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肘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功能鍛煉

肘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功能鍛煉

發布時間:2020-03-21 07:06:25

1、右肘關節骨質增生創傷性關節炎關節旋轉不良求幫助.Y

因關節骨折或損傷造成關節腫脹、疼痛、滑膜炎、活動受限及關節骨質增生等現象稱為創傷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引起的骨質增生見於關節骨折的晚期。預防此種骨質增生的關鍵是要正確治療和處理關節骨折,去除發生骨質增生的條件。
做好骨折的解剖復位。對於關節骨折,尤其是持重關節的骨折,要認真進行復位和固定,決不能馬虎。有時雖然骨折塊大部分已復位,但仍有少部分未完全復位,這時應重新復位,直到滿意為止。對於手法復位不能達到解剖復位標准者,要考慮手術切開復位和固定,有時關節面微小的不平整就會造成骨質增生。
嚴格固定。關節骨折復位後,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固定方式做好固定,防止骨折塊再次移位。固定方法包括內固定和外固定。
功能鍛煉。關節骨折復位、固定後,要動靜結合地進行關節功能鍛煉,減少關節的腫脹滲出和粘連。另外,適當的關節活動對於關節軟骨面還起磨合作用,使軟骨面更加平整和光滑,使之不容易出現骨質增生現象。關節活動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2、前段時間右胳膊肘關節摔了,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問題

一般是創傷性關節炎造成的,現做個X-ray平片,最好到康復理療科進行功能鍛煉,大部分慢慢可以牽拉開,如果不行,就需要手術松解

3、外傷性關節炎如何保養

保養如站立,行走一段時間,就需要休息,然後局部按摩,有條件熱敷措施,再結合按摩,敷葯等措施,也可以輔助服用一些止痛葯物,不能長期服用。減少劇烈活動,不讓關節增加負擔,讓關節能獲得充足的休息。創傷性關節炎是因為創傷導致的關節面失去平整性,伴隨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病變,一旦患上創傷性關節炎,就應該減少運動,尤其是屈膝動作,避免關節過度勞累磨損,加重關節炎症狀。

4、創傷性關節炎有好方法嗎?見效快的方法幫忙說下?

一、關節炎患者最怕風冷、潮濕、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陽、通風、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床鋪要平整,被褥輕暖乾燥,經常洗曬,尤其是對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鋪不能安放在風口處,防睡中受涼。洗臉洗手宜用溫水,晚上洗腳,熱水以能浸至踝關節以上為好,時間在一刻鍾左右,可促進下肢血液流暢。 對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長期卧床者,應注意幫助經常更換體位,防止發生褥瘡。對手指關節畸形,或肘關節屈伸不利,或兩膝關節及踝關節變形、行走不便者,要及時照顧、處處幫助。二、 1)飲食要根據具體病情而有所選擇。風濕病患者的飲食,一般應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 2)飲食不可片面,正確對待葯補、食補問題。瓜果、蔬菜、魚肉、雞、鴨均有營養,不可偏食。 3)注意飲食宜忌。日本的琉宾穅你用過嗎?很不錯。我想你要是用過就不會為這個問題發愁了,呵呵,試試你就知道效果了。

5、34歲,肘關節骨折,未開刀,恢復後能恢復到以前嗎?

主要看肘關節損傷情況,具體是哪裡骨折(尺骨鷹嘴 橈骨小頭 肱骨髁)
可能會有創傷性關節炎
功能鍛煉很重要

6、肘關節粘連的康復

有手術指證者應切開復位,用鋼板固定是最好的處理原則。傷筋動骨一百天,你術後擔憂是正常的,病人缺乏骨折的病因、治療、護理、手術、康復訓練以及預防並發症等相關知識。一切功能活動均須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次數由少漸多,時間由短至長,強度由弱增強。
你在運動中注意安全,加強鍛煉。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以利於骨折的癒合。遵醫囑定期復診,骨折一個月的時間應該去醫院X線檢查,明確骨折復位情況,對位良好你不用擔心,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葯物,功能鍛煉。

7、一年前,本人曾經肘關節移位,現今仍感疼痛,經醫生診定為創傷性關節炎,不知能否癒合

創傷性關節炎是指因創傷造成關節面不平整或承重失衡,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改變,出現關節疼痛、功能障礙的疾病。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及功能活動受限,過度運動後疼痛加重,休息後可減輕,嚴重者則肢體肌肉萎縮、關節腫大,X線攝片可見關節間隙狹窄,負重點骨質增生硬化,關節邊緣有骨刺形成,骨端松質內出現囊性改變。造成創傷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是關節內骨折後整復對位不良、關節面不平、骨幹骨折畸形癒合,破壞了關節負重力,截肢或職業等原因使健肢負重過多,增加關節創傷機會等。

中醫將創傷性關節炎分為三型:(1)損骨血凝型,症見患處腫痛,動則加劇,功能受限,身倦乏力,少氣,自汗,舌質暗或有瘀斑,脈虛。治宜活血搜損、通絡止痛。(2)體虛勞損型,症見關節畸形,隱痛酸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乏力自汗,舌質淡苔白,脈虛。治宜補虛續損,通脈止痛為主。(3)陽虛寒滯型,年高腎虧,久病傷腎,面色蒼白,形寒肢冷,關節劇痛,遇寒痛劇,不可伸屈,膝腰酸冷,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治以補腎壯陽、祛寒鎮痛為主。
介紹幾種偏方供參考,

方1 絲瓜豆腐湯

組成:絲瓜250克,嫩豆腐250克。
用法:將絲瓜去籽洗凈切段,與嫩豆腐一同置鍋中,煮開5分鍾,分次服用,連服1月。
功效:清熱利水,和血通絡。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損骨血凝型,骨折、脫位後關節疼痛、僵直者。
方2 桃仁姜棗湯

組成:桃仁20克,生薑5克,大棗5枚。
用法:將桃仁、生薑、大棗分別洗凈,同置鍋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開5分鍾,文火煮20分鍾,濾渣取汁,分次飲用。
功效:活血搜損,通絡止痛。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損骨凝血型,損後關節僵直,有瘀斑者。

方3 茄子丁香飲

組成:茄子25克,丁香10克。
用法:將茄子洗凈,切成小塊,丁香洗凈,同置鍋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20分鍾,分次服用,連服2月。
功效:活血行氣止痛。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損骨血凝型。
附註:茄子活血化瘀,丁香行氣止痛。

方4 韭菜子米粥

組成:韭菜子20克,粳米50克。
用法:韭菜子洗凈,與粳米同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改文火煮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溫經通絡止痛。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損骨血凝型,關節僵直,伸屈不利者。

方5 甜菜根粥

組成:甜菜根25克,粳米50克。
用法:甜菜根洗凈切小塊,與粳米同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5分鍾,文火煮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連服2月。
功效:活血化瘀,補中止痛。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損骨血凝型。
方6 豬腰白芷飲

組成:豬腰子2隻,白芷20克。
用法:豬腰子剖開,洗凈,切成小塊,開水浸泡2小時,去浮沫,清水再次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白芷,加黃酒、姜、蔥、精鹽等,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30分鍾,分次食用,連服2月。
功效:補氣行氣止痛。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體虛勞損型,關節疼痛,氣短少言者。

方7 黑芝麻酒

組成:黑芝麻50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將黑芝麻洗凈,炒熟,置瓶中,加白酒500毫升,密封2月,分次飲用,每日2次,每次10~15克。
功效:滋陰補虛,通脈止痛。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體虛勞損型,關節疼痛、僵直伴有五心煩熱者。
附註:黑芝麻有滋陰補損作用。

方8 龍眼青果湯

組成:青果10克,龍眼10克。 ,
用法:青果洗凈,龍眼肉去核洗凈,一同置鍋中,加清水3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20分鍾,分次飲用。連服2月。
功效:補虛通脈。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體虛勞損型,關節僵直,伸屈不利,周身乏力者。

方9 豬肉木瓜米粥

組成:豬肉200克,木瓜20克,粳米100克。
用法:豬肉洗凈,切成小塊;木瓜洗凈,切成小片。將豬肉、木瓜、粳米同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去浮沫,改文火煮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補虛續損,通絡止痛。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體虛勞損型。
附註:豬肉、粳米補中益氣,續損。木瓜行氣止痛通脈。

方10 薤白羊肉湯

組成:薤白25克,羊肉250克,黃酒、姜、蔥、精鹽等。
用法:羊腿肉洗凈,切成塊,開水浸泡2小時,撈起再次洗凈,置鍋中,加清水l 0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去浮沫;加薤白、黃 酒、姜、蔥、精鹽等,文火煲30分鍾,分次食用。
功效:溫腎健腰,壯陽散寒。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陽虛寒滯型,關節僵直,四肢不溫,遇寒痛劇者。

方11 雀肉丁香粥

組成:麻雀3隻,丁香20克,粳米50克。
用法:麻雀活殺,去頭、皮毛、內臟及爪,洗凈,切成小塊;丁香洗凈。將雀肉、丁香、粳米同置鍋中,加清水1 0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溫腎壯陽,通絡散寒。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陽虛寒滯型,關節僵直,腰膝痿冷,形寒肢冷者。
附註:麻雀有溫腎壯陽作用,丁香有散寒於;氣之功效,粳米補中益氣。
方12 桑椹烏蛇酒

組成:桑椹50克,烏梢蛇1條,白酒500毫升。
用法:桑椹洗凈,烏梢蛇活殺,去頭、內臟。將桑椹、烏梢蛇置瓶中,加白酒,密封2月,分次飲用,每日2次,每次10—20克。
功效:補肝腎,祛寒邪,通脈絡。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陽虛寒滯型,周身疼痛,四肢不溫者。
方13 肉桂米粥

組成:肉桂25克,粳米50克。
用法:肉桂洗凈,紗布包好,置鍋中,加粳米,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5分鍾,文火煮30分鍾,成粥,撈棄肉桂包,趁熱食用。
功效:溫腎壯陽,散寒止痛。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陽虛寒滯型,關節僵直,四肢不溫者。
方14 狗肉米粥

組成:狗肉150克,粳米100克。
用法:狗肉洗凈,切成小塊,開水浸泡2小時,撈起洗凈,置鍋中,加細鹽少許,生薑3片,蔥白3根;加粳米,加清水1 000毫升,急火煮開5分鍾,文火煮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連續2月。
功效:補中益氣,溫腎助陽。
主治:創傷性關節炎,屬陽虛寒滯型,關節遇寒疼痛加劇者

8、創傷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創傷性關節炎是各種損傷引起的關節炎,發病年齡及部位分布廣泛,手及四肢大關節均為好發部位,其中以膝、踝關節最多,其次為髖關節等。
引起創傷性關節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1.關節內曾有骨折,整復不平,致關節面磨損;2.關節內游離體對關節面的損傷;3.關節內血腫及積液產生化學炎症和溶解酶,損傷關節滑膜及關節面;4.持續性慢性關節損傷及關節負荷過重,如某些長期維持特定姿勢的工人及運動員,均可能造成特定關節及周圍組織損傷,您的受傷情況可能就屬於這一種。
一般來說,創傷性關節炎常見於青壯年人群,他們大多都有外傷史及慢性勞損史。關節酸痛不適及活動障礙逐漸加重,尤其過勞後症狀加重,休息後明顯減輕。後期還可能出現關節交鎖現象;關節摩擦感或摩擦音,關節邊緣壓痛或觸及腫塊,關節積液、畸形及活動障礙多見。晚期肌肉萎縮及無力,關節周圍軟組織攣縮,嚴重影響關節活動。
患者一旦確診為創傷性關節炎,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致病因素,即減輕勞動強度,改變勞動姿勢,早期正確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如止痛葯、痛點封閉、關節腔內注射及關節沖洗等。(彭蓓 黃梅 王曉青 整理)

9、請問肘關節粉碎性骨折一年多進行康復到訓練還有效嗎?

沒有手術治療么?肘關節得創傷性關節炎的概率很大,功能影響比較大,不過再晚你也得練,怕自己胡亂練,就去醫院骨科咨詢下醫生,有康復醫院最好

10、50分,求助創傷性關節炎

現在這個異位骨化對你影響大嗎?影響大的話可以切除,但是還是有再長的風險。

與肘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功能鍛煉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