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關節炎 > 幼小性關節炎

幼小性關節炎

發布時間:2020-03-16 15:05:38

1、什麼是小關節混亂症,應該怎樣治療?

0,釋義:腰椎小關節紊亂,是指由於小關節病變產生的腰腿痛症狀。可以是由於椎間盤退變導致,也可有小關節退變導致。包括以前所說的關節滑膜嵌頓,關節突錯位,部分急性腰扭傷。個人更傾向於使用「腰椎小關節骨性關節炎」這個病名(本人首次提出)。這個關節紊亂不包括外傷暴力所致及風濕性疾病的關節疼痛。在此文中暫時還繼續使用小關節紊亂這一名稱。1,解剖。腰椎小關節又稱腰椎後關節,是滑膜關節。與椎間盤組成復合關節,是維持脊柱的穩定的重要結構。小關節的關節囊位於關節突後外側,前內側被黃韌帶代替。滑膜突入關節間隙形成皺襞,所以有一種被稱為「滑膜嵌頓」的疑似疾病。小關節既然有滑膜,那麼一些通過影響滑膜而導致的關節炎,也是可以發生的。也是臨床很容易誤診的,如強直性脊柱炎,腎病性骨營養不良等等。小關節在腰椎前屈時向前上運動,後伸時向後下運動。關節壓力在後伸時增高,前屈時減低。所以在復位時在後伸到位時再用力推,是不易復位的,指推力應該早出現,在旋轉開始後即使用。後伸過度也會導致關節損傷,出現疼痛加劇。小關節神經支配是脊神經後內側支發出的神經支配的。內側支在橫突基部的淺溝並在同一平面椎間關節的前下緣被橫突間韌帶遮蓋,其主幹繼續向下走行發出分支到棘突兩旁的肌肉,韌帶和皮膚。同時又發出一細支到下一節段的椎間關節。也就是說一內側支管兩個關節,一個關節受兩支神經管。臨床意義是很明顯的,就是說一個小關節炎症,可以出現相鄰節段的關節痛,棘突旁肌肉痛,棘上韌帶痛,皮膚痛。就是說可以有一個主要壓痛點(扳機點)有幾個」副壓痛點「,可以出現牽涉痛,還好不過膝關節。和腰2.3和3,4突出有時不好鑒別了。急性疼痛時腰僵硬。可以有類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症狀:靜息後突然活動加劇,活動後加劇。疼痛可因姿勢改變緩解。直腿抬高多為陰性。影像:可以有兩側關節不對稱改變。骨質增生改變。以及生理曲度的改變。診斷:根據以上基本可以判斷,在小關節部位行利多卡因局部阻滯(注射時務求准確,能在X引導下更好,不能也應在X片測量的基礎上進行,阻滯時不可大范圍注射。)症狀明顯減輕或消失,可以確診。三,治療手法復位小針刀切開滑膜囊小關節封閉制動理療

2、幼年特發關節炎能結婚生育嗎

正確答案:C 解析: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多關節型特徵性表現是進行性多發性關節炎,隨後伴關節破壞 。關節炎可由一側發展到對側,由指、趾等小關節發展到膝、踝、肘等大關節;先呈遊走性,後固定對稱 。發作時產生腫痛與活動受限,晨僵是本型的特點 。反復發作者關節發生畸形和強直,並常固定於屈曲位置 。

3、幼年特發性關節炎全國哪家醫院治療好

只要診斷正確,醫院之間治療方法和治則都是差不多的,臨床路徑也是一致的。其實治療上並無太多差別。
你的心情可以理解,小孩有了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看著小孩受折磨,家長確實是比較鬧心。但是這個是急不來的,這種問題需要長時間治療和長時間恢復,心急反而會讓小孩受更多折磨,風濕骨病病人病急亂投醫的太多,往往也沒有理想的結果。
費你幾個建議,僅供參考:
1、找專業的科室和專業的醫生;
2、堅持治療,持續治療,不要疼就治,不疼就停止;
3、不要排斥非甾體抗炎葯和激素的運用,只要不濫用就好;
4、不要相信哪裡很快就能根治,你這樣急切的心理很容易上當受騙。
祝早日康復,請採納!

4、小孩子先天性關節炎痛有什麼葯

16歲以下兒童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全身症狀明顯與成人患的類風濕關節炎有所不同故特地命名為幼年類風濕關節炎該病在女孩較多見
其病因、病理變化、發病機制均與成年類風濕關節炎相似它的發生與免疫調節異嘗兒童時期支原體和病毒特別是風疹病毒感染有一定關系但真正的病因至今未明因類風濕關節炎具有遺傳易感性患兒家庭中常有其他人患類風濕關節炎此外關節外傷和創傷環境影響如潮濕和氣候變化心理刺激等也成為本病的誘發因素由此可見本病的發采能在感染及環境因素影響下易感個體出現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異常自身抗體與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復合物沉積於組織而出現關節滑膜增殖和軟骨破壞等幼年類風濕關節炎可發生於16歲以下的任何年齡以4歲以下兒童為多見女孩在1-2歲為發病高峰男孩則以2歲與 9歲兩個年齡為發病高峰.參考資料.

5、關節炎小孩會得嗎?

幼年性關節炎是指年齡小於15歲的關節炎或與關節炎有關的疾病(如風濕病)。在美國約28.5萬兒童患有幼年性關節炎,最常見的是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JRA)。有約7.1-10萬美國兒童患有此病。但是,兒童還可患有其它多種也可以有關節炎表現的疾病,它們可以累及脊柱、軟組織或是一些非炎症性疾病,如纖維肌痛。這些疾病將在下文中詳細講述。幼年性關節炎的類型及相關疾病 確定您的孩子是否得了關節炎,還是與之有關的其他疾病,以及時那種類型的關節炎是很重要的。因為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對於延緩防止關節和軟組織損傷起決定性作用。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 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幼年型類風關)是兒童中發病率最高的關節炎,通常不會引起太大的問題,但少數重病人會有嚴重的並發症。關節炎患者有四個關節炎特徵性改變。幼年型類風關最主要的特徵是:關節炎症、關節攣縮、關節破壞和關節生長的改變。其他的症狀包括活動減少後關節僵硬、肌肉和軟組織瘦弱。然而,由於幼年型類風關每個孩子各不相同,您的孩子可能不都有以上症狀,同時症狀的輕重也各不相同。幼年型類風關患者的症狀和體征各不相同,甚至兩天之間也不相同。所以不能光憑一個檢查就診斷幼年型類風關。要診斷幼年型類風關必須有兩個關節以上,至少6周的活動性症狀,並且排除其他疾病。一旦作出診斷醫生會介紹您去看兒童風濕病專家,他們專治兒童的關節炎。關節炎分型是根據疾病前6周的症狀。幼年型類風關有3個類型:⑴多關節型:累及5個以上的關節。⑵少關節型:累及4個以上的關節。⑶全身型:累及關節和內臟。各類型共同的特點將在在下文描述。多關節型幼年型類風關 本型累及5個以上的關節。女孩比男孩更易患病。十幾歲女孩的發病情況和成人類風關類似。本型通常類及手指關節,也會累計身體的承重關節及其他關節,尤其是膝、髖、踝、頸和下頜關節。受累關節多為兩側對稱。其他還可能有低熱。化驗類風濕因子(RF)陽性。有類風濕結節(肘部和其他經常被椅子和鞋子等摩擦的部位的包塊)。少關節型幼年型類風關 本型通常類及4個以下的關節,多為大關節(膝、踝或肘部),且多在身體一側。亦可引起慢性虹膜睫狀體炎或葡萄膜炎兩種眼睛的炎症。全身型幼年型類風關 本型累及全身各系統。這是最為少見的一種。孩子的內臟和關節都會受損害。男孩和女孩患此病的幾率相等。有一些孩子全身的症狀和發熱會完全消失,而遺留關節炎的症狀。本型的症狀包括:高熱(39.5℃)持續數月或數周,胸部大腿或其他部位淡紅點皮疹(皮疹可以伴隨發熱出現,並時隱時現持續數天)。關節炎症也可伴隨發熱出現或在發熱後幾周到幾月出現,婀關節症狀可以成為以後長時間主要問題。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心臟和肺臟的炎症、貧血(紅細胞數量減少)、淋巴結腫大、肝脾增大。

6、為什麼小朋友會得關節炎

兒童也會像成年人一樣,患上慢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謂小朋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指16歲以下的患者,許多時斷斷續續,維持3個月也不出奇,而且患者的年齡可能小至2至4歲就會發生。 小朋友若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不會隻影響關節那麼簡單。譬如一個5歲小朋友,假使患了這種病,表面的症狀也多會像患了普通病一樣,無精打采,而且脾氣很壞,然後便會有發燒。這種發燒多是持續的,無法解釋,但有時發燒一個月甚至數個月都不退。對於這病引起的發燒,普通退燒葯通常是沒有效,只有吃阿司匹林類葯物,這種發燒才會有反應,可能慢慢退掉。但阿司匹林也不可隨便服用,最好先由醫生判斷。 至於關節炎的影響,許多時會痛在膝關節或踝關節,通常只是其中一個關節受影響。除了關節外,對身體的皮膚也會有影響,可能會在身軀和四肢出現紅點,也會瘙癢,令患者要摩擦皮膚來止癢。關節一旦痛太久,關節附近的肌肉便會開始萎縮,漸漸乏力,淋巴腺又會腫脹起來,特別是腋下的淋巴腺。若醫生摸摸肚子,會發覺肝和脾都變大,有些病例更會影響心臟,引起心膜發炎。 有些小朋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會影響頸關節,引致頸痛,想把頸伸直都有困難。有時連下頜關節也會痛起來,或者會影響到眼睛,出現虹膜炎。若小朋友長期關節痛,一定要盡早去看醫生。
麻煩採納,謝謝!

7、我家狗狗得了關節炎,怎麼治療呀?

8、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可發於任何年齡,年齡在4歲以上多見,女孩在1~2歲為發病高峰,男孩則在2歲與9歲兩個年齡組為發病高峰。根據起病最初6個月的臨床表現,可分3型。
1.全身型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發病高峰在5~1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本型的特點為起病多急驟,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
(1)發熱弛張型高熱是此型的特點,體溫每日波動於36℃~41℃之間,驟升驟降,一日內可出現1~2次高峰,高熱時可伴有寒戰和全身中毒症狀,如乏力、食慾減退、肌肉和關節疼痛等,熱退後患兒活動如常,無明顯痛苦。發熱可持續數周至數月,自然緩解後常復發。
(2)皮疹也是此型的典型症狀,具有診斷意義,其特徵為於發熱時出現,隨著體溫升降而出現或消退。皮疹呈淡紅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可見於身體任何部位,但於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見。
(3)關節症狀關節炎是本病的主要症狀之一,發生率在80%以上。可為多關節炎或少關節炎。常在發熱時加劇,熱退後減輕或緩解。以膝關節最常受累,手指關節、腕、肘、肩、踝關節也常受到侵犯。關節常表現為對稱性腫脹、壓痛和晨僵,反復發作數年後,可出現畸形。最常見的關節畸形是腕關節強直、掌指關節半脫位和手指「天鵝頸」樣畸形。
(4)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約半數病例有肝脾腫大,可伴有輕度肝功能異常,少數患兒可出現黃疸,體溫正常後肝脾可縮小。多數患兒可有全身淋巴結腫大,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時可出現腹痛。
(5)胸膜炎及心包炎約1/3患兒出現胸膜炎或心包炎,但無明顯症狀。心肌也可受累,但罕見心內膜炎。少數患兒伴有肺間質損害。
(6)神經系統症狀部分患兒出現腦膜刺激症狀及腦病表現,如頭痛、嘔吐、抽搐、腦脊液壓力增高及腦電圖改變。
2.多關節炎型
女孩多見,起病年齡有2個高峰,1~3歲和青春早期。受累關節≥5個,尤以指趾小關節受累比較突出。起病緩慢或急驟,表現為關節僵硬、腫痛和局部發熱,一般很少發紅。通常從大關節開始,如膝、踝、肘,逐漸累及小關節,出現梭狀指。約1/2病兒頸椎關節受累,致頸部活動受限。顳頜關節受累造成咀嚼困難。少數發生環、杓(喉部軟骨)關節炎,致聲啞及喉喘鳴。晚期可出現髖關節受累及股骨頭破壞,發生運動障礙。關節症狀反復發作、持續數年者關節僵直變形,關節附近肌肉萎縮。
3.少關節炎型
通常在1~3歲起病,受累關節不超過四個。膝關節最常受累,其次是踝關節,再次是手的小關節,但幾乎任何關節均可受累。約20%的少關節型JIA患兒發生虹膜睫狀體炎,抗核抗體陽性患兒更易發生。

與幼小性關節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