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痹證

風濕痹證

發布時間:2020-03-11 06:21:54

1、風濕是怎麼得來的?

風濕病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遺傳因素:有明顯家族聚集現象;2、感染因素:人體遭到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感染後,機體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引起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疾病發生;3、環境因素:潮濕、寒冷的環境,使風、寒、濕、熱、燥邪侵犯人體,導致疾病發生;4、內分泌因素:內分泌紊亂可能會引起風濕病的發生。

2、風濕病到底是什麼病

3、風濕是怎麼引起的啊?

風濕在醫學上是指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風濕性疾病則指一大類病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為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關節病變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腫脹和活動障礙,呈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現關節致殘和內臟功能衰竭。

4、風濕病的中醫治療

5、風濕病的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呢?有哪些好的治療方法?

風濕病在早期指的是全身性的骨骼及肌肉病變的一組疾病,那麼在中國風濕病指的是一個風濕痹證,它與風和濕有關,所以我們祖國醫學將這一類疾病叫做風濕病。隨著免疫學的發展,發現這一組疾病與自身免疫的異常相關,所以它的治療,主要是以免疫抑制以及免疫調節為主,包括的葯物有糖皮質激素、非甾體類消炎葯、免疫抑制劑;還有一些中葯,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類;還有一些病人需要進行免疫凈化的治療,包括血漿置換以及免疫吸附的治療。風濕病是非常復雜的一組疾病,那麼要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來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進行個體化的治療,才能夠達到一個有效的治療。

6、風濕痹證喝中葯能好嗎

是什麼病的風濕痹症呢,這只是一個證型,而不是病名。比方說你要是關節炎的風濕痹症,那麼喝中葯有可能會緩解大部分症狀,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話,就沒什麼大的幫助。

7、風濕痹痛與風寒濕痹的區別

後者是前者的一種。風濕有寒熱之分,但寒症居多,成「痹」之後就為重症了。表現也是區分在寒熱上。如風寒,就有微寒肢冷等,風熱就有反之表現。

8、風濕怎麼治

1、風濕病患者最怕風冷、潮濕、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陽、通風、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床鋪要平整,被褥輕暖乾燥,經常洗曬,尤其是對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鋪不能安放在風口處,防睡中受涼。洗臉洗手宜用溫水,晚上洗腳,熱水以能浸至踝關節以上為好,時間在一刻鍾左右,可促進下肢血液流暢。


2、飲食要根據具體病情而有所選擇。風濕病患者的飲食,一般應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不可片面,正確對待葯補、食補問題。瓜果、蔬菜、魚肉、雞、鴨均有營養,不可偏食。


3、風濕病人的姿勢動態異常,往往會影響病人今後的活動功能和今後的生活與工作。姿態護理的目的是時時注意糾正病人不良的姿態、體位有利於今後恢復健康,正常進行工作。 風濕病患者由於肢體麻木、酸痛、屈伸不利、僵硬等情況,常常採取種種不正確的姿態和體位,以圖減輕疼痛。因此在護理時患者的坐、立、站、行走、睡眠等姿態均須注意,及時糾正,防止貽害終生。


4、風濕病患者在漫長的疾病過程中,常易合並其它病症,尤其是在氣候突變或梅雨季節及台風、暴雨、嚴冬、酷暑時,更易感受風寒、濕邪及中暑等,對此應予以重視。對於合並肺炎、心衰、高燒不退等嚴重並發症時應早上醫院對症治療。

9、風濕腳痛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急慢性炎症,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本病可因外感風寒濕邪,合而為病入絡,流注關節阻遏氣血,風邪水濕乘虛而入,侵犯郁於筋脈,留於關節而成,或因少年氣盛,內有蘊熱,復感風寒濕邪而引起,它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受累關節以大關節為主。開始侵及下肢關節,膝和踝關節最為常見。
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遊走性、對稱性、復發性。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關節,常對稱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表現。關節功能多因腫痛而活動受限,有時關節腔伴有滲出液。部分病人幾個關節同時受累。
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多有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或不典型的風濕熱病史。主要表現:關節多為酸痛,呈遊走性竄痛或限於一兩個關節輕度腫痛,關節功能因疼痛輕度受限。如累及膝關節則行走、上下樓及蹲站時困難。呈反復發作,遇天氣變化(刮風、下雨、陰天)時加重。
治療可用中醫外科風濕散調高度白酒外敷1-2療程。
使用方法:取上葯1袋用高度白酒調成糊狀,倒在己備好的棉布上分攤平整,即製成布夾膏,敷於疼痛處,每次敷20--40分鍾取下,可連續使用1-3個部位,1天敷一次。

與風濕痹證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