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老人關節炎腿疼有秘方

老人關節炎腿疼有秘方

發布時間:2020-12-05 19:24:37

1、治療腿痛的秘方

缺鈣或受寒往往會腿痛的,還有以下原因: 引起腿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由於運動或是意外造成摔傷、扭傷、拉傷而引起的腿痛,首先應當到骨科就診,讓醫生排除有無骨折肌腱的拉傷、損傷以及軟組織損傷。 二是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關節部位腫脹、疼痛,應考慮是風濕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遊走性的疼痛,患者感覺一會兒這里的關節痛,一會兒那裡的關節痛;類風濕常累及指間關節,臨床表現為晨僵,活動不靈活,此類情況應到風濕科就診,沒有風濕科的醫院一般內分泌科接診此類患者。 三是內科疾病引起的腿部腫脹、疼痛。心臟病、腎臟功能不健全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有可能出現腿部腫脹和疼痛,應及時到相應的專科進行診治。孫博士提醒,不論哪一種原因引起的腿部不適,都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就診時,一定要注意帶好自己以往的檢查記錄,並如實向醫生說明自己的身體狀況、患病情況及以往病史,以便醫生根據情況更准確地分析判斷病情,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腰腿痛的自我手法治療 腰痛伴有腿痛的患者可採用自我手法治療,自我手法治療簡便易行,適合患者和家屬自行操作。那麼,有哪些腰痛伴有腿痛的病症適合自我手法治療呢?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牽涉性腿痛,多見於老年人,他們的腰部並沒有特別嚴重的疼痛和不舒適,只是覺得活動不靈便。腿痛的特點是隱痛不適,白天輕晚上重,X光片上只顯示長了程度不同的骨刺;二是下肢動脈功能不全,這種腰腿痛的特點是,行走時加重,休息片刻後迅速消失;三是下肢供血障礙,它的疼痛規律是活動時不加重,休息後也不減輕,只有經常變換姿勢和體位才能緩解;四是老年脊柱強硬,檢查可發現胸椎、腰椎各方向的活動都達不到正常范圍,腰背部肌肉發僵。腰和腿持續隱痛不適,休息後反而加重,活動時才感到輕松;五是退行性脊椎滑脫,這是老年人得的一種病,腰腿的疼痛不適只有在溫暖的環境或熱敷後才能緩解,休息不活動時反而加重。X光片上顯示下關節突增生,腰椎向前滑脫不超過五分之四,一般多發生在第4腰椎。 自我治療的手法分以下5個步驟: 1、捏跟腱:跟腱就是俗稱的懶筋,位於足跟的後上方。在床上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節稍用力分別捏兩側跟腱,以能耐受為度,捏20至30下即可。 2、推小腿:如果是小腿後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兒;如果是小腿外側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腳趾的那一側。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魚際由上向下保持壓力向下推,可以塗些「按摩乳」或隔著一層軟布,推20至30次。 3、點穴:第1個穴位在坐骨結節(臀溝中央能摸到的骨頭尖)和股骨大轉子(胯骨外側突出的骨頭)聯線的中點。第2個穴位是大腿後方中央。第3個穴位是在小腿肚中央。 第4個在內踝的後方。跪在床上,用中指或拇指按在穴位上,以有酸麻脹感為佳,每個穴位點1分鍾。

2、中老年人腿疼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老人出現腿痛,或間歇性跛行和走路沒勁兒時,可能是血管堵塞了,應該考慮看外周血管科.供應四肢血液的血管稱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適很常見,常常誤認為「老年關節病,體力不好,或坐骨神經有問題等.腿痛症狀不能只當成是老年慢性病,不著急慢慢地治療,最終延誤診治良機.關節病和神經病變引起的腿痛和外周血管病變引起的腿痛是可以區分開的.前者引起的腿痛是持續性的,而後者是間歇性跛行和疼痛,如行走幾分鍾後出現小腿,臀部,髖部或足弓疼痛,發緊,僵硬或沉重,但休息幾分鍾後又能恢復行走,反反復復.另外:1.骨質疏鬆2.間歇性跛行:是否經常感到四肢無力,容易疲勞或出現四肢冰冷和麻木的感覺?您是否有小腿肚或足部乏力,酸脹,疼痛的感覺,休息後疼痛又會消失.是否在不運動的情況下,您的足趾,足部或小腿肚也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到了夜裡更為劇烈,這些症狀要考慮間歇性跛行3.血管間歇性跛行:血管間歇性跛行與神經間歇性跛行的表現有點相似,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屬於血管外科疾病,後者屬於骨科範疇.由於兩者的發病都在老年期,脊柱和血管的改變可以同時存在,所以發病表現相似,不易區別.血管間歇性跛行患者疼痛更大程度上與運動有關,而不是和脊柱姿勢的變化有關.其症狀好發單側,伴有冷感,一般沒有感覺麻痹,步行停止症狀即可改善,消失,最重要的是因為動脈閉塞,這一側的足背動脈搏動一定減弱或消失.4.骨性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退化,變性,增生為病理特點的關節病變,大多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最突出的症狀是關節酸痛,其特點是:疼痛-緩解-再疼痛,反復發作.清晨起床時疼痛較劇,稍活動後疼痛即緩解,活動過頻疼痛又再起,休息後可再度緩解.若處於某位置過久或活動多時,疼痛又起,可聽到關節粗糙摩擦聲.隨年齡增長,症狀會逐漸增重,還可影響其他關節部位.判斷骨性關節炎主要依靠X線檢查,關節間隙不等寬或狹窄,關節處的骨質疏鬆,骨質增生或關節膨大乃至變形,軟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贅形成等,是骨性關節炎的基本特徵.防骨質疏鬆,平時多注意合理飲食,定期運動.保持均衡飲食確保攝取足夠的鈣質及維生素D,如高鈣低脂的鮮奶及芝士,魚類及深綠色的菜都是好的選擇.根據體質的陰陽偏頗,定期選服補腎之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穩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水平,間接抑制破骨細胞的骨吸收活動.應戒煙及避免過量飲酒,及時防治全身性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堅持適當運動長期堅持循序漸進的運動,如游泳,保健操,太極拳,散步等,不僅可減緩骨量的丟失,還可明顯提高骨鹽含量,促進骨細胞的活性.但不宜參加劇烈運動,尤其是引起肌肉過度酸痛的運動.打拳,跳舞時轉身,轉頸及彎腰動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做一些負重的運動,如爬坡,上樓梯等,幫助建立骨骼的鈣質儲備.工作,活動或休息時,均不要長時間處於同一體位或姿態,要經常進行動作位置的變換調整.意見建議:

3、老人腿疼變形是什麼原因

1、間歇性跛行
是否經常感到四肢無力、容易疲勞或出現四肢冰冷和麻木的感覺?您是否有小腿肚或足部乏力、酸脹、疼痛的感覺,休息後疼痛又會消失。是否在不運動的情況下,您的足趾、足部或小腿肚也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到了夜裡更為劇烈,這些症狀要考慮間歇性跛行。
2、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是以關節軟骨退化、變性、增生為病理特點的關節病變,大多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最突出的症狀是關節酸痛,其特點是:疼痛-緩解-再疼痛,反復發作。
清晨起床時疼痛較劇,稍活動後疼痛即緩解,活動過頻疼痛又再起,休息後可再度緩解。若處於某位置過久或活動多時,疼痛又起,可聽到關節粗糙摩擦聲。隨年齡增長,症狀會逐漸增重,還可影響其他關節部位。
判斷骨性關節炎主要依靠X線檢查,關節間隙不等寬或狹窄、關節處的骨質疏鬆、骨質增生或關節膨大乃至變形、軟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贅形成等,是骨性關節炎的基本特徵。
3、血管間歇性跛行
老年人腿疼怎麼回事。血管間歇性跛行與神經間歇性跛行的表現有點相似,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屬於血管外科疾病,後者屬於骨科範疇。由於兩者的發病都在老年期,脊柱和血管的改變可以同時存在,所以發病表現相似,不易區別。
血管間歇性跛行患者疼痛更大程度上與運動有關,而不是和脊柱姿勢的變化有關。其症狀好發單側,伴有冷感,一般沒有感覺麻痹,步行停止症狀即可改善、消失,最重要的是因為動脈閉塞,這一側的足背動脈搏動一定減弱或消失。
4、骨質疏鬆
原發性I型骨質疏鬆症是由於絕經後雌激素減少,使骨吸收增強引起骨量丟失所致,因此應選用骨吸收抑制劑如雌激素、降鈣素、鈣制劑等葯物治療。
原發性II型骨質疏鬆症其病因是由於年齡老化,導致激素自身調節失衡,使骨形成低下,應選用骨形成促進劑,如活性維生素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諾龍)、氟化劑和維生素K2等葯物治療。

4、中老年女性注意,腿疼不一定是關節炎,哪些特殊膝關節病要知道?

中老年人需要補鈣,人在這個階段非常容易出現缺鈣,骨質疏鬆的問題。特別是女性,很多女性在做月子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了年紀大的時候時候,身體就會非常不好,經常會出現腿疼的問題。很多人會覺得腿疼一定就是關節炎,其實不是這樣的,有很多的原因都有可能會引起腿疼。     

    

骨質疏鬆

這一種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尤其多發於絕經後婦女以及老年男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症。這也是引起中老年女性腿疼的一個非常明顯的原因。

下肢動脈硬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表現為患肢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動脈搏動消失,肢體組織營養障礙,趾或足發生潰瘍或壞疽。

間接性跛行

這種疾病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的感覺,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不適感會消失。

骨性關節炎

這種疾病會導致清晨起床時疼痛較劇,稍運動後疼痛即緩解,運動過頻疼痛又再起,休息後可再度緩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引起的腿痛與氣候變化有關,寒冷感冒時腿痛加重,溫暖時緩解。

以上這些都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在出現腿疼情況下,馬上要做的是到醫院做一個詳細檢查,找到原因才能對症治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使用葯物,葯物使用不當的話,不僅不能治療疾病,還有可能讓疾病加重。

5、老人腿痛!!幫幫忙

一、什麼是風濕和類風濕
風濕和類風濕是當前對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簡便稱呼。從西醫學的角度講,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寒性炎症性病變。我們簡單解釋為風濕性關節炎輕一些,本病以全身遊走性疼痛為主要症狀,其關節等沒有形態改變;類風濕關節炎除疼痛外,還有腫脹、關節強直、軟組織攣縮、關節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改變,比風濕性關節炎要重得多。兩者間雖有病因相同之處,但病理機制、臨床症狀表現乃至治療,都不完全一樣。
二、什麼是痹(證)一痹病一風濕病
痹證、痹病、風濕病是中醫的病名,中醫有5000年的歷史,早在2500年前《黃帝內經》中就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的記載。清朝的林佩琴在《類證治裁痹證》一書中最早提出痹證的病名;宋朝的竇材在《扁鵲全書.痹病》一書中最早提出痹症的病名。漢代的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痙溫病脈證》一書中最早提出風濕為病兩字。因為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各醫家散居全國的天南海北,荒山野嶺,交通、通訊不便,各自為醫,所以病名據統計多達3744個,總觀其各自的論述,都很相似於現代醫學風濕或類風濕等疾病。近代中醫專家,學者按歷史的沿革把中醫的病名確定為風濕病。所以我研究院按全國統一稱此病的稱號—風濕病。
三、風濕病的病因和病機是什麼?
風濕病按西醫的觀點其患病原因是一種以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症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很多學者認為與遺傳因素、自身免疫反應有關,總之目前西醫對病因病理至盡尚未明確。中醫認為發病原因和發病過程的道理大體有四種:
1、外感六淫之邪:
六淫之邪氣是指風、寒、署、濕、燥、火六種正常之氣太過的六氣侵入人身體引起發病的氣就稱為邪氣,風濕病是受到風、寒、濕邪氣侵入人身而發生的。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生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風寒濕邪閉阻經絡和關節,不通則痛,故而引起關節腫脹疼痛。
2、營氣衛血失調:
中醫講營氣衛血,營氣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氣調血暢。營養四肢百骸臟腑經絡。營衛和調,衛氣在外保護人的體表,防禦邪氣侵入身體,營衛不和,邪氣乘虛而入,故營衛失調是風濕病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3、臟腑陰陽內傷:
按中醫陰陽五行的觀點講,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心主血脈: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腎主骨。發生風濕病主要是肝脾腎發生內傷,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在體為骨是作強之官;肝為筋之本,、藏血生筋,統司筋骨關節;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來源,主四肢肌肉。人體的陰陽之氣必須保持平衡,如果陰陽不平衡,出現偏盛偏衰,受到邪氣侵入,所以發生風濕病的熱與寒的症狀表現。
4、痰濁瘀血內生:
痰濁與瘀血即是人體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產物,也可以作為病因作用於人體,風濕病大多有慢性進行過程,疾病已久,則病邪由表入里,由輕而重,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臟腑功能失調的結果就產生痰濁與瘀血,這些就是風濕病情纏綿而難治的根本原因。
四、得了風濕病都有哪些症狀?
患風濕病的病人,因為患者年齡、性別、體質不同,所受的病邪不同,也就是得病的原因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臨床症狀先後不一樣,但總的來說最早的症狀是疼痛,有時串痛,有時是局部劇疼。疼痛是每個病人第一個出現的症狀,其次出現關節的病變,某處一個關節、二個關節,或多處關節同時出現疼痛、腫脹、發熱、變形,關節活動受限,晨僵(每天早晨起床時關節僵),關節強直等一系列症狀,人體的指(趾)小關節、頸、胸、腰椎關節,上肢的肩、肘,腕、下肢的髖、膝、踝等關節處都可發生。
五、應當怎樣治療風濕病
風濕病的治療原則,是根據四診所收集的客觀臨床表現,以中醫的整體觀念為指導,運用辨證論治的方法,在對風濕病綜合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臨床治療法則,如扶正祛邪、標本緩急,正治反治、三因制宜、血散疏通、同病異治與同病同治等。而在具體治療方法上有散寒通痹法、除濕通痹法、清熱通痹法、散寒祛風法、祛風化濕法、散寒除濕法、祛濕清熱法、養陰祛風法、寒溫並用法、通經活絡法、行氣活血法、祛濕化痰法、化痹散結法、化痰祛瘀法、補益脾胃法、益氣養血法、滋腎養肝法、溫補肝腎法等四十多種方法,我院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經篩選後,主要以散寒通痹,祛風化濕、行氣活血、通經活絡、緩急止痛、滋補肝、腎為指導的治療方法。
六、調動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是治療風濕病的關鍵
治療風濕病,我院多年的治療經驗之一是:必須調動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首先向病人介紹得病的原因病理機制,治療的方法,說明治療風濕病,病人和醫生要很好配合才能治好風濕病。因為風濕病的主要症狀是疼痛,病人出現活動就痛,所以病人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動,這樣使氣血不活,經絡不通,肌肉組織緊張拘急,關節筋腱粘連和攣縮,使肌肉、筋腱、關節變形,失去正常的功能。所以必須鼓勵病人除參加日常家務活動,做慢步走、快步走、慢跑、快跑,做各種鍛煉身體的功法,打太極拳,進行自我保健按摩等,調動自身的活動能力。活動是治療風濕病的關鍵,這些是我院治療大量病人成功經驗。
七、大家共同努力預防風濕病的發生
預防為主是我國衛生工作的四大方針之一,預防是指人民大眾了解衛生知識,把疾病消滅在萌芽之中,以保證身體健康不發生疾病,對風濕病的預防我們提出以下五點,供大家參考:
1、保持精神愉快。疾病的發生與人的精神狀態有密切關系,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的內傷是發病的重要因素,節情內傷多由陰陽失調、氣血虧損、抵抗力減弱,易使外邪侵入發病。
2、堅持經常鍛煉。「生命在於運動」說明經常注意身體鍛煉才能健康,才能提高御邪能力,鍛煉的方法很多,諸如:散步、慢跑、練氣功、做體操、打太極拳、做自我按摩等。
3、防範風寒濕邪
風寒濕邪是風濕病的發病原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受風寒濕邪的侵害。不能在潮濕的地方久留,不能席地而坐,更不能卧地大睡;不能在風口處貪一時涼爽受風,不能長年受寒,更不能汗後當風,總之感覺受風寒濕邪易於成疾,受累一世,終身遺憾。
4、合理調配營養
「只要營養豐富,身體就會健康」這句話並不全面也不可取,人體需要各種元素和營養物質,不是吃的好,營養好就身體好,而要調配合理,雞、鴨、魚、肉、蛋、蔬菜、五穀雜糧、豆製品的食用,必須按年齡、性別、身體狀況和身體需要,合理調配為原則。
5、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當身體健康情況有變化或感到某一處有不正常時,應盡早就醫,要求檢查、診斷、治療。這是保護自身健康的要點,因為有些疾病若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則治癒率比延誤治療高出幾倍。對風濕病也不例外,如果出現關節、肌肉、筋骨等處疼痛、腫、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我研究院就有很多延誤治療的病人,尤其是誤服一些激素葯物又並發股骨頭壞死,造成終身遺憾。

6、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治老年人的腿痛嗎???

骨性關節炎中醫治療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27日 13:52)

郝軍 主任醫師,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骨節病科主任,從醫20餘年,曾在日本進修學習,擅長用保守與手術兩種方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病,提出「筋為骨用」的理論,並在此基礎上,以改善軟組織為主,開展以中醫為主治療方法,開展早中晚期骨性關節病。(左)

常正委 副主任醫師,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骨性關節病科,對骨性關節病及軟組織損傷疾病有深入研究,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16年,在中醫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治療骨性關節病,頸椎病和腰椎鍵盤突出等疾病方面有深入研究。發表專業論文10餘篇,專著及科研成果多項。(右)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這里是《健康之路》直播現場,歡迎您收看並參與我們的節目。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那麼這個腿部最先進入退休年齡的又是哪個部位呢?今天我們請到中醫大夫給咱們找出這個部位,而且還要講一講如何用中醫的辦法來治療它。今天來到現場的兩位專家是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的郝軍主治醫師和常正委,歡迎兩位。

人的腿部可能最先老的是膝關節這個位置。那麼到底膝部是發生了哪些改變呢?

腿上膝部改變叫骨性關節炎,也叫退行性骨關節炎,有時候也俗稱骨刺、骨質增生,但根本原因主要是軟骨蛻變,從而引起關節周圍一些增生性改變。

軟骨它是怎麼個蛻變法的呢?

軟骨是附著在關節上面的一層特殊組織,它平時起到一種潤滑的作用,減少關節摩擦力。但是在這個軟骨磨損以後骨質外露,也就是說上面這一層軟骨摩掉了,骨頭就露出來了。 這個軟骨是一次性的,它磨掉了就不可以再生。而骨質因為有血液循環,所以它可以再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軟骨磨損了,而骨質可以再生,那麼就逐漸的形成骨刺。

是什麼樣的原因又會引起關節的腫脹增生

膝關節的腫脹增生有好多種,規范到骨性關節病方面上來說,它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說的是先天性的,即俗稱的「羅圈腿」。繼發性是指,平時腿沒有毛病,但受了外傷,把軟骨碰掉了一大塊。

中醫治療的原理

中醫看病有兩個原則,一個是整體觀念,第二是辯證施治。整體觀念就是說病人的某個部位有病,但是對於他個人是一個整體,就說這個地方病變了可以影響到全身,全身的疾病也可以影響到這個地方。第二個辨證施治,應該這樣講人和人盡管得的病一樣,但是每個人又有他的特異性,這個就給根據不同的人然後來辨證施治。

「筋為骨用,筋能束骨」怎麼理解?

「筋為骨用」是我們醫院的一個主要治療方法,我們早期在治療骨折或者治療關節內骨折的時候,首先提出的就是動靜結合。就是指不要單純的讓骨頭生長,而是在長骨頭的同時也要注意周圍肌肉功能的恢復,關節的恢復。「筋能束骨」是指約束作用,下肢的功能,主要是兩個,一個是站立一個是行走,如果有這兩個功能,人幾乎是可以完成日常生活的。但是站立需要一個穩定的,這個穩定性主要靠筋和和韌帶來實現。就象房子一樣,我有一個房頂有一個地面,但是中間必須有梁,這個筋就是房子的梁作用。然後運動的作用是什麼呢?運動的作用就是肌肉和肌腱協調來使骨關節來產生活動。

當出現關節炎,這韌帶就好比在咱們膝蓋上拔河。可能一邊勁大一點,一邊較勁小一點。所以我們要達到平衡。那麼早期的一些表現是覺得膝蓋疼,那麼除此以外,還有哪些情況?

除了膝蓋疼以外,還有蹲下以後,往往站起來困難,這個時候大家通常都會到醫院拍片子,這個片子上可以看到髕骨稍微向外傾斜,骨頭上邊往往呈一個凹型。

那麼像這些患者,他們面對的這個中醫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每天都要接受中葯熏洗、口服中葯、展筋丹按摩的治療。主要作用是活血止痛,舒經通。在療程快結束的時候,還得進行大手法活筋的治療,大手法活筋不僅能夠活血化淤,舒經通絡,而且還可以達到放鬆肌肉,緩解肌肉張力的目的。對於髕骨易位的患者,還可以通過小尖刀的手術松解。

熏要熏洗,這個熏是什麼意思?

熏,按照物理療法說就是通絡溫熱的作用,這個熏是我們醫院自己治的葯物,是一種這種息疼寧,這種葯物放里頭,然後病人躺在床上,把關節放在加熱的地方,通過局部滲透,起到活血化淤疏通經絡的作用。

那麼按摩局部是疏經活絡嗎?

按摩是中醫的傳統療法,看似簡單其實道理挺深奧的,就是說,通過一些簡單的手法及在一些穴位上、經絡上,通過特定的滾動、按揉、理順,達到通經絡、活氣血的作用。

對於早期的患者用葯,是不是對後邊嚴重的患者有一定的區別呢?

骨傷科用葯用要提倡的三期用葯,也就是早期是破、中期是和、晚期是補。

中期骨關節炎和早期相比,有哪些不同?

中期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在兩個腿之間並攏的膝關節內側疼痛,上下樓梯時疼痛的更加明顯,出現小腿彎曲和聲響。

對於中期患者的治療手段有哪行不同呢?

一個是牽引一個是鞋墊。牽引看似是一個非常平凡的方法,通俗的講,牽引就是拉一下拽一下它可以令環節筋緊張起來;另一個作用,可以很直接的把有些關節拉直。鞋墊,盡管他的作用是在腳上,但是下肢是一個整體,鞋墊同樣能作用到膝關節內側,使膝關節內側間隙稍微變寬一點,也就是0型腿的彎能夠減輕

到了晚期會有哪些症狀?

骨性關節炎發展到晚期以後,可能行走都困難,兩腿變形,甚至夜間疼痛,不可遠行,比較重的就是坐輪椅、肌肉萎縮,基本上生活不能自理。

有些患者,怕手術,希望保守療法,我們前面提到了,中葯可以對這個有保守的療法,服葯,那麼中期是和,晚期是補。中晚期他的患者「和」和「補」又應該怎麼具體的去做?

中期的「和」我們講的主要是通經活絡,主要是和,調整氣血,疏經和絡的作用。晚期是補,主要是補肝腎,因為肝主筋,腎主骨,所以我們在治療中間,就是把全身的中醫的整地觀念用進來。在治療腿的過程中間,我們要補益肝腎,讓肝腎,更強壯一些,因為腎後天資本,然後筋骨會隨著強壯,是這個道理。

「補腎養肝,強筋壯骨」這個道理可不可以用到一般人的身上呢?以避免骨性關節炎太早的發生。

中醫有一個辨證施治,就是說盡管這個疾病,整個過程是這樣的,但是每個人又有每個人的特異性,不能說我買點這葯吃吃,我們還要通過辨證施治,看看你適應不適應吃這個葯,還有一個總體治療,比方像那種肌肉平衡的物理治療,還有那種手法牽引這些。

主持人: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骨性關節炎找上膝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大家又不想做手術的話,的確可以考慮一下,用中醫葯的方法來治療一下,在明天的節目當中我們里關注一下大腦。如果大腦里出現了的雲山霧罩的情況會是什麼樣?聽起來好像很浪漫,其是患者的大腦里出現了一些血管方面的問題,如果出現了大腦里的煙霧,應該怎麼辦,是不是治療的方法非常危險,歡迎點關注我們的節目,再次感謝兩位專家。

醫院的聯系電話:(0379)63546715 63546713
參考資料:http://www.cctv.com/program/jkzl/20050627/101362.shtml

與老人關節炎腿疼有秘方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