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水痘關節炎

水痘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3-19 06:30:23

1、成人水痘持續發燒

第一周內發燒屬正常現象,不燒到38.5度以上建議不吃退燒葯,因為發燒也是抵抗病毒的一個途徑。加強護理,發熱期應卧床休息就足夠了。
試用阿糖腺苷(Ara-A)或阿昔洛韋(無環鳥苷,acyclovir)治療重症水痘帶狀皰疹,似有一定效果。也有報告採用干擾素或轉移因子治療者。減毒麻疹活疫苗0.3~1ml一次性注射可加速水痘皰疹干痂,防止新的皰疹出現。
發熱較高,全身症狀較重者,亦可用清熱解毒涼血類中葯。

通過抽血化驗X光等可以檢查嚴重程度,你們在英國有ensurance的話建議化驗全面。

不過一般來說是不用葯的,周期10-15天就會減輕。只能吃水果,蔬菜,粥和主食。(水果最好是蘋果,不要吃太刺激的水果,蔬菜也是,不要吃辣的酸的,清淡為好)千萬別喝奶,別吃肉和雞蛋。
不要抓破,不要碰水(只能勤洗手,不要洗臉洗澡洗頭,等結痂了在開始可以洗)也是等結痂了開始不用嚴格忌食。
別擔心,應該不會有事的

【並發症】 :

一般不多見,較常見的並發症有以下幾種。

(一)繼發性細菌性感染 包括局部皮疹化膿性繼發感染、蜂窩組織炎、急性淋巴結炎、丹毒、敗血症等。

(二)水痘腦炎 約1000~10,000個病例中有1例發生腦炎。多發生在病程第3~8天,少數見於出疹前2周或出疹後3周。病情輕重不一,症狀和腦脊液所見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仿 ,病死率為5%~25%。其他少見的神經系統並發症有橫斷性脊髓炎、周圍神經炎、視神經炎等。

(三)原發性水痘肺炎 多見於成人水痘患者和免疫受損者。輕者可無症狀,或只有乾咳,重者有咯血、胸痛、氣急、紫紺和發熱等。嚴重者可致命,尤其在妊娠中後期感染危險性更大。體征不明顯。肺炎症狀多見於出疹後2~6天,亦可見於出疹前或出疹後10天。診斷主要依靠X線檢查,憑X線診斷有謂成人水痘中16%並發水痘肺炎,而有肺炎症狀者只佔4%。

(四)其他 水痘與Reye綜合征常發生於水痘後期,伴嘔吐、不安和激惹,進展到腦水腫,腦部的病理改變與高氨有關,由於阿司匹林也被認為與Reye綜合征有關,因此國外認為水痘感染時最好禁用阿司匹林退熱。心肌炎、腎炎、關節炎、肝炎等均少見。

一次患病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再次得病者極少。
沒多大事,不用擔心的。

祝早日康復!

2、成人水痘前期的症狀

成人水痘的症狀是發熱,頭痛,嘔吐,周身不適等血毒症狀比兒童水痘更嚴重,年齡越大傷及內臟越嚴重得趕緊去醫院應用抗病毒治療大約8到10天痊癒。

3、水痘的症狀??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發熱,皮膚粘膜分批出現斑疹、丘疹、疤疹和結痂為特徵。皰疹內含有水液,形狀如痘樣,故名水痘。中醫稱渭水花、水瘡、水疤等。本病的傳染途徑,病毒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染。全年內可發病,但以冬春兩季最為多見。任何年齡均可感染,但以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發病較多。孕婦患水痘,胎兒被感染,甚至形成先天性水痘綜合征。本病一般病情輕,預後良好。患病後可獲持久免疫力。

水痘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潛伏期、前驅期、出疹期。 潛伏期為10~24天。

前驅期極短,常於出疹前l~2天,出現發熱、頭痛、咽痛、惡心、嘔吐、腹痛等症狀。小兒發熱與皮疹同時出現。

出疹期,皮疹初見於軀干、頭部,逐漸延及面部,最後達四肢。

本病整個病程一般為2~3周。一般無並發症,少數可並發細菌感染、水痘肺炎、水痘腦炎。

水痘患者的護理

1、發病時期,應勤換衣服,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修剪指甲,勿使抓破皮膚,避免繼發感染。

2、發熱時期,要卧床休息。應給患者充足的水分,可用綠豆煎湯代茶飲,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飲食宜用清淡、易消化食品,忌食辛辣食物。

3、隔離患兒。避免與易感兒接觸,隔離時間:應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

4、接觸過的易感兒,應檢疫觀察三周。

水痘的預防凡接觸過水痘易感兒,可用板蘭根30~60克,水煎服,連續一周。對體弱兒,或慢性患者,或未患過水痘的孕婦,接觸病人後,可肌注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施行被動免疫。集體兒童單位,在水痘流行時期,可用紫外線進行空氣消毒。

4、水痘長什麼樣啊!

水痘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兒童期出疹性疾病。臨床特點是皮膚粘膜出現瘙癢性水泡疹,全身症狀輕微。

【病因】

病原體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即人類皰疹病毒3型。病毒核心為雙股DNA,核衣殼是由162個殼微粒排列成立體對稱的二十面體,外有一層脂蛋白包膜。病毒呈球形,直徑150-200nm。兒童初次感染時引起水痘,恢復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內,少數人在青春期或成年後,受冷、熱、葯物、創傷、惡性病或放射線等因素作用,病毒被激活導致帶狀皰疹。一次感染水痘可獲終身免疫,但在免疫功能受損者或已接受過水瘟疫苗者,也可有第2次感染,症狀輕微。

【流行病學】

本病多發生在冬末、初春季節,通過直接接觸、飛沫、空氣傳播。90%患兒年齡<10歲,高峰為6~9歲,但亦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包括新生兒期。水痘結痂後病毒消失,故傳染期自出疹前24小時至病損結痂,約7~8天。潛伏期10~21天,一般兩周左右。

【發病機制和病理】

水痘病毒經口、鼻侵人人體,首先在上呼吸道內增殖,然後進人血液產生病毒血症,引起皮膚及粘膜損害而發病。如果病毒侵入血中為間歇性,臨床表現為分批出現的皮疹。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受抑制者可發生全身性播散性水痘。水痘皰疹病變僅限於皮膚的表皮層,皰疹基底有多核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周圍有清楚的暈圈與核膜分開。炎症亦可深入累及真皮。因水痘死亡的患者在身體其他組織如神經系統、胃、腸、唾液腺、血管內膜中均可見到水痘核內包涵體,腦內靜脈周圍有神經脫髓鞘和神經細胞壞死等病變。

【臨床表現】

(一)典型水痘 皮疹出現前24小時可呈現前驅症狀,如低熱、不適、厭食等,亦可見猩紅熱樣或麻疹樣前驅疹,但很快消失。幼兒常無前驅期。皮疹特點:①分批出現紅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卵圓型、淚滴狀小水皰,周圍有紅暈,無臍眼,經24小時,水皰內容物變為渾濁,水皰易破潰,皰疹持續3~4天,然後從中心開始干縮,迅速結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見到丘疹、新舊水皰和結痂同時存在;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皮膚受壓或易受刺激處,開始為軀干,以後至面部、頭皮、四肢遠端較少,瘙癢感重;③粘膜皮疹可出現在口腔、結膜、生殖器等處,易破潰形成淺潰瘍。

(二)重症水痘 多發生在惡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損病兒,出疹1周後體溫仍可高達40~41℃;皮損常呈離心性分布,四肢多,水皰疹有臍眼,偶為出血性,在第1周末可發生暴發性紫癜,伴有壞疽。

(三)先天性水痘 孕婦患水痘時可累及胎兒,在妊娠早期感染,可致多發性先天性畸形,如:肢體萎縮、皮膚斑痕、皮層萎縮、頭小畸形:自主神經系統受累表現括約肌控制困難、腸梗阻或Horner綜合征;眼異常包括白內障、小眼球、脈絡膜視網膜炎。病兒常在1歲內死亡,存活者留有嚴重神經系統傷殘。

【並發症】

(一)皮膚繼發感染 最常見如膿皰瘡、蜂窩組織炎等。

(二)血小板減少 帶有皮膚、粘膜出血,嚴重者有內臟出血.包括腎上腺出血,預後不良。

(三)水痘肺炎 兒童不常見,臨床症狀恢復迅速,X線改變常持續6~12周,偶有死亡報道。

(四)心肌炎、心包炎、心內膜炎、肝炎、腎小球腎炎、關節炎及到睾丸炎等均有少數病例報道。喉部損傷可引起水腫,嚴重者導致呼吸窘迫。

(五)神經系統 腦炎常在出疹後數日出現,發病率<1‰,死亡率為5%~10%。呈現小腦症狀者如共濟失調、眼球震顫、顫抖等較出現驚厥及昏迷等腦症狀者預後為好。存活者中15%有癲癇、智能低下和行為障礙等後遺症。其他神經系統合並症包括:格-巴綜合征、橫斷性脊髓炎、面神經癱瘓、伴暫時性視力喪失的視神經炎和下丘腦綜合征等。Reye綜合征在水痘後發生者占 10%。

【治療】

無合並症的水痘不需特殊處理,僅需對症治療:如剪短病兒指甲,戴連指手套,以防抓傷;勤換內衣,消毒水洗浴,減少繼發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癢鎮靜劑;因有報道使用水楊酸制劑後Reye綜合征發生率增加,故可用其他退熱劑替代。

水痘肺炎或免疫功能受損者患水痘時可給無環鳥苷靜脈注射,8小時1次,每500mg/m2。於 1小時內施入,可預防肺炎或其他內臟受累;口服每次 20mg/kg,每日 4次、共5天;在潛伏期服用可減輕病情。繼發細菌感染時給抗生素治療。

【預防】

對使用大劑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損和惡性病患者,在接觸水症72小時內可給予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VZIG)125~625U/kg肌注,可以起到預防作用。易感孕婦在妊娠早期接觸水痘者亦應給予VZIG被動免疫;如患水痘。則終止妊娠是最佳選擇,母親在分娩前5天或後2天內患本病的新生兒,亦推薦使用 VZIG。

水痘減毒活疫苗已在國外開始使用,副作用少,接融水痘後立即給予即可預防發病,即使患病亦極輕微,故凡使用激素或惡性病患兒在接觸水痘後均應予以注射。

控制傳染源,隔離病兒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托幼機構中已經接觸的易患者應檢疫3周。

5、水痘的症狀和治療

水痘屬病毒性傳染病,和帶狀皰疹屬同一種病毒感染。有些人,甚至一些醫生因為兒童期患水痘愈後良好,所以常常輕視了水痘的危害。其實,兒童患水痘後有可能繼發水痘腦炎、原發性水痘肺炎等嚴重的並發症。另外,葡萄球菌、鏈球菌還可經皮疹感染,引起癤、癰、膿皮症,丹毒或蜂窩織炎等,甚至引起敗血症、肺炎、化膿性關節炎或骨髓炎。孕婦在懷孕3~4個月內感染水痘,日後所生嬰兒可能患先天性水痘綜合症。孕婦在分娩前患水痘時,其所生嬰兒得不到母體抗體保護,出生後5~10天內可發生嚴重水痘。有些小兒患水痘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顱脊神經節中,不致被血清中抗體清除。成年後,或者當機體免疫狀態發生變化時,病毒再度活躍,而引起帶狀皰疹。
患者身上出現小紅點,由胸部、腹部,再擴展至全身。小紅點變大,成為有液體的水泡;一兩天後,水泡破裂,結成硬殼或疙瘩。新的小紅點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現,重復同一過程;二至六天期間,新紅點出現二至四次。
水痘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2周內痊癒。主要是對症處理,患者應隔離至全部皰疹乾燥結痂為止,一般不少於病後2周。發熱期應卧床休息,體溫高者可予退熱劑。皮膚瘙癢較顯著者,可口服抗組胺葯物。皰疹破裂者,塗以1%甲紫,有繼發感染者可局部應用消炎葯。一般忌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但出血性水痘及水痘肺炎患者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
為避免並發症,建議到正規醫院治療。

6、成人水痘是什麼引起的

水痘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其臨床表現為出現很具特徵的皮疹,包括扁平的斑疹、突出皮膚表面的丘疹、水皰和結痂。

水痘的傳染性很強,為通過空氣中攜帶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飛沫傳播。水痘患者在症狀出現初期傳染性最強,而且其傳染性要一直持續到最後一個水皰結痂。故應隔離感染者,以免傳染未患過水痘的人。

患過水痘的病人會產生免疫並且不會重新感染該病毒。然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會在水痘感染初期以後潛伏在人體內,以後可能會被重新激活,引起帶狀皰疹(見第186節)。

. 症狀和診斷

症狀可能在感染後10~21天出現。10歲以上兒童的最初症狀是輕微的頭痛、中等度發熱,並且覺得身體不適。更小一些的兒童通常沒有這些症狀,成年人的症狀通常更嚴重。

大約在初期症狀出現24~36小時後,會出現小而扁平的紅色斑點狀皮疹。不久,這些皮疹便會突出皮膚表面,然後形成圓形的水皰,水皰周圍有紅暈並伴有發癢,最後結痂。整個過程持續6~8小時。水痘皰疹分批出現,從第5天起就不再出現新的皮疹,到第6天大部分的水皰都已結痂,結痂大多會在20天以內脫落。

除嚴重病例皮疹遍及全身外,皮疹在面部和四肢相對較少。如果患者出疹很少,則通常出現在軀幹上部。水痘皮疹也經常出現在頭皮上。口腔內的皮疹則會很快破裂而形成潰瘍,使吞咽時感到疼痛。潰瘍也可以出現在眼瞼、上呼吸道、直腸和陰道中。喉和氣管中的皮疹偶爾會引起嚴重的呼吸困難。頸部的淋巴結會腫大並有觸痛。本病的嚴重期通常持續4~7天。

醫生通常可以根據典型的皮疹和其他症狀確定診斷,一般不需要進行血液抗體水平檢查和實驗室病毒分離。

. 並發症

兒童通常會完全康復。然而,成人感染本病可能是十分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特別是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者(兒童和成人)。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肺炎是一種嚴重的並發症,成人、新生兒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易並發這種肺炎。可能會引起心肌炎,並且出現心臟雜音。並發關節炎可引起關節疼痛。也可能並發肝炎,但通常並沒有症狀。在極少的患者中會出現組織內出血。皮膚潰瘍並發細菌感染後,會引起丹毒、膿皮病和大皰性膿皰病。

腦炎是發生在本病即將痊癒或痊癒後1~2周的一種並發症,發生的可能性低於1/1000。腦炎會引起頭痛、嘔吐、行走不穩、意識模糊、癲癇發作。盡管腦炎可能是致命的,但對於完全恢復者的預後通常良好。雷耶綜合征是一種少見但十分嚴重的並發症,主要發生在18歲以下的患者,並且常發生於皮疹出現後3~8天。

. 預防和治療

一種疫苗對預防水痘有效。對沒有接受過預防接種者和容易發生並發症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可注射抗水痘病毒的抗體(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或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

症狀輕微的病例,僅需進行對症治療。皮膚濕敷可減輕癢感,以避免因搔抓而引起的感染擴散和留下瘢痕。為了避免細菌感染應注意清潔,經常用肥皂清洗皮膚,保持手的干凈,剪指甲以減輕抓搔程度,衣服應該保持清潔、乾爽。

有時可使用止癢葯物,例如抗組胺類葯。如果發生細菌感染,則需使用抗生素。如病情十分嚴重,應使用抗病毒葯物阿昔洛韋。

7、水痘的並發症有哪些?

常見為皮膚繼發細菌感染,如膿皰瘡、丹毒、蜂窩組織炎,甚至由此導致敗血症。繼發性血小板減少可致皮膚、黏膜甚至內臟出血。

水痘肺炎兒童不常見,臨床症狀迅速恢復,X 線肺部病變可持續6 ~ 12 周,偶有死亡報道。神經系統可見水痘後腦炎、格林巴利綜合征、橫貫性脊髓炎、面神經癱瘓、Reye 綜合征。其他少數病例可發生心肌炎、肝炎、腎炎、關節炎及睾丸炎。

8、在長水痘前會有怎麼樣的症狀?

長水痘俗稱「出水珠」,老一輩的人認為小孩子一定要出過一次「水珠」,才會平安長大。這是因為水痘的傳染力很高,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被傳染而發病,加上以前醫療資源缺乏,衛生習慣又不好,許多孩子感染後會有並發症的產生,甚至危及性命。 在現代的環境下,水痘已廣為一般人正確地認知,加上醫療資源充足,衛生環境改善,水痘已成為只是一種多數孩子都會得到的良性疾病。 水痘——傳染性疾病 水痘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它的病原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當人體第一次被這種病毒感染而發病時,造成的疾病就是水痘。有少數人在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病發水痘而且痊癒之後,一旦身體抵抗力明顯降低時,這些潛伏的病毒就會重新活化並引發疾病,這個再發的疾病就是帶狀皰疹,俗稱「飛蛇」。 水痘的傳染性很強,若是體內缺乏抗體的保護,一旦接觸到病毒,發病的機會超過百分之九十。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途徑主要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接觸長水痘的病人,令一個則是接觸長帶狀皰疹的病人,而前者是主要途徑。 水痘的症狀 感染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之後,會先有一段潛伏期才會發病,這段時間從十天到二十一天不等,平均兩個禮拜左右。在孩子出疹子的前一兩天,會有一些類似感冒的前驅症狀,接下來才會有水痘病症之中最典型的症狀,也就是皮膚長出疹子。 在剛開始長水痘的幾天,我們在病兒身上可以看到各式的疹子,這是水痘獨有的特點,也就包括丘疹,水泡疹,與水泡破掉後形成的結痂疹都能觀察到。皮膚上的疹子會有癢癢的感覺,讓孩子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搔抓,水泡一旦抓破就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家長們得特別小心照顧。 小心並發症 雖然兒童感染水痘之後,絕大多數都能順利地康復,但是仍有少數的孩子會有並發症。寄發性的細菌感染是最常見的並發症,特別是經由水泡破裂處的感染,所引起的傷口發炎,深層組織的蜂窩組織炎,與傷口附近的淋巴腺炎等等。 其它比較少見於孩童的並發症還包括肺炎、關節炎、骨髓炎、肝炎、腦炎等等。水泡會不會留下疤痕也是多數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一般而言,水泡結痂脫落之後,會在皮膚短暫留下一個褪色的痕跡,經過數天到數個禮拜就會完全消退。但若是水泡有細菌感染,日後就很容易留下疤痕,因此家長們要好好照顧病兒,記得剪短孩子的指甲,或塗些能止癢的痱子膏,不要泡澡改用淋浴,以減少傷口感染的機會。 是不是每個長過水痘的孩子,日後都會長帶狀皰疹呢?根據統計,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五的水痘病童,日後會受帶狀皰疹之苦。這是因為這些潛伏的病毒只會在人體抵抗力很差的時候才會活化至病,所以只要抵抗力正常,即使病毒潛藏體內也不會發病的。

與水痘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