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腿粗

風濕腿粗

發布時間:2021-06-10 14:27:17

1、有風濕,右邊身體酸痛,手指骨節時冷時熱,偶爾疼痛,雙腳小腿有很多血管變粗隆起,似打結有五年,。請問

病情分析:
你好,你這個情況有可能是風濕性疾病當中的風濕性關節炎或者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建議你先結合臨床查體尋找病因,必要時查X線、抗鏈「O」、類風濕因子、血沉,以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其發病年齡多為20-45歲,女性多見.發病緩慢,早期乏力,肌肉疼,低熱、刺疼等全身症狀.常見的局部症狀為隱疼、關節壓痛、僵硬,晨起明顯.
指導意見:
風濕病患者的食物的選擇宜豐富,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抑制炎性滲出,促進炎症吸收。風濕活躍、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吃辛熱燥火的姜、辣椒、蔥、羊肉、狗肉之類。患有風濕疾病的患者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

2、膝關節有積液腿粗,走路爬樓梯腿痛腿粗是風濕引起的嗎

這個不一定。

3、我這是風濕病嗎?,

參考資料:
風濕病是一種常見病,男女老少都可能得,但以青少年為多。一般風濕病發生的冬春寒冷季節,且北方發病率比南方高。
風濕病的主要特徵是低燒,關節疼痛並又腫又紅。其特點:大關節上通常出現交替發病,膝關節疼腫好了肘關節或肩關節又犯病了。風濕病發作時身上會出現不疼不癢的小紅疹,過兩天就消失;有時四肢或頭皮也會出現不引人注意的小硬結。我們可以根據以上症狀來斷定風濕病。風濕病是一種慢性病,易反復出現急性發作。但在急性期後,即使紅腫消退,關節不變形,功能似乎完全恢復,仍不等於已經完全恢復。尤其值得重視的是,經過反復發作後引起的病變,心臟受到損壞,病從出現心慌、氣短、消瘦、多汗等病變為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病是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過敏性反應。多在患過中耳炎、扁桃體炎、咽炎、猩紅熱等病1-4周年發生的。青少年因抵抗力較弱,易得這類病。體質差的人也容易發生變態反應,得病機會也多。防止風濕病關鍵是要防止鏈球菌的感染。平時,我們不僅要排好學習、工作、勞動、休息和飲食,還要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對容易引起風濕病的病症應治療徹底。如患了風濕病,應及時治療,並注意休息,避免經常發作和病情的加重。

生薑皮可治療風濕症
生薑皮曬干研末,裝瓶內儲存,備用。風濕病患者,每次取姜皮末半茶匙沖酒飲服,可以緩解症狀。

古代對風濕病是怎樣認識的?
人類認識風濕病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回到實踐」的認識規律。幾千年來,風濕病一直危害著人類的健康。人們在征服這類疾病的漫長實踐活動中,對其臨床表現和發病機制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並不斷地總結前人的經驗,提出新的理論。縱觀風濕病學的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8世紀):早在公元前3世紀的《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就已出現風濕(rheuma)一詞。rheuma源於古希臘語,意為流動,反映了最初人們對此類疾病發病機制的推想,即病因學中著名的體液論。體液論認為人體中有4種基本體液,包括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其中任何一種失調或異常流動都會導致疾病,如引起疼痛則稱之為風濕病。在近2000年裡,體液論在風濕病的病因學中占據著統治地位。但對體液通過何種途徑和方式引起關節炎症未曾描述。
長期以來,風濕病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主要用來說明周身的酸痛和疼痛,人們對其具體定義和臨床范圍並不清楚。然而由於當時許多重要的臨床特點尚未被認識,亦缺少先進技術的幫助,對於臨床學家來說,風濕病仍不失為一個比較合適的名稱。Baillou(1538~1616)最早將風濕病與關節疾病聯系在一起,他用風濕病(rheumatism)來表示一類與痛風不同的急性關節炎,從而首次將風濕病看作一個獨立的疾病。1676年,Sydenham最先將急性風濕病的臨床表現清楚地描述為「主要侵犯青少年的劇烈的遊走性關節疼痛並伴有紅腫」,使之與痛風區別開來。其描述即為後人所稱的風濕熱。
第二階段(公元18世紀至現在):17世紀以後,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基礎理論知識逐步加深和各種先進技術廣泛應用,使醫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1776年Scheele對於尿酸的發現標志著現代風濕病學的開始。

現代對風濕病是怎樣認識的?
19世紀初,有些學者認識到風濕病分類學進展的緩慢。Heberden曾寫道:「風濕病是各種酸痛和疼痛的統稱,雖然這些酸痛和疼痛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但卻沒有各自特定的名稱,而且往往與已有的特定名稱的其他疾病難以區別。」因此,許多學者開始研究各類風濕病的特徵,目的是彼此加以區分。他們通過對大量風濕病患者進行觀察、分析和總結,歸納出各自臨床特點的共同和不同之處,從而提出許多新的疾病名稱。但限於認識尚不夠深入,最初報道的病例常不能反映出疾病的獨特性。例如早在1831年和1856年,就已有人對強直性脊柱炎進行了描述,但直到19世紀末才與其他脊柱炎區別開來。
隨著病理學的進展,人們逐漸認識到風濕病為一全身性疾病,可累及身體各個部位。1927年至1934年期間,Klinge在研究風濕熱的發病機制時發現有全身結締組織的病變。病理學家Kl emperer總結了自己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硬皮病的經驗以及Klinge的研究成果,認為這些疾病是全身膠原系統遭受損害的結果。他於1941年提出了「膠原病」的概念。由於風濕病的病變並不局限於膠原組織,1952年Ehrich建議將「膠原病」改名為「結締組織病」,這一病名曾被臨床學家和基礎學家廣為應用。然而結締組織病並不能包含風濕病的全部,所以當今的臨床學家多主張仍使用風濕病這一名稱。
近30年來,由於生物化學、免疫學、免疫組織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快速進展,風濕病的研究領域也大為擴大和深入。1950年左右,類風濕因子(1948)、狼瘡細胞(1948)、抗核抗體(1950)陸續被發現以及潑尼松和其他免疫抑制劑應用於臨床治療(1950),一系列重大進展使風濕病學有了一個飛躍發展,使風濕病的研究進入到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嶄新階段。

風濕病會引起哪些病理改變?
風濕病的共同基本病理變化包括全身的膠原纖維、小血管(動靜脈)、各關節滑膜、軟骨、骨、皮膚、肌肉、各內臟等部位的損傷,其變化特點有粘液樣變性、纖維素樣變性、澱粉樣變性,纖維蛋白滲出,各種炎性細胞浸潤,組織壞死,肉芽腫形成。病變晚期可有纖維化及玻璃樣變性。
不同類型的疾病,其病理變化也有所不同,有的以血管炎變化為主,有的以滑膜的滲出增生為主,有的則以各種肌纖維的變性、炎症改變為主,也有的以小血管的進行性硬化從而進展到內臟硬化為主。因此不同類型的疾病,有其病理變化特點和發展規律。
(1)粘液樣變性(mucoid degeneration)
它是指組織間質內出現類粘液的積聚,鏡下見病變處的間質變為疏鬆,充以染成淡藍色的膠狀液體,其中可有一些多角形、星芒狀細胞散在,並且突起互相聯綴。病變常見於結締組織的粘液樣變性,如急性風濕病時的心血管壁。
(2)纖維素樣變性(fibrinoid degeneration)
又稱纖維蛋白樣變性,為間質膠原纖維及小血管壁的一種變性,病變部位的組織結構逐漸消失,變為境界不清晰的顆粒狀或塊狀無結構強嗜酸性紅染物質,狀似纖維素,故稱之為纖維素樣變性,由於其實為一種組織壞死,故而又可稱為纖維素樣壞死(fibrinoid necrosis),如類風濕皮下結節的壞死就是纖維素樣壞死。
(3)澱粉樣變性(amyloid degeneration)
組織內有澱粉樣物質沉積稱為澱粉樣變性,多見於細胞間或血管內膜下沉著,HE染色為淡紅均質狀,剛果紅染色為陽性反應,偏振光顯微鏡觀察有特異的綠色雙折射。
(4)玻璃樣變性
又稱為透明樣變性(hyaline degeneration)。主要見於結締組織、血管壁及細胞內。鏡下為嗜伊紅染色同質狀半透明的蛋白樣物質,雖然在不同原因所致的不同病變細胞組織中可有透明樣變性,但其發生機制和化學成分均不相同。如瘢痕組織、腎小球纖維化玻璃樣變性及腎小動脈壁的玻璃樣變性。
(5)炎性細胞浸潤
大多數病變的炎性浸潤以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為主,有的病變可有較多的漿細胞浸潤(如類風濕滑膜炎),有的可以嗜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如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有的血管炎早期可以嗜中性或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為主,晚期則以淋巴細胞、組織細胞或漿細胞浸潤為主。
(6)增生性變化
主要表現為纖維母細胞、毛細血管及小血管內皮、外皮細胞增生、肉芽腫形成。晚期纖維母細胞可由靜止狀態的纖維細胞轉變而來,也可由未分化的間葉細胞分化而來。幼稚的纖維母細胞胞體大,兩端常有突起,突起也可呈星狀,胞漿略顯嗜鹼性。電鏡下,胞漿內有豐富的粗面內質網及核蛋白體,說明其合成蛋白的功能很活躍。纖維母細胞停止分裂後,可開始合成並分泌原膠原蛋白,在細胞周圍形成膠原纖維,細胞逐漸成熟,變成長梭形,胞漿越來越少,核越來越深染、成為纖維細胞。全身小血管(動靜脈)可有內皮或外皮細胞增生,管壁壞死,血栓形成,最後纖維化等。如果炎症局部形成主要由巨噬細胞增生構成的境界清楚的結節狀病灶,則該病灶稱為肉芽腫。不同病因可以引起形態不同的肉芽腫,因此病理醫師可根據典型的肉芽腫形態特點作出病理診斷。炎症吸收、纖維結締組織增生,最後病灶可纖維化、玻璃樣變及硬化。

風濕病的關系如何?
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臨床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肢體遠端關節的疼痛能夠得到准確的定位,但起源於內臟及軀乾和肢體深層結構的疼痛則不盡然如此,所有深在性疼痛都具有某些共性,即患者不能確切定位此類疼痛的起源,諸如關節、骨骼、肌肉、神經根或干、內臟等結構病變所引起的疼痛。
風濕病臨床醫生,首先應確立疼痛的解剖起源,即疼痛定位;其次是明確引起疼痛的病理過程的特性,即病變性質;最後是眾多影響疼痛耐受,甚至導致疼痛發生的心理—社會因素也不容忽視。風濕病臨床實踐中,疼痛的成功治療顯然取決於對這些因素與疼痛間內在關系的了解,必然建立在堅實的解剖、生理、病理和心理學基礎之上。

痛體驗與心理狀態有關嗎?
疼痛體驗具有一定的情感成分,所以心理因素在所有的疼痛持續狀態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病人對疼痛的耐受力,忍受疼痛不向外界表達等,受種族、文化和宗教的影響。例如某些個體受到訓練,具有特殊習慣或為粘液質,可以忍受疼痛不以為然;而另一些個體則恰恰相反。疼痛可以為抑鬱的表現或突出症狀。反之,抑鬱也可以成為持續性疼痛的並發症。甚至形成葯物依賴。另有些個體,由於各種原因,不能感受疼痛,所有這些因素,臨床醫生都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在風濕病臨床中,決不應忽視慢性疼痛對病人的影響。持續性疼痛會增加煩躁、疲勞、睡眠障礙和食慾下降。也有一些疼痛病人不能正確地對待他們的疾患,向醫生、家庭、乃至社會提出不盡合理的要求。因此,如同心理—社會因素對疼痛病人的影響一樣,疼痛的心理—社會效應也是不容忽視的。

醫生如何接診疼痛患者?
一般情況下,未經醫生的提示只有少數內省力極強的病人能夠主動提供較為完整的病史資料,多數病人則只關注其體驗最深刻的部分,即疼痛的部位和強度,所提供的病史常為:「我右腿疼」、「腰疼」、「疼痛得不能入睡」等等。准確無誤地判斷疼痛起源和性質,有賴於原始病史資料的准確性、深入性和系統性。一般的疼痛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均需要對下述因素進行了解:1.疼痛的病程;2.疼痛的部位和范圍;3.疼痛的性質和特點;4.疼痛的程度;5.疼痛發生的頻度和規律性;6.每次發作持續時間;7.伴隨症狀,如肌肉痙攣、強直、無力、萎縮,其他感覺症狀,惡心、嘔吐、頭暈、出汗等;8.誘發因素,如呼吸,用力,頸、四肢、軀乾的位置和姿勢,情緒障礙等;9.緩解因素,如身體姿勢、葯物、休息、飲食等;10.疼痛發生前的預兆;11.既往疾病及伴隨疾病;

4、腿沒有溫度,一變天就疼,腿很怕冷,小腿很粗,是風濕病吧,怎麼根治啊

是不是風濕要去醫院查個血的,光憑這些症狀不好說的。

5、一個腿粗一個腿細,不知道是怎麼了?

受過傷的腿活動量小,就會出現醫學上叫做 「廢用性肌肉萎縮」的症狀。

6、腿(膝蓋)天生長肉較多,腿較粗,父輩腳、腿有風濕史,怎麼預防?非常感謝!

你好,參龍膠囊是新一代高科技活性人參系列保健食品。主要用於祛風除濕、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並能對風寒濕痹、肢體拘攣、關節疼痛、腰腿疼痛、風濕類關節炎、手足麻木、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肩周炎頸椎病等症進行有效的調理。見效快,效果好,無副作用。在淘寶點鋪長白山驛站可以買到真品。你可以試一試。

7、我女友腿部有風濕該怎麼辦呢?

如何治療風濕關節炎
風濕病是一種病因多樣、病理復雜的疾病。臨床上用單一的治療方法難以取得滿意的效果。應雜合以治(即綜合治療),在選用治療方法時應掌握標本結合、防治結合、醫療與自療結合等原則。將治療滲透到預防、調護等各個環節中。中醫學認為:醫食同源,食物也具有性味,有些食物同時也是葯物,用之得當,可以防病治病,清?王孟英說:「食療葯極簡易,性最平和,味不惡劣,易辦易服。」綜合治療是治療風濕病的關鍵下列是各種如何治療風濕關節炎介紹
一、葯物治療 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常用的抗風濕病葯物如下:
1.非淄體抗炎葯 此類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臨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慢作用抗風濕葯 此類葯物多用於類風濕關節炎及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對病情有一定控製作用但起效較慢。常用的有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黴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3.細胞毒葯物 此類葯物通過不同途徑產生免疫抑製作用。常用的有環磷醯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們往往是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和血管炎的二線葯物,副作用雖較多且較嚴重,但對改善這些疾病的愈後有很大的作用。
4.腎上腺皮質激素 本類葯物是強的抗炎、抗過敏葯物,明顯地改善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的愈後,但不能根治這些疾病。其眾多的副作用隨劑量加大及療程延長而增加,故在應用時要衡量它的療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選用。
5、納米級抗風濕因子 本類葯物中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的唑儯灸,利用「基因生物工程」和「納米分子技術」從多種海洋動物鯊魚、海狗、海蛇及多種葯食兩用植物提取出的(Intelligent bone-peptide)智能骨細胞活性肽,以及多肽mel-15、瓜氨酸多肽(CCP),D-葡糖胺等,專門修復肌體環境,內外兼修,對風濕性關節炎具有非常好的治療作用。

二、外科療法 包括不同的矯形手術、人工關節的置換、滑膜切除等。手術不能治癒疾病只能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三、其他治療 包括物理、康復、職業訓練、心理等治療,是本類疾病綜合治療的不可少的部分。

如何治療風濕關節炎的注意事項: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8、我的腿一條細一條粗醫生說是風濕。風濕能使腿變粗嗎

?

9、冷風吹久了會使小腿變粗嗎

不需要減肥葯的減肥方法:
1. 補充維生素
服用單一維生素對減肥計劃的建樹不大,然而由此卻可減少其營養所對應的飲食攝入量。
2. 選擇適合的就餐位置
愉快的雞尾酒會或豐盛宴會,往往是吃香喝辣的大好良機,讓人難以把持。想控制食量,盡量坐在長桌的末端。中間的位置,面前總有眼花撩亂的美食,使人應接不暇。
3. 查閱郵件
你的收件箱有可能是各種營養資訊的聚集地,資訊裡面有很多實用的小竅門。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了研究對象中,每周閱讀健康簡訊的人會攝取更多新鮮的農產品,而且16周以後的脂肪轉化率更低,並保持著充足的鍛煉。
4. 熄燈滅燭
晚上營造徹底黑暗的環境,能使人不知不覺掉肉。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員表明,在全黑環境下睡眠的小鼠,相比那些在明亮燈光或昏暗照明下瞌睡的小鼠,更不容易長胖。那些在燈光下睡眠的小鼠,會在一些奇怪的時間點里進食(例如深夜)。
5. 不要愧疚
即使吃了不少垃圾食物,也不要對自己施加壓力。減肥者承受壓力後,往往應對以暴飲暴食。這里說的壓力,也包括他們對已在腹中的食物的愧疚感。
6. 看電視
成年人平均每天花5個小時在電視上。研究人員嘗試用電子鎖定系統強制被試者看電視的時間減半,結果發現他們平均每天多消耗掉了119卡路里的熱量。
7. 適當的小食
食物促進代謝,這聽上去就像深夜電視購物節目般難以置信。未經處理的食物整體,相比起精製的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用於分解和消化。因此,當你食用這類型的食物,會燃燒更多的熱量。我們只需要作出簡單的改變——糙米代替白米,完整的蘋果代替果汁,假以時日,全身的脂肪狀況就會截然不同。
8. 小盤子進食
開展了一項雪糕自助餐的研究。參與的人分別派發了17或34盎司的碗,並配給2或3盎司的勺子。結果,獲得較大的碗的人,進食量比獲得小碗的人多出了31%。而那些獲得較大的碗和較大的勺子的人,平均進食量則比那些獲得小碗小勺子的多出了57%。
9. 吃點辣
根據研究表明,喝了加有一茶匙辣椒的湯的人,比那些只喝清淡湯的人,在下一頓飲食中的平均攝取量少60%。科學家說,飲食中的辣椒,能夠促進人體代謝。
10. 留住你的麵包
在與脂肪的斗爭中,與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還不如定期攝取更為妥當。一項研究中表明,100名肥胖受測者每天的飲食被嚴格控制在20%蛋白質、30%脂肪、50%碳水化合物。第一組整天只攝取澱粉,第二組多攝取一點碳水化合物。六個月以後,發現第二組在一天中的飽感更強烈,體重下降最多,腰圍縮水最快。
11. 出點汗
在一節60分鍾的健身課程後,鍛煉減肥實在很累,我們還是必須通過減少熱量攝取來達到瘦身目標。但是不可否認,通過鍛煉既有利於心腦血管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時也是維持瘦身後不反彈的關鍵。作為獎勵,你的肌肉會燃燒少量的熱量。一個星期5次左右的有氧運動,能使新陳代謝暢通無阻。
12. 睡在涼爽房間
涼爽的卧室,能改善睡眠質量並促進新陳代謝。大部分人通過各種家電維持室內恆溫,避免了溫度對身體的刺激,然而這也阻止了人體內熱量燃燒機制的運行。在涼爽的卧室中睡眠,能使身體在連續幾個小時里燃燒自身熱量保持體溫,是一個極佳的瘦身辦法。
13. 喝點酒
研究發現每天喝1到2杯酒的女性,相比起那些不沾酒或者嗜酒的人,體重的增加量更少。研究人員無法解釋其中原因,但他們說,那些小酌1到2杯酒的研究對象,攝取的熱量相對較少。而且,她們酒後消耗的熱量比男性更多。
14. 吃點糖
?一般認為,選用其它食物來代替糖類,會顯得更清淡素口。不過,研究人員指出,這對你的腰圍是個噩夢。在試驗中,小白鼠服用糖類代替物(例如無熱量糖精),而結果卻比服用糖類的小白鼠的體重增加更多。科學家推測,糖類替代物不帶來額外的熱量,消化系統受到迷惑,因此沒有像對待真正的糖類那樣燃燒熱量起到平衡效果。可以得出結論:最好適當攝取少量糖類,例如水果酸奶。

與風濕腿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