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膝關節化膿性關節炎

膝關節化膿性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3-23 06:01:17

1、雙膝關節化膿性關節炎,細菌培養(-),膿液:草綠色,

您提供的資料不完整,我無法給出具體建議,請補充以下資料:核磁共振和X片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張春林副主任醫師

2、膝關節化膿性關節炎做磁共振能做出來嗎

磁共振成像可以檢測到分子的生物學變化,對早期的組織含水變化敏感,早期的軟組織病變能及時顯示。膝關節磁共振檢查可以多方位、多序列的成像,全面清晰的顯示膝關節的病變,對膝關節的骨質、韌帶半月板病變以及關節腔積液、積血、積膿的顯示非常好,可提供更准確的診斷

3、如何治療化膿性關節炎和膝蓋積水

化膿性關節炎,是關節內受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細菌侵入關節的途徑可為血源性,外傷性或由鄰近的感染病灶蔓延.細菌侵入關節後,先有滑膜炎,關節滲液,關節有腫脹及疼痛.病情發展後,積液由漿液性轉為漿液纖維蛋白性,最後則為膿性.當關節受累後,病變逐漸侵入軟骨及骨質,最後發生關節僵硬.關節化膿後,可穿破關節囊及皮膚流出,形成竇道,或蔓延至鄰近骨質,引起化膿性骨髓炎.此外,由於關節囊的鬆弛及肌肉痙攣,亦可引起病理性脫臼,關節呈畸形,喪失功能. 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及時正確處理,以保全生命與肢體,盡量保持關節功能。 1.全身支持療法 包括充分休息與良好護理,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少量多次輸血,預防發生褥瘡及口腔感染等,給予易消化的富於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飲食,使用鎮痛劑,使患者得到較好的休息。 2.葯物治療 及時採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葯物,開始可選用廣譜抗菌素,常二種以上聯合應用,以後再依據細菌培養和葯物敏感試驗的結果及治療效果進行調整。抗菌素應繼續使用至體溫正常、症狀消退後2周左右大多可逐漸控制毒血症, 3.一般急性化膿性關節炎一旦確診,需盡早行手術切開置管持續灌洗引流術,以盡快控制感染,挽救關節功能。 4.患肢應予適當固定或牽引,以減輕疼痛,避免感染擴散,並保持功能位置,防止攣縮畸形或糾正已有的畸形。一旦急性炎症消退或傷口癒合,即開始關節的自動及輕度的被動活動,以恢復關節的活動度,但亦不可活動過早或過多,以免症狀復發。 總之。如治療及時,效果較好,尤其在小兒,關節功能恢復較好;反之,如果治療不及時,不適當,則可引起關節廣泛破壞,形成畸形,終至關節功能完全喪失。

4、膝關節化膿性關節炎抽出來的積液是什麼顏色?

你好,如果是化膿性關節炎,抽出來的積液應該是膿性的。建議您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抗炎治療。

5、膝關節受傷後,診斷為化膿性關節炎,做手術後核磁共振診斷為:左膝關節積液性改變,見T2高信號影。該怎

中醫谷世喆貼針灸,經絡穴位治療

6、做什麼樣的治療能確定得了膝關節化膿性關節炎

這種情況建議行膝關節磁共振檢查,必要時行關節腔穿刺,明確診斷。

7、什麼是膝關節化膿性關節炎

化膿性關節炎是一種由化膿性細菌直接感染,並引起關節破壞及功能喪失的關節炎,又稱細菌性關節炎或敗血症性關節炎。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好發於兒童、老年體弱和慢性關節病患者,男性居多,男女之比2~3:1。受累的多為單一的肢體大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及肘關節等。如為火器損傷,則根據受傷部位而定,一般膝、肘關節發生率較高。

與膝關節化膿性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