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小耳關節炎

小耳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3-25 20:12:15

1、顳頜關節炎能自愈么?

顳頜關節炎,俗稱掛鉤疼,是指由於顳頜關節功能紊亂或結構損傷而引起的疼痛

2、關節炎的人應注意什麼

1、要避免誘發的環境因素
長時間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就會讓大量的病原菌生長,所以一定要注意衛生,保持居住環境的通風,做好防潮保暖的工作,另外也要避免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和紫外線,因為會給身體產生免疫作用,從而導致了關節炎的發生。
2、合理的飲食
營養缺乏會加重關節炎,肥胖、營養過剩就會加重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所以一定要科學的合理飲食,減少動物內臟以及豆類禽肉海鮮食物的攝入量,減少吸煙和喝酒。
3、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遠離疾病,同時也要調節好心情。保持積極樂觀以及穩定的心態,這樣可以防止因為自身免疫病而導致關節炎。
4、要保護好關節
不能讓膝關節長時間保持固定的姿勢,不然會加重膝關節的壓力,讓關節處於超負荷狀態,從而導致膝關節炎。對於中老年人患者來說,外出鍛煉的時候可以選擇護具,千萬不能在氣溫比較低的時候讓關節受涼,不然會引起關節炎。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密度也會降低,骨骼的承載力弱,一定要避免讓關節長時間處於磨損和負重狀態,多做一些舒緩的保健操。
平時可多吃以下食物預防關節炎:1.富含ω-3的食物2.黑豆3.蘋果4、活力捷蝦蟹輔食營養補充品

3、耳前關節炎怎麼治啊?怎樣好的快啊,高分,速度來高手拜託各位大神

顳下頜關節炎可分為感染性、外傷性、退行性及類風濕性四類。 【診斷要點】 (1)感染性關節炎局部症狀以紅、腫、痛及關節運動障礙為主。亦可有全身症狀,特別是血源性感染發生的敗血症。(2)外傷性關節炎有外傷史如挫傷、拔阻生牙、咬硬物等。關節區有劇痛及下頜區運動受障礙,有壓痛、咀嚼痛。 (3)退行性關節炎下頜運動時關節區疼痛,開口受限,多發生於40-50歲的女性。X線攝片可見髁狀突關節面有侵蝕,骨質破壞。 (4)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表現為早起時關節活動度減低、僵硬,關節區有壓痛,一側或雙側關節軟組織腫脹,病程較長,有時症狀可緩解。X線攝片可見關節附近的骨質密度減低,軟骨盤邊緣有侵蝕;類風濕因子試驗呈陽性。 【治療原則】 (1)感染性關節炎 ①抗炎治療作葯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治療。 ②有膿腫形成時應作切開引流。 、 ③炎症消退後,應練習張口及理療以防發生關節強直。 (2)外傷性關節炎 ①局部休息、理療、鎮痛。給抗生素預防繼發性感染。 ②如有積液或血腫應抽吸,炎症消退後關節腔內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0ml。 (3)退行性關節炎 ①修復缺牙以恢復正常咀嚼功能。 ②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③關節腔內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ml,每周1次。3次為一療程。 (4)類風濕性關節炎 ①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②葯物治療口服水楊酸類葯物如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芬必得等。關節腔內可注射醋酸氫可的松等激素治療。

4、關節炎應該怎樣治療?

西醫葯治療

〈1〉急性期治療:秋水仙鹼,初劑1mg口服,以後每2小時0.5mg,直至症狀緩解或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反應時停葯?但全程總葯量一般不超過6mg?症狀多在12小時內減輕,48小時內控制?

〈2〉慢性期及間歇期治療

別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初劑每次100mg,每日3次,逐漸增加劑量至200mg,每日3次?

丙磺舒: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從小劑量開始,初用每次0.25g,每日2次,2周內增至0.5g,每日2次,最大劑量每日不能超過2g?

中醫葯治療

〈1〉濕熱痹:關節腫脹,疼痛,痛處掀紅灼熱,其痛劇烈,夜間痛甚,口乾,心煩,小便黃赤,大便干結或不爽,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有力?

服用有關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葯物?

〈2〉頑痹:關節紅腫疼痛反復發作,關節腫大,畸形僵硬,關節附近及皮下出現痛風石,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服用有關祛痰清熱,活血通絡的葯物?

〈3〉腎虛:夜尿增多,蛋白尿?少尿,下肢浮腫或全身浮腫,腰痛膝軟?偏陽虛者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偏陰虛者頭昏耳鳴,潮熱盜汗?

服用有關補腎利尿的葯物?

〈4〉石淋:尿中時夾砂石或X線片顯示泌尿系結石,小便澀滯不暢或尿時中斷或時不能卒出,或尿中帶血,腰腹疼痛,脈弦?

服用有關通淋利尿,消除砂石的葯物?

對急性痛風的發作,通過上述療法便可控制?但是,當血液中的尿酸多的狀態繼續下去而再次引起發作,進而又由於腎臟中積存尿酸最終導致尿毒症時,由此為降低血液中的尿酸量就要不斷進行治療?首先,為了通過飲食以防止嘌呤體進入體內,要避免食用嘌呤體含量大的動物內臟(肝?腎?胰臟?胃?腸?睾丸?腦等),也不要吃豆類和肉類等?在酒類中,由於啤酒等也含有嘌呤體,故應以不飲用為宜?

另外,作為葯物可服用促進向尿中排泄尿酸的羧苯磺丙胺或苯磺唑酮?但是,當還不能使血液中的尿酸量減少以及腎臟功能不好時,可使用別瞟呤醇?使用什麼樣的葯物,用多大的量,都要由醫生決定?

另一方面,為了防止腎臟中積存尿酸,要使尿量每天保持在2公升以上而大量喝水?還可適當飲用鹼使尿始終保持鹼性?在治療開始以後的6周左右時間里,由於體內的尿酸動員起來,有時反而容易引起痛風發作,對這一點用不著擔心?

在自開始治療以後,經過6個月以後仍有發作時,就要研究一下治療方法是否有誤?另外,當痛風結節非常大時,可用手術摘除?

在進行上述飲食療法以及葯物療法的同時,為了預防痛風發作還要避免精神和肉體的過勞?由於洗澡可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所以一過發作的急性期,可盡量多洗澡?冬季要注意不要使手腳凍著?肥胖的人可通過減少食量以便消瘦下來?

即使通過治療控制了發作,但為了使血液中的尿酸量始終保持正常,終生都要持續服用羧苯磺丙胺和別嘌呤醇?另外,要盡量避免食用嘌呤體含量大的食物,要使尿量增多,通過服用鹼使尿呈鹼性?

對該病只要注意治療和養生,就可防止痛風發作以防止腎臟損害?不過,要想徹底根治很難?所以,必須終生耐心地堅持療養?

關於遺傳和結婚,雖然認為該病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通過實例調查,由遺傳所致的病例很少見?而且,即使有遺傳基因,也未必會發病?況且,即使發病了,只要在早期進行適宜的治療,就可防止疾病的發展?所以即使家族有這種病,也不影響結婚?

5、關節炎怎樣治療???????????????????????

急性關節炎表現關節囊緊張膨大,向外凸出,呈大小不等的腫脹,觸診病關節,有熱、痛感。指壓病關節,可感到有波動感。穿刺病關節囊,可抽出比較混濁的黃色液體,這種液體凝固也較快。站立時,患病肢體關節屈曲,不願負重。行走時,呈跛行。慢性關節炎症狀較輕,但腫脹程度與急性關節炎相同。關節炎感染化膿時,患病關節高度腫脹,熱、痛和波動明顯。
治療方法

(1)患病初期活動要減少,要採取冷敷療法,並纏上壓迫綳帶。

(2)氫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青黴素30萬單位,向患部的關節腔內注射,4天注射一次。

(3)化膿性關節炎,可採取穿刺排膿,再用0.5%普魯卡因青黴素沖洗創腔,然後注進抗生素。

(4)用蟾酥、蒼耳子、楓樹球各4.5克,共煎汁,一次灌服。

(5)從健康牛的關節中抽5~12毫升滑液,注入到病牛的患病關節囊中。

6、關節炎是怎麼形成的

關節炎形成原因:
一: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根據病因可將關節炎分為骨性、類風濕性、強直性、反應性、痛風性、風濕性、化膿性等。
二:分類
很多疾病可引起關節炎性病變,臨床較為常見的關節炎有以下幾種:
1.骨關節炎
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骨質增生,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多數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質增生,自然容易得骨關節炎。臨床數據顯示,45歲以下人群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為2%,而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68%。在醫生看來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炎。
2.類風濕性關節炎
該病常表現為小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等)疼痛,且發病關節呈對稱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80%在35~50歲之間,但老人、幼兒同樣可發病。因其病因與遺傳、感染、環境、免疫有著復雜關系,臨床尚無法徹底根治,只能通過葯物治療控制病情,維持關節功能。
3.強直性脊柱
多表現為脊柱、骶髂關節等中軸關節病變。病因不清,一般認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該病男性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前,嚴重者可導致脊柱和關節畸形而影響日常生活。
4.反應性關節炎
因腸道系統、泌尿系統等關節外感染因子觸發的炎症性關節病變。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5.痛風性關節炎
因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關節炎。發病多為急性單側關節炎,以腳部大腳趾突然紅腫、疼痛為主要症狀,痛時「痛不欲生」,病程持續一周左右可緩解,像一陣風一樣過去,因此叫「痛風」,但易復發。預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從而減少內源性嘌呤(佔80%)產生,繼而減少尿酸的產生。同時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少吃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白酒等外源性嘌呤,從而減少尿酸產生。
三:平時可吃以下食物來預防和緩解關節炎

一:抵抗炎症的食物
1.富含ω-3的食物
許多研究證實,ω-3脂肪酸可預防和治療體內各種炎症,也可預防關節疼痛。這類食物包括:深海魚類,比如:三文魚、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 一些植物產品,比如:亞麻籽、奇亞籽、核桃和鱷梨、蝦粉、螃蟹粉、海洋魚低聚肽粉、牡蠣粉、鮭魚粉、大蒜粉、菠蘿蛋白酶成分。
2.姜辣素
姜含有豐富的姜辣素,這是一種形成合成酶(COX-2)的抑制劑,所以姜是一種很好的天然抗炎葯,雖然效果不如普通的非甾體類抗炎葯,但是你不必擔心副作用。
3.橄欖油
純橄欖油含有多酚和ω-3脂肪酸,兩者都是抗氧化劑並有助於減少炎症。橄欖油還含有刺激荃,這是一種類似於非甾體類抗炎葯的物質。研究表明,經常使用橄欖油的人,很少患有由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的關節僵硬和關節疼痛。
4、活力捷:對蝦粉、螃蟹粉、海洋魚低聚肽粉、牡蠣粉、鮭魚粉、大蒜粉、菠蘿蛋白酶成分。
二:抗氧化食品
研究發現,氧化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關節炎和退化性關節炎。需要抵抗吸收抗氧化劑的自由基,如:維生素(A、C、E)、β-胡蘿卜素、礦物質(硒、鋅、銅、錳、鐵)、黃酮類化合物、異黃酮、多酚和其他抗氧化輔酶。
1.杏仁
杏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大約是芝麻的十三倍,是南瓜的六倍。少量杏仁,約28克,可提供女性一天所需維生素E的60%,可保護關節細胞的細胞膜並防止自由基的侵入。對於不喜歡杏仁的人,可以選擇葵花籽或花生,它們也富有維生素E。
2.木瓜
研究表明,攝入過少維生素C的人與攝入過多維生素C的人相比,關節炎的發病率增加了三倍。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抗氧化劑,可以穿透細胞以保護細胞內的DNA免受自由基的傷害。木瓜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兩倍,然而木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這是另一種對關節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劑。
3.黑豆
黑豆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合成酶(COX-2)的抑制劑,且具有抗炎的作用。同時,黑豆還有另一種保護關節的抗氧化劑,那就是錳。黑豆中的錳有助於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
4.綠茶
綠茶中的多酚被認為是一種抗氧化劑。抗氧化劑可以減少炎症並減少對軟骨的損害。
三:有助於軟骨的食物
軟骨是一種精細的白色結構,纏繞在骨骼、胸肋骨、耳朵、鼻子、支氣管和椎骨之間的關節周圍。在骨架中有一個神經系統,所以如果兩個骨架直接碰撞,會引起劇烈疼痛。幸運的是,在骨架之間有軟骨,使得骨架不會直接相互碰撞,軟骨也沒有任何血管和神經結構,所以當我們走動時不會感到疼痛。膠原蛋白是軟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使軟骨承受重力和壓力,支持各種關節的運動。
1.蘋果
蘋果富含槲皮素。槲皮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其具有抗炎的作用,有助於產生和修復膠原蛋白。康奈爾大學的學者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尚未煮熟或加工的蘋果比加工過的蘋果保留更多的槲皮素。研究還發現,槲皮素濃縮在蘋果皮中,蘋果顏色越深,槲皮素含量越高。
2.西蘭花
西蘭花富含有機硫化合物,有助於提高軟骨組織的質量和軟骨組織的彈性,並可增加韌帶的強度、增加潤滑黏液的分泌。西蘭花富含維生素K和C,就像蘿卜硫素一樣作為抗氧化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蘿卜硫素可以幫助身體細胞對抗自由基,有助於預防或減緩骨關節炎(OA)的進展。富含鈣的西蘭花也與關節的保護密切相關,而蛋白質和維生素A、B、C和少量的維生素K,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並減輕關節疼痛。
3.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屬於芥菜科。羽衣甘藍含有豐富的鈣,但不含膽固醇,脂肪和卡路里遠低於乳製品。羽衣甘藍還富含維生素A、C和K,以及參與關節保護的銅和錳等兩個礦物質。銅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生長並提高韌帶的質量; 而錳是人體器官生長和修復所需的一些酶的必需成分。
4.含有類胡蘿卜素的食物
類胡蘿卜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最著名的是β-胡蘿卜素,它可以減少體內炎症並減輕關節疼痛的症狀。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包括:胡蘿卜、甘薯、冬瓜、南瓜、甜瓜和菠菜。
5.蔥蒜類食物
研究表明,經常食用蔥蒜類食物(如大蒜、洋蔥和韭菜)的人很少患骨關節炎。研究人員指出,在大蒜中有一種叫做二烯丙基二硫的化合物,它可以有效地限制破壞軟骨的酶的產生。

與小耳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