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確診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確診

發布時間:2021-07-20 17:32:23

1、類風濕怎麼確診?

三年前我確診了是類風濕,一直靠吃葯,最近去了東方類風濕專科看,做了幾次治療,現在感覺好多了。

2、風濕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的確診

如果你要的答案是確診的話那就必須要做病理檢查了,例如病理活檢中找到類風濕因子和風濕小體,組織是漿液性纖維化。其它檢查只是輔助檢查例如X片CT等,不能做為確診依據。它們的表現有,骨質陰影變淡,骺和骨有分離等,及骨質破壞。

3、哪些檢查可確診類風濕

科學、有效的檢查,不僅有利於類風濕疾病的確診,也有利於主診醫生根據患者病情檢查採取合理化、科學化的有效治療方式。1、血液化驗檢查血小板升高、貧血、血沉增快和C反應蛋白升高都可能是RA病情活動導致,不過尚有一部分RA患者臨床上腰背痛等症狀較明顯但上述個別指標正常。類風濕因子是廣泛存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清中一種抗體,是被多數人熟知的、診斷類風濕關節炎是否存在的標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類風濕因子一般在0-20的范圍內,一旦出現偏高,引發疾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檢查出類風濕因子高,務必做進一步檢查,確診是否患了類風濕,從而採取科學治療。2、X線檢查是主要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檢查方法,通常按X線片關節部位的病變程度分為5級:0級為正常;Ⅰ級可疑;Ⅱ級有輕度關節炎;Ⅲ級有中度關節炎;Ⅳ級為關節融合強直。X線檢查還有助於關節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3、類風濕因子檢查RA病人類風濕因子高的機率高達90%~96%,而出現偏高,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就高,所以類風濕因子檢測,對確定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註:類風濕因子是出現在人體內的一種抗體,是類風濕發病的主要表現細胞抗原之一。4、骶髂CT、MRI檢查對於用X線等方式不能確診的、並且對病情有所懷疑的患者可進行CT檢查,這種檢查可清晰的看到各關節間隙及關節密度、關節間隙模糊情況、骨質糜爛及明顯破壞情況。同時可測定關節間的縫隙是否有變窄、變寬、強直或者部分強直等現象。5、關節液檢查關節液又稱滑液,是由關節滑膜細胞分泌而成,在無菌條件下,行關節腔穿刺,抽出關節液,進行顯微鏡觀察。一般會出現以下五種情況:正常關節液、非炎症性關節液、炎症性關節液、化膿性關節液、血性關節液。這些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在診斷關節病變如:畸形、軟組織腫脹、關節滲液、骨性腫脹上也有很好的效果。6、免疫學檢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與免疫系統發生病變有關。1)免疫球蛋白:血清IgA可輕至中度升高,IgA水平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活動有關,伴外周關節受累者可有IgA、IgM升高;2)血清補體:C3碎片和C4升高多見於外周關節受累者;3)抗肽聚糖抗體:有類風濕患者出現血清抗肽聚糖抗體升高的案例;4)抗93KD抗體:有報道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清發現抗果蠅染色體93KD區的抗體,用免疫印跡法還發現80%患者存在抗36KD、45KD、52KD和74KD核蛋白抗體,有助於早期診斷;5)循環免疫復合物:有類風濕患者出現血清循環免疫復合物升高的案例。7、微生物學檢查利用一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或分子、細胞研究各類微笑生物的形態結構、生長繁殖、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生態分布和分類進化等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使脊柱內部有機物溶解,達到檢查的目的。8、超聲影像檢查適於肌腱受累、肌腱端炎、滑膜炎、滑囊炎、囊腫及關節面軟骨和軟骨下骨的糜爛、侵蝕等病變的診斷。經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引流術及葯物注射等治療性檢查,尤其適用於處於深部的髖關節,或者是結構復雜及局部血流豐富的關節。由於類風濕的病因復雜,病因種類較多,所以除了以上的檢測方法之外,本著對病人負責人的原則,有時醫生還會採取一些其他檢查方式,如:微生物學檢查、超聲影像檢查(上文已介紹)等,有利於真正判斷是否患有類風濕以及時採取有效的方法治療。

4、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鑒別診斷?

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關節、組織還有滑囊這一類的組織。所以,這類疾病很多,但最常見的有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還有銀屑病關節炎。特別是強直性脊柱炎,它主要侵犯中樞環節,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四肢小關節。臨床上強直性脊柱炎男性比較多見,所以在臨床上不難鑒別。還有個鑒別點是銀屑病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分五種類型,有一個是外周關節為主的,也會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在臨床中有病史,所以不難鑒別。骨關節炎不侵犯指間關節、掌根關節,在臨床中它的類風濕因子檢查是陰性的,血沉也不快,年齡都偏大,臨床也不難鑒別。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也會引起關節的紅、腫、熱、痛,也會有類風濕因子陽性,但系統性紅斑狼瘡引起的關節腫脹、疼痛不會變形,不會導致骨質的破壞,類風濕會出現這種情況,在臨床中也不難鑒別。

5、類風濕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侵蝕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四肢小關節對稱性腫痛,伴有晨僵,可伴有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多關節腫痛,具體發病原因不明,可能和遺傳、環境因素和理化因素等有關,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症狀,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6、如何確診類風濕關節炎

晨僵至少1小時(≥6周)
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脹(≥6周)
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脹(≥6周)
對稱性關節腫脹(≥6周)
皮下結節
手X線片改變,應包括骨侵蝕及脫鈣
類風濕因子陽性(滴度大於1:32)
具備4條或4條以上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其敏感性93%,特異性90%。
痹痛酊中的烏頭鹼、薯蕷皂甙、白藜蘆醇等,強力驅除侵入人體的風寒濕邪,靶向殺滅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其中痹痛酊獨有的山葡萄新素、原花青素等,具有超強的疏通人體閉阻的經絡的功效,使氣血運行通暢,使關節的新陳代謝恢復正常。共奏消炎止痛、清熱利濕、打通痹阻經絡之效,同時配合痹痛酊外用烤電,溫經止痛,內外合治,相得益彰。

7、類風濕關節炎如何確診

高先生您好:類風濕性關節炎首先要有關節痛、關節晨僵,類風濕因子可以陽性。乙型肝炎患者也可以有類風濕因子陽性、關節痛。建議您到正規醫院風濕科就診由專科醫生診斷、治療。

8、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准有哪些?

對於任何疾病都應該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晚期類風濕患者,因多已出現多關節病變及典型畸形,所以診斷多無困難。但在本病的早期,僅少數關節受累時,診斷常比較困難。尤以單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僅靠病史和臨床表現決不能確診。那麼,怎樣正確診斷類風濕病呢?美國風濕病學會在廣泛徵求有關專家的意見之後,在1958 年提出了經過修改的診斷標准,目前,很多國家都採用這一標准。另外,國內也提出了有關本病的診斷標准。現介紹如下。

(1)美國風濕病學會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准①晨僵。

②至少一個關節活動時疼痛或有壓痛(為醫生所看到)。

③至少一個關節腫脹(軟組織肥厚或積液而非骨質增生,為醫生所看到)。

④至少另一個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兩個關節受累所間隔的時間應不超過3 個月)。

⑤對稱性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同時侵犯機體兩側的同一個關節(如果侵犯近側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或拇趾關節時不需要完全對稱)。遠側指間關節的累及不能滿足此項標准。

⑥骨隆起部或關節附近伸側的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

⑦標準的X 線片所見(除骨質增生外,必須有受累關節附近的骨質疏鬆存在)。

⑧類風濕因子陽性。

⑨滑膜液中黏蛋白凝固不佳。

⑩具有下述滑膜病理學改變中三個或更多:明顯的絨毛增生;表層滑膜細胞增生及呈柵欄狀;明顯的慢性炎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及形成淋巴結的趨勢;表層或間質內緻密的纖維素沉積;灶性壞死。

皮下結節中的組織學改變應顯示中心區細胞壞死灶,圍繞著柵狀增生的巨噬細胞及最外層的慢性炎細胞浸潤。

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標准需上述項目中的7 項。在①~⑤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 周。

肯定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5 項。在①~⑤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 周。

可能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3 項,①~⑤項中至少有1 項。其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 周。

可疑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下列各項中的2 項,而且關節症狀的持續時間應不少於3 周。晨僵;壓痛及活動時痛(為醫生所看到),間歇或持續至少3 周;關節腫脹的病史或所見;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血沉增快,C 反應蛋白陽性;虹膜炎(除非在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否則價值可疑)

(2)國內診斷標准(1988 年全國中西醫結合風濕類疾病學術會議修訂通過)。

①症狀。以小關節為主,多為多發性關節腫痛或小關節對稱性腫痛(單發者須認真與其他鑒別,關節症狀至少持續6 周以上),晨僵。

②體征。受累關節腫脹壓痛,活動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強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結節。

③實驗室檢查。RF(類風濕因子)陽性,ESR(血沉)多增快。

④ X 線檢查。重點受累關節具有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X 線所見。

對具備上述症狀及體征的患者,或兼有RF 陽性,或兼有典型X線表現者均可診斷。並有如下分期。

早期。絕大多數受累關節有腫痛及活動受限,但X 線僅顯示軟組織腫脹及骨質疏鬆。

中期。部分受累關節功能活動明顯受限,X 線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及不同程度骨質腐蝕。

晚期。多數受累關節出現各種畸形或強直,活動困難,X 線片顯示關節嚴重破壞、脫位或融合。

9、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診斷類風濕關節炎有統一的標准:1 早起關節僵硬至少一小時(>=6周) 2 三個以上關節腫脹(>=6周) 3 手指關節或掌指關節一或近端指關節腫脹(>=6周) 4對稱性腫脹 5 手的X線改變。6皮下結節 7 類風濕因子陽性。如具備4項以上指標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確診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