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關節炎是不是老人年才會得的疾病,年輕人會不會也得骨關節炎呢?
正如你所說,骨關節炎的患者大多數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但年輕人如果平時不注意保護自己的關節部位,關節損傷並且留有舊傷,老的時候就有可能發展成骨關節炎。如果平時運動多的話,建議使用萬特力護具的護具,這是日本KOWA旗下非常有名的護具品牌,產品都是原裝進口,能有效預防關節損傷。
2、確診是不是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
您提供的資料不完整,我無法給出具體建議,請補充以下資料:雙膝關節負重位(站立位)正側位X線片。腰椎及髖、踝關節片子。
如果曾經確診為大骨節病,建議當地骨科就診,對症止痛治療。減少負重活動。
請您方便時來醫院門診就診,並帶好您的相關資料(X線片子、化驗單)。
我的門診時間:周一下午;周二、三上午。
大骨節病,建議當地骨科就診,對症止痛治療。減少負重活動。
請您方便時來醫院門診就診,並帶好您的相關資料(X線片子、化驗單)。
我的門診時間:周一下午;周二、三上午。
(北大人民醫院寇伯龍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年輕人會不會得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會的,現在骨病都年輕化了
4、得了骨性關節炎有什麼危害?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或者叫老年性疾病,是由於關節軟骨不斷磨損而造成的。骨性關節炎到了晚期的症狀是: 關節變形、關節障礙、如直腿、疼痛加重,影響休息、不能行走、行動困難,甚至癱瘓在床,患者自身會更加痛苦,治療起來也會更加麻煩。
5、骨性關節炎能不能治癒?
不太好治癒,可以控制病情。
骨性關節炎,在治療上現在一般多採用沒有多少副作用的中葯加推拿的方案。可以去推拿一到二個療程,每個療程1個月。同時,服用壯骨通絡的中葯。 具體方劑還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中醫叫四診合參,辨證論治,就是要詳細了解病情,分辨出寒熱溫涼和虛實陰陽以及影響到的臟腑來具體用葯。
6、如何判斷自己得了骨性關節炎
症狀1、某一關節的僵硬或斷續疼痛,尤其是在 過度使用或活動的起始階段 2、晨起時關節僵硬 3、關節腫脹、觸痛 4、活動時關節內有吱嘎聲 5、但如關節發紅、熱則可能不是骨性關節炎6、痛—不敢或不願活動—肌肉萎縮—加重關節疼痛 7、不總是疼痛
7、患了骨性關節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麼?
骨關節炎 又名退行性骨關節炎,為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並在關節邊緣有骨刺形成。骨關節炎多見於老年人,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愈來越高,它嚴重妨礙工作,成為50歲以後喪失勞動力的第二個常見原因,僅次於心臟病。西方國家的發病率尤為增高,據統計,占門診病例的2.3%。骨關節炎的發生與年齡有著密切的關系,年齡低於45歲的,發病率為2~3%;45~64歲的為24.5~30%,超過65歲的可高達58~68%,最常見的部位順序為指間關節,拇指腕掌關節,股脛關節和髖關節。骨關節炎可以分成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的找不到病因,繼發性的系在原有疾病基礎上發展成骨關節炎。有許多疾病,包括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兒童時期關節病變、外傷、各種代謝性疾病和多種促使軟骨崩潰的關節內炎症,他們的共同通路是骨關節炎。『發病機制:』骨關節炎的發病機理不明。有幾種說法:(一)軟骨的變性和崩潰大多數人認為骨關節炎最初的病理變化為軟骨的基質內缺乏蛋白糖原和膠原,接著淺層的軟骨細胞數量減少,使關節軟骨鬆鬆地掛在關節腔內,受不起應力容易發生折斷。在生化方面,老年人的軟骨水份減少,硫酸軟骨素6與硫酸軟骨素4的比例增高,各種促使軟骨裂解的酶也相應出現。這些酶來自軟骨本身,滑膜和關節液中的細胞成份,目前還不清楚。(二)骨內高壓所致Harrison首先研究骨內血液動力學變化,發現髖關節骨關節炎者股骨頭內動脈與靜脈的通路阻斷。Phillips經靜脈造影發現靜脈迴流不足,骨內竇狀隙擴張,並有動脈性充血,這種骨內高壓是引起疼痛的原因;另一方面Trueta認為由於骨內壓力分布的不均勻,使某些區域承受過多的應力,而某一些區域卻又應力不足,容易發生軟骨變性。(三)軟骨下骨質僵硬使關節軟骨喪失了對應力的應變能力,尤其是不能承受橫向的應力,容易產生剪力使軟骨產生水平狀劈裂。什麼原因引起軟骨下骨質僵硬目前還不明了,可能與肌肉骨骼系統缺乏必需的動力,使骨與軟骨喪失了脈沖式刺激力量。(四)力學上變化為了維持力學上平衡,髖關節必須承受3-4倍體重的力,這個力是體重與髖部外展肌群的垂直合力。任何因素使關節表面面積減少的結果都可以使單位面積負重量增加。以髖部為例,頭的直徑不變,其斷面表面積可以大至11.5cm2,小至4.71cm2,相差竟達250%。據Pauwels認為,髖臼軟骨下骨質的X線表現是髖部的應力分布圖。在正常情況下,壓力均勻分布,軟骨下骨質應該表現為相同的厚度。如果髖關節有髖臼發育不良,負荷的力線將出現離心性偏斜,這時在髖臼的外側部分將因骨質增生而顯得骨密度增高。Pauwels認為髓部的合力方向為股骨頭的中心至髖臼的中心。但Bombelli卻認為合力不通過髖臼的中心而在其內側1/3處通過。髖關節骨關節炎髖關節骨關節炎多見於50歲以上的病人,男性多見。以往診斷原發性骨關節炎者較多,但目前有些作者認為90%以上的原發性骨關節炎者都是繼發的。男性的繼發於兒童時期輕型的股骨頭骨骺滑脫或骨骺炎,女性的繼發於輕度的髖臼發育不良。還有一些是假性痛風和單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真正的原發性關節炎極為罕見。『實驗室檢查:』為關節間隙狹窄,一般為均勻性的,也有表現關節間隙厚薄不一。有軟骨下骨質增生和囊性改變。髖臼邊緣與股骨頭的赤道部位都有骨刺形成。股骨頭輪廓改變,有的因增生而得很大,有的成蘑菇狀。Harris提出4個X線徵象,認為該徵象充分說明病員幼年時有過輕度股骨頭骺滑脫:①正常時股骨頸外側緣應凹陷,但出現了扁平,應視為不正常;②股骨頭前外側緣有隆起,外展時有沖撞;③股骨頭的內下緣有鉤形突起;④股骨頭的中心與股骨頸的中心不符合。這種輕度的頭骺滑脫在兒童期可以毫無症狀而被疏忽掉。『治療說明:』(一)對症治療如應用非激素抗炎類葯物、理療、休息、減肥和適當的運動。(二)髖關節置換術適用於60歲以上的較重病例,可參閱有關章節。(三)截骨術應用粗隆間截骨術治療髖關節骨關節炎起自19世紀末,在本世紀的上半年代廣泛使用。由於髖關節置換術的近期療效甚佳,使截骨術一度冷落。但因髖關節置換術的後期並發症多與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應用於年輕病例遭到失敗,使截骨術再度受到注意。截骨術的目的除了減少關節面的單位面積的負荷量和橫斷骨骼可以減壓外,還希望關節面能相稱,因此必須施行有角度的截骨術。已知有四種粗隆間截骨術:內翻、外翻、內移和外移截骨術。究竟應該選用哪一種截骨術,意見混亂,必須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年齡因素應該考慮,年齡輕的,效果好些,但並不排除年齡大的。因為這類病例不宜負重,肥胖的和要乾重活的都不太適宜。做內翻截骨時股骨幹要內移,做外翻截骨術股骨幹要外移,這樣下肢的力軸才能經髖關節的中心和膝關節的中心。術前必須檢查髖關節的活動范圍。至少要有80°屈曲范圍。Muller認為屈曲小於60°應列為禁忌,小於30°手術後髖關節會強直。測量屈曲度數最好能在麻醉下檢查。還必須至少有15°的內收和外展動作,Bombelli則認為,作外展截骨術,至少應該有20~25°的內收動作,這樣才能保持關節囊有合適的張力。作內翻截骨術時內翻的度數不能超過15~20°,這樣外展肌群具有足夠的張力,超過這個度數的截骨術必須使大粗隆下移。對選用何種截骨術,Maquet作了如下的規定。Maquet認為骨關節炎是關節對應力與阻力兩者平衡破潰的結果,使病理組織難以忍受正常的應力與增強的阻力。唯一的方法為減少應力。有兩種方法可以減少關節應力:①減少通過髖臼的合力;②擴大關節面。最理想的方法是兼有上述兩種方法。具體的原則如下:1.粗隆間內翻截骨術即PawelsⅠ型手術。適用於髖關節半脫位,髖臼外側負重區有三角形軟骨下硬化區,說明該處為應力集中區。粗隆間內翻截骨術可以增加關節負荷面積,減少負荷量,使關節內應力減少,並較好的進行重分配(圖96-11)。術前應攝髖關節外展位平片,如果髖關節能充分外展,關節面積增大才能取得預期效果;如果內翻截骨術後不能增加關節面積,甚至反而減少面積,手術肯定失敗。2.粗隆間外展截骨術+肌腱切斷術即PawelsⅡ型手術。適用於髖臼外側負重區沒有三角形軟骨下硬化區的病例和有中央型脫位者,它可以增加關節的負重面積,減少負荷量。必須同時作髖外展、內收與髂腰肌腱切斷術(圖96-12)。3.術前的X線檢查與手術計劃術前應攝以股骨頭為中心的前後位片,下肢取內旋位、中立位,充分外展與內收位各一張。外展位時關節面一致時可選用內翻截骨術;內收位時關節面一致,可考慮外翻截骨術。必須做到關節面一致,髖臼邊緣的關節間隙有些張開。有些病例不論外展或內收動作都不能使股骨頭再進入髖臼,這些病例不論作內翻截骨術或外翻截骨術都不能加大關節負重面,截骨註定要失敗,必須另想他法。有關截骨術後的結果因為選用了不同的截骨術,很難作出結論。效果的好壞與病例的選擇得當與否有關。年齡輕,病變屬於較早期,體重適中,干辦公室工作,X線片為髖臼發育不良,關節間隙狹窄程度並未超過原來厚度的一半,這樣病例,作內翻截骨術後自然會有好的結果。據長期隨訪結果,約1/3病例術後效果優良,1/3病例尚可,另1/3以後必須做髖關節置換術。隨訪時間愈長,優良率會逐漸減少。髖臼發育不良所致的早期骨關節炎可以作骨盆截骨術。Salter髂骨截骨術還可以施行於50歲以下成人,由於改變了髖臼的方向及負重面,96%可以不痛,78%功能改善,88%關節炎停止發展。Chiari髂骨內移截骨術也可用於成年人。特別適用髖臼外側方發育不良,還可與股骨粗隆間截骨術同時操作。據報告,聯合手術後X線表現有改善或停止發展的,可達80%。屬於骨盆截骨術的還有髖臼旋轉截骨術等方法。膝關節骨關節炎膝關節骨關節炎多見女性,肥胖所致超重負荷是致病主要原因。疼痛和關節腫脹是主要的臨床表現,有時活動關節還可感覺到磨擦音。以內側間隔最為明顯,因而可有膝內翻畸形,並訴膝內側疼痛;膝外翻畸形少見。髕股關節亦可有類似變化。保守治療方法同髖關節骨關節炎,關節腔內注射皮質醇激素對控制滲出減輕疼痛有好處。年齡超過60歲,病變較重者可考慮膝關節置換術,可參閱有關章節。年輕者可考慮作脛骨高位截骨術以改變下肢負重力線,適用於有內翻畸形者。也可以在關節鏡下作關節清創術,或直視下清理術,可以改善症狀。有屈曲攣縮者宜作股骨髁上截骨術。全身性骨關節炎這個名稱系指至少有三個關節發病,通常發生在指間關節。有兩種類型:一種為結節型,主要表現為手指的遠端指間關節有Heberden結節形成,多見於老年婦女,且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另一種為非結節型,主要發生在近端指間關節,多見於男性,有時血沉輕度增快,往往有過暫時多關節炎病史。有可能兩種類型是不同的疾病。治療以保守療法為主,指間關節有囊腫形成突出於皮下者可手術切除。
8、得了膝 關 節 骨 性 關 節 炎 怎麼辦好?我隔壁有個伯伯就得了這個病
jsdgsd
9、青年人會得關節炎嗎
病情分析:
你好,關節炎的病因復雜,主要與炎症、自身免疫反應、感染、代謝紊亂、創傷、退行性病變等因素有關。
指導意見:
這與在電腦前工作沒有關系,從事電腦工作不會引發關節炎,年輕人也可以出現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見於少年兒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