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會有哪些症狀

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會有哪些症狀

發布時間:2020-03-18 17:22:54

1、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

症狀:
起病緩慢,多先有幾周到幾個月的疲倦無力、體重減輕、胃納不佳、低熱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驅症狀。
一、關節症狀:
(一)晨僵:關節的第一個症狀,常在關節疼痛前出現。關節僵硬開始活動時疼痛不適,關節活動增多則晨僵減輕或消失。關節晨僵早晨明顯,午後減輕。
(二)關節腫痛:多呈對稱性,常侵及掌指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趾間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關節紅、腫、熱、痛、活動障礙。
(三)畸形:後期病例一般均出現掌指關節屈曲及尺偏畸形;如發生在足趾,則呈現爪狀趾畸形外觀。
二、關節外表現: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表現的一部分或是其並發症。本病的關節病變可以致殘,但不會致死。而關節外表現常是本病致死的原因。
(一)類風濕結節:見於15~20%的患者,多見於前臂常受壓的伸側面,如尺側及鷹嘴處。在皮下摸到軟性無定形活動小結或固定於骨膜的橡皮樣小結。血清類風濕因子強陽性者皮下類風濕結節更常見。
(二)類風濕性血管炎:類風濕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變,除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外,全身其它處均可發生血管炎。表現為遠端血管炎,皮膚潰瘍,周圍神經病變,心包炎,內臟動脈炎如心、肺、腸道、脾、胰、腎、淋巴結及睾丸等。
(三)類風濕性心臟病:心臟受累、心肌、瓣膜環或主動脈根部類風濕性肉芽腫形成,或者心肌、心內膜及瓣環淋巴細胞浸潤或纖維化等。
(四)類風濕性肺病:慢性纖維性肺炎較常見,肺小血管發生纖維蛋白樣壞死及單核細胞浸潤,發熱、呼吸困難、咳嗽及胸痛。
(五)腎臟損害。
(六)眼部表現:葡萄膜炎是幼年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常見病變,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引起角膜炎。
(七)Felty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引起脾臟腫大,中性粒細胞減少,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率高,抗核抗體陽性。
(八)乾燥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淚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導致腺體破壞和分泌減少或缺乏,臨床表現以眼和口腔粘膜為主的乾燥症群。
(九)消化道損害。
診斷:
典型病例的診斷一般不難,但在早期,尤以單關節炎開始的及X線改變尚不明顯時,需隨訪觀察方能確診。
國際上沿用美國風濕病學學會1985年診斷標准,該標准於1987年進行了修訂,刪除了損傷性檢查和特異性較差的關節疼痛和壓痛,對晨僵和關節腫脹的要求更加嚴格。
1.典型的類風濕關節炎此類型診斷要求具備下列標准中的7項,其中標准1~5的關節症狀或體征必須持續至少6周。
(1)早晨起床時有關節僵硬感。
(2)至少1個關節活動時有疼痛或壓痛。
(3)至少1個關節有腫脹(不僅增生,軟組織增厚或積液)。
(4)至少有另1個關節腫脹(2個關節受累症狀的間歇期不超過3個月)。
(5)兩側相同關節對稱性腫脹(近側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跖趾關節可有症狀,但不是絕對對稱)。
(6)皮下結節。
(7)類風濕關節炎的典型X線改變,不僅有退行性改變,而且至少包括受累關節周圍骨質的脫鈣。
(8)凝集試驗陽性,在兩個不同實驗室採用任何方法的類風濕因子檢測結果為陽性,並且正常對照組的陽性率不得大於5%。
(9)滑液中有極少量的黏蛋白沉澱(液體混濁,含有碎屑;滑液炎性滲液含白細胞數超過2×109/L,沒有結晶)。
(10)具有下列3種或3種以上滑膜特有的組織學改變:顯著的絨毛肥厚;滑膜表面細胞增生;慢性炎性細胞浸潤,有形成淋巴樣結節的傾向;表面和腔隙中纖維蛋白沉積及細胞壞死灶。
(11)結節的特異性組織學改變:有中心區細胞壞死的肉芽腫,外麵包繞增殖的單核細胞「柵欄」,外周有纖維包繞和慢性炎性細胞浸潤。
2.可明確診斷的類風濕關節炎獲此診斷的病例,需要具備上述標准中的5項,其中標准l~5項的關節症狀、體征必須持續至少6周。
3.擬診類風濕關節炎作出這一診斷需要具備上述標准中的3項,其中至少有標准l~5關節症狀中的1項,體征至少有1項要持續6周以上。
4.懷疑有類風濕關節炎可能應具備下列標准中的2項,而且關節症狀持續時間至少3周。
(1)晨僵。
(2)觸痛或活動時疼痛。
(3)關節腫脹史或所見。
(4)皮下結節。
(5)血細胞沉降率或C反應蛋白升高。
(6)虹膜炎(除兒童類風濕關節炎外,此項標準的價值不大)。
以上是美國風濕病協會根據患者出現的症狀而制定的四類診斷標准,臨床醫師可根據情況注意觀察,並採取相應處理。

2、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是什麼?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後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症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廣義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除關節部位的炎症病變外,還包括全身的廣泛性病變。

3、類風濕性關節炎會有哪些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症狀呢,其實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我們的小關節,手指的小關節,叫多關節對稱性出現疼痛、腫脹、晨僵、功能活動受限的時候,一定要想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當然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以伴有其他部位的關節炎,比方說肘關節、肩關節、顳頜關節、膝關節,包括我們的踝關節,尤其是我們有一個關節叫顳頜關節,當你這個地方疼痛,咀嚼受限的時候,一定要高度懷疑,我們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症狀呢,類風濕關節炎它的症狀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關節的症狀,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就是影響到關節,出現關節的症狀,包括雙手、雙腕,還有掌指關節,一個對稱性的關節的腫脹疼痛,還有早上的僵硬感,這些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節的症狀以外,有一些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會出現關節外的症狀,甚至有一些病人,是以關節外的症狀開始起病的,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也是有的,包括眼睛的症狀,包括這種球結膜的炎症,包括這種皮膚的症狀,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這種,血細胞的減少,都還是有的,因為它是一個全身病,以關節受損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的疾病。

4、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有哪些

類風濕關節炎主要就是影響到關節,包括雙手、雙腕,還有掌指關節,一個對稱性的關節的腫脹疼痛,還有早上的僵硬感,這些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另外還有厭食、低熱等外感症狀,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可以用益腎蠲痹丸,益腎壯督治本,蠲痹通絡治標,標本兼治,對症見發熱,關節疼痛、腫大、紅腫熱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頑痹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5、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出現哪些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和關節周圍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症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如累及其他臟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還可並發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經損害等。

本病患者可出現關節症狀和關節外症狀。

關節症狀的早期表現為:對稱性多關節紅腫熱痛,常見四肢小關節指間近端關節梭形腫脹,掌指(跖趾)、腕、膝、肘、踝甚至顳頜關節等腫痛。晨起關節僵硬,午後逐漸減輕,為本病重要特徵。中、晚期表現為:隨著病情進展轉為慢性、遷延性,關節滑膜滲出發展為增殖、肉芽病變,關節活動受限,繼而侵蝕骨、軟骨,引起關節面移位及脫臼,加上韌帶、關節囊及關節周圍組織破壞,致使關節變形。

6、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會出現哪些症狀啊

在我們生活當中,大部分有類風濕性關節痛的人,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痛的早期表現並不是特別了解,所以往往沒有引起重視,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痛加劇。今天小鯊(百傲鯊)就給大家說一說類風濕性關節痛的早期表現,希望對朋友們有幫助。
1、對稱性手、足關節痛
類風濕性關節痛最明顯的早期表現就是對稱性的手、足小關節痛或者腫脹,包括腕關節痛。其次,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同時腫脹。疼痛多呈對稱性、持續性。
2、晨僵
清晨起床,如果出現手指或腳趾關節麻木、僵硬、活動不便的表現,這個時候就要當心了,類風濕性關節痛找上門了。
3、足部和踝骨異常
足部和腳踝也是經常受到影響的部位,尤其早期表現可能體現在足部,雙腳可能變寬,出現疼痛,甚至走路困難。
4、其他表現
下腰背晨僵、疼痛,活動可減輕,以及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等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做好類風濕性關節痛的防護工作。
建議有類風濕性關節痛的朋友們,可以每天堅持攝取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它不僅是無副作用的安全食品,還具備軟骨再生、抑制對人體有害的新生血管的作用,幫助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痛。

7、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

膝關節炎的出現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疼痛,特別是在天氣或者氣候有所變化的時候,疼痛也會跟著發生變化,下面我們就來對疼痛這個特點做具體的解釋: 1、疼痛的特點:膝關節炎的疼痛,常常不知從何時開始,有時有好轉,有時增重,夜間也會疼痛,夜間膝關節伸直時疼痛加重,走路時疼痛,甚至完全不能走路。尤其是下坡下樓梯時,疼痛加重。>>>膝關節疼痛是膝關節炎最明顯的症狀,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2、疼痛的部位:膝的內側最多見,前側也有,有時後側也疼痛;外側疼痛的比較少;自覺的部位與壓疼的部位是一致

建義外選和濟尋骨風外塗

8、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症狀有哪些?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非化膿性多關節炎為主的全身性常見病,主要累及四肢大、小關節(以指關節為常見)。關節損害的特點是多發性、進行性和對稱性。早期症狀為受累及關節的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長期不愈則可轉變為關節僵直、關節畸形等。

此病因無特效葯,在治法上應對症治療,宜用增強體質的葯。中葯方面多為健脾胃、養氣血、補肝腎等常用扶正大法。如金匱腎氣丸、山楂丸、龜靈集、人參蜂王漿等可用於急性期以後各期,有增強體質,調解代謝,提高抗病能力的功效。

9、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症狀?

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多表現為遊走性的多關節疼,什麼叫遊走性,就是一個關節疼痛了一段時間以後,然後又轉移到另外一個關節疼痛,這稱為遊走性的疼痛。

通常最先累及的是膝關節、肘關節、踝關節還有腕關節等多個大關節,主要表現的是關節逐步的紅腫熱疼,還有活動明顯的受限,每個關節的關節炎可以持續4、5天以後,然後就好轉了,不會留下一些畸形或者活動障礙,但是這個關節炎通常會反復的發作。

與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會有哪些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