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罕見關節炎

罕見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3-16 19:53:07

1、黃金也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嗎?

早在幾百年以前,人類就已經使用金元素作為止癢葯,從1929年有人用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並取得了效果。目前的金制劑,就是金元素與巰基化合物形成的多聚體。臨床應用的金制劑分為水溶性的注射劑和脂溶性的口服劑。如金諾芬含金量就達29%。目前在國內僅有瑞得又名金諾芬,是一種口服金制劑。它通過四個方面起作用。

(1)抗炎作用。金化合物在體外能抑制細菌生長。

(2)免疫調節。金能抑制炎症部位細胞的吞噬活性使溶酶體酶的釋放減少。

(3)對微量元素的影響。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鎂、錳、鋇、鉬、錫、銫在血中濃度增高,而金可能替代了生物活性物中的金屬離子,從而成功地修飾了疾病所產生的系列生物化學系統,達到減少上述微量元素的作用。

(4)其他。金對補體C1 有部分抑製作用,還可抑制前列腺素系統。

另外金制劑能抑制幽門螺旋菌生長,防治消化道潰瘍是其他慢作用抗風濕病葯物所不具備的優點,由於瑞得療效和注射金療效相當,副作用明顯減少,價格也較便宜,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值得首選的葯物。除此以外它也適宜於治療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和罕見的復發性風濕病。用法是3mg(1 片), 每日早飯後服用,連服1 周後增加為6mg,維持1 年以上,主要副作用為皮疹和大便變稀,通常不需要減量或停葯,短期內可自然消退。

2、膝關節疼痛,伸不直腿了,是什麼病

運動之後出現的症狀嗎?如果是運動之後出現的有可能是肌肉拉傷、運動過量、乳酸堆積等等,休息一段時間就好,下次要注意運動量。祝你早日康復

3、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可發於任何年齡,年齡在4歲以上多見,女孩在1~2歲為發病高峰,男孩則在2歲與9歲兩個年齡組為發病高峰。根據起病最初6個月的臨床表現,可分3型。
1.全身型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發病高峰在5~1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本型的特點為起病多急驟,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
(1)發熱弛張型高熱是此型的特點,體溫每日波動於36℃~41℃之間,驟升驟降,一日內可出現1~2次高峰,高熱時可伴有寒戰和全身中毒症狀,如乏力、食慾減退、肌肉和關節疼痛等,熱退後患兒活動如常,無明顯痛苦。發熱可持續數周至數月,自然緩解後常復發。
(2)皮疹也是此型的典型症狀,具有診斷意義,其特徵為於發熱時出現,隨著體溫升降而出現或消退。皮疹呈淡紅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可見於身體任何部位,但於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見。
(3)關節症狀關節炎是本病的主要症狀之一,發生率在80%以上。可為多關節炎或少關節炎。常在發熱時加劇,熱退後減輕或緩解。以膝關節最常受累,手指關節、腕、肘、肩、踝關節也常受到侵犯。關節常表現為對稱性腫脹、壓痛和晨僵,反復發作數年後,可出現畸形。最常見的關節畸形是腕關節強直、掌指關節半脫位和手指「天鵝頸」樣畸形。
(4)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約半數病例有肝脾腫大,可伴有輕度肝功能異常,少數患兒可出現黃疸,體溫正常後肝脾可縮小。多數患兒可有全身淋巴結腫大,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時可出現腹痛。
(5)胸膜炎及心包炎約1/3患兒出現胸膜炎或心包炎,但無明顯症狀。心肌也可受累,但罕見心內膜炎。少數患兒伴有肺間質損害。
(6)神經系統症狀部分患兒出現腦膜刺激症狀及腦病表現,如頭痛、嘔吐、抽搐、腦脊液壓力增高及腦電圖改變。
2.多關節炎型
女孩多見,起病年齡有2個高峰,1~3歲和青春早期。受累關節≥5個,尤以指趾小關節受累比較突出。起病緩慢或急驟,表現為關節僵硬、腫痛和局部發熱,一般很少發紅。通常從大關節開始,如膝、踝、肘,逐漸累及小關節,出現梭狀指。約1/2病兒頸椎關節受累,致頸部活動受限。顳頜關節受累造成咀嚼困難。少數發生環、杓(喉部軟骨)關節炎,致聲啞及喉喘鳴。晚期可出現髖關節受累及股骨頭破壞,發生運動障礙。關節症狀反復發作、持續數年者關節僵直變形,關節附近肌肉萎縮。
3.少關節炎型
通常在1~3歲起病,受累關節不超過四個。膝關節最常受累,其次是踝關節,再次是手的小關節,但幾乎任何關節均可受累。約20%的少關節型JIA患兒發生虹膜睫狀體炎,抗核抗體陽性患兒更易發生。

4、23歲得膝關節骨關節炎了,是不是有可能一輩子都這樣

一般關節不舒服與體內寒氣多兒有關,可以到鄉下采點大洝草泡酒飲用。大洝草生長於路邊、灌叢、野地中,野生比較罕見

5、世界十大罕見疾病是什麼?

1、行屍走肉症:相信自己已經死去這種症狀有高度自殺傾向和抑鬱傾向,在患病期間,患者會抱怨正在失去他們的一切,包括部分或整個的身體和靈魂。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死了,並且像一個死屍一樣行走。這種幻覺一般擴大到一定程度,病人可以感覺到蛆蟲在身體里蠕動,並且聞到屍體腐臭的味道。2、吸血鬼症:看到陽光就疼痛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必須用非常極端的方法來避免陽光的照射。暴露在陽光下,會令他們的皮膚起水泡。一旦被暴露在陽光下,他們中的很多人的皮膚就會感到疼痛和灼熱。這種症狀像吸血鬼一樣,因此人們稱此病為吸血鬼症。3、歇斯底里症:有奇怪的反射這種病症的原有特性表現是,病人受到任何意想不到的視覺或聽覺刺激後會異常震驚,比有人鬼頭鬼腦地跟在你身後還要震驚,這一症狀的病害者會大聲哭鬧、抽打自己的身體並且絮絮叨叨。這一病症首先在緬因州的法裔加拿大伐木工人身上發現,這種個例的反射也被鑒別成全球其他地區。4、Blaschko斑紋症:全身長滿條紋Blaschko斑紋症是非常非常奇怪的一種症狀,1910年被一位德國皮膚科學者Alred Blaschko在人體解剖中發現。Blaschko斑紋,在人類的DNA里建立起隱性的圖案。很多皮膚和粘膜的先天和遺傳性疾病會依照這圖案表現出來。這就形成了人身體上的斑紋5、異食癖:有吃非食物的慾望遭受異食癖折磨的人們,會有無窮盡的慾望去吃一切不能吃的「食物」,包括紙張、泥土、膠水和腐肉。健康專家們還沒有發現真正的病因,也沒有找到醫治的方法——盡管有報告指出,這種病症的出現可能跟病人缺乏礦物質有關。6、愛麗絲夢遊仙境症:時空和身體感覺錯亂愛麗絲夢遊仙境症狀(AIWS),或者叫「視微症」,是神經學上的一種高度迷惑性現象,以致影響到人類的視覺感知。患此視覺疾病的人類和動物,會把部分人以及無生命目標看得比真實的要小很多。常常這些被感知的物體,會在同一時間被看來非常得遠或者非常得近。例如,一輛尺寸正常的汽車,可能被看來是一個小玩具。而一隻寵物狗也可能被看作只有老鼠大小。7、藍膚症:藍色的人整個十九世紀60年代,一個龐大的「藍人」家族居住在肯德基州山上,緊挨著克里克聯盟的印第安人。他們因布魯斯而出名。盡管他們都所有這藍色的皮膚,但是他們很少生病而且大多數人壽命超過80歲。他們的這一體征,一代一代地遺傳,大多數人擁有藍色、靛青色、洋李色甚至於紫色的皮膚。8、狼人症:體毛過盛幼兒如果患有此症會長得體型巨大,膚色暗淡,多毛的斑紋覆蓋在他們的臉上。這種病症被稱作狼人症,是因為患者像狼人那樣擁有過盛的毛發,並且沒有尖銳的牙齒和爪子。9、象皮病:肢體的一部分變腫脹、巨大淋巴腺的絲狀病變也被稱為象皮病,在這張極富戲劇性的照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個異常粗壯、腫脹的四肢和生殖器官的病例。這一病症可能是由蚊子傳播的寄生蟲所導致。這一病症影響了世界上120萬的人口,並且有40萬人病情嚴重。一隻患病的雌性蚊子把病毒幼蟲注入人體血液當中,幼蟲就會生長並且存活很多年。最後這些寄生蟲聚集在周圍的組織上。擁有巨大腫脹的四肢、乳房和外陰,是此症的共性表現。10、早衰症:幼兒看上去像90歲那樣蒼老早衰症是由兒童遺傳密碼上一個微小的錯誤引起的。這種病症給孩子帶來非常痛苦甚至是破壞性的後果。大部分帶有此病症出生的兒童將會在13歲左右死去。因為他們的身體迅速會迅速老化。他們的身體發育有著老年人的症狀:心臟病、禿頂、骨質疏鬆以及關節炎。此病症極罕見,全世界只有48個病例。

6、怎樣用生物制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急慢性炎症,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本病可因外感風寒濕邪,合而為病入絡,流注關節阻遏氣血,風邪水濕乘虛而入,侵犯郁於筋脈,留於關節而成,或因少年氣盛,內有蘊熱,復感風寒濕邪而引起,它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受累關節以大關節為主。開始侵及下肢關節,膝和踝關節最為常見。
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遊走性、對稱性、復發性。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關節,常對稱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表現。關節功能多因腫痛而活動受限,有時關節腔伴有滲出液。部分病人幾個關節同時受累。
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多有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或不典型的風濕熱病史。主要表現:關節多為酸痛,呈遊走性竄痛或限於一兩個關節輕度腫痛,關節功能因疼痛輕度受限。如累及膝關節則行走、上下樓及蹲站時困難。呈反復發作,遇天氣變化(刮風、下雨、陰天)時加重。
治療可用黃花鐵線蓮搗爛外敷於患處20分鍾對風濕關節炎效果明顯
不懂可咨詢我們。

7、哪些疾病的症狀與骨性關節炎的症狀相似?如何鑒別?

並不是只要有關節 的疼痛就是骨性關節炎。有些疾病的症狀與骨性關節炎的症狀相似,最為常見的有:關節周圍組織(如韌帶肌腱)的損傷,如滑囊炎或肌腱炎、扭傷或勞損、纖維性肌痛、風濕性多發性肌痛和痛風。較為常見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性關節炎,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周圍血管疾病)。較為少見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膿毒性關節炎,萊姆病,靜脈血栓,滑膜囊腫。罕見的有:已經轉移到骨的癌症引起的疼痛。鑒別骨性關節炎與其他疾病通常考慮以下的因素:骨性關節炎發生於老年人,而且僅局限於一個關節或少數關節;與其他的關節炎相比較少出現炎症,而且疼痛是慢慢進展的。根據單一關節的症狀很難區別骨性關節炎和其他類型的關節炎,然而通過症狀發生的方式可以確定是什麼類型的關節炎,如果症狀出現於手部的掌指關節和足部的跖趾鄭,則提示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在這里沒有必要把所有會出現膝關節疼痛症狀的疾病與骨性關節 炎一一進行比較和鑒別,但有少數疾病易與骨性關節炎相混淆,或者與骨性關節炎,同時存在,值得重視,現和大家一起探討如下。1、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混淆,特別是當骨性關節炎累及全身多個關節的時候。類風濕關節炎始於滑膜而不是軟骨,發病年齡要比骨性關節炎要早,多發於30----40歲的人群,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多個關節,並且往往是雙側關節對稱性發病,患者通常要持續一小時以上的晨僵(而骨性關節炎通常在半小時即可消失)。X線與骨性關節炎表現也不同。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在血液里可以檢查出一種特殊的抗體,即類風濕因子,而骨性關節炎則沒有。另一項血液檢查,即血沉在類風濕關節炎也常常升高,而在骨性關節炎則往往正常。此外在手部,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往往發生於近側指間關節,呈梭形腫脹,而骨性關節炎則往往發生於遠端指間關節。2、軟骨鈣質沉著症軟骨鈣質沉著症是一種鈣結晶沉積於關節的疾病,可伴發甚至加重骨性關節炎。該病也叫全局性痛風或假性骨性關節炎,特別是在後期累及膝關節時。醫生通常能夠鑒別這兩種病,因為軟骨鈣質沉著症常常會損害其他沒有骨性關節炎的關節,如腕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3、夏科關節夏科關節常發生於糖尿病,引起關節的神經損害,導致關節腫脹,出血,溫度增高經及骨的變化,還可引起感喪失,從而增加了受傷的危險。

8、這個世界上最罕見的病都有哪幾類

笑病是新幾內亞的食人族——佛爾族特有的疾病,是一種絕對的不治之症。這種病是因為吃了人腦才引起的。笑也可以令人致死,聽了也笑死人呢。一位挪威腎科醫生估計腎小球上皮細胞癌也是罕見的疾病之一。全球最罕見的10種疾病藍膚症:藍色的人; 整個十九世紀60年代,一個龐大的「藍人」家族居住在肯德基州山上,緊挨著克里克聯盟的印第安人。他們因布魯斯而出名。盡管他們都所有這藍色的皮膚,但是他們很少生病而且大多數人壽命超過80歲。他們的這一體征,一代一代地遺傳,大多數人擁有藍色、靛青色、洋李色甚至於紫色的皮膚。
狼人症:體毛過盛; 幼兒如果患有此症會長得體型巨大,膚色暗淡,多毛的斑紋覆蓋在他們的臉上。這種病症被稱作狼人症,是因為患者像狼人那樣擁有過盛的毛發,並且沒有尖銳的牙齒和爪子。
早衰症:幼兒看上去像90歲那樣蒼老 <BR>早衰症是由兒童遺傳密碼上一個微小的錯誤引起的。這種病症給孩子帶來非常痛苦甚至是破壞性的後果。大部分帶有此病症出生的兒童將會在13歲左右死去。因為他們的身體迅速會迅速老化。他們的身體發育有著老年人的症狀:心臟病、禿頂、骨質疏鬆以及關節炎。此病症極罕見,全世界只有48個病例。有一個家庭中,就有五個兒童遭遇這樣的病症 。
象皮病:肢體的一部分變腫脹、巨大 <BR>淋巴腺的絲狀病變也被稱為象皮病,在這張極富戲劇性的照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個異常粗壯、腫脹的四肢和生殖器官的病例。這一病症可能是由蚊子傳播的寄生蟲所導致。這一病症影響了世界上120萬的人口,並且有40萬人病情嚴重。一隻患病的雌性蚊子把帶有絲蟲病病毒的幼蟲注入人體血液當中,幼蟲就會生長並且存活很多年。最後這些寄生蟲聚集在周圍的組織上。擁有巨大腫脹的四肢、乳房和外陰,是此症的共性表現。
斑紋症:全身長滿條紋; Blaschko斑紋症是非常非常奇怪的一種症狀, 1910年被一位德國皮膚科學者Alred Blaschko在人體解剖中發現。Blaschko斑紋,在人類的DNA里建立起隱性的圖案。很多皮膚和粘膜的先天和遺傳性疾病會依照這圖案表現出來。這就形成了人身體上的斑紋歇斯底里症:有奇怪的反射; 這種病症的原有特性表現是,病人受到任何意想不到的視覺或聽覺刺激後會異常震驚,比有人鬼頭鬼腦地跟在你身後還要震驚,這一症狀的病害者會大聲哭鬧、抽打自己的身體並且絮絮叨叨。這一病症首先在緬因州的法裔加拿大伐木工人身上發現,這種個例的反射也被鑒別成全球其他地區。
異食癖:有吃非食物的慾望; 遭受異食癖折磨的人們,會有無窮盡的慾望去吃一切不能吃的「食物」,包括紙張、泥土、膠水和腐肉。健康專家們還沒有發現真正的病因,也沒有找到醫治的方法——盡管有報告指出,這種病症的出現可能跟病人缺乏礦物質有關。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時空和身體感覺錯亂;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狀(AIWS),或者叫「視微症」,是神經學上的一種高度迷惑性現象,以致影響到人類的視覺感知。患此視覺疾病的人類和動物,會把部分人以及無生命目標看得比真實的要小很多。常常這些被感知的物體,會在同一時間被看來非常得遠或者非常得近。例如,一輛尺寸正常的汽車,可能被看來是一個小玩具。而一隻寵物狗也可能被看作只有老鼠大小。
吸血鬼症:看到陽光就疼痛;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必須用非常極端的方法來避免陽光的照射。暴露在陽光下,會令他們的皮膚起水泡。一旦被暴露在陽光下,他們中的很多人的皮膚就會感到疼痛和灼熱。這種症狀像吸血鬼一樣,因此人們稱此病為吸血鬼症。
行屍走肉症:相信自己已經死去; 這種症狀有高度自殺傾向和抑鬱傾向,在患病期間,患者會抱怨正在失去他們的一切,包括部分或整個的身體和靈魂。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死了,並且像一個死屍一樣行走。這種幻覺一般擴大到一定程度,病人可以感覺到蛆蟲在身體里蠕動,並且聞到屍體腐臭的味道。

9、簡述化膿性關節炎的x診斷

化膿性關節炎是一種由化膿性細菌直接感染,並引起關節破壞及功能喪失的關節炎,又稱細菌性關節炎或敗血症性關節炎。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好發於兒童、老年體弱和慢性關節病患者,男性居多,男女之比2~3:1。受累的多為單一的肢體大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及肘關節等。如為火器損傷,則根據受傷部位而定,一般膝、肘關節發生率較高。

病因:

50%以上的致病菌為金色葡萄球菌,其次為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流感嗜血桿菌等。感染以血源性感染最多見,另外細菌可由關節腔穿刺、手術、損傷或關節鄰近組織的感染直接進入關節。血源性感染也可為急性發熱的並發症,如麻疹、猩紅熱、肺炎等,多見於兒童。外傷性引起者,多屬開放性損傷,尤其是傷口沒有獲得適當處理的情況下容易發生。鄰近感染病灶如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可直接蔓延至關節。

臨床表現:

化膿性關節炎急性期主要症狀為中毒的表現:患者突有寒戰高熱,全身症狀嚴重,小兒患者則因高熱可引起抽搐。局部有紅腫疼痛及明顯壓痛等急性炎症表現。關節液增加,有波動,這在表淺關節如膝關節更為明顯,有髕骨漂浮征。病人常將膝關節置於半彎曲位,使關節囊鬆弛,以減輕張力。如長期屈曲,必將發生關節屈曲攣縮,關節稍動即有疼痛,有保護性肌肉痙攣。

1.單關節炎:

成人多累及膝關節,兒童多累及髖關節,其次為踝、肘、腕和肩關節,手足小關節罕見。

2.炎症表現:

關節紅、腫、熱、痛,壓痛明顯,活動受限。深部關節如髖關節感染時,局部腫脹、疼痛,但紅熱不明顯。

3.中毒症狀:

起病急驟,有畏寒、發熱、乏力、納差等全身中毒症狀。

4.原發感染病:

如肺炎、尿道炎、輸卵管炎、癰等。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增快,血培養可陽性。

(2)關節滑液檢查 宜盡早進行。①滑液為漿液性或膿性,白細胞計數總數常大於50×109/L,中性粒細胞大於80%。②革蘭染色可找到細菌。細菌培養陽性,如為陰性,應重作並行厭氧菌培養,同時作葯敏試驗。

(3)關節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關節腔結構,採取滑液或組織檢查。

2.X線檢查:

X線檢查時,在早期由於關節液增加而關節囊腫脹,間隙增寬,骨端逐漸有脫鈣現象。如關節面軟骨有破壞,則關節間隙變窄。有時可並發骨骺滑脫或病理性脫位。較晚期,關節面軟骨下骨呈反應性增生,骨質硬化,密度增加。最後關節軟骨完全溶解,關節間隙消失,呈骨性或纖維性強直,或並發病理性脫位。

診斷:

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及體征,疑有血源性化膿性關節炎病人應作血液及關節液細菌培養及葯物敏感試驗。X線檢查僅見關節腫脹;稍晚可有骨質脫鈣,因軟骨及骨質破壞而有關節間隙狹窄,晚期可發生關節骨性或纖維強硬及畸形等,有新骨增生現象,但死骨形成較少。

治療:

1.一般治療:

(1)補液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2)採用皮膚牽引或石膏托板將患肢固定於功能位。

(3)積極鍛煉;

(4)關節穿刺引流,用生理鹽水沖洗。

2.葯物治療:

(1)使用有效抗生素 急性期,需靜脈給葯,感染控制後,改為口服。

(2)關節穿刺 抽液、沖冼、注入有效抗生素,至關節無滲液為止。

3.手術治療:

(1)應做好初期外科處理 預防關節感染。

(2)局部治療 包括關節穿刺,患肢固定及手術切開引流等。如為閉合性者,應盡量抽出關節液,再注入抗生素,每日進行一次。如為膿汁或傷後感染,應及早切開引流,傷口也可用抗菌葯物滴注引流法處理,或局部濕敷,盡快控制感染。患肢應予適當固定或牽引,避免感染擴散,並保持功能位置。防止攣縮畸形,或糾正已有的畸形,一旦急性炎症消退或傷口癒合,即開始關節的自動及輕度的被動活動,以恢復關節的活動度。但也不可活動過早或過多,以免症狀復發。

患者恢復期應該注意的是:注意休息,適量勞動,勞逸結合。保持皮膚清潔衛生,防止感染。遵照醫囑,按時服葯。定期門診隨訪。

10、患反應性關節炎,用葯兩個月還是沒有好轉

反應性關節炎通常表現為非對稱性寡關節炎平均受累關節數為個下肢關節特別是膝踝和足部小關節等較腕肘和手部小關節等上肢關節更常受累至少有/ 的患者僅存在下肢關節炎而僅累及上肢關節的患者罕見髖關節病變較為少見但胸鎖關節肩關節和顳頜關節偶爾也可受累受累關節通常出現腫脹發熱壓痛和運動痛在典型病例炎症也可累及肌腱附著在骨的部位可出現足跟痛也可有下腰痛和臀部疼痛還可有多種皮膚黏膜病變甚至累及內臟
實驗室檢查可有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部分患者HLA-B陽性關節液表現為高度的炎症性改變但關節液細菌培養陰性
反應性關節炎的治療仍然是以經驗治療為主以對症治療為主適當使用抗生素對臨床症狀嚴重者可以考慮短期使用皮質激素病程較長者也可使用抗風濕葯物較常用的為柳氮磺胺吡啶也可使用甲氨蝶呤

與罕見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