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可反復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一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徵。
1.木瓜治療風濕
[配 方] 木瓜1個。
[制用法] 水酒各半,煮令極爛,研成粥漿樣,用布攤敷患處,涼即更換。3至5次。
[功 效] 舒筋活絡,祛風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痛。
2.四樹枝治療風濕痛
[配 方] 椿樹枝、柳樹枝、桑樹枝、楡樹枝各60克。
[制用法] 煎湯洗澡。
[功 效]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痛。
3.小茴香治療寒濕疼痛
[配 方] 食鹽1斤,小茴香120克。
[制用法] 共入鍋內炒熱,用布包熨痛處,涼了在換,往復數次。
[功 效] 祛風理氣,散寒止痛。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痛。
4.海燕湯補腎祛風濕
[配 方] 海燕2隻。
[制用法] 將海燕洗凈,水煎取汁,每日3次,溫服。
[功 效] 補腎壯陽,祛風濕。治療腎虛夾有風濕所致的腰腿痛。
5.雞血藤治風濕性腰酸
[配 方] 雞血藤、伸筋草各9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用治風濕性腰酸。
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還有推拿法哦 :)
(1)取穴;指掌關節取合谷、後溪、二間、中渚、勞宮、四縫;腕關節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關節取肩貞、天宗、肩井、臂
2、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程一般可分為哪三種類型?
(1)進展型(progressive disease):約占病人總數的65%-70%。急性或慢性起病,沒有明顯的自發緩解期,適當的治療後病情可暫時好轉,但停葯後或遇有外界誘發因素時可導致復發。病人需要長期持續治療。疾病最終的結局為喪失活動能力。這是一種骨關節被破壞的過程,病情與環境因素有一定關系。濕度增加伴氣壓下降或溫度增加伴氣壓增加,可使病情惡化,持續乾燥和適宜的氣溫有助於病情緩解。
(2)間歇性病程(intermittent course):占病人總數的15%-20%。起病較為緩和,通常少數關節受累,可以自行緩解,病情緩解時無需持續治療。復發時受累關節數可能增多。整個病程中,病情緩解期往往長於活動期。
(3)長期臨床緩解(long clinical remissions):占病人總數的10%左右,比較少見。文獻報告 250例RA病人中,10%的患者表現為長期緩解,平均緩解期為22年。這一類型的患者多呈急性起病,並伴有顯著的關節痛及炎症,須與感染性關節炎症相鑒別。在臨床緩解期中,血沉等反應活動性的指標常常仍顯示異常。
3、類風濕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病的一種表現。主要症狀是周身關節特別是膝、肘、腕、肩胛等比較大的關節紅腫疼痛及活動受限,同時伴有發燒,關節的疼痛不是固定的,而是遊走性的。關節痛與居室的陰暗、潮濕、氣候寒冷和陰雨綿綿有明顯的關系。因此,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注意冬季保健。
寒冷潮濕的氣候和環境,冷水的不斷刺激,都可誘發風濕性關節炎或使病情加重,所以應盡量避免。要隨時留意氣象預報,在寒潮襲來和天氣變化時,加強防寒保暖,並盡量不接觸冷水。宜穿氯綸內衣。氯綸是一種合成纖維,具有較高的電絕緣性,一經摩擦就能產生比其他任何纖維都大得多的電荷。這種電荷逐漸聚積在衣服上,即使空氣濕度高達80%,電子仍難以流動,難以使電荷消失。氯綸的吸濕性低,可抗水蒸氣,水分很容易蒸發,與皮膚摩擦能產生「電療」的效果,有利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在飲食方面要控制高脂肪膳食。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一種酮體,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有人做過實驗:讓16名關節炎病人每天吃脂肪膳食(肥肉、油炸食品等),結果關節炎症狀明顯加重,有的甚至出現關節腫脹、強直、活動障礙等。當停止吃高脂肪膳食後,症狀很快緩解或消失。後來,重復這樣的實驗,又得出同樣的結果。因此,關節炎患者宜控制高脂肪膳食。不過,食物的選擇宜豐富,特別要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大豆製品,還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抑制炎性滲出,促進炎症吸收。風濕活躍、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吃辛熱燥火的姜、辣椒、蔥、羊肉、狗肉之類。
風濕病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感冒、氣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體炎患者,特別是本來就有扁桃體腫大、齲齒等病灶的人,更容易誘發風濕病,從而導致風濕性關節炎的發作或加重。冬季氣候寒冷,如果不注意保健,感冒、氣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體炎都容易發作。這些疾病如不積極治療,則鏈球菌勢必進一步侵犯關節和心臟,引起病情惡化。
風濕性關節炎葯膳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病機較為復雜的全身性結締組織炎症,一般認為與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中醫將其歸類於痹證,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痹論篇》。
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歷代醫家經過不斷地經驗積累,創制了很多簡、便、廉、驗的治療方法。如婁玉鈐主編的《中國痹病大全》就收載了近40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葯膳食療也
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方法,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辯證施食:風寒濕痹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多食如黑大豆、蔥、姜、胡椒、黃鱔、蛇肉、狗肉、羊肉等,慎食滋膩礙濕食物如豬脂、蟹肉等;濕熱痹者食有助於清熱除濕宣痹的食物,如豆芽、赤小豆、蓮子、平菇、冬瓜、絲瓜、苡米、綠豆等,忌食辛辣溫燥之品,如:蔥姜、胡椒、牛羊肉等。
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一個反復發作的過程,其治療時間也比較長。西醫一般用水楊酸制劑,氨基葡萄糖硫酸鹽進行治療;中醫辨證施治,將其歸類於痹證范疇,食療方有很多。筆者在,臨床中發現,將病人的米飯主食調整為具有食治功能的葯膳,每日服用或間日服用,長期堅持,對減少復發或改善症狀有較好療效。下面就主要來探討一下關於關節炎病的主食,以供參鑒。
原料:木瓜10g,薏苡仁30,梗米30g。
製作:木瓜與薏米、梗米一起放入鍋內,加冷水適量、武火煲沸後文火燉薏苡仁酥爛即可食用。喜糖食者可加入白糖1匙,宜每日或間日食用。
結果:病人食用後,關節症狀減輕,活動自好,堅持半年後,沒出現任何其他副作用,感覺良好。 討論分析: 木瓜:味酸、澀,性溫,入肝脾經,有祛風通絡,平肝和胃之動。《隨息居飲食譜》說「木瓜酸干,調氣、和胃、養肝、消脹、舒筋、息風去濕」;《新編中醫學概要》說「木瓜主治腳氣、濕痹、關節不利」。葯理學證明:木瓜具有抗炎、抗風濕的作用,水煎劑對小白鼠蛋白性炎有明顯消腫作用,經常作為祛風方的主葯。
慧苡仁:又名薏米、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腎、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除痹之功。《本草綱目》說它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新編中醫學概要》說「苡仁淡滲利濕,健睥止瀉,舒筋排膿」;《本草經》說它「主筋急拘攣,不可曲伸,風濕痹」。它在食療中應用較為廣泛,常用作補脾方,清熱方、祛風方的主葯,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薏苡仁含有蛋白質、澱粉、糖類、脂肪油、Ca、P、Fe、VitB1、B2等,其中,豐富的脂肪油可能與其良好的食療價值有關。葯理學證明:薏苡仁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
將上述幾味合用,木瓜、薏苡均有祛風濕、通經絡、舒筋骨,止痹之功,二葯同用,其效益彰,有養肝舒筋,利濕消腫,和胃消脹之功。對下肢踝,膝關節痛,筋脈不舒,濕弊重者,常食有較好療效,將其作為主食,既可以為病人提供必需的熱能需求,又可以利用其食療價值,達到治療目的,是風濕性關節炎病的理想主食。在臨證中,還應注意結合現代營養學及其他葯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調整飲食方案,如:葯理研究發現,存在於亞麻油中各種魚類中的CO-3不飽和油脂,能緩解晨僵,R-亞麻油酸(R-Linoein acid)及含櫻草油中的W-6不飽和油脂,有較強的抗炎作用,B族維生素。C、E及胡蘿卜素能滅除游離基,緩解關節症狀。牛、鯊魚軟骨組織對RA風濕關節炎及骨關節炎症狀都有所改善。
在食療過程中,應結合病情辯證施治,就其病因採用祛風、散寒、除濕、清熱諸法,後期久多瘀多虛,肝腎不足,又當補肝腎,益氣血,功補兼施,並可結合病人口味及舌苔變化調整食物,指導病人選擇適宜飲食,更好的發揮食療食養功能。
參考資料:http://health.sohu.com/20040716/n221035145.shtml
4、風濕性關節炎
?
5、什麼是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通常所說的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徵。臨床醫學表明中葯蠟療可以通過擴張局部毛細血管,增加其通透性,促進局部滲出的吸收,消除肌痙攣和增加軟組織的伸展性,達到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