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髕腱炎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我22歲 都養了8個月 還是不敢跑 跳 連上樓都不敢快上
這病就靠養著 我每天晚上都上葯酒 是2錢藏紅花 泡一斤高度酒 泡一個月 然後每晚睡覺前擦拭按摩一次
我是三月份受傷的 五月份去北京治療過一次 是中醫 姑姑給我找的一個老中醫 只扎了七天針灸 回家後效果很好 那個大夫叫句匯祥 很厲害
也可以去醫院做做理療 理療的效果也不錯 就是溫度不能太高 溫度高會腫
2、膝蓋髕腱炎可以慢跑嗎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跑步百利唯傷膝蓋」的說法。經常跑步是否容易導致關節炎,也一直有爭議。
不過,國際上久負盛名的醫學權威期刊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JOSPT)在剛出爐的2017年6月這一期上,給這個爭議的話題畫上了一個句號。
《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指出,競技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3.3%,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過量和高強度的跑步可能會引發關節問題,但對於普通健身跑步的人來說,跑步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
▲圖片來源:《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
健身跑步對膝蓋健康有好處
《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得出的這個結論,來自這一期的一篇薈萃研究——《系統性回顧與薈萃分析:健身跑步、競技跑步與髖關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之間的聯系》。
薈萃分析是指科學家們系統、科學、全面地評估許多針對同一問題的研究論文,把那些質量不高或者不符合條件的研究去除掉,再將那些高質量的研究藉助一定的統計學方法進行整合評估,最終得出科學的結論建議。
這篇研究由一個美國、加拿大、西班牙和瑞士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負責,從25項總計12.581萬人的研究中,選取了17項總計11.4829萬人的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
研究發現,只有3.5%的健身跑步者有膝蓋或者髖部的關節炎,不論男女都是這個數據。那些喜歡久坐或者不跑步的人,10.2%的人有膝蓋或者髖部的關節炎。那些參加競技跑步的人(包括經常參加競技比賽和專業水平的運動員),膝蓋或者髖部關節炎的發生率稍稍比普通人高一點,但也不算特別高,為13.3%。
研究人員指出,長年的健身跑步——10年,15年,甚至更久,是一項健康鍛煉,對膝蓋和髖部的健康有好處。久坐或者不跑步的人膝蓋和髖部的關節炎風險將提高。而過量和高強度的跑步可能也會引發關節問題。
大多數關節炎與運動損傷相關
浙醫二院關節與運動損傷科主任戴雪松說,他看過了《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的這項最新研究,對結論很認同。
戴雪松主任解釋,很多人認為,跑步健身或多或少對膝關節有損傷,索性不運動,減少關節軟骨磨損,以為這樣就能保護關節。實際上,這是個誤區。
「打個比方,汽車並不是說停在車庫里不開,就是對車子的愛護。而是要經常去使用它,如果長久不用,車子反而容易壞。」
戴雪松說,人體的關節也是一樣,經常運動,能讓關節軟骨經常受到適當的刺激,促進新陳代謝,這樣關節滑液才能在關節內到處流動,起到潤滑和提供營養的作用。相反,如果長期不運動,關節內的滑液無法充分流動,起不了潤滑劑的作用,而且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會日漸萎縮。久而久之,關節就失去了保護,關節損傷的幾率自然會增高。
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浙江省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畢擎也認同這個研究結論。
他說,關節炎由多種因素引起,排除免疫系統和其它不明原因引起的關節炎(例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關節炎、絨毛結節性滑膜炎關節炎等),大多數是與運動有密切相關。
平時不運動的人突然活動(你偶爾跑一下,搬個東西什麼的總需要吧),骨骼、肌肉、韌帶、軟骨等結構的協調性和穩定性可能不足,往往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經常跑步鍛煉的人,只要不過度,對關節的血運、軟骨、韌帶和肌腱的營養都有幫助,相比較而已,關節損傷和關節炎的概率可能會低一點。
跑完步膝蓋疼和關節炎有關嗎?
畢擎說,很多人跑步後膝蓋疼痛,其實是平時鍛煉太少,所以偶爾跑一下,髕前壓力過大(髕骨即膝蓋骨),造成一定的酸脹和疼痛。這首先是一種關節水腫。如果不注意休息、保養,會造成關節損傷。
浙醫二院關節與運動損傷科副主任醫師吳浩波說,導致膝蓋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半月板損傷、滑膜炎、髕腱炎、髕下脂肪墊炎等。跑步後膝蓋疼痛,往往是因為運動強度超負荷,引起關節的軟骨和半月板的損傷。
「每個人膝關節的骨骼強度、肌肉力量、體重、下肢力線、髕骨高度等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對運動強度的耐受能力也不一樣。如果一個人膝關節只能耐受20公里持續奔跑的運動量,卻非要跑30公里,這樣一來就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
吳浩波說,當然,人體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輕微的疼痛和損傷,通過休息保養,自身會修復。不過,如果長期超負荷運動,膝關節的軟骨來不及修復,日積月累就會積勞成疾,可能導致局灶性的軟骨軟化、破裂。軟骨無法修復,就會引起關節退變,誘發膝關節炎。
他說,適當的運動能讓關節得到鍛煉,關節的韌性、抗壓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作為關節與運動損傷科的醫生,吳浩波說對病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關節一定是在運動中康復的。
「我們建議關節損傷的患者出院後,一定要遵循醫生的計劃,按時進行適當的康復運動,在運動中恢復關節的功能,而不是單純地躺在床上靜養。如果回去後還是處於靜止不動的狀態,反而不利於恢復。」
減肥的女孩也最容易傷膝蓋
戴雪松說,他在門診中,接診到因為跑步鍛煉過度而導致的膝關節損傷的病人,每個月都有10多例。而且有兩個時間段這類病人比較集中。
一個是在每年的春夏交替的時候,主要是一些想要減肥的女性。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因為天氣馬上要熱起來了,衣服也要穿得單薄。不少女孩子為了快速減肥,就會去健身房裡拚命跑步,恨不得一夜之間把身上的贅肉甩掉。」戴雪松說,有些女性在跑步機上跑得時間很長,運動強度很大,結果傷了膝關節。
另一個時間段是每年長跑賽事的前後,來就診的主要是一些參賽者,以男性居多。這些患者往往是為了比賽做准備,鍛煉過度,導致膝關節損傷。
「其實對沒有運動基礎的普通人而言,並不適合那種運動強度非常大的跑步運動。一個人如果平時如果沒有跑步運動的習慣,一下子劇烈運動,身體是難以負荷的,往往容易對膝關節造成損傷。」戴雪松說。
健身跑步要注意跑前熱身和循序漸進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麻醉科醫生薛迪富是圈子裡出名的長跑達人,是「杭馬永久號」最年輕的跑者。
他說,自己跑步已經有10多年,跑過40場以上全馬。「平時一周跑3-4天,膝蓋不太有感覺。跑山或者跑完馬拉松的時候,膝蓋會有點酸、有點疼。我有時候還是比較追求成績的。不過,我身邊那些普通跑步鍛煉的人都沒事。」薛迪富說,跑前加強肌肉鍛煉,跑後注意休息,可以有效避免和緩解膝蓋疼痛。
公司職員張源40歲,是二胎奶爸,隔一天跑一次步,每次跑1小時,10公里左右。一直都是這樣,很有規律,堅持了五六年。
他說,自己跑步純粹是為了身體健康,很少參加比賽,所以速度也不快。「跑步習慣了。膝蓋、關節什麼的,都不疼的。那些膝蓋疼的人,可能是剛開始跑的,運動姿勢不對的,體重過大的,或者運動過量大的。」
戴雪松提醒大家,對於普通人來說,跑步鍛煉一定要遵循三個原則:
1、鍛煉前,一定要先進行熱身;
2、鍛煉時要循序漸進,尤其是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不要想著在短期內達到過高的目標,要根據自身情況,設定符合自己的鍛煉計劃;
3、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量力而為,千萬不要超負荷鍛煉。
3、核磁共振能不能查出有沒有膝蓋髕腱炎?
可以啊,不過不用做MRI,也可以診斷髕腱炎啊,髕腱炎時,髕骨下極有壓痛,膝關節在伸直至0-15°時,抗阻伸直疼痛,髕腱壓痛明顯。
4、髕腱炎吃什麼要管用啊,痛到走不了路
,腰疼痛的原因有這四種:
缺乏運動。
腰部酸痛的情況,在不鍛煉的人群中,背痛比例更高。「長期不運動,肌肉的數量和質量都會有所下降,對於脊椎的保護能力也會下降。」
2.衰老
腰部酸痛的原因這里有衰老的因素在,一般背痛從30—40歲左右開始發病,隨著年齡增加,疼痛的程度、頻率都會增加。
3.肥胖
脊椎承受的壓力和體重相關,因此越胖的人,脊柱承受的壓力就越大。而這些人往往缺乏鍛煉,肌肉的保護能力明顯不足。
4.久坐且坐姿不正確
腰椎承受的力量是站著的兩倍,體重70公斤的人,就有140公斤的力量。若身體向前傾20度,壓力更高達200公斤,接近原本的3倍,所以「坐著比站著更累」。
此外,關節炎、吸煙、壓力、懷孕等都可能導致背痛。人們可以感知到的只是疼痛這個症狀,但造成疼痛的原因多種多樣。
不宜吃的食物如下:
1、忌吃茶和咖啡。忌煙、酒。忌吃油膩食物。
2、咖啡。含咖啡因,刺激性強。盡量避免。
3、小麻椒。由於油膩食物不利於血液以及神經組織的運行,所以要少食。加重疼痛。盡量避免食用。
4、生冷食物。會使腰椎部受寒潮侵襲而造成炎症嚴重。盡量避免食用。
5、忌食酸辣刺激食品。飲食上應注意食物的清淡和易於消化吸收,避免食用過酸和刺激性較大的食品,如山楂、酸菜、食醋、辣椒、芥末、胡椒等。
6、忌生冷食物,宜食溫熱。學認為,血得熱則行,得寒則滯。食生冷有礙消化,易傷人體陽氣,導致內寒產生,寒性凝滯,可使經血運行不暢。
應該吃的食物和做法:
杜仲腰花 :取杜仲、川斷各 15克 ,豬腰子 1對 , 25毫升 ,蔥、味精、醬油、大蒜、姜、鹽、白糖各適量。
製法 :先將豬腰洗凈切成腰花放碗內 ,加白糖、鹽、酒 ;另將杜仲、川斷煎取濃汁後加入腰花中。用武火燒熱鍋 ,倒入腰花速炒熟 ,然後加入調味品即可食用。每日 1次。
2.茴香燉煮腎 :取小茴香 20克 ,豬腰 1對 ,蔥、姜、鹽、酒各適量。
製法 :先將豬腰(即豬腎 )洗凈後 ,在凹處剖一口子 ,將茴香、鹽裝入豬腰剖口內。用白線縫合剖口後 ,放入鍋內 ,加蔥、姜、酒、清水適量 ,用文火燉熟後食用。此法適用於偏腎陽虛的腎虛腰痛。
3.杞地山粥 :取生地黃 20克 ,山、杞果各 50克 ,大米 100克。
製法 :將生地黃切碎 ,山搗碎 ,和杞果、大米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煮粥 ,代早餐食。每日 1次。此法適用於偏腎陰虛的腎虛腰痛。
下面這些你也可以經常食用:
芝麻
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
粟米
又稱穀子、稞子。能補益腎氣。
豇豆
又稱飯豆、長豆。性平,味甘,能補腎健脾,除脾虛者宜食外,腎虛之人也宜食用,對腎虛消渴、遺精、白濁,或小便頻數,婦女白帶,食之最宜
牛骨髓
有潤肺、補腎、益髓的作用。
狗肉
性溫,味咸,除有補中益氣作用外,還能溫腎助陽,故腎陽不足、腰膝軟弱或冷痛,食之最宜。
羊骨
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
豬腎
性平,味咸。
淡菜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
干貝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補腎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
鱸魚
又稱花鱸、鱸子魚。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胃,又可補肝腎,益筋骨。
桑椹
俗稱桑果。性寒,味甘,有補肝、益腎、滋陰的作用。
芡實
性平,味甘澀,有益腎固澀、補脾止泄的雙重。
栗子
性溫,味甘,除有補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補腎壯腰之功,對腎虛腰痛者,最宜食用。
胡桃
性溫,味甘,既能補肺止喘,又能補腎固精,還能潤腸通便。
山
性平,味甘,為「上品」之,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補腎養肝、益精明目、壯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
冬蟲夏草
性溫,味甘,有補腎和補肺的作用,是一種平補陰陽的名貴材。
杜仲
性溫,味甘微辛,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腎虛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軟弱無力、小兒腎虛兩下肢麻痹以及婦女腎虧引起的習慣性流產者,最為適宜。
何首烏
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歷代醫家均用之於腎虛之人。
海參
性溫,味咸,質地雖陰柔,但能補腎之陽氣,為腎陰腎陽雙補之品。
海馬
性溫,味甘,能補腎壯陽,故凡腎陽不足之人,皆宜食之,包括腎陽虛所致的陽痿、不育、多尿、夜遺、虛喘等,食之頗宜。
蝦子
性溫,味甘咸,入腎經,有補腎壯陽的作用。
此外,腎虛者還宜服食龜肉、鴿肉、豬肉、甲魚、蛤蚧、蓮子、松子、薺菜、韭菜、蜂王漿、靈芝、燕窩、、紫河車、地黃、鎖陽、肉蓯蓉等。
5、膝關節髕腱炎能跑步嗎
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的活動,否則會可能加重炎症,了解一下維固力,可以有效的治療關節炎病症。
6、引起髕腱炎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髕腱炎的因素有如下:
①運動強度和頻率:經常跳躍最容易引起髕腱炎。有時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或頻率也會增加肌腱承受的壓力
②超重:超重或肥胖會增加髕腱受到的壓力,一些研究指出腰圍過大或體重指數過高的人群是髕腱炎的高風險人群。
③腿部肌肉緊張:大腿前後的肌肉過緊,缺乏柔韌度,都會增加髕骨的張力,從而造成壓力增加。
④下肢骨骼排列問題:骨骼的排列也會影響到肌腱所受的張力,特別是在跳躍後落地時,膝關節往內扣,或是上下樓梯時,膝關節不穩,肌腱就會受到不必要的壓力。
⑤高位髕骨:髕骨的位置過高,也會增加髕腱的張力。
7、我膝蓋痛,我以為是髕腱炎,我在網上查了驗證是不是髕腱炎的方法,就是靠牆靜蹲,一開始膝蓋痛,中間不痛
你多大年紀?是做什麼的?平時劇烈運動嗎?經常爬山或者爬樓嗎?
8、髕腱炎怎麼治?
是運動過量或者運動不當引起的膝蓋髕腱炎,又稱髕腱末端病。
其主要表現為蹲跳時疼痛,行走平路不受影響,查體可及髕下深壓痛,就是膝蓋下方一點處疼痛,根據慢性髕腱炎的臨床表現,一般分為四期:運動後出現疼痛;開始運動時出現疼痛,運動中疼痛消失,運動後出現疲勞和疼痛;運動時和平時均出現疼痛;髕腱撕裂。
超聲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有助於診斷,超聲檢查既可發現髕腱炎,還可確定其范圍。建議盡快去醫院作相關檢查以確診。
非手術治療方法:慢性髕腱炎的非手術治療包括減少活動、休息、理療及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葯物,不應行局部激素注射,以免髕腱脆性增加,引起髕腱撕裂。
傳統療法為熱敷及靜養,避免引起膝蓋受壓的劇烈運動。
9、髕腱炎屬不屬於關節炎
s
10、髕腱炎恢復要多久,最近上網查才知道。我是剛開始痛的,不是很嚴重那種,就是跑步和騎車打羽毛球造成的。
您好。您如果明確診斷後首先及時給予髕骨下緣髕腱部位用激素進行封閉,局部無菌紗布覆蓋,一般每日1次。也可用中葯活血化瘀、溫經通絡調理。建議您最好可以盡量限制膝關節活動2周,減少受傷組織的出血,促進組織修復。加強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祝您早日康復,心想事成,健康快樂,幸福美滿。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