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類風濕患者死亡的原因是什麼
目前公認為類風濕關節炎本身不引起患者死亡,但均認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因其它系統的疾病,使其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如肌肉骨骼、肺和支氣管腫瘤、血液腫瘤、冠心病、中風、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腎功能衰竭、胃腸道癌、營養不良等患病率比正常人高。另外,還有服用葯物的毒副作用也要考慮。
2、痛風為什麼會致死呢
痛風是很折磨人的,每逢陰雨天,身體就非常疼痛,給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所以降低身體內的尿酸含量就是避免痛風發作的最根本解決辦法。那麼痛風怎麼辦?這里建議老葯方滋風草茶可以試試,每天喝兩袋可以較好的改善痛風症狀。除此之外,合理的飲食規律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注意事項:
1、限制總能量,防治超重或肥胖
已經確診為高尿酸血症、痛風的人群,每日攝入總能量應比正常人減少10%-20%,防止發胖超重。肥胖人群也要減少攝入,以免出現過多酮體,而減少尿酸的排出。
2、多吃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
這是一條萬金油,科學原理在於它們屬於鹼性食物,尿酸及尿酸鹽在鹼性環境中容易被溶解、排出。除了水果蔬菜以外,蘇打水、蘇打餅干、鹼面也是屬於鹼性食物,可以適量吃。
3、少喝富含果糖的飲料
雖然水果要多吃,但是富含果糖的果汁盡量少吃,因為果糖可促進核酸(也就是DNA)的分解,增加尿酸生成。像蜂蜜雖然嘌呤低,但裡面65-80%是葡糖糖和果糖,同樣要少吃。
4、禁酒
是的,得了痛風的人,不是要少喝酒,而是絕對,禁止喝酒!
上面說了,酒精容易使體內的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製作用,引發痛風。
5、補充一些膳食補充劑
它們可以促進尿酸鹽的溶解,有利於緩解痛風。這條知識別處沒有,趕緊告訴有痛風的家人。
6、多喝水
這句話講爛了,但確實管用。人體水分不足,血液中的水分減少,尿酸濃度自然上升;身體缺水,排尿自然就少。尿都沒有,尿酸哪有出路!
3、秋水仙素對人體害處 能致死嗎
其實秋水仙素不僅可以用來培育多倍體,而且還是一種葯物,可以用來消炎止痛,但是有劇毒,所以使用時需小心,存在致死的可能性。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其具體葯物特性:
秋水仙鹼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有選擇性的消炎作用,對一般的疼痛、炎症及慢性痛風均無效。
秋水仙鹼通過:①和中性粒細胞微管蛋白的亞單位結合而改變細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粒細胞的趨化、粘附和吞噬作用;②抑制磷酸酯酶A2,減少單核細胞和中性白細胞釋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③抑制局部細胞產生白細胞介素6等,從而達到控制關節局部的疼痛、腫脹及炎症反應。
秋水仙素能抑制有絲分裂,破壞紡錘體,使染色體停滯在分裂中期。這種由秋水仙素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稱為秋水仙素有絲分裂(C-mitosis)。在這樣的有絲分裂中,染色體雖然縱裂,但細胞不分裂,不能形成兩個子細胞,因而使染色體加倍。自1937年美國學者布萊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素加倍曼陀羅等植物的染色體數獲得成功以後,秋水仙素就被廣泛應用於細胞學、遺傳學的研究和植物育種的工作中。例如,小麥與黑麥雜交,雜種是不育的,用秋水仙素處理,使染色體加倍,就能變成可育的異源八倍體小黑麥,在雲貴高寒地區種植,產量和品質都比小麥和黑麥好。50年代日本用秋水仙素處理一般甜菜得到了四倍體,後者與二倍體品種相間種植,從四倍體植株上收獲到三倍體種子。推廣種植三倍體甜菜,獲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1951年,日本學者木原均,用同樣方法培育成功三倍體無籽西瓜,秋水仙素也起了重要作用。秋水仙素有劇毒,使用時要小心。
不良反應
秋水仙鹼的毒性較大,常見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胃腸反應是嚴重中毒的前驅症狀,症狀出現時即行停葯,腎臟損害可見血尿、少尿、對骨髓有直接抑製作用、引起粒細胞缺乏、再生障礙性貧血。
[編輯本段]劑型規格
片劑 0.5mg×20s/盒
[編輯本段]適應症
本品可能是通過減低白細胞活動和吞噬作用及減少乳酸形成從而減少尿酸結晶的沉積,減輕炎性反應,而起止痛作用。主要用於急性痛風,對一般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風無效;亦可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有抗腫瘤作用,但毒性大,現已少用。
[編輯本段]用法用量
①治療急性痛風:口服首劑1mg,以後2~3小時0.5mg,直至疼痛緩解。極量:每日3mg。
②預防痛風急性發作:每日或隔日0.5~1mg。
③在應用別嘌醇或促尿酸排泄葯物治療慢性痛風時,亦可同時給予本品以預防發作。
[編輯本段]用葯須知
①使中樞神經抑制葯和擬交感神經葯的作用增強。
②可引起可逆性維生素B12吸收不良。
③胃腸道反應通常是對本品不能耐受或中毒的前驅症狀,應及時減量或停葯。
④與高血壓葯合用,可降低後者的抗高血壓療效。
⑤噻嗪類利尿葯與秋水仙鹼同時應用,會影響其抗痛風療效。
⑥有文獻報道,本品通過免疫抑製作用,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有效。
⑦孕婦可致畸胎,老年人易發生積蓄中毒,應慎用。
⑧干擾尿17-羥皮質酮測定值,使血清ALT及AST增高,尿血紅蛋白試驗出現假陽性。
骨髓抑制,胃腸反應,並可有麻痹性腸梗阻,漏於血管外可引起局部壞死(靜脈注射時用)
[編輯本段]抗腫瘤作用
【適應症】 對乳腺癌療效顯著,對子宮頸癌、食管癌、肺癌可能也有一定療效。部分病人的腫瘤縮小,有利於手術切除。
【用量用法】靜滴:每次2~4ml(1~2mg),加5%葡萄糖50ml,緩慢滴注,每日1次,1療程40~80ml。 靜註:每次2ml。用25%葡萄糖或等滲鹽水40ml,稀釋後緩注。 動脈滴注(通過動脈插管):用量同靜滴。
【注意事項】1.胃腸道反應有惡心、嘔吐、食慾減退、腹瀉、便秘等。 2.有骨髓抑制血小板、血細胞減少等。 3.偶有外周神經炎、手指發麻、全身疼痛無力、關節痛、脫發等。 4.局部刺激較大,葯液不得漏於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4、得了類風濕是不是會死亡我還能活多久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類風濕本身是不會致死的,但類風濕的死亡率也是有的,多是類風濕引發的並發症導致的不治身亡。
類風濕病患者的飲食,一般應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不可片面,正確對待葯補、食補問題。瓜果、蔬菜、魚肉、雞、鴨均有營養,不可偏食。
5、得了類風濕會死嗎?
類風濕患者是可以長壽的,與一般人群的壽命相差無幾。
但是前提是: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持合理的治療、有效的鍛煉及其他輔助治療。
類風濕的某些並發症會對病人的壽命產生影響。
6、據說釋迦牟尼佛身患關節炎,並且圓寂也跟關節炎有關。請問這種說法出自哪部佛經哪一品或者是另有出處?
最後教化
佛陀最後的一次行教化,是他八十歲時候的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記載著佛陀這一次化的情形:
爾時世尊,告具壽阿難曰:我今欲往波吒離邑。阿難陀言:如是,世尊,即與諸毖芻隨從世尊,發摩揭陀國漸次行,行至波吒離邑住底制邊。時彼邑人聞佛來至,悉皆聚會至底制邊處………
波吒離,是河南岸的渡口,即是後來阿育王時代的華氏城。第二天,在渡口上擠滿了為佛陀送行的人潮,摩揭陀國大臣禹舍也是送行者之一。他隨在佛陀身後,依依不的說:「世尊呀!我想在今天世尊經過的地方造一座門樓,命名為瞿曇門,把今天世尊經過的渡船場,命名為瞿曇渡船場。]
禹舍面前所立的,是一個高齡八十的衰病老人,他身著壞色之衣,手持乞食之缽,他沒有權勢,沒有財寶。然而,大臣禹舍和無數送行者,都以最誠摯的心情,最崇高的敬意,來為他送行惜別這就是世尊、這才是真正的世尊,為世人所尊崇的佛陀。
佛陀一行人渡過河,向北前進。他們行程極慢,日行十餘里,後來到達跋耆國的首毗舍離城。這時已到了雨季,氣侯酷熱潮濕,佛陀命隨行比丘到各地度雨安居,他自己由阿難陪著住入了城外的大林精舍。但八十歲的佛陀,經過長途跋涉之後,受不了酷熱和雨,竟自病倒了他風濕痛復發,胃腸也不適。佛陀以定力克服肉體的痛苦,掙扎了兩叄個月,雨季結束,健康漸漸恢復。但是佛陀自己知道,入涅槃已為時不遠了。
一天,佛陀在樹蔭下設座憩息,在旁隨侍的阿難說:「世尊呀!慶世尊痊癒,在世尊病重那些日子,我有天地昏暗無光的彷徨感覺。但想到世尊對僧伽的事情,還沒有遺訓,一定不致於就此涅槃,我心中才感到安堵。]
佛陀回答他說:「阿難呀!你所期待的是錯誤的。僧伽還對我期待什麼呢?我已從各種角度,把應說的全說了。在我的說教面,沒有隱瞞弟子,沒有俗說的「老師還保留一點兒」的秘密奧義。]佛陀繼續說:「而且,阿難呀!我不以為我是僧伽的領導者,或是以為所有的比丘都依賴著我因此,在我死後,沒有道理由我來指定僧伽的繼承人。]
最後,佛陀強調的說:「阿難呀!你們應該以自己為洲,依靠自己,不要依靠他人以法為洲,依靠法,切勿依靠其它。阿難呀!現在或者當我去世後,能夠以自己為洲,依靠自己,不依靠他人以法為洲,依靠法,不依靠其它的人,此人即是僧伽中的最高者。]
大般涅槃
佛陀病後,各地結夏的弟子也都回到大林精舍。佛陀帶著一行人離開毗舍離,向拘薩羅國的舍衛城前進。途中經過班陀村、訶帝村、祥婆村等地,這一天,到了末羅國的波婆村。波婆村有一個鍛冶工人純陀,是佛陀的在家弟子。他聞知佛陀經過該地,為了表示敬意,他備下了盛的午餐,請佛陀一行人光臨。
據說純陀供養的食物中,有一種菌類的蘑菇,漢譯經典中叫做[旃檀耳]的,佛陀吃了這種東西,不久就腹痛如絞(據巴宙教授所譯南傳大般涅槃經所載:佛陀食前曾告 知純陀,將旃檀耳盡奉給他一人吃,其它食物分給眾比丘。且,他食剩餘的旃檀耳,命純陀埋藏於地下,不令他人食)。佛陀攝心自持,語阿難曰:「我等去拘屍那羅吧!]
佛陀涅槃後,當時各地流傳著一首偈子,是這樣說的:
我聽說是這樣的:吃下了苦工純陀的供應,世尊得了病是足以致死的重病。
吃下了供養的蘑菇,得了腹痛的病。
而瀉肚的世尊說到:我們到拘屍那去吧。
這首實的偈子,是當時各地弟子,對佛陀由發病而涅槃傳聞的定型。
佛陀一行人往拘屍那進行,到了中途,佛陀體力已盡,對阿難說:
[阿難呀!我已經疲倦了,到林下休息吧!]
阿難說:「遵命,世尊。]一行人進入一片樹林,佛陀說:「阿難,我今背痛,汝將袈裟折為四重,我欲偃卧以自休息。]阿難在兩株排的沙羅雙樹下,鋪上一個簡單的墊褥,佛陀右脅而卧,阿難以一件折為四重的袈裟墊在佛陀背下,以減輕其背痛。
阿舍經上說,這片樹林名叫牛角沙羅林,在拘屍那城東數里之處。經典上所的[沙羅雙樹],事實上就是兩株列的沙羅樹。這兩株樹,因佛陀涅槃而名垂千古。
佛陀最後的一句話,是:「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
說完這句遺言,佛陀進入涅槃。
長阿含經三曰:「爾時世尊於負味城隨宜住已,告賢者阿難,俱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羅至波婆城闍頭園中,時有工師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請世尊明日舍食,時佛默然受請。(中略)大眾圍繞往詣其舍,就座而坐。是時周那尋設飲食供佛及僧,別煮旃檀樹耳,世所珍奇,獨奉世尊。佛告周那:勿以此耳與余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輒與。」玄義七曰:「八十二歲老比丘身,詣純陀舍,持缽乞食,食旃檀耳羹,食訖說法,果報壽命中夜而盡。」
7、人為什麼會死亡?
8、人類的七大致命疾病
1.心臟病--心臟病是現今先進國家的頭號殺手,每年有720萬人死於此症。
2.癌症--每年有630萬人死於癌症。
3.中風--全球每年死於中風的人數多達430萬以上。
4.糖尿病--全球有1億3千5百萬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25年,患者數目將會增加3倍。
5.骨質疏鬆症--僅僅在北美洲,骨質疏鬆症患者便多達2500萬。
6.關節炎--全球目前有超過1億6千5百萬人患有關節炎。
7.老人痴呆症--全球約有2900萬老人痴呆症患者。
9、膝關節炎會致死嗎?
嚴重的可能要做手術,死不了,但生不如死
10、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死亡原因有哪些?
Pincus 等人分析了13 個系列資料,共計2266 例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死亡病例。時間從1953 年到1986 年,發現有以下特點。
(1)死於心血管病者佔42.1%,似乎呈逐年上升趨勢。
(2)死於腫瘤者佔14.1%。
(3)死於感染者佔9.4%,1977 年美國資料為10%。
(4)死於腎臟疾病者佔7.8%,1977 年美國資料為1.1%。
(5)死於呼吸道疾病者佔5.3%。
(6)死於消化道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均為42%。
(7)死於其他原因者為6.4%(如交通事故等)。
由於該資料觀察者並非一人,診斷標准與年代不同,以及有些系列資料不全,可能會影響其客觀性和准確性。1993 年美國出版的《風濕病概要》中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死因在美國主要依次為感染、肺部疾病、腎臟疾病和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