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兒子也是得了幼年特發性關節炎,九歲開始治療吃葯,現在吃飯也吃不下葯也吃不進去,不知道該怎麼辦?
目前狀況,可能是吃葯把脾胃功能吃壞了!
不光看西醫,還要看中醫,祖國醫學博大精深,到正規中醫院,找這方面擅長的老中醫給看,也許會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
不要犯愁,愁也沒用,還是到正規國立大醫院打聽打聽,國內哪家醫院對治這種病拿手(不要聽廣告),中醫,西醫都打聽!
車到山前必有路!
祝,您的兒子早日康復
2、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診斷
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凡全身症狀或關節病變持續6周以上,能排除其他疾病者,可考慮本病。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分為7型。
(1)全身型JIA
(2)少關節型JIA起病最初6個月,1~4個關節受累。
(3)多關節型JIA(RF陰性)起病最初6個月,5個關節受累,RF陰性。
(4)多關節型JIA(RF陽性)起病最初6個月,5個關節受累,RF陽性。
(5)銀屑病性JIA
(6)與附著點炎性反應相關的關節炎
(7)未定類的JIA
3、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痊癒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是16歲以下兒童常見的結締組織病以慢性關節炎為主要特徵典型的關節炎的表現是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沒有任何特殊的治療能夠治癒JIA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能夠讓病人過正常的生活保護關節和臟器免於損傷等待疾病自發緩解大部分病人可以發生自發緩解緩解所需要的時間不同治療主要使用一些葯物它們能夠抑制全身和/或關節的炎症在恢復過程中保護關節功能防止發生關節畸形。
4、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全國哪家醫院治療好
只要診斷正確,醫院之間治療方法和治則都是差不多的,臨床路徑也是一致的。其實治療上並無太多差別。
你的心情可以理解,小孩有了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看著小孩受折磨,家長確實是比較鬧心。但是這個是急不來的,這種問題需要長時間治療和長時間恢復,心急反而會讓小孩受更多折磨,風濕骨病病人病急亂投醫的太多,往往也沒有理想的結果。
費你幾個建議,僅供參考:
1、找專業的科室和專業的醫生;
2、堅持治療,持續治療,不要疼就治,不疼就停止;
3、不要排斥非甾體抗炎葯和激素的運用,只要不濫用就好;
4、不要相信哪裡很快就能根治,你這樣急切的心理很容易上當受騙。
祝早日康復,請採納!
5、得了幼年特發性關節炎能不能吃豆類我女兒今年快十六歲,得了幼年特發性關節類,血沉高七十,手腳關節腫,
您孩子的病有可能是幼年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因子陽性的以後不良,目前主張生物制劑治療,效果很好,建議來我院就診,目前從事兒童風濕病治療的還就是北京兒童醫院經驗較多,可掛周二下午特需門診(其他很難掛)。
6、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以高熱,皮疹等全身症狀為主者應與全身感染(如敗血症,結核和病毒感染),惡性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惡性網狀細胞增多症以及其他惡性腫瘤等)相鑒別,以關節受累為主者,除了與風濕熱,化膿性關節炎,關節結核,創傷性關節炎等鑒別外,還應與系統性紅斑性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炎性腸病和銀屑病以及血管炎綜合征(過敏性紫癜,血清病,川崎病)合並關節炎相鑒別。
7、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可發於任何年齡,年齡在4歲以上多見,女孩在1~2歲為發病高峰,男孩則在2歲與9歲兩個年齡組為發病高峰。根據起病最初6個月的臨床表現,可分3型。
1.全身型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發病高峰在5~1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本型的特點為起病多急驟,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
(1)發熱弛張型高熱是此型的特點,體溫每日波動於36℃~41℃之間,驟升驟降,一日內可出現1~2次高峰,高熱時可伴有寒戰和全身中毒症狀,如乏力、食慾減退、肌肉和關節疼痛等,熱退後患兒活動如常,無明顯痛苦。發熱可持續數周至數月,自然緩解後常復發。
(2)皮疹也是此型的典型症狀,具有診斷意義,其特徵為於發熱時出現,隨著體溫升降而出現或消退。皮疹呈淡紅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可見於身體任何部位,但於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見。
(3)關節症狀關節炎是本病的主要症狀之一,發生率在80%以上。可為多關節炎或少關節炎。常在發熱時加劇,熱退後減輕或緩解。以膝關節最常受累,手指關節、腕、肘、肩、踝關節也常受到侵犯。關節常表現為對稱性腫脹、壓痛和晨僵,反復發作數年後,可出現畸形。最常見的關節畸形是腕關節強直、掌指關節半脫位和手指「天鵝頸」樣畸形。
(4)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約半數病例有肝脾腫大,可伴有輕度肝功能異常,少數患兒可出現黃疸,體溫正常後肝脾可縮小。多數患兒可有全身淋巴結腫大,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時可出現腹痛。
(5)胸膜炎及心包炎約1/3患兒出現胸膜炎或心包炎,但無明顯症狀。心肌也可受累,但罕見心內膜炎。少數患兒伴有肺間質損害。
(6)神經系統症狀部分患兒出現腦膜刺激症狀及腦病表現,如頭痛、嘔吐、抽搐、腦脊液壓力增高及腦電圖改變。
2.多關節炎型
女孩多見,起病年齡有2個高峰,1~3歲和青春早期。受累關節≥5個,尤以指趾小關節受累比較突出。起病緩慢或急驟,表現為關節僵硬、腫痛和局部發熱,一般很少發紅。通常從大關節開始,如膝、踝、肘,逐漸累及小關節,出現梭狀指。約1/2病兒頸椎關節受累,致頸部活動受限。顳頜關節受累造成咀嚼困難。少數發生環、杓(喉部軟骨)關節炎,致聲啞及喉喘鳴。晚期可出現髖關節受累及股骨頭破壞,發生運動障礙。關節症狀反復發作、持續數年者關節僵直變形,關節附近肌肉萎縮。
3.少關節炎型
通常在1~3歲起病,受累關節不超過四個。膝關節最常受累,其次是踝關節,再次是手的小關節,但幾乎任何關節均可受累。約20%的少關節型JIA患兒發生虹膜睫狀體炎,抗核抗體陽性患兒更易發生。
8、小孩是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全身型,現又發燒了怎麼辦
說明發熱是幼年特發關節炎病情活動引起的,該病本身可有關節疼痛,用雅美羅同時應給予強的松或改善病情抗風濕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