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大鼠關節炎模型

大鼠關節炎模型

發布時間:2020-11-22 10:31:06

1、怎樣用雞二型膠原和佐劑誘導大鼠風濕關節炎

患病以後,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積極治療,切忌以下幾種行為的發生:

一,早期不在乎,認為自己會好.有的人早期只有一個手指,足趾或腰,背,髖關節疼痛,但卻不在乎,等到病重了才去醫院,結果容易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二,未經醫生診斷,自己亂吃葯,導致各種不良後果(包括激素引起的骨壞死,骨質疏鬆等;抗炎止痛類引起的胃部不適,潰瘍,出血,肝腎損害等).

三,為圖省錢或方便,看街頭小廣告到非正規診療機構吃所謂的「驗方」.由於不知道「驗方」中含有的葯物成分,吃葯後症狀看似緩解了,病人就認為有「療效」,其實往往會掩蓋病情.要正規系統中醫中葯治療,選用靈效丹系列,骨神康系列治療.效果佳.

四,見好就收,不徹底治療.有的病人治療效果很好,但是一見病痛減輕,就停止治療,等再犯病時再治療,結果使病情不斷發展,越來越重.

2、如何構建帕金森病的大鼠模型

由於帕金森是中腦的黑質發生病變,黑質合成多巴胺能力降低,導致紋狀體內乙醯膽鹼遞質系統功能亢進。對於大鼠,如用葯物耗竭腦內兒茶酚胺(包括多巴胺),亦能使大鼠出現震顫性麻痹的症狀。

3、有關大鼠佐劑性關節炎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佐劑性關節炎?給你點資料
2005年02月21日 中草葯2004 Vol.35 No.9 P.1023-1026 為了研究山茱萸免疫抑制活性部位(鞣質活性部位,F-1C)對佐劑性關節炎(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有學者運用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流式細胞技術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觀察F-1C體內和體外對AA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並與環孢素A(CsA)和雷公藤多苷片(TW)進行比較。結果ig給予F-1C(30 mg/kg)對AA大鼠原發性足腫脹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該作用較TW強,較CsA弱;F-1C對AA大鼠低下的脾細胞增殖反應具有改善作用;對亢進的胸腺細胞增殖反應具有抑製作用。F-1C體外對AA大鼠低下的脾細胞產生IgG水平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並能抑制亢進的胸腺細胞增殖反應。可見F-1C治療AA大鼠原發足腫脹的作用可能與糾正AA大鼠的異常的免疫反應有關。

http://www.ilib.cn/Abstract.aspx?A=zhfsbx98200203019

這個網站上面有.自己去看看吧.

4、小鼠能做骨關節炎模型么

這幾篇文章都有提到Surgically-inced osteoarthritis in mouse:

http://www.nature.com/nm/journal/v15/n9/full/nm.1998.html
http://anatomy.ucsf.e/werbwebsite/LITTLE2010.pdf
http://dels-old.nas.e/ilar_n/ilarjournal/ejournal/pdf/v49eSalvarrey-Strati.pdf

5、葯理學中如何製造致病大鼠模型,常見的有哪些?分別應該怎麼做?

首先確定做什麼動物模型,是急毒還是亞急性或慢性毒性實驗。癌症模型、骨髓微核試驗、精子畸形、顯性致死、致畸試驗、代謝試驗等

6、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需要哪些東西

失血性休克是戰創傷常見的休克類型,也是導致健康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動物模型是失血性休克治療葯物和救治策略評價的基礎。大鼠模型由於制備簡單、價格低廉而被廣泛應用,但是國內外研究結果均表明,動物的生理狀態、實驗方法及復甦策略等影響模型的制備。在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前期研究中發現麻醉與固定方式、手術方式、術野暴露時間以及紅細胞懸液輸注時間等可能影響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模型的制備。本研究從術前准備、手術和復甦三個階段的重點環節入手,觀察休克復甦終點判斷指標(生理、生化、血液流變學與氧化應激損傷等)的變化,探討了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模型制備的影響因素。
1.術前准備中影響大鼠生理、血氣分析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因素分析
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模型的術前准備包括麻醉和固定兩方面。重點考察了麻醉和固定的不同方式對大鼠生理、血氣分析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模型制備過程中,常用的麻醉方式為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烏拉坦肌肉注射主要應用於腸系膜微循環觀察。前期研究提示,兩種麻醉方式除起效和維持時間有所不同外,對動物的生理、生化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等可能亦有不同影響。在不同麻醉方式的比較中,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和烏拉坦肌肉注射起效時間分別約為3.67和31min,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起效顯著快於烏拉坦肌肉注射;烏拉坦肌肉注射組平均動脈壓(meanarterialpressure,MAP)、收縮壓、舒張壓和體溫低於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組;術後50min烏拉坦組紅細胞、白細胞、與血小板數量有增加的趨勢,紅細胞壓積(haematocrit,HCT)明顯高於戊巴比妥鈉組,而動脈血pH值和血漿粘度低於後者。另外,線繩捆綁和膠布兩種方式固定4h均使大鼠MAP、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動脈血pH值隨時間延長而升高,總血紅蛋白(ctHb)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兩組間同一時間點各指標變化無顯著差別。
上述結果表明,烏拉坦肌肉注射麻醉影響大鼠生理、血氣分析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烏拉坦降低血壓的作用與其抑制膽鹼酯酶、造成乙醯膽鹼積累有關。烏拉坦對血細胞計數和HCT的影響可能與其動員血細胞入血、刺激骨髓造血有關。烏拉坦可能抑制呼吸,進而降低動脈血pH值。在腸系膜微循環觀察中應考慮烏拉坦上述影響,或選擇其他適宜的麻醉方式。線繩捆綁和膠布固定對生理、血氣分析指標的影響無顯著差別。
2.手術對大鼠失血耐受性與組織氧化應激損傷的影響
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控制性失血模型的手術包括分離血管及插入導管,根據研究需要選取手術部位。同時,失血性休克復甦模型制備耗時較長,手術對氧化應激損傷的影響可能與術野暴露時間有關。本部分著重研究了三種不同手術方式對失血耐受性的影響以及術野暴露時間對動物血氣分析、血液流變學及氧化應激損傷的影響。
本部分研究比較了以下三種不同手術方式對失血耐受性的影響:①同側股動、靜脈插管(簡稱「基礎性手術組」)是制備模型的基礎,經股動脈放血,股靜脈液體復甦;②同側股動、靜脈合並單側頸動脈插管(簡稱「頸動脈插管組」),頸動脈插管連接壓力感測器用於實時監測血壓;③同側股動、靜脈及單側頸動脈插管,同時分離對側股動脈用於超聲多普勒方法監測血流量(簡稱「股動脈分離組」)。三組術野依次擴大,檢測指標依次增多,針對不同的目標選用不同的手術方式。結果發現基礎性手術組在失血量多於頸動脈插管組和股動脈分離組的情況下(三組失血量依次約為51%,45%和45%),酸鹼平衡紊亂的程度比另外兩組輕,股動脈分離組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高於另外兩組,而血小板數量低於後者。
本部分研究還比較了術野暴露時間對動物血氣分析、血液流變學及氧化應激損傷的影響,發現與術後即刻和1h相比,術野暴露4h動脈血pH明顯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壓(pCO2)和ctHb明顯降低。此外,術後即刻脾臟組織MDA含量高於術後1h和4h,腎組織MDA含量在術後1h明顯低於術後即刻和術後4h。上述結果表明,術野擴大會降低動物對失血的耐受性,增加血小板的消耗,
增強對骨髓造血和免疫系統的刺激作用,證實了手術方式對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模型制備的影響。術野暴露時間延長引起滲血增多,加重臟器氧化應激損傷。同時,長時間麻醉狀態下呼吸系統的變化可能影響動脈血酸鹼平衡狀況。
3.紅細胞懸液輸注時間對大鼠生理、血氣分析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失血性休克大鼠實驗模型的經典復甦策略包括液體復甦和輸血兩方面,復甦
液一般採用晶體液或晶膠復合液,輸血常採用失血回輸或紅細胞懸液輸注。為使動物模型盡量模擬臨床實際情況,本課題組採用晶膠復合液與紅細胞懸液對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進行復甦救治。以往的研究多關注不同復甦液、不同血液成分及其配比對創傷休克救治效果的影響,對輸血時機的影響研究較少,而失血性休克復甦動物模型制備過程比較繁雜、耗時較長,不同輸血時機的選擇可能影響救治效果。因此,有必要探討紅細胞懸液不同輸注時間對大鼠生理、血氣分析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同時,臨床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包括緊急處理、後送、臨床檢驗、配型、備血等諸多環節,即使是院內急救,從輸血指征確認至輸血一般也耗時30min以上,不同輸血時機的比較性研究將為臨床治療提供實驗依據。
本研究採用重度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模型,探討了紅細胞懸液延遲輸注30min對大鼠失血性休克復甦的影響,動物隨機分為假手術組、即刻復甦組和延遲復甦組。發現紅細胞懸液延遲輸注30min使MAP和體溫恢復延遲,但延遲輸注結束後30min開始,兩組MAP無顯著差異,並且延遲輸注在體溫恢復方面表現出優勢。紅細胞懸液延遲輸注在糾正酸鹼平衡紊亂方面不遜於即刻復甦。
上述結果表明,對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模型而言,紅細胞懸液延遲輸注30min對動物的生理、血氣分析和血液流變學等指標無明顯影響。提示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模型制備過程中,紅細胞懸液延遲輸注30min不影響復甦效果。同時,緊急救治中輸血准備工作耗時30min內可能亦不影響臨床救治效果。
綜上所述,本研究從術前准備、手術和復甦三個階段的重點環節入手,探討了麻醉和固定方式、術野范圍和暴露時間,以及紅細胞懸液輸注時間等對失血性休克復甦大鼠模型制備的影響。發現了麻醉方式、術野范圍與暴露時間影響動物生理、血氣分析、血液流變學和氧化應激損傷等指標。本研究為失血性休克復甦動物模型的規范化提供了實驗依據。

7、大鼠的醫學研究

1.神經-內分泌實驗研究:垂體-腎上腺系統發達,應激反應靈敏,如可復制應激性胃潰瘍模型。常用大鼠切除內分泌腺方法,進行腎上腺、垂體、卵巢等內分泌實驗。
2.營養、代謝性疾病研究:大鼠是營養學研究的重要動物,曾用它作了大量維生素A、B、C和蛋白質缺乏等營養代謝研究。還常選用大鼠作氨基酸(苯丙氨酸、組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賴氨酸和精氨酸)和鈣、磷代謝研究。還可進行動脈粥樣硬化、澱粉樣變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腸潰瘍,營養不良等研究。
3.葯物學研究:大鼠血壓和血管阻力對葯物反應敏感,最適合於篩選新葯和研究心血管葯理。如常選用大量用直接血壓描記法進行降壓葯的研究;灌流大鼠肢體血管或離體心臟進行心血管葯理學實驗;毒扁豆鹼引起的大鼠升壓反應實驗模型,可用來研究影響腎上腺素能神經遞質釋放的葯物。
4.腫瘤研究:大鼠可復製成各種腫瘤模型,是腫瘤實驗研究最常用的實驗動物。它特別易患肝癌,可用二乙基亞硝胺、二甲基偶氮苯(DAB)復制大鼠肝癌動物模型;用甲基苄基亞硝胺誘發復制大鼠食管癌等。
5.傳染病研究:是研究支氣管肺炎、副傷寒的重要實驗動物。選用幼年大鼠進行流感病毒傳代,進行厭氧菌細菌學實驗,還可進行假結核、麻瘋、霉形體病、巴氏桿菌病、葡萄球菌感染(用激素處理後)、念珠狀鏈桿菌病、黃曲病、煙麴菌等真菌病等研究。
6.多發性關節炎和化膿性淋巴腺炎等的研究:大鼠足跖浮腫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篩選抗炎葯物的方法。大鼠的踝關節對炎症反應很敏感,常用它來進行關節炎的葯物研究。
7.行為表現的研究:大鼠已廣泛應用於高級神經活動的研究。它具有行為情緒的變化特徵,行為表現多樣,情緒敏感。
8.中耳疾病和內耳炎的研究。
9.畸胎學研究和避孕葯研究。
10.放射醫學研究常選用大鼠。因其無膽囊,常用它作膽總管插管收集膽汁,進行消化功能的研究。
11.肝臟外科研究:由於大鼠肝臟的枯否氏細胞90%有吞噬能力,所以肝切除60~70%後仍能再生,常用於肝外科實驗。
12.遺傳學研究:大鼠的毛色變型很多,具有很多的毛色基因類,例如野生色(A)突變種[野生色等位基因(a)和白化等位基因(C)]、淡黃色(d)、粉紅眼(p)、紅眼(r)、銀色(S)、沙色(sd)、黃色(e)、白灰色(wb)等,在遺傳學研究中常可運用。

8、大鼠可以作為人類疾病的哪些模型

很多抄啊,很多很多
目前生襲物實驗的目標是治療人類,而實驗材料就是大鼠,小鼠
我做過 小鼠心臟病葯物測試,腎病,癌症等等實驗。
特別是癌症實驗,使用裸鼠,直接注射人源腫瘤細胞(腦瘤,淋巴癌,肝癌等),然後等腫瘤長大/造模/給葯/取組織/生化實驗。,

9、請問動物模型的骨性關節炎的評分標准

:痛風性關節炎的主要病理改變是尿酸鹽晶體形成痛風結石,沉著在滑膜和關節軟骨上,導致滑膜增生和血翳形成,軟骨變性,軟骨基質可有小裂隙,並可破壞軟骨下骨,形成穿鑿樣改變,邊緣有骨質增生,關節組織破壞嚴重時,可以發生關節纖維化及關節強百。當急性關節炎症時,在關節液的吞噬細胞中可見尿酸鈉結晶,故可稱為「結晶沉積性關節炎」。(孔 氏 康 復 燙 幫你 解 決 這 一 問 題)

與大鼠關節炎模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