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傷鑒定等級評定。 請問病人被診斷為 1.夏科氏關節病(雙踝關節) 2.
勞動者被診斷為 1.夏科氏關節病(雙踝關節),如果認定為工傷,至於能鑒定為幾級傷殘需要由當地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勞動者的受傷程度和受傷部位進行綜合的評定,以最終的傷殘鑒定結論為准。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下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4、如果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後,再申請工傷認定。
5、相關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保險條例。
2、痛風病患者要防治骨關節病?
痛風除了發生痛風性關節炎外,尚可發生因代謝紊亂及血管神經並發症所引起的骨關節病,臨床上稱為痛風性骨關節病,包括夏科關節病、骨質疏鬆、增生性脊椎炎、顱內骨板增生等。
痛風性骨關節病的特徵:該病變的特徵性改變為骨端的骨質溶解吸收(常見於跖骨遠端和近節趾骨)和趾骨骨幹對稱性顯著變細;關節炎好發於肩、指、髖關節;關節攣縮好發於中指(以男性為多)。
夏科關節病:又稱「營養不良性關節炎」,是感覺神經受累、神經營養不良和外傷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僅在長期糖尿病患者中容易發生,在痛風病患者中也經常可以見到。趾及跖趾關節是常受侵犯的部位;而踝部以上關節很少累及。夏科關節患者均具有末梢神經病變,可見足弓下陷,行走困難,出現「足底搖動」表現。在感覺減退後受壓部位上有潰瘍及足底胼胝生成。X線檢查發現跗、跖、趾關節的關節面不規則碎裂,關節間隙變窄,相鄰之骨結構密度增高。
關節內及關節周圍有大小不等的骨塊和鈣化影。有的關節呈半脫位,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和密度增高。
增生性脊椎炎:也稱脊柱強直骨質增生,在中老年痛風病患者,尤其是合並糖尿病時發生率甚高,男性較女性多見。其表現與強直性脊柱炎相似,常有下背部及下肢疼痛,脊柱強直,活動受限。如果頸椎的椎前韌帶鈣化,則出現吞咽困難。X線攝片發現骨贅形成,肌腱韌帶鈣化,胸椎最為明顯。
痛風性骨關節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
(1)痛風病易有神經病變,此時會引起感覺減退或消失,關節運動的控制功能不良,對疼痛或本體感受器感覺減弱或完全消失,在關節負荷過度的情況下易造成韌帶、關節囊損傷,關節面破壞,骨質碎裂和骨折,產生關節脫位或半脫位。
(2)痛風病常存在血管病變,此時可影響骨關節的營養供給,造成骨關節營養障礙,易受物理、化學因子的損傷及感染,由此造成關節面、關節腔破壞和骨質病變。
(3)痛風病有嚴重的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體內蛋白質缺乏,骨有機物質生成不良,骨氨基酸減少,膠原組織合成障礙,腸鈣吸收減少,骨質鈣化減少而造成骨質疏鬆。
(4)痛風病由於尿酸代謝紊亂,導致尿鈣、磷排出增多及腎小管回吸收鈣、磷障礙,造成體內鈣的負平衡,骨鈣含量減少,骨質鈣化減弱,低鈣又可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進而造成骨關節的進一步損害。
3、夏科氏(Charcot)關節病的治療措施
<
4、哪些疾病的症狀與骨性關節炎的症狀相似?如何鑒別?
並不是只要有關節 的疼痛就是骨性關節炎。有些疾病的症狀與骨性關節炎的症狀相似,最為常見的有:關節周圍組織(如韌帶、肌腱)的損傷,如滑囊炎或肌腱炎、扭傷或勞損、纖維性肌痛、風濕性多發性肌痛和痛風。較為常見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性關節炎,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周圍血管疾病)。較為少見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膿毒性關節炎,萊姆病,靜脈血栓,滑膜囊腫。罕見的有:已經轉移到骨的癌症引起的疼痛。鑒別骨性關節炎與其他疾病通常考慮以下的因素:骨性關節炎發生於老年人,而且僅局限於一個關節或少數關節;與其他的關節炎相比較少出現炎症,而且疼痛是慢慢進展的。根據單一關節的症狀很難區別骨性關節炎和其他類型的關節炎,然而通過症狀發生的方式可以確定是什麼類型的關節炎,如果症狀出現於手部的掌指關節和足部的跖趾鄭,則提示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在這里沒有必要把所有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症狀的疾病與骨性關節 炎一一進行比較和鑒別,但有少數疾病易與骨性關節炎相混淆,或者與骨性關節炎,同時存在,值得重視,現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下。1、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混淆,特別是當骨性關節炎累及全身多個關節的時候。類風濕關節炎始於滑膜而不是軟骨,發病年齡要比骨性關節炎要早,多發於30----40歲的人群,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多個關節,並且往往是雙側關節對稱性發病,患者通常要持續一小時以上的晨僵(而骨性關節炎通常在半小時即可消失)。X線與骨性關節炎表現也不同。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在血液里可以檢查出一種特殊的抗體,即類風濕因子,而骨性關節炎則沒有。另一項血液檢查,即血沉在類風濕關節炎也常常升高,而在骨性關節炎則往往正常。此外在手部,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往往發生於近側指間關節,呈梭形腫脹,而骨性關節炎則往往發生於遠端指間關節。2、軟骨鈣質沉著症軟骨鈣質沉著症是一種鈣結晶沉積於關節的疾病,可伴發甚至加重骨性關節炎。該病也叫全局性痛風或假性骨性關節炎,特別是在後期累及膝關節時。醫生通常能夠鑒別這兩種病,因為軟骨鈣質沉著症常常會損害其他沒有骨性關節炎的關節,如腕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3、夏科關節夏科關節常發生於糖尿病,引起關節的神經損害,導致關節腫脹,出血,溫度增高經及骨的變化,還可引起感喪失,從而增加了受傷的危險。
5、喪失痛覺屬於一種什麼疾病?
先天性痛覺缺失症
為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其臨床特徵為周身性痛覺喪失,可並發夏科氏關節炎,國內放射學文獻中尚未見報導。
詳細表現臨床表現:為痛覺喪失,生活可以自理 , 常因玩耍紐傷四 而損傷皮膚或出血 但因無痛惠者自己不能察。感覺障礙,包括痛覺和溫度覺、無汗、智力低下、發熱、多發性骨折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