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性小舞蹈病吃什麼葯能治?
風濕性舞蹈病又稱小舞蹈病(chorea minor)、Sydenham舞蹈病(Sydenham's chorea),1864年Thomas Sydenham首先描述。常發生於鏈球菌感染後,為急性風濕熱的神經系統症狀。病變主要影響大腦皮層、基底節及小腦,由錐體外系功能失調所致。臨床表現為面、手和足快速舞蹈樣不自主運動,伴肌張力降低,肌力減弱及精神症狀為特徵的疾病。本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尤以5~15歲女性多見。青年期後發病率迅速下降,偶有成年婦女發病,主要為孕婦。腦炎、白喉、水痘、麻疹、百日咳等感染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和一氧化碳中毒等偶可引起本病。 運動症狀的治療 對舞蹈症狀可用地西泮5mg,硝西泮7.5mg,或丁苯那嗪(tetrabenazine)25mg,每口2-3次曰服;氯丙嗪12.5-25mg,每日2-3次;亦可用氟哌啶醇0.5-lmg,每日2-3次。後兩種葯物易誘發錐體外系不良反應,需注意觀察,一旦發生,需減少劑量 精神症狀的治療 對症治療。 抗感染治療 在確診本病後,無論病症輕重,均需應用抗鏈球菌治療,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少小舞蹈病復發及避免心肌炎、心瓣膜病的發生。一般應用青黴素80萬U肌注,2次/日,l-2周為一療程。以後可給予長效青黴素120萬U肌注,每月1次。如果不能使用青黴素,可改用其他鏈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如頭孢類。 免疫療法 患兒患病期間體內有抗神經元抗體,故目前仍然認為盡早採用免疫治療。可應用糖皮質激素,用血漿置換、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治療本病,可縮短病程、減輕症狀。本病為自限性,即使不經治療,3-6個月後也可自行緩解;適當治療可縮短病程。約1/4患兒可復發。
2、風濕病可以跳舞嗎?
可以的呀,不過呢要注意安全,不要跳太快的舞。適當的運動,可以鍛煉身體,增強身體抵抗力,另外多出去散心心情也會好些。呵呵,祝安!
3、風濕熱舞蹈病系由於風濕病變累及什麼所至?
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和神經細胞
4、風濕性舞蹈病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您好,風濕病是西醫病名,此病多屬中醫痹證范疇,為臨床常見、多發的一種難治性疾病。 中醫認為風濕病的發生,主要與正虛、邪侵及痰濁淤血有關。在人體正氣不足時,風、寒、濕、熱外邪侵襲,痹阻肌肉、關節、經絡之間,致使氣血運行不暢,則出現肌肉筋骨關節疼痛、麻木、展伸不利,甚至關節腫大、灼熱、畸形。病久不愈,可致關節腫大、變形,疼痛加劇,皮下結節,肢體僵硬,麻木不仁,且諸症頑固難愈。但具體是不是風濕還是需要結合一下檢查結果的,所以建議您盡早去醫院的風濕免疫科檢查一下:血常規、血沉、類風濕因子、抗鏈O、C反應蛋白,以排除一下風濕,確診一下疾病,等確診之後在對症治療。
hui!
5、有時天氣不好,或不知怎麼回事,腳腕,漆蓋關節和腰,會不舒服,是不是小的時候跳舞落的毛病
你是哪的人?多大?住的地方是不是很冷或者很潮,我懷疑是風濕病吧.
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這樣雖然破費,但可以了解清楚,畢竟身體是最重要的嘛
6、求小舞蹈病治療方法??
這個網站從中葯;西葯;葯物治療等方面給了詳細額治療方法和葯物:
http://www.54md.com/Treatment/List_1041.html
疾病名稱
小舞蹈病
俗稱別名
風濕性舞蹈病,慢性進行性舞蹈病
疾病概述
小舞蹈病又稱風濕性舞蹈病是一種多見於兒童的疾病,常為急性風濕病的一種表現。臨床主要表現有不自主的舞蹈樣動作,肌張力降低,肌力減弱,自主運動障礙及情緒變化。 本病發病年齡多見於5-15歲兒童,女多於男,起病相對緩慢,與風濕熱病密切相關。該病預後較好,但可復發。成功的治療可縮短病程。 小舞蹈病是風濕熱在腦部的常見表現,大約1/4患者在病前已發生風濕熱如關節痛、頻繁喉痛、皮膚紅斑、風濕性心臟病。約1/2在病中或日後出現多種風濕熱現象。因此防治風濕熱是關鍵。本病由於起病緩慢,早期症狀不明顯,在兒童可表現為注意力分散,不安寧,學習成績退步,肢體動作笨拙等而被家長及教師誤診為有神經質或頑皮,故應引起注意。本病預後良好,但可復發,死亡常因並發。
病因
本病與A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約30%的病例在風濕熱發作或多發性關節炎後2-3個月發病,通常無近期咽痛或發熱史,部分患者咽試子培養A型溶血性鏈球菌陽性;血清可檢出抗神經元抗體,與尾狀核、丘腦底核心等於部位神經元起反應,抗體滴度與本病的轉歸有關,提示可能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本病好發於圍青春期,女性較多,懷孕期或口服避孕葯患者可復發,提示與內分泌改變有關。
症狀
小舞蹈病是風濕熱的神經系統常見表現,以不自主舞蹈樣動作、肌張力降低、肌力減弱、自主運動障礙和情緒改變等為臨床特徵,主要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由Sydenham(1684)首先描述,又稱為Sydenham舞蹈病。
診斷
(一)輔助檢查: 1、典型可見外周血白細胞增加,血沉加快,C反應蛋白增高,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加,咽拭子培養檢出A型溶血型鏈球菌。 2、CT顯示尾狀核區低密度灶及水腫,MRI可見尾狀核、殼核和蒼白球增大,T2信號增強,PET顯示紋狀體呈高代謝改變。 3、腦電圖常為輕度彌漫性慢活動非特異性改變。 (二)診斷及鑒別診斷 1、診斷 學齡期兒童有風濕病史和典型舞蹈樣症狀,結合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通常可以診斷。 2、鑒別診斷 ①習慣性痙攣:多見於兒童,特點是刻板式重復的習慣性動作,局限於同一肌群或肌肉,無肌力、肌張力及共濟運動異常; ②先天性舞蹈病:多在2歲前發病,較小舞蹈病發病早,舞蹈樣運動可作為腦癱的一種表現形式,常伴智能障礙、震顫和痙攣性癱瘓等; ③抽動穢語綜合征。 本病為自限性,即使不經治療,3-6個月後也可自行緩解,治療可縮短病程。約1/4的患者可以復發。預後主要取決於心臟合並症的轉歸。
治療
1、病因治療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即使無急性風濕熱徵象亦應卧床休息、鎮靜和預防性抗生素治療等。通常建議青黴素肌注,10-14日為一療程。同時給予水楊酸鈉或強的松,症狀消失後逐漸減量停葯,防止或減少復發,並控制發生心肌炎和心瓣膜病。為了預防鏈球菌感染,建議連續預防性每日口服青黴素,直至約20歲。 2、對症治療 舞蹈症狀可選用地西泮5mg,硝西泮7.5mg,丁苯那嗪25mg;泰必利50-100mg或氯丙嗪12.5-25mg;以及氟哌啶醇0.5-1mg均每日2-3次口服。後3種葯需注意錐體外系副反應。
並發症
1、多見於5-15歲兒童,女性較多。多為亞急性隱匿起病,早期表現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學業退步、字跡歪斜、手持物體易失落等,隨後出現特徵性舞蹈樣動作,如擠眉、弄眼、噘嘴、吐舌、扮鬼臉和軀干扭轉等,上肢各關節交替伸屈、內受,下肢步態顛簸。上肢通常重於下肢,有時為一側性,情緒緊張時加重,安靜時減輕,睡眠時消失,程度輕微時可誤認為不安或煩燥。可伴行為改變,孩子變得易激動、焦慮不安、情緒不穩和強迫症等。 2、檢查可見雙手握力不均,時緊時松,稱為盈虧征或擠奶婦手法,四肢肌張力降低,肌力減弱,腱反射減低。 3、約30%的病例有心臟受累證據或風濕性關節炎和皮下結節等風濕熱表現,但血沉及抗鏈球菌素「O」滴度通常正常。本可自愈,但復發者並不少見。
相關葯品
青黴素 丁苯那嗪 硫必利 氯丙嗪
氟哌啶醇 硝西泮 地西泮
7、風濕性舞蹈病的臨床特點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您好,我是
虹橋程柏鈞
風濕關節炎對人的身體有著很嚴重的影響,建議您早日去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