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關節炎的檢查
1.實驗室檢查
關節液常為清晰、微黃黏稠度高,白細胞計數常在1.0×109/L以內,主要為單核細胞。黏蛋白凝塊堅實。
2.其他輔助檢查
X線平片於早期並無明顯異常,約數年後方逐漸出現關節間隙狹窄,此表明關節軟骨已開始變薄。開始時,關節間隙在不負重時正常,承重後出現狹窄。病變後期,關節間隙有顯著狹窄,軟骨下可有顯微骨折征,而後出現骨質硬化,最後關節邊緣變尖,有骨贅形成負重處軟骨下可有骨性囊腔形成典型的骨關節病徵象。CT及MRI檢查可在早期發現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質的異常改變。
2、我媽病了,骨關節炎,骨間隙磨損,關節腫脹發熱現在疼了不得了,怎麼辦啊?
你在問題當中沒有說明,所以我想問你,你說的是你母親的膝關節嗎,還是其他關節?
一般關節間隙磨損都是由於退變導致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我們的關節正常會在關節面中有軟骨相隔,但是但發生退變後,軟骨磨損、銷蝕掉過後,使這層保護的隔膜消失,因此就產生了關節間隙的狹窄。而在失去了軟骨的保護作用,產生了骨骼與骨骼之間的直接摩擦,疼痛是肯定的。
對於這種情況,吃任何葯物都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因為人的軟骨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你說吃葯效果不好,這是理所當然的。唯一需要吃的要就是諸如鹽酸氨基葡萄糖或西樂葆之類的止痛葯物,但這只能是起到一時的緩解作用。
平時在臨床上我們對於這種病號採取的保守治療方法主要就是往患者的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以潤滑關節腔,從而起到一定的保護關節面的作用。但是這個治療方法雖然效果要比口服葯物明顯很多,而且效果持續的時間也要長一些,但同樣無法解決根本,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對於保守治療實在無效,患者痛苦明顯,且患者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最後都要考慮給患者手術。
一般手術主要採用兩種方式,一個是關節融合,一個就是人工關節置換。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患者,可以酌情考慮關節融合手術,融合手術就是講磨損的兩個關節給固定到一起,讓他們逐漸相互融合成為一個整體。但是這個是有嚴格的適應征的,就是要看是什麼關節。對於一些小的不重要的關節我們可以考慮這種手術方式,但是對於膝關節等這種對人體有很大作用的關節我們盡量不予考慮這種手術方法,因為關節融合是可以解決疼痛的問題,但是融合過後,原有的關節就失去了活動的功能。而對於經濟條件好的患者,我們一般都主張關節置換手術,這種手術效果好,術後並發症少,假體使用年限可以達到10年到15左右。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手術費用比較昂貴,一般一個進口的全套手術費用都要四到五萬元錢。高昂的手術費用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夠承受的。但是沒有辦法,這些假體的技術都是被國外的母公司給壟斷了,他們定價高,我們也只能買價高。
看到了以上的文字,你可能會有種失望的感覺,但是沒有辦法,嚴重的關節退變,我們能採取的治療措施只能是如此。至於一些小廣告里說的那些靈丹妙葯,說不好聽點,那都是扯淡騙錢的。
好了,要建議的就這么多,希望你的孝心能夠保佑你的母親早日恢復健康。
3、雙骶髂關節面欠清,關節間隙不清,局部骨質密度不均勻性增高,診斷意見是雙骶髂關節炎。這是骨盆平片
骶髂關節炎與強直性關節炎的區分並不明顯,常見骶髂關節炎的病人轉化為強直性脊柱炎。不過兩者的治療方法上有許多共通之處。
1、首先體育鍛煉要循序漸進,防止關節過度運動和負重,避免關節機械性損傷。嚴重時應制動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減輕體重,使用手杖以減輕關節負荷。必要時應調換工作。進行有關肌肉群的鍛煉,可保持和改善關節活動,以增強關節的穩定性。
2、葯物療法:通常醫院里開出的各種緩解疼痛的葯物,尤其是急性期間使用,可以較快消除疼痛,讓病人稍感舒適。
3、物理療法:熱療、水療、紅外線、超短波、電刺激等均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等症狀。但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否則容易適得其反。
4、軟骨再生療法:由於骶髂關節炎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硬骨緻密、軟骨弱化,進而導致關節鈣化強直,甚至導致強直性脊柱。所以讓軟骨恢復活力,抑制關節強直的惡化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已經得到臨床驗證的是攝取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得到迅速普及,這可能是最為根本的治療方法,不知道中國有沒有賣。
4、不要誤診為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與痛風關節炎尤其是慢性痛風關節炎有相似之處,如好發於中老年人;以負重關節、小關節為主;臨床症狀以疼痛、變形和活動受限為特點等。與痛風有本質上的區別。
(1)骨關節炎是一個十分漫長的病理過程,逐漸加重,一般不會突然發病,暴發性發作。
(2)最初的病變開始於關節內的軟骨,逐步擴延至骨質和滑膜,與痛風性關節炎起始於尿酸鹽沉積不同。
(3)沒有全身症狀,不會發熱,血液檢查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正常。
(4)X線上有特徵性的骨質增生(骨刺),軟骨下骨板硬化,關節間隙狹窄呈不均勻性,與痛風性關節炎在軟組織內出現不規則團塊狀緻密影(痛風結節、痛風石)、關節邊緣出現偏心性半圓形骨質破壞,形成穿鑿樣缺損不同。
(5)骨關節炎不會累及內臟器官的損傷,而痛風性關節炎則多有腎臟受累情況。
(6)骨關節炎盡管也好發於中老年人,但是伴發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的概率並不高於一般人群,而痛風性關節炎則常伴發有此類疾患,甚至還可以多病共同存在,構成所謂的「X綜合征」。
(7)骨關節炎的治療以休息、服用非類固醇抗炎葯及使用軟骨保護劑(如透明質酸、葡糖胺聚糖等)。而痛風性關節炎則必須應用降低血尿酸的葯物(促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葯物)。
(8)骨關節炎患者的飲食沒有什麼限制,而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必須堅持採取低嘌呤飲食。
5、關節炎很嚴重嗎
關節炎很嚴重,至少會造成關節功能喪失,我給題主貼一張痛風病人的照片上來,題主就可以想像到關節炎最後會是什麼樣子的
這是痛風石在人體關節處沉澱析出後的情況,當然,這是晚起的情況
關節炎是可以治療的,雖然不容易根治,但是絕大部分是可以控制的,關鍵是一旦發現,及時治療,越早治療越容易治好
另外要提醒題主的是,關節炎根據成因分為很多類,一定要對症下葯
6、有醫生在嗎?我坐了一個骶髂關節炎的ct,影像是 雙側骶髂關節間隙 存在,雙側骶髂關節面光整
是女生嗎?有沒有生育史?
單從報告上看,考慮緻密性骨炎。
問題不大,可能會引起腰骶部疼痛,但大多會自愈或者緩解。
X線表現就是骶髂關節的密度增高。
最好把片子傳上來,可以幫你看看。不用擔心
7、哪些人容易患關節炎?
其常見症狀是:關節僵硬,骨關節炎患者時常感覺手腳僵硬。有的人久坐後,突然感到關節像上了鎖一樣動彈不得,往往在早晨起床後症狀明顯。關節發生咔嚓聲,骨關節炎發展到後期,因關節軟骨退化、剝落,會使軟骨下的骨質暴露。關節活動時,兩端軟骨下的裸露骨頭,互相觸碰時會發出聲音。關節變形,關節滑膜分布著許多神經末梢,作為疼痛的感覺器,這些疼痛信息傳送給大腦皮層後,滑膜會分泌更多滑液以潤滑滋養受損傷的滑膜組織。如果關節間隙積液增多,造成的腫脹會使疼痛加重,甚至關節難以轉動。此外,性別與骨關節炎的發生也密切相關。女性在絕經前,骨關節炎的發生與男性相似;但絕經期後,女性骨關節炎的發生率明顯高於男性。特殊職業人群中,如礦工長期處於半蹲或蹲位,易引起膝、肘關節骨關節炎發生;採摘棉花或工廠紡織女工,其手關節發生的炎症也較為常見;職業運動和過度勞損也會引起骨關節炎。少數骨關節炎患者還有家族史,可能是遺傳導致軟骨基質中合成酶異常,從而促進骨關節炎的發生。
8、間隙性關節炎能用老倪筋骨貼嗎?膝蓋痛,醫生說是間隙性關節炎,不能下蹲,走一段路就疼
你這個情況一般我不建議患者用貼的膏葯,容易導致皮膚過敏,你可以買護膝,予扶他林葯膏外塗止疼
9、女,62歲,右膝關節炎,間隙有邊大有邊小,醫生說關節炎很嚴重,需要做墊片。現在走路丫,不痛,端著更
這個效果不太好,而且花費大,人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