] 逐痹通絡兼以扶正。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用法用量] 每次服20ml,每日服二次,十五日為一療程。一般服二至四個療程。服葯期間如有口舌麻木,則停服一星期後續用。風寒濕痹型用Ⅰ號,風濕熱痹型用Ⅱ號。
[制備方法] 上葯浸入曲酒2500,浸泡一星期。
3、我媽的膝蓋骨疼了差不多半年了,是風濕性關節炎症,有哪位朋友能給我一副中葯配方嗎?謝謝!
風濕性關節炎是比較常見骨關節疾病,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的患者。
治療方案比較多,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就是打針吃葯,最有效的方案是按摩、針灸、貼膏葯。
4、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哪些中葯方?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葯治療:此病因無特效葯,在治法上應對症治療,宜用增強體質的葯。中葯方面多為健脾胃、養氣血、補肝腎等常用扶正大法。如金匱腎氣丸、山楂丸、龜靈集、人參蜂王漿等可用於急性期以後各期,有增強體質,調解代謝,提高抗病能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