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骨關節炎x線檢查

骨關節炎x線檢查

發布時間:2020-03-28 00:06:35

1、膝關節外側半月板損傷或者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X線平片能查出來嗎?

骨性關節炎可以通過X線片查出,半月板卻只有通過核磁共振檢查!

2、骨關節炎如何自測呢?

骨關節炎的常規檢查為實驗室檢查,關節液常為清晰、微黃黏稠度高,白細胞計數常在1.0×109/L以內,主要為單核細胞。黏蛋白凝塊堅實。也可以做輔助檢查,X線平片於早期並無明顯異常,約數年後方逐漸出現關節間隙狹窄,此表明關節軟骨已開始變薄。

3、X線檢查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價值?

在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缺乏特異性的具有診斷價值的X 線特點。但是,如果把各種症狀和體征、好發部位、實驗室檢查和X 線所見綜合到一起,則能夠做出相當可靠的診斷。在晚期,如能見到具有本病特點的關節破壞和典型的畸形,譬如手指和腕關節的某些典型畸形,則能做出可靠的診斷。對本病的受累關節進行X 線照片檢查,不單單是為了確定診斷,還為本病分期、選擇治療方法和繼續觀察病變的進展情況,提供一個客觀的比較可靠的指標。

(1)一般的X 線片所見

軟組織腫脹。受累關節的軟組織腫脹常因滑膜增殖肥厚和關節腔積液所引起,因而多見於關節炎的早期和中期。此種軟組織腫脹以關節為中心,向關節周圍擴展,將透X 線較多的脂肪層、肌肉或皮下組織向外推開。只限於關節某一側的軟組織腫脹可能是皮下結節的影像。當然,要仔細觀察軟組織的腫脹情況,X 線照片的質量是很重要的。在本病,軟組織鈣化一般是看不到的。

骨質疏鬆。本病所引起的骨質疏鬆多系普遍性的,因本病的病程漫長,受累關節較多。如患者卧床不起,不見或少見日光,營養又很差,全身骨質疏鬆可能達到很嚴重的程度,以致疏鬆的骨骼呈炭畫樣(只見骨皮質的輪廓而看不到骨小梁)。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患者,骨質疏鬆往往更加嚴重,不但指骨和掌骨如炭畫樣、甚至可引起多數椎體的病理性壓縮性骨折

③關節間隙改變。關節間隙狹窄很常見。在骨性關節病時,可能只引起關節間隙部分狹窄,而類風濕多引起關節間隙全部狹窄。產生關節間隙狹窄的原因是關節軟骨面的萎縮、變薄或破壞,而這種破壞常因軟骨面的血管翳的直接腐蝕和中性粒細胞所釋放的各種蛋白酶可以溶解軟骨基質中的膠原纖維與透明質酸等,使軟骨失去基質中的支持物質,以致軟骨萎縮、變薄,最後消失。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間隙擴大並不常見,偶見於本病的早期關節腔內積液多者。

④骨質的改變。除前述的骨質疏鬆外,還可以看到其他的骨質改變。軟骨面邊緣骨質腐蝕和軟骨下骨質中的囊性改變,這在中晚期病變中相當常見,是類風濕肉芽腫(血管翳)腐蝕的結果;骨膜性新骨形成,這在年輕患者的手足小骨如掌骨、指骨、拇骨、趾骨和橈尺骨遠端常見到;關節破壞後骨端骨質吸收,可見於手足小關節、肩鎖關節等處。應注意,末節指骨遠端吸收是牛皮癬性關節炎和系統性硬化症的特點,在本病見不到。骨受壓變形,可見於骨質高度疏鬆的骨盆和椎體,前者可呈三角形,髖臼內陷,後者可形成多數病理性壓縮骨折。

⑤關節脫位和畸形。關節嚴重破壞和肌肉痙攣是造成關節脫位、半脫位和畸形的原因,譬如腕關節的下垂畸形,膝關節的屈曲攣縮畸形,掌指關節的尺偏畸形,手指的鵝頸畸形和扣眼畸形,前足的拇外翻和爪形趾畸形等。

⑥關節強直。關節軟骨面完全破壞消失後,關節即發生纖維性和骨性融合,使關節僵直,前者尚能見到一些不規則的關節間隙,後者則關節間隙完全消失,骨小梁通過。強直很少發生在功能位,而常發生在各種畸形的位置。

(2)類風濕性關節炎的X 線分期

參照美國風濕病協會的分期標准,國內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X線表現分為四期。

早期(骨質疏鬆期):普遍性骨質疏鬆和軟組織腫脹。

中期(破壞期):除早期所見外,還有骨端邊緣腐蝕,軟骨下囊性改變和關節間隙狹窄。

晚期(嚴重破壞期):除上述所見外,還有關節嚴重破壞、骨質吸收、脫位和畸形。

末期(強直期):關節已呈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這一分期主要是根據X 線上所顯示的關節破壞的程度而定的,而不是根據病程長短。另外,在同一位患者中各個受累關節的病期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能尚處於中期,有的可能已達到晚期或末期。

(3)不同關節的X 線片所見

①手指關節炎。早期可見骨質疏鬆及關節軟組織呈梭形腫脹,腫脹常為對稱性,且常發生在近側指間關節,較少見於遠側指間關節。偶見指骨骨膜反應性新骨形成。稍晚時,可見關節間隙變狹窄,骨端邊緣腐蝕或軟骨下骨質中囊性改變。更晚時,可見關節嚴重破壞,掌指關節脫位,屈曲畸形,尺偏畸形,手指扣眼畸形、鵝頸畸形等。

在同一隻手上,有時可見到各種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畸形組合。

再晚些時,可看到關節骨性強直,但比較少見。

②腕關節炎。早期可見諸腕骨骨質疏鬆及軟組織腫脹,腫脹常首先見於腕關節背側和尺骨頭附近。稍晚,可見腕骨呈蟲蛀樣腐蝕,各腕骨之間關節間隙狹窄,下尺橈關節間隙增寬,偶見尺骨下端骨膜反應性新骨形成。更晚,可見腕關節破壞進一步增加,尺骨頭向背側脫位,腕關節發生掌屈及尺偏畸形,最後常見腕關節諸骨呈骨性強直。

③肘關節炎。肘關節炎的X 線特點較少。早期可見骨質脫鈣疏鬆和軟組織腫脹。稍晚可見關節間隙狹窄及骨端邊緣腐蝕。晚期可見鷹嘴切跡因骨質破壞、吸收而擴大,在肱尺關節內側及冠狀突可見骨質增生。更晚,常見關節在屈肘位呈骨性強直。

④肩關節炎。早期可見普遍性骨質疏鬆、關節積液多者可見軟組織腫脹。稍晚可見肱骨頭邊緣骨質腐蝕。肩關節嚴重破壞以致產生脫位或強直的很少見。

髖關節炎。髖關節受累常為雙側性。早期以骨質疏鬆及軟組織腫脹為主。骨盆、髖臼、大轉子等處骨質均疏鬆。患側閉孔變小。

因關節內滑膜腫脹而將關節囊外脂肪層向外推擠而膨隆。稍晚可見股骨頭邊緣骨質腐蝕及軟骨下骨質中囊性改變和關節間隙狹窄。晚期可見骨質增生性改變,主要在髖臼外緣和股骨頭外側緣。病程很長或長期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患者,因骨盆骨質過於松軟而產生髖臼內陷。股骨頭吸收或關節強直、脫位者極少見。

⑥膝關節炎。早期可見骨質疏鬆及軟組織腫脹。側位X 線片上,髕上囊位於股四頭肌腱的後方,髕骨的上方(正常的髕上囊在X 線片上看不到,髕上囊腫脹或積液時才可看到長圓形軟組織陰影)。

髕下脂肪墊腫脹在側位片也清晰可見。稍晚,可見骨端邊緣腐蝕和軟骨下囊性改變及關節間隙變窄。晚期,關節破壞嚴重,可產生膝內翻、膝外翻和屈曲攣縮畸形。屈曲畸形嚴重者脛骨上端常向後半脫位。產生骨性強直的比較少見。

⑦踝關節炎。早期以骨質疏鬆和軟組織腫脹為主。軟組織腫脹在正位X 線片上見於內、外踝周圍,在側位X 線片上,前方可見踝關節囊外脂肪層向外膨隆,後方可見跟腱前方的三角形透亮區陰影受膨隆的踝關節後關節囊擠壓而變窄。晚期可見關節嚴重破壞及足下垂畸形。關節強直較少見。

⑧足部關節炎。足後部關節炎早期可見骨質疏鬆及足背軟組織腫脹,稍晚可見距跟關節、距舟關節、跟骰關節間隙狹窄及邊緣腐蝕,跟距骨窗消失。骨性強直比較少見。前足關節炎早期可見足趾變粗,骨質疏鬆,偶見趾骨骨膜新骨形成。稍晚可見關節間隙變窄,邊緣腐蝕。晚期則見拇外翻、扁平足和爪形趾畸形,骨性強直較少見。

4、骨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問題分析:你好;根據你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局部的軟組織損傷的情況,也可能是由於骨折的情況,出現局部的疼痛的情況

意見建議:在平時避免精神緊張,同時並合理休息,並且使用葯物尋孤風膏  並保持心情舒暢並給予相關檢查,以排除局部的病變的情況

5、骨關節炎是做CT還是X線

骨關節炎一般情況是做X線拍片。

6、骨性關節炎在實驗室檢查和X線表現有哪些異常

骨關節炎實驗室檢查血沉正常,類風濕因子正常,X線檢查有骨質增生,關節間隙變窄。關節囊性變,軟骨下硬化改變。

7、關節炎的確診一般要做什麼檢查?

你好,這個疾病的確診並不困難,一般以觀察為主,再配以CT,x線等即可,我查了一下上_海西_郊骨_科的官網,以下僅供參考。
1一般檢查觀察病人步入診察室非常重要.
2 關節檢查建議檢查所有關節即使是症狀局限於少數關節因為無症狀的關節在檢查時可可存在關節炎體征.
3.實驗室檢查應該與患者的臨床表現相符合因為整套的篩選實驗檢查沒有什麼意義.
4.影像學檢查B超X線攝片CTMRI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8、膝關節疼痛無外傷多年做x線檢查無毛病是什麼原因?應再做什麼檢查

膝關節疼痛常見原因有滑膜炎、骨關節炎、肌筋膜炎等,x線檢查無異常,可進一步核磁共振檢查,了解軟組織、關節軟骨等有無病變。。

9、肩周炎要做X線檢查嗎?

但臨床發現大約有1/3的病人,在肩周炎的不同病程期x線片上顯示不同的特徵性改變。 對於肩部疼痛的病人,應首先攝x線片檢查,該項檢查簡單方便,費用較低。約有l/3的病例可通過x線片檢查確診。對於大部分病例來說.雖然x線片檢查顯示正常影像,但是作為鑒別診斷手段之一,用以排除肩臂骨折、脫位、腫瘤、骨性關節炎和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臨床意義。 肩部X線檢查 對於手術治療的病例和採用某些特殊方法治療的病例,常先做x線造影攝片檢查,該方法對肩用炎約定性和定位更加准確。但是由於造影術有血管反應和頻發的反應性疼痛,並且其方法復雜,所以不主張常規應用。

與骨關節炎x線檢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