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因子高吃激素能降低嗎?
你好,可以的。患了類風濕,這可吃些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劑對本病有一定療效,常用者有環磷醯胺,硫唑嘌呤.也可考慮皮質激素的應用.吃些祛風除痹的中葯也有幫助。
2、類風濕關節炎要永久吃激素嗎
長期服用激素不良效用:
一、激素具有依賴性
幾乎所有患類風濕的病人,應用激素治療後不久,病情就覺好轉,在剛服葯的幾個小時內。病人訴說關節痛能耐受了,第二天,晨僵感基本消失,疼痛進一步減輕。第一周末,關節腫痛基本減輕,運動范圍增大,皮下結節變小,鞏膜炎和虹膜睫狀體炎消退,大約在4-8周病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不幸的是,以後數月,即使繼續服葯,效果反倒減退,大約到第二年末,相當一部分病人服葯帶來的好處已經抵不過激素副作用帶來的危險,增加劑星也得不償失。
二、長期使用激素,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據統計,40%-60%的類風濕患者都用過或正在用激素,給患者造成了很多不良後果。激素雖能抑制炎症,但對導致炎症的基礎病變無矯治和改變作用,小劑量激素只能取得部分和暫時性效果,經過數月或數年後,常需較大劑量,且效果反而下降,一旦啟用激素就很難停葯,長期用激素帶來的危害性常常超過類風濕本身。
三、激素不能根治疾病
防止濫用激素,激素雖能緩解症狀,但並不能根治炎症,更無法阻斷關節破壞和病情進展,長期應用還會產生如骨質疏鬆、高血壓、糖尿病、無菌性骨壞死,這些毒副作用甚至比RA病變更為嚴重。因此,急性期、活動期,有經驗的醫生在慢作用葯物尚未顯效時,可暫時用激素控制症狀;或伴有全身性血管炎、多臟器損害等,或用其他葯物療效差,治療無效時,尤其是老年患者,為了改善生活質量,也可短期應用。
可以使用核素示蹤技術治療痛風,全身核素應用的原理是將放射性核素經靜脈注入人體內,利用核素發出的射線(主要是α射線,有時含少許γ射線),進行適當的全身性輻照,通過作用於免疫系統和炎症反應的局部來抑制機體異常的免疫反應,從而達到緩解疼痛、阻止硬化、改善活動度的目的。局部核素應用的原理是將放射性核素注入關節腔內,使之均勻分布在滑膜表面,利用核素發射出β射線,抑制滑膜中的炎性細胞增生,去除或減輕滑膜炎症,使病變的滑膜變性、纖維化直至壞死,同時減少軟骨和骨質的破壞。
3、類風濕疾病可以吃激素嗎
?
4、類風濕關節炎每天吃2mg的激素葯對身體影響大嗎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5、類風濕,可以不吃激素了嗎
甘肅省人民醫院免疫風濕科王晉平:目前強調:正規診治確診後,需要復診隨診及時調整用葯與治療方案。正規專科全程隨診治療直至病情臨床痊癒或控制穩定,及時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用葯。風濕免疫疾病中的類風濕關節炎,屬於疑難病,所用葯物都有一些需要防範的毒副作用,必需在風濕免疫科醫生隨診指導監護下,全療程隨診安全治療。及時有效控制病情。這些就是久病重症復發性風濕病得到良好控制或治癒的條件。平時注意防治減少或杜絕各種誘發因素(如各種慢性炎症與感染)的影響,以保證病情穩定恢復不復發。經濟條件好的話,可考慮採用新的生物制劑葯物全程治療。如選用類克或益賽普治療。能否治癒或根治主要取決於確診後的治療過程是否得當及療程是否足夠,以及治療時機的選擇。療程長短取決於病情的控制情況。堅持正規、合理、有效的全程隨診診治非常重要。手法及手術及關節置換不能代替系統性葯物治療。治療過程中出現新問題,需要及時復診看看。益賽普是生物制劑,最新的治療方法,目前看來效果還可以,但就是價格太貴。各省級醫院的風濕免疫科都有不錯的診治經驗與條件。激素的安全使用是一個治療要求極強的專業問題,必須安全有效合理用葯。葯物增減、停用、調整都是根據當時的病情變化做出,經常需要復查結果的支持,因此,必須堅持隨診復診的治療原則。
6、類風濕能不能長期吃激素葯
你好,根據你的敘述可能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不建議長期吃激素葯。
7、類風濕性關節炎能不吃激素葯嗎?
一)一般療法 發熱關節腫痛、全身症狀來者者應卧床休息,至症狀基本消失為止。待病情改善兩周後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卧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飲食中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要充足,貧血顯著者可予小量輸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等在病人健康情況允許下,盡早摘除。 (二)葯物治療 1.非甾體類抗炎葯(NSAIDS) 用於初發或輕症病例,其作用機理主要抑制環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達到消炎為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類風濕性關節炎病變的自然過程。本類葯物因體內代謝途徑不同,彼此間可發生相互作用不主張聯合應用,並應注意個體化。 ⑴水楊酸制劑:能抗風濕,抗炎,解熱,止痛。劑量每日2~4g,如療效不理想,可酌量增加劑量,有時每日需4~6克才能有效。一般在飯後服用或與制酸劑同用,亦可用腸溶片以減輕胃腸道刺激。 ⑵吲哚美辛:系一種吲哚醋酸衍生物,具有抗炎、解熱和鎮痛作用。患者如不能耐受阿斯匹林可換用本葯,常用劑量25mg每天2~3次,每日100mg以上時易產生副作用。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胃潰瘍、頭痛、眩暈、精神抑鬱等。 ⑶丙酸衍生物:是一類可以代替阿斯匹林的葯物,包括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oproxen)和芬布芬(fenbufne)作用與阿斯匹林相類似,療效相仿,消化道副作用小。常用劑量:布洛芬每天1.2~2.4g,分3~4次服,萘普生每次250mg,每日2次。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消化性潰瘍、胃腸道出血、頭痛及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如易激惹等。 ⑷滅酸類葯物:為鄰氨基苯酸衍生物,其作用與阿斯匹林相仿。抗類酸每次250mg,每日3~4次。氯滅酸每次200~40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及食慾不振等。偶有皮疹,腎功能損害,頭痛等。 2.金制劑 目前公認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肯定療效。常用硫代蘋果酸金鈉(gold,sodium thiomalate myochrysin)。用法第一周10mg肌注,第二周25mg。若無不良反應,以後每周50mg。總量達300~700mg時多數病人即開始見效,總量達600~1000mg時病情可獲穩定改善。維持量每月50mg。因停葯後有復發可能,國外有用維持量多年,直線終身者。金制劑用葯愈早,效果愈著。金制劑的作用慢,3~6個月始見效,不宜與免疫抑制劑或細胞毒葯物並用。若治療過程中總量已達1000mg,而病情無改善時,應停葯。口服金制劑效果與金注射劑相似。副作用有大便次數增多,皮疹,口腔炎,緊損害等,停葯後可恢復。 口服金制劑金諾芬(Auranofin)是一種磷化氫金的羥基化合物。劑量為6mg每日一次,2~3月後開始見效。對早期病程短的患者療效較好。副作用比注射劑輕,常見為腹瀉,但為一過性,緩解顯效率62.8%。 3.青黴胺 是一種含巰基的氨基酸葯物,治療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效果。它能選擇性抑制某些免疫細胞使IgG及IgM減少。副作用有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蛋白尿,過敏性皮疹,食慾不振,視神經炎,肌無力,轉氨酶增高等。用法第一個月每天口服250mg,第二個月每次250mg,每日2次。無明顯效果第三個月每次250mg,每日三次。每次總劑量達750mg為最大劑量。多數在3個月內臨床症狀改善,症狀改善後用小劑量維持,療程約一年。 4.氯喹 有一定抗風濕作用,但顯效甚慢,常6周至6個月才能達到最大療效。可作為水楊酸制劑或遞減皮質類固醇劑量時的輔助葯物。每次口服250~500mg,每日2次。療程中常有較多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和食慾減退等。長期應用須注意視網膜的退行性變和視神經萎縮等。 5.左旋咪唑 可減輕疼痛、縮短關節僵硬的時間。劑量為第一擊50mg,每日1次,第二周50mg,每日2次,第三周5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眩暈、惡心、過敏性皮疹、視力減退、嗜睡、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肝功能損害、蛋白尿等。 6.免疫抑制劑 適用在其它葯物無效的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停葯情況下或激素減量的患者常用的有硫唑嘌呤,每次50mg,每日2~3次。環磷醯胺每次50mg,每日2次。特症狀或實驗室檢查有所改善後,逐漸減量。維持量為原治療量的1/2~2/3。連續用3~6個月。副作用有骨髓抑制、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肝臟毒性損害及消化道反應、脫發、閉經、出血性拼膀光炎等。 氨甲蝶呤(MTX) 有免疫抑制與抗炎症作用,可降血沉,改善骨侵蝕,每周5~15mg肌注或口服,3個月為一療程。副作用有厭食、惡心、嘔吐、口腔炎、脫發、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葯物性間質性肺炎與皮疹。可能成為繼金和青黴胺之後被選用的另一緩解性葯物。 7.腎上腺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關節腫痛,控制炎症,消炎止痛作用迅速,但效果不持久,對病因和發病機理毫無影響。一旦停葯短期仙即復發。對RF、血沉和貧血也無改善。長期應用可導致嚴重副作用,因此不作為常規治療,僅限於嚴重血管炎引起關節外損害而影響理要器官功能者,如眼部並發症有引起失明危險者,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者,心臟傳導阻滯,關節有持續性活動性滑膜炎等可短期應用,或經NSAIDS、青黴胺等治療效果不好,症狀重,影響日常生活,可在原有葯物的基礎上加用小劑量皮質類固醇。發奏效不著可酌情增加。症狀控制後應逐步減量至最小維持量。
8、類風濕長期服用激素有什麼副作用嗎
對骨頭不好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