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治「手麻脹」
這種現象通常與周圍神經病變或是頸椎病有關的,需要查找一下病因,長期用同一種姿勢有可能會出現手指的麻木現象的,
意見建議:適當多活動,必要時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葯如彌可保、維生素B12等治療。
2、手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手麻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頸椎病
由於頸椎病的一系列病理變化,脊神經根可能受壓、牽拉和刺激,致使手指麻木、發脹。表現為橈側或尺側,或五個手指一起麻脹,還有可能伴有握力降低現象。
2、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又稱一過性腦缺血或「小中風」的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症。
3、中風
中風患者常出現頭痛、眩暈、肢體麻木、舌頭發脹等症狀。手指麻脹為其症狀之一,但通常還會伴有胳膊和其他部位的麻木。
4、糖尿病
糖尿病會引起多種並發症,如果周圍神經發生病變,就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
5、類風濕性關節炎
手指麻脹是其早期表現之一,如同時伴關節腫痛,則更有這種可能。如伴臉皮、手指皮膚發硬,則可能是硬皮病。
6、末梢神經炎
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致末梢神經炎,也會引起手發麻,此時只要注意增加一些營養,多補充維生素B1便可。
手麻是什麼病嗎
1、上肢神經卡壓
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征」;
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運用。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綜合征」。
2、頸椎病
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頸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當人步入中年以後,一些器官往往會發生退行性變,當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以後,往往會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便出現了頸椎病。
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它症狀,如:頸肩部骨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確診頸椎病並不困難,只要照一張X光片就可以了。
另外還有一種檢查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一個人托患者側頭部,一手握患者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3、中風
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見疾病便是中風。《衛生寶鑒·中風門》曾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之內有中風之疾。」須預防之:宜慎起居,節飲食,遠房幃,闊情志。
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發脹等症狀,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4、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綜合征也是會導致手發麻的現象發生的,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不過大家也不要擔心,因為手麻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解決手麻的妙招
一、按摩胸部,強心固本
用一手拇指沿膻中穴,四指沿天池穴、神封穴按摩。
另一隻手從頸部天突穴向下至胸底鳩尾穴上下按摩,共計100次。
二、按摩頸部,活血化瘀
以左右手分別用拇指和四指分開,掐捏喉部上端廉泉穴、人迎穴和其下端的天突穴各100次。
再以左右手分別有節奏地按搓頸後的天柱穴和啞門穴各64次,按搓時要輔以頭部的俯仰動作。
三、伸長頸部,疏筋解痙
雙手提至腰部,吸氣,然後慢慢向下壓去,腳底用力抓地,挺胸收腹,頸部有意識地向上伸長,吸取天地之靈氣。
四、梳洗手臂,理經祛邪
用右手掐捏左腋窩極泉穴,爾後再從上而下,由下而上梳洗手臂內外側。
再按合谷穴和勞宮穴各64次,最好再以同法換手按摩。
如何預防手麻
1、減少損傷
平時想要有效的手麻的現象的發生的話,要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等。
2、姿勢端正
預防手麻的重要就是要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另外還需要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3、網肘炎會引起手麻嗎?
病情分析:
網球肘,是肱骨外上髁的肌腱炎.可能由突然的傷害或胳膊的反復使用導致.為肌腱微小的撕扯導致毛細血管疼痛症.疼痛通常因肘部在外上位置的用力抓握而加重,比如網球後手擊球,但這種問題同樣能發生在其他反復使用工具的運動中.
指導意見:
治療可用中醫膏葯貼敷,由於膏葯用於肌表薄貼.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等.貼於體表的膏葯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通過膏葯外敷,舒筋,活血,化淤,迅速消除腫痛而痊癒.祝早日康復!
4、肘關節和膝關節疼,手麻,手指伸不開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嗎?
你好:
(1)晨僵。
(2)至少一個關節活動時疼痛或有壓痛。
(3)至少一個關節腫脹(軟組織肥厚或積液而非骨質增生,為醫生所看到)。
(4)至少另一個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兩個關節受累所間隔的時間應不超過3個月)。
(5)對稱性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同時侵犯機體兩側的同一個關節(如果侵犯近側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或趾關節時不需要完全對稱),遠側指間關節的累及不能滿足此項標准。
(6)骨隆起部或關節附近伸側的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
(7)標準的X線片所見(除骨質增生外,必須有受累關節附近的骨質疏鬆存在)。
(8)類風濕因子陽性。
(9)滑膜液中粘蛋白凝固不佳。
(10)具有下述滑膜病理學改變中的三個或更多:明顯的絨毛增生;表層滑膜細胞增生及呈柵欄狀;明顯的慢性炎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及形成淋巴結的趨勢;表層或間質內緻密的纖維素沉積;灶性壞死。
(11)皮下結節中的組織學改變應顯示中心區細胞壞死灶,圍繞著柵欄狀增生的巨噬細胞及最外層的慢性炎症細胞浸潤。
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標准需上述項目中的7項。在(1)—(5)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周。
肯定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5項。在(1)—(5)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周。
可能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3項,(1)—(5)項中至少有1項。其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周。
可疑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下列各項中的2項,而且關節症狀的持續時間應不少於3周:
①晨僵。
②壓痛及活動時痛(為醫生所看到),間歇或持續至少3周。
③關節腫脹的歷史或所見。
④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
⑤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
⑥虹膜炎(除非在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否則價值可疑)。
祝你早日 康復
5、肘關節檢查需要注意什麼?
肘關節由肱骨下端,尺、橈骨上端和附其上的韌帶和肌肉構成。它包括3個關節,即肱尺、肱橈和尺橈上關節。大部分肌肉皆位於前方,後方和側面骨骼位於皮下。
視診:輪廓。肘前面為3組豐滿的肌群,上方為肱肌和肱二頭肌遠端,下方內側為前臂屈肌群,外側為前臂伸肌群,中間有肘橫紋;肘後為三頭肌遠端及其附著鷹嘴,其兩側呈凹陷,即橈側窩和尺側窩。
畸形。肘內,外翻畸形:正常伸肘時,前臂橈偏10度左右,即攜物角,當攜物角增大時外翻,減小或前臂尺偏則為肘內翻;肘關節一些疾病引起肘屈曲畸形;肱肋骨踝上骨折或肘後方脫位時,鷹嘴後突明顯。
腫脹輕度腫脹時,僅見鷹嘴側窩鼓起。嚴重腫脹時,整個肘部粗大,甚至肘橫紋消失;菱形腫脹,為慢性關節炎症的一種表現,即肘關節腫脹,而其上、下肌肉萎縮。一側腫脹常因肱骨內上髁或外髁骨折所致。
肌萎縮除因關節的慢性炎症外,神經麻痹時可引起廣泛性的肌萎縮。
觸診:肽骨外上髁有前臂伸肌群附著,外上髁炎(網球肘)時,壓痛明顯;肱骨內上髁有前臂屈肌群附著,可因炎症表現壓痛明顯;鷹嘴可因骨折或滑車炎等,而有壓痛或肥厚感;橈骨頭可於肘後橈側窩處觸及,同時旋轉前臂,能觸到橈骨頭轉動的感覺。檢查可在肘關節位於不同的屈曲角度進行。骨折時此窩鼓起並有壓痛;尺骨喙突為肌肉遮蓋不易觸及,需以拇指在肘前深壓,骨折時引起疼痛;尺神經位於肘後尺側,按壓時引起手麻,異常時可有肥厚感,並有壓痛和患麻加重現象。
肱骨外髁、內上髁、撓骨頭和鷹嘴骨折時,即局部腫脹和壓痛外,可觸到骨擦音和異常活動。
肘關節異常肘關節腫脹在觸診時,若有波動感,則屬於積液和積血,如肘後滑囊炎;如為實質感,則屬肥厚的關節囊或增生的結締組織,或骨化性肌炎。
活動:肘關節活動以屈伸為主,活動的關節主要在肱尺關節。前臂的旋轉則依賴於尺肱上、下關節和骨間膜的相互活動。肱橈關節雖參與屈伸和旋轉活動,僅處於次要位置。
被動活動。肘伸直可到0度,屈曲150度以上即前臂與上臂交角為30度,小於這個范圍即屬受限。前臂中立位以拇指朝上為0度,在肘屈曲90度位,作旋後(80度至90度)和旋前(約80度至90度)運動,皆可有不同的角度尺來測量。
肘伸直位無側方活動,但側副韌帶損傷肘會出現異常的側方活動。
主動活動主要檢查伸肘和屈肘的肌力。
6、幫我查一下左手麻胳膊麻還有重度骨關節炎應該怎麼治
左手胳膊麻是因為頸椎病也可能是胳膊受涼。重度骨關節炎要吃維固力、黃盒的、硫酸氨糖。
7、手拿筷子久點,手麻,胳膊肘酸痛,受不了。這是怎麼了
問題分析:
你好,考慮為肘關節炎的病變發生,多因肘關節勞累過度,負重受涼,過度牽拉等因素,造成了肘關節處軟組織充血水腫,增生粘連,壓迫了尺橈神經,導致了神經水腫,無菌性炎症發生,引發了酸疼及麻木的症狀發生。
意見建議:
建議靜養,休息,避免勞累,飲食上多吃含鈣高及膠原蛋白的食物,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並進行肘關節的磁共振等檢查,明確診斷後,給予封閉注射葯物,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伸筋丹等葯物對症治療。
8、手麻是什麼病的預兆?
手麻的原因有很多,1.頸椎病引可起手麻。2,氣血虛可引起手麻。3,心氣不足可引起手麻。4,末梢神經炎早期的症狀就是手麻。5,中風前兆的人也會有手麻。最常見的手麻病因,多數是頸椎病引起,氣血不足引起,末梢神經炎引起。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一下,早發現早治療。祝你早日康復!
9、手麻是怎麼回事
1、上肢神經卡壓: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征」;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響精細運用。這是因為神經在肘部受到卡壓,即所謂的「肘管綜合征」。
2、頸椎病:引起手麻最常見的疾病就是頸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發的疾病之一。當人步入中年以後,一些器官往往會發生退行性變,當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以後,往往會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便出現了頸椎病。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它症狀,如:頸肩部骨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確診頸椎病並不困難,只要照一張X光片就可以了。另外還有一種檢查頸椎病的簡單方法,一個人托患側頭部,一手握患側上肢,將其外展90°,兩手同時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確診為頸椎病。
3、中風: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見疾病便是中風。《衛生寶鑒·中風門》曾說:「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之內有中風之疾。」須預防之:宜慎起居,節飲食,遠房幃,闊情志。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會發生中風,但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發脹等症狀,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的發生。
4、更年期綜合征: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也有手麻的現象,但是並不明顯,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
總之,手麻症狀的確診,還需參考頸椎片、肌電圖等輔助檢查才能明確論斷。一旦確診,如若症狀尚輕,則經正規的非手術治療,均可有不同程度好轉,如若症狀明顯,並出現手內肌明顯萎縮,則應及時採取手術治療,阻止病情發展,以免造成手內在肌不可逆的嚴重萎縮,導致手的功能嚴重障礙。
手腳麻木的原因有: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主要是血管病變導致的.2是葯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3是神經炎引起的麻木.4是4肢分散性地出現麻木.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5是腫瘤等壓迫神經導致的麻木.6是離子紊亂、酸鹼失衡、內分泌紊亂、心理因素等.
10、風濕關節炎的人,是不是,與睡覺手麻有
者建儀你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酒,咖啡,濃茶等,不要吃油膩的食物,不要吃海鮮類,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不要吃肉和動物內臟等,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西梅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纖維素、維生素A、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可以吃。
台遼目的是緩解疼痛,防止病情進展。常用要物是 寻※ 骨※; 风※ 膏 ,改變病情抗風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