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紫斑性關節炎

紫斑性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3-27 02:30:21

1、我女兒是關節炎紫癜

過敏性紫癜的治療比較慢,建議去醫院住院治療,目前主要治療方法就是激素增強免疫力!控制過敏食物,宜多吃高維生素C、維生素K、高植物蛋白的食物,治療有病因治療、對症治療、激素治療及血漿置換等!最後祝患者早日康復

2、紫癜病有什麼症狀

症狀:
1.皮膚
大多數以皮膚紫癜為首發症狀。皮損表現為針頭至黃豆大小瘀點、瘀斑或蕁麻疹樣皮疹或粉紅色斑丘疹,壓之不退色,即為紫癜。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後變為棕色。一般1~2周內消退,不留痕跡。嚴重者可發生水皰、血皰,壞死甚至潰瘍。皮疹多發生在負重部位,好發於四肢伸側,尤其是雙下肢、踝關節周圍和臀部。皮損對稱分布,成批出現,容易復發。僅有皮膚損害者也稱單純性紫癜,
2.消化系統
約2/3病例出現消化道症狀。一般出現在皮疹發生1周以內。常見腹痛,多表現為陣發性臍周痛、絞痛,腹痛也可發生在腹部其他部位。可有壓痛,少見反跳痛。同時伴有嘔吐。約半數患兒大便潛血陽性,部分可有血便,甚則嘔血。如果腹痛在皮膚症狀之前出現,易誤診為外科急腹症,甚至誤行手術治療。少數患兒可並發腸套疊、腸梗阻、腸穿孔及出血性小腸炎。伴有腹痛、腹瀉、便血,甚至胃腸道出血者也稱為胃腸型紫癜。
3.泌尿系統
多數於紫癜後2~4周出現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泌尿系統症狀可在病程的任何時期發生,也可於皮疹消退後或疾病靜止期出現。病情輕重不等,重症可出現腎功能衰竭和高血壓。半數以上患兒的腎臟損害可以臨床自行痊癒。伴血尿、蛋白尿,腎損害者也稱為腎型紫癜。
4.關節
大多數患兒僅表現為關節及關節周圍腫脹、疼痛、觸痛或關節炎,可同時伴有活動受限。膝關節、踝關節等大關節最常受累,腕關節、肘關節及手指也有波及。關節病變常為一過性,多在數日內消失而不留關節畸形。伴有關節腫脹、疼痛、甚至關節積液者稱為關節型紫癜。
5.其他
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少見,表現有昏迷、蛛網膜下腔出血、視神經炎及格林巴利綜合征。

3、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特點是血小板顯著減少, 伴有皮膚粘膜紫癜,嚴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齦滲血、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狀,並發顱內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過敏性紫癜的特點是四肢肌膚散布斑點或波及全身,重症患者伴關節疼痛或腹痛,便血、吐血、崩潰等,嚴重者可發展為紫癜性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免疫性綜合病徵,是常見的出血性疾病。特點是血循環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使血小板破壞過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二者發病機理及表現有顯著不同。

急性型多為10歲以下兒童,兩性 target=_blank>兩性無差異。多在冬、春季節發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風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種後,感染與紫癜間的潛伏期多在1~3周內。成人急性型少見,常與葯物有關,病情比小兒嚴重。起病急驟,可有發熱。

主要為皮膚、粘膜出血,往往較嚴重,皮膚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點,分布不均,以四肢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齦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結合膜下出血,少數視網膜出血。脊髓或顱內出血常見,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顱內高壓表現,可危及生命。

慢性型較為常見,占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80%,多為10~40歲,女性為男性的3~4倍。起病隱襲。患者可有持續性出血或反復發作,有的表現為局部的出血傾向,如反復鼻衄或月經過多。瘀點及瘀斑可發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膚與粘膜,但以四肢遠端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傷後也可出現深部血腫。顱內出血較少見,但在急性發作時仍可發生。脾臟在深吸氣時偶可觸及。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病因及發病機理,迄今尚未被闡明。多認為是一種與免疫有關的疾病。

目前西醫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過敏性紫癜首選葯物是激素,服用後血小板一般可升高,但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很大,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時又會增添許多新的疾病,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等,而且激素減量後,血小板又會降低,停葯後仍會反復發作。脾切除手術危險性大,患者本身難以接受。脾是人體免疫器官,切脾後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嚴重感染,給患者身體和精神上帶來巨大痛苦,切脾後的復發率在58%左右。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飲食宜忌如何?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由於外感邪毒,導致陽熱過盛所致;或因飲食不節、情致郁結、正氣內傷,或致陰虛。病發時以皮膚粘膜(內臟等)出血為其特點。本病有實熱、虛熱、氣虛等證型。

實熱型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由於毒熱郁於營血,蘊蒸不泄,熱迫血溢所致。症見皮膚出現紫斑、鼻衄、牙齦出血、尿血、便血、月經過多、煩躁不安、大便干結、小便黃赤等。飲食宜清涼之品,可以進食綠豆湯、兔肉、田螺、香蕉、甘蔗、橄欖、藕、冬瓜、絲瓜、空心菜、黃花菜、茭白等清解毒熱之物,忌食或少食羊肉、狗肉、牛肉、雞肉、驢肉、雀肉、水龜肉、胖頭魚、黃花魚、荔枝、楊梅、核桃仁、杏、辣椒、花椒、胡椒、蒿子桿、大蒜、芥菜、榨菜、丁香、茴香菜等性溫、辛熱之品,以避免發生紫斑連片,使毒熱更盛。

虛熱型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由於邪熱郁久,耗損陰液、陰虛內熱,迫血妄行所致。症見皮膚紫斑較多、出血較重、出血量多色鮮、潮熱心煩、口渴喜飲、手足心熱、腰腿酸軟等。飲食宜涼潤之品,可以進食菠蘿蜜、柿子、絲瓜、菠菜、空心菜、藕、蚌、銀耳、木耳、貓肉、青魚、黑魚、鱉、干貝、河蟹、水龜肉、銀魚、鴨肉等滋陰涼血之物,以輔助治療。忌服或慎用溫散、燥熱、助陽之品,以避免發生出血量多,及心煩急躁、不得安寧等虛熱迫擾之證。

氣虛型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由於脾氣虧虛、攝血無權,陰血不能內守,溢出脈絡所致。症見反復出血、周身有斑、齒衄、鼻衄、神疲體倦、面色蒼白、唇甲不華、頭暈、目眩、心悸、多汗、食慾不振等。飲食宜甘溫之物,可以進食牛肉、羊肉、鴿肉、海參、龍眼肉、蠶豆、栗子、大棗、南瓜、山葯、甘薯、蓮子、青梅等益氣攝血之品;忌食或少食河蟹、牡蠣、蚌、生菱角、冬瓜、葫蘆、苦瓜、茭白、香蕉等性涼、損氣之物以避免發生氣短、身倦、神疲、血出不止等氣不攝血之證。

驗方主要如下。
[方一]
豬皮500克,白茅根印克(布包),冰糖適量。將豬皮切碎,加人煎好的白茅根水中燉至稠粘,再人冰糖拌勻,分4--5次食用,1日1次,連服數劑。
本方清營解毒,適用於熱毒郁營所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方二]
水牛角30---60克。把水牛角削成薄片,加水煮2小時。1門分2--3次服。
本方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效。
[方三]
紅棗10~15枚,兔肉150--200克。
同放燉鍋內隔水燉熟,服用,亦可同放人瓦罐內煮爛,調味服食。
本方補氣攝血,適用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方四]
阿膠30克,黃酒、赤砂糖適量。將阿膠加入少量黃酒和水,置水鍋上燉溶化後,調入赤砂糖。每日2次分服,連服7天。
本方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內熱所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方五]
雞血藤30克,當歸12克,商陸(先煎3小時)20克,墓頭回23克,仙鶴草30克,側柏葉15克,生黃芪120克,生地60克,生甘草30克。水煎服,日I劑,分2次服。
本方浙江中醫蘇爾元方,功能補氣培脾,活血化瘀,適用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方六]
黃芪、黨參、當歸各20克,肉蔻、熟地各18克,肉桂、熟附塊各12克,山葯15克,仙鶴草30克,阿膠(烊化)12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為湖北中醫黎志遠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方,

4、關節型紫癜對身體有什麼不好

臨床稱關節型。關節可有輕微疼痛至明顯的紅、腫、痛及活動障礙,可有單個或多發性、遊走性關節腫痛或關節炎,有時局部有壓痛,病變常累及大關節,以膝、踝、肘、腕等關節多見,可呈遊走性,常易誤為「風濕病」。主要是關節周圍病變,可反復發作,但不留關節畸形,

5、類風濕關節炎會引起紫癜嗎

身體出現紫癜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建議及時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一種自身的免疫性的疾病,對身體是有很大的影響,一到陰天下雨,身體就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腿部的變形,一定要注意身體保暖。

6、過敏性紫癜。

又稱Henoch-Schonlein紫癜,是一種侵犯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常伴腹痛、關節痛和腎損害,但血小板不減少。有人認為過敏性紫癜與變應性皮膚血管炎屬於同一個譜系疾病
可能與鏈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葯物、食物、蟲咬等有關,發生機制是由於免疫復合物沉積或IgE介導血管損傷。亦有報道患者血清中IgA增高,皮損和非皮損區皮膚小血管壁及腎小球組織中有IgA沉積。
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開始可有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等。皮損表現為針頭至黃豆大小瘀點、瘀斑或蕁麻疹樣皮疹,嚴重者可發生水皰、血皰,甚至潰瘍。好發於四肢伸側,尤其是雙下肢和臀部。皮損對稱分布,成批出現,容易復發。僅有皮膚損害者稱單純性紫癜,伴有腹痛、腹瀉、便血,甚至胃腸道出血者稱為胃腸型紫癜;伴有關節腫脹、疼痛、甚至關節積液者稱為關節型紫癜;伴血尿、蛋白尿,腎損害者稱為腎型紫癜。
雙下肢紫癜、伴腹痛、關節痛或腎臟損害,診斷不難。但當全身症狀出現於皮膚紫癜之前時,容易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或急腹症,臨床上需與這些疾病及其他類型的紫癜和血管炎鑒別。
葯物治療
(1)抗生素有感染因素者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
(2)抗組胺葯適用於單純型紫癜,可同時使用蘆丁、維生素C、鈣劑、安絡血或止血敏等。
(3)氨苯碸早期選用有效。
(4)糖皮質激素適用於嚴重皮膚損害或關節型、腹型、腎型紫癜。
(5)免疫抑制劑頑固的慢性腎炎患者,可選用環磷醯胺或硫唑嘌呤。可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
(6)對症治療發熱、關節痛者可使用解熱鎮痛葯如吲哚美辛,芬必得;腹痛者用山莨菪鹼口服或肌注,或阿托品肌注;
(7)其他治療分別有報道用西咪替丁、復方丹參注射液、雷公藤、右旋糖酐-40、雙嘧達莫等治癒過敏性紫癜。

7、關節型過敏性紫癜怎樣治療好

關節型過敏性紫癜是過敏性紫癜的一種類型,臨床特點是除了有一定程度的皮膚紫癜之外,並因關節部位受累而引起以關節疼痛與腫脹為主的臨床表現。由於關節型過敏性紫癜相對少見,特別是部分患者的關節疼痛與腫脹出現在皮膚紫癜之前時,易被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或其他關節疾病.因此,當兒童在感冒治癒後又出現關節腫脹與疼痛時,應在考慮風濕性關節炎的同時,亦要慮及關節型過敏性紫癜,及時行全面檢查.尤其要關注有無皮膚淤點、紅斑及蕁麻疹樣改變,關注毛細血管脆性試驗的結果,以便及時明確診斷,合理治療.

8、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過敏性紫癜有關聯嗎?

二者雖都與免疫有關的,但是發病機理都不一樣的,特別是關節型的過敏性紫癜,有的人會誤診為關節炎;過敏性紫癜治療可以用中醫葯治癒的;

與紫斑性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