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性疾病的主要治療不包括

風濕性疾病的主要治療不包括

發布時間:2021-06-18 05:27:30

1、風濕病怎麼治療?

風濕病怎麼治療?的風濕病跟中醫當中所說的風濕病還是有一定的差別。在西醫當中,風濕病主要指累及到骨骼、肌肉軟組織的一大類疾病。風濕病一旦確診之後,建議及早的治療。像風濕免疫科常見的風濕病包括以下這幾大類: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炎性肌病、強直性脊柱炎等等。風濕病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
1、一般治療:包括物理治療、患者教育、矯形這些等等;
2、葯物治療:有以下這幾大類:第一大類就是非甾體消炎葯(NSAIDs類葯物),主要是起抗炎止痛的作用;第二大類就是改善病情抗風濕葯,就是DMARDs類葯物,這一大類的葯物能夠控制風濕病病情的發作,延緩症狀的發展,包括了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羥氯喹等等;第三大類就是糖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也是風濕病中常用的一大類葯物;第四大類就是植物葯,包括雷公藤、白芍總苷等等;第五大類,生物制劑作為最近興起的一大類葯物,在風濕病當中的應用也是越來越廣泛。當然具體的葯物治療,大家還是要去醫院裡面根據自身的病情來決定。

2、風濕性疾病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

3、風濕性疾病怎樣治療?

糖皮質激素是PMR和GCA的基本治療,療效極其顯著。病情嚴重的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後第二天就會感覺好轉,第- 一周就能恢復活動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果患者存在眼部鋏血性症狀,應立即給予糖皮質激素,並盡快進行顳動脈活檢。
1.潑尼松治療GCA 的初始劑量是(40~60) mg/d, PMR是(15 ~20) mg/d, 應維持1個月,然後逐漸減量。如果疑診GCA,即使尚未經活檢確診,也建議立即給予潑尼松預防眼部並發症。如果診斷時考慮視力受累,則應給予潑尼松1g/d連用3天以保護殘余視力。
2.應該通過連續監測血沉和臨床反應來觀察療效根據 血沉、臨床症狀及體征,潑尼松應逐漸減量,如每周減少10% ( 通常GCA應減量至5 ~ 15mg/d, PMR減量至5mg/d)。GCA和PMR的復發都很常見,此時需要增加劑量。必須進行持續的劑量調整以盡量減少用量,其目的是為了降低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的風險。
3.理想的維持治療期限尚不明確,但GCA和PMR的療程通常需要2年。應盡量以最低維持劑量控制症狀。在停用潑尼松後,應繼續監測患者至少6個月,如果症狀復發,應重新開始治療。
4.老年患者接受潑尼松治療可能會出現很多副作用,因此需提防液體瀦留、高血糖、低鉀血症和意識模糊。應該監測血糖以防高血糖和低血鉀,並通過病史和PPD皮試來排除非活:動期肺結核。還要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當存在應激狀況,可能需要加大潑尼松劑量。
5.低劑量阿司匹林可降低GCA患者顱內缺血的風險。如無禁忌建議與潑尼松聯用。
6.主訴無力和功能缺陷的患者還應該進行物理治療。

4、風濕病的治療方法

(1)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其整體或局知部鍛煉的種類或方式,有計劃的實施。如:太極拳、輕體操、散步、慢跑、快步走、爬樓梯等,要根據自己的關節障礙程度酌情選用,不要強求。
(2)鍛煉要量力而行,主動鍛煉與被動鍛煉相結合,以主動鍛煉為主。鍛煉時,要循序漸進,貴在堅持,每次15-30分鍾,當某些關節因病變主動活動有困難時,可在他人幫助下進行運動。如伸展肢體關節部位的活動,也可用彈性帶、彈道簧鍛煉握力,拉力。也可通過自行車、步行器等運動器械來鍛煉,改善和恢復關節功能。使肌肉得到合理鍛煉,以防止肌肉萎縮。
(3)關節活動度的鍛煉是非常重要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首先受到破壞的就是關節,而關節的融合強直是患者致殘的主要原因,如懼怕疼痛內而不能鍛煉時,則需要堅強的毅力甚至需加服止痛葯來進行,如關節自主活動受限,也可由他人幫助在溫熱和按摩下進行被動運動。
(4)日常生活的活動訓練是以改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容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是為了使傷殘病者無論在家庭或社會均能夠不依賴他人而獨立生活和工作。外用扁帶藤按摩膏,緩解風濕酸、麻、脹、痛。而且好了以後還能起到預防作用。

5、風濕病分哪幾種

風濕病大致分為10大類,包括100多種疾病,現簡要介紹如下: (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包括類風濕、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及其他血管炎、乾燥綜合征、重疊綜合征及其他(包括風濕性多肌痛、脂膜炎、嗜酸性筋膜炎)。 (2)與脊柱炎相關的關節炎包括強直性脊柱炎、賴特綜合征、關節炎、慢性炎症性腸病相關的關節炎等。 (3)退行性關節病包括骨關節炎、骨關節病等。 (4)與感染因素有關的關節炎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直接感染引起的關節炎,由感染間接引起的反應性關節炎等。 (5)伴有風濕性疾病的代謝或內分泌疾病包括性關節炎、假性痛風、澱粉樣變等。 (6)腫瘤包括滑膜瘤、骨軟骨瘤等。 (7)神經血管疾病包括神經病變性關節炎、腕管綜合征、椎管狹窄等。 (8)伴有關節表現的骨、骨膜及軟骨疾病。 (9)非關節性風濕病包括纖維織炎、肌腱炎、筋膜炎等。 (10)其他有關節表現的疾病包括復發性風濕病、間歇性關節積水、結節病、結節性紅斑等。1、反復發作型:這種類型的風濕病在臨床中非常多見,絕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是不斷的反復發作的。風濕患者在復發時具有重復以往臨床表現的特點。復發常在初發風濕熱後5年內可能性最大。有下列情況者復發率較高:①既往有風濕性心臟病者。②有風濕熱復發病史者。③咽部鏈球菌感染後症狀明顯,免疫反應較強者。④本次鏈球菌感染距離前次風濕熱發作時間少於2年者。心臟炎患者的預後與反復發作次數、每次發作的嚴重程度、能否堅持繼發性預防和早期抗風濕治療有關。1. 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症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症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
2. 異質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亞型,由於遺傳背景,發病原因不同,機制也各異,因而臨床表現的類型,症狀,輕重及治療反應也不盡相同。

6、風濕性疾病常用葯物包括哪些?

(1)非甾類抗炎葯(NSAIDs):此類葯物的作用有解熱,消炎和鎮痛,而達到減輕炎症反應和目的。常用的有布洛芬,美洛昔康、吡羅昔康,萘普生、洛索洛芬鈉、塞來昔布、依託考昔等。主要的胃腸道不良反應、肝腎損害,避免同時使用2種及以上的該類葯物。

(2)糖皮質激素:這類葯物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免疫抑製作用,有較強和快速的消除炎症及炎症反應帶來的各種症狀,如發熱,關節腫脹和疼痛。臨床上應用的有短效,中效和長效等制劑。用法有口服,肌肉或關節腔內注射,靜脈注射,可根據病種、病情不同進行選擇。長期大量糖皮質激素需注意其副作用,包括掩蓋感染,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糖尿病,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精神異常等;且如停葯過快易產生病情反跳現象,故應注意根據病種和病情,調節使用葯物的種類和劑量。除重症患者外,原則上以小劑量,短療程為宜。

(3)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葯物(DMARDs):又稱為慢作用抗風濕葯物。此類葯物的共性是起效比較慢,可以通過不同機制進行抗炎及免疫或免疫抑製作用,從而改善改善關節腫痛、僵直和減輕系統症狀,降低急性期反應蛋白,血沉,延緩關節、骨的破壞。DMARDs包括有氯喹、羥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環磷醯胺,青黴胺,金制劑,環孢素A及來氟米特等。

(4)生物制劑:目前可治療風濕性疾病的生物制劑主要有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抗CD20單抗、白細胞介素(IL-l、IL-6)拮抗劑以及T細胞共刺激信號抑制劑等。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有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西單抗(infliXimab)、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IL-l拮抗劑有阿那白滯素,抗CD20單抗有利妥昔單抗。

(5)植物葯:常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植物葯有雷公藤、白芍總苷、青藤鹼。該類葯物主要不良反應有皮疹、脫發、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肝酶升高和血肌酐升高等。

(6)手術治療: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可作滑膜切除術,晚期可作關節置換術,或肌腱修復或轉移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7)其他:包括鍀-亞甲基二膦酸鹽(雲克),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膠原酶的活性,防止軟骨分解和破壞,抑制破骨細胞,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等。還有免疫吸附及血漿清除療法,可以清除血清中循環免疫復合物,用於ANCA相關性血管炎,狼瘡腎炎等;靜脈用丙種球蛋白可用於重症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血管炎患者。

7、風濕性疾病的分類

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
(1)類風濕關節炎。
(2)幼年型關節炎。
(3)紅斑狼瘡
1)盤狀;
2)系統性。
(4)硬皮病
1)局部型①線狀;②斑狀。
2)系統性硬化症①彌漫型硬皮病;②CREST綜合征;③化學物(或葯物)所致。
(5)彌漫性筋膜炎
彌漫性筋膜炎伴或不伴嗜酸粒細胞增多症。
(6)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
①多發性肌炎;②皮肌炎;③與惡性腫瘤相關的多發性肌炎或皮肌炎;④兒童多發性肌炎或皮肌炎與血管病相關。
(7)壞死性血管炎和其他類型的血管病變
1)結節性多動脈炎。
2)變應性嗜酸性肉芽腫血管炎(Churg-Strauss綜合征)。
3)超敏性血管炎①血清病;②過敏性紫癜;③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④惡性腫瘤所致;⑤低補體血症性血管炎。
4)肉芽腫性動脈炎①韋格納肉芽腫;②巨細胞(顳)動脈炎伴或不伴風濕性多肌痛;③大動脈炎。
5)川崎(Kawasaki)病。
6)貝赫切特綜合征。
(8)乾燥綜合征。
(9)重疊綜合征。
(10)其他①風濕性多肌痛;②復發性脂膜炎;③復發性多軟骨炎;④結節紅斑。
2.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
(1)強直性脊柱炎。
(2)Reiter綜合征。
(3)銀屑病關節炎。
(4)炎性腸病關節炎。
3.骨性關節炎。
4.感染性關節炎。
5.代謝和內分泌病所致的關節病
(1)晶體誘導的關節炎
①尿酸鈉結晶所致(痛風);②焦磷酸鈣結晶所致(假性痛風、軟骨鈣化病);③鹼性磷酸鈣結晶所致(羥基磷灰石)。
(2)其他生化異常
1)澱粉樣變①原發性;②繼發性。
2)血管病。
3)其他先天性疾病①Marfan綜合征;②Ehlers-Danlos綜合征;③成骨不全。
4)內分泌病糖尿病、肢端肥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
5)免疫缺陷病①低丙球蛋白血症;②lgA缺乏症;③補體缺乏症。
(3)遺傳性疾病①先天性多關節彎曲;②過動綜合征;③進行性骨化性肌炎。
6.腫瘤性風濕病
(1)原發性①滑膜瘤;②滑膜肉瘤。
(2)繼發性①白血病;②多發性骨髓瘤;③轉移瘤。
7.骨與軟骨病變
(1)全身性、局限性骨質疏鬆。
(2)骨軟化。
(3)肥大性骨關節病。
(4)彌漫性原發性骨肥厚。
(5)骨炎。
(6)缺血性骨壞死。
(7)肋軟骨炎。
(8)其他。
8.非關節性風濕病
(1)關節周圍病變滑囊炎、肌腱病、附著點炎、囊腫。
(2)椎間盤病變。
(3)原發性下背痛。
(4)其他①纖維肌痛、纖維織炎;②精神性風濕病。
9.其他具有關節症狀的疾病
(1)周期性風濕病。
(2)間歇性關節積液。
(3)葯物致風濕綜合征。
(4)其他慢性活動性肝炎、多中心性單核-巨噬細胞增多症、外傷等。
從上述分類可以看出其中一部分是繼發於病因較明確的疾病,如腫瘤、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感染等。在內科工作中最常見的風濕性疾病為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和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

8、急求答案!!!關於風濕的

開朗點,開心,自然會好的.你去挖點」倒掛刺」的根回來煲豬腳吃就可以了,一點副作用都沒有,最多吃上兩次就有效,我的這個方法很有效,十年前我爸爸也是腿上有風濕,長的好大一個包,走路都成問題了,那時我只有十幾歲,是我們村的一個老中醫說的,我爸只吃了三四次,到現在都很好,沒有再得過
倒掛刺:我們家裡是這樣叫這名,至於書名我不清楚是什麼?一般長在山上,長有許多刺,到的夏天會開黃色的花,花像油菜花.花謝了以後會長出扁豆一樣果子,這種扁豆不能吃,把它分開中間會有粘性,像膠水一樣.你只用取根就好了
希望你能找到這樣植物,祝媽媽早日康復!
西醫西葯在感染類疾病上佔有優勢,中醫中葯在系統類疾病上佔有優勢!
西葯通過消炎、止疼、免疫抑制來控制類風濕,而類風濕不是單純的炎症問題!西葯的優勢面對此類疾病變的捉襟見肘!
中醫作為祖國的國粹,面對痹症,表現出了他強大的優勢,辨證施治,治療和調理兼備,大部分中葯葯物微小的的副作用,更是切合了類風濕的治療特點!
唯一不足之處,中葯很難達到速效!目前治療類風濕的中葯有片劑、丸劑、湯劑、葯酒類、外貼類!片劑、丸劑,服用簡單,但難以速效!湯劑服用煩瑣,同樣在治療速度上很難另人滿意。外帖類如果幸運沒有過敏現象,可以兼顧配合使用。葯酒類,藉助酒精的走竄之性,酒助葯行,迅速在提內擴散,達到了可以和速效西葯一樣的治療速度,又避除了西葯的副作用,達到了另人滿意的效果,酒精被稱為「百葯之長」,傳承前年,不是沒有道理。所以,祖國兩千多中治療類風濕的中葯中,葯酒類佔了一半左右! 患者如果沒有酒精過敏現象,可以考慮選擇成分安全的葯酒類服用!

9、風濕病的診療

各種風濕性疾病特別是自身免疫性風濕病,往往有全身多系統和多器官損害,具有繁復的症狀,常因復雜多變的臨床表現成為疑難雜症。風濕病的病程有些慢?、遷延不愈,有些爆發起病,診斷和治療是相當煩瑣和復雜的,如果不正規使用葯物,常使診斷和治療更加困難。風濕病常用治療方法:風濕性疾病是一組以內科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包括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及各種病因引起的關節和關節周圍軟組織,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等的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1.風濕病常常侵犯關節、肌肉、骨骼以及軟組織,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發熱這些症狀比較突出,解熱鎮痛消炎,緩解症狀是治療這組疾病的首要目的,因?往往選用非甾體抗炎葯,如扶他林、莫比可、樂松、天新利德、西樂葆、萬洛等,而且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葯作用好、療效高,使得副作用明顯減少。2.如果風濕性疾病得不到正確合理的治療,關節,肌肉,骨骼等病變會導致功能障?和畸形,留下終身殘疾,影響生活和勞動,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經濟損失。從風濕性疾病侵犯的組織看,以往稱之結締組織病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多發性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強直性脊柱炎都有自身免疫的紊亂,屬於自身免疫紊亂的一組疾病。痛風性關節炎已明確是嘌呤代謝紊亂而導致尿酸鹽結晶在關節內沉?,往留有關節腔,骨骼,韌帶受累。因此風濕病的治療除了對症治療緩解症狀外,還需進行病因治療,自身免疫紊亂性的疾病需要免疫調節,例如使用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療法有了很大的進步,新葯物不斷發現,用於臨床,如驍息、愛諾華、帕夫林,新療法不斷發現,如①對輕型的系統性紅斑?瘡採用小劑量強的松、氯喹、mtx的聯合治療,可以明顯減輕副作用;②類風濕性關節炎採用聯合治療,一線葯與二線?的聯合治療,二線葯之間的聯合治療。③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症風濕病。3.生物治療及骨髓移植治療也已試用於臨床。4.對於關節病變還可以採用關節鏡治療,大大提高療效,改觀了疾病的預後,致殘率明顯下降,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一)情志護理由於風濕病的病程長,病情反復大,患者的思想活動、情志變化更為復雜,如疾病急性發作,或病情加重,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時,就感到悲觀失望,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有的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又產生了急於示愈、心情急躁、要求醫療效果過高的情緒等等精神狀態,都嚴重影響了治病的療效,此時雖有"靈丹妙葯"也難奏效,所以對風濕病人的護理道德要做好情志護理。具體做法如下:1)指導和幫助患者正確對待疾病,減輕病人心理上的壓力;2)爭取親屬積極配合,使能達到預期療效。(二)生活護理1、一般護理:風濕病患者最怕風冷、潮濕、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陽、通風、乾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床鋪要平整,被褥輕暖乾燥,經常洗曬,尤其是對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鋪不能安放在風口處,防睡中受涼。洗臉洗手宜用溫水,晚上洗腳,熱水以能浸至踝關節以上為好,時間在一刻鍾左右,可促進下肢血液流暢。對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長期卧床者,應注意幫助經常更換體位,防止發生褥瘡。對手指關節畸形,或肘關節屈伸不利,或兩膝關節及踝關節變形、行走不便者,要及時照顧、處處幫助。2、飲食護理:1)飲食要根據具體病情而有所選擇。風濕病患者的飲食,一般應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膩之物。2)飲食不可片面,正確對待葯補、食補問題。瓜果、蔬菜、魚肉、雞、鴨均有營養,不可偏食。3)注意飲食宜忌。(三)姿態護理(亦稱體位護理)風濕病人的姿勢動態異常,往往會影響病人今後的活動功能和今後的生活與工作。姿態護理的目的是時時注意糾正病人不良的姿態、體位有利於今後恢復健康,正常進行工作。風濕病患者由於肢體麻木、酸痛、屈伸不利、僵硬等情況,常常採取種種不正確的姿態和體位,以圖減輕疼痛。因此在護理時患者的坐、立、站、行走、睡眠等姿態均須注意,及時糾正,防止遺害終生。護理時還要注意生理姿態的保持。如為預防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髖、膝關節發生畸形、僵直,一般要示病人站立時應盡量挺胸、收腹和兩手叉腰,避免懶散鬆弛的駝背姿態,床鋪不可太軟,以木板床為佳,睡眠時忌用高枕,卧姿採取以俯卧姿勢為佳等。(四)功能鍛煉護理1、有病時的功能鍛煉與無病時的體育鍛煉要求不能一律。對於風濕病人,鍛煉是為了維持和恢復關節的功能,但鍛煉的要求與方法應根據體質、年齡、性別不同而各異,如風濕病人在急性發作期全身症狀明顯或關節嚴重腫脹,此時應卧床休息,嚴重者可休息1-2個星期,中度的休息5-7天,注意手足關節的功能位置,一俟病情緩解,即可做一些床上的功能鍛煉,如關節屈伸運動、按摩腫痛關節等。病情穩定後,可開始下床活動,慢步行下床活動,緩步行走.關節腫痛消除後,必須將功能鍛煉放在恢復關節功能方面,按照病變關節的生理功能進行鍛煉,開始時先從被動活動逐步轉為主動活動,或兩者結合進行,以主動活動為入促進關節功能恢復。亦可藉助於各種簡單的工具與器械,如手捏核桃、彈力健身圈鍛煉手指功能;兩手握轉環練習旋轉功能鍛煉手腕功能;腳步踏自行車鍛煉關節;滾圓木、踏空縫紉機以鍛煉踝關節;滑輪拉繩活動鍛煉肩關節等。2、功能鍛煉的場所、形式與時間。風濕病人功能鍛煉的場所、形式與時間也應因人因病制宜。(五)輔助治療護理風濕病是一種比較難治的頑固性疾病,有時單純服葯治療,效果尚不夠滿意,目前有很多研究風濕病的專家主張要用綜合療法,即用各種輔助性的治療方法與葯物療法結合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目前常用的輔助療法主要有:傳導熱療法,礦泉療法,運動療法,敷貼療法,熱熨療法,外搽療法,薰蒸療法,葯液穴位注射,針灸、推拿、按摩療法及激光、微波電療法等。(六)並發症的護理風濕病患者在漫長的疾病過程中,常易合並其它病症,尤其是在氣候突變或梅雨季節及台風、暴雨、嚴冬、酷暑時,更易感受風寒、濕邪及中暑等,對此應予以重視。對於合並肺炎、心衰、高燒不退等嚴重並發症時應早上醫院對證治療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與風濕性疾病的主要治療不包括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