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病血常規異常

風濕病血常規異常

發布時間:2021-05-02 11:27:05

1、血常規異常,請專家幫忙!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要看減少原因。

正常白細胞數為(4~10)×109/升,通俗說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個,平均值則為7000個。如果介於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療;如果低於4000個,就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干預措施。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臨床上常用升高白細胞葯物有:維生素B4、利血生、鯊肝醇、輔酶A等,一般無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酌情選用。

白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白細胞減少症和中性粒細胞缺乏症都是由於各種病因引起的一組綜合征。根據其臨床特點,屬於中醫學「氣虛」症范疇。

[臨床表現]
1.白細胞減少症:一般有頭暈,乏力,四肢酸軟,食慾減退,低熱,失眠等非特異性症狀。少數無症狀,部分病人則反復發生口腔潰瘍、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細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驟,常有高熱、寒戰、頭痛、疲乏或極度衰弱。有時口腔、鼻腔、皮膚、直腸、肛門、陰道等黏膜處可出現壞死性潰瘍。對葯物過敏者,可同時發生剝脫性皮炎,嚴重者可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常迅速發生敗血症或膿毒血症而導致死亡。

[診斷]
1.白細胞減少症:由各種原因導致外周血白細胞數低於4.Oxll09/L。兒童
的標准為10-14歲低於4.5x109/L,5—9歲低於5.0x 109/L,小於5歲低於5.5x 109/L。
2.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在成人低於2.0x109/L時稱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低於0.5xl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缺乏症。

[治療]
1.西醫葯治療
(1)升白細胞葯物,如利血生或維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鋰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進細胞生成。
2.中醫葯治療
氣血虧虛:氣短乏力,頭暈,四肢酸軟,食慾減退,失眠多夢,或極度衰弱,經常發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葯:黨參、黃芪各30克,黃精、陳皮、白術、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丹參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
中成葯:峰齡膠囊、百令膠囊、施普瑞螺旋藻。

[預防與調養]
1.注意飲食:避免生冷及不潔飲食以免消化系統感染。
2.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損害或白細胞減少的葯物。
4.避免接觸造成骨髓損害的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
參考資料:今晚報 中國孕育網

2、幫看看血常規報告單中的異常值是什麼意思?

單核細胞百分比12.8,高
淋巴細胞絕對值0.87,低
以上屬於白細胞的2種,需要結合臨床症狀進行診斷。

紅細胞分布寬度高,大血小板比率高,價值不大。

白細胞2.90,偏低,4.0以上才是正常的。

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

3、一般的血常規能查出風濕病或者是類風濕嗎?

?

4、近期血常規不正常【皮肌炎】

您的眼皮水腫,查過尿常規嗎?另外,您血液的變化主要是粒細胞偏高一點,如果沒有感染發燒等症狀,可以繼續觀察。另外,請放心血液的變化不會是激素和環磷醯胺引起的。

(南醫三院孫爾維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5、風濕指標五項包括哪些

你好,風濕指標5項主要包括類風濕因子、抗o、血沉、抗核抗體、抗角蛋白抗體,你描述的情況需積極遵醫囑配合檢查,明確病因,採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平時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生活環境保持乾爽舒適,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注意關節部位保暖,防止受涼

6、血常規異常:

只靠化驗單只能說明你的身體確實有問題,但具體原因還是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診。。。
但血小板高了不是一時半會能好的,建議樓主還是按醫生要求的時間復查一下,最少再做個血常規看看異常因素是否緩解或消失,如果還是異常或異常更明顯,就需要治療了。

7、類風濕關節炎血常規檢查有何改變?

1、人血白蛋白(HB):正常值男性為120-160克/升,女性為110-150克/升。類風濕病人早期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多正常,病程日久減少,嚴重病例血紅蛋白可降至60克/升以下。
2、 白細胞(WBC):正常值4000-10000/分升,類風濕病人多數白細胞增多,尤以小兒患者顯著。激素治療白細胞增多。而重症、晚期,特別是伴有嚴重貧血和用免疫抑制劑時白細胞明顯減少。
3、 嗜酸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增多與類風濕的活動度一致,亦可作為激素用量的指標。類風濕病人的嗜酸粒細胞減少或計數為零時,多見於嚴重類風濕伴發血管炎或腎上腺皮質萎縮患者。
4、 血小板(BPC):正常值(100-300)×108/升。血小板在類風濕病人早期時增多,晚期減少,使用免疫抑制劑也可降低,使用激素時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明顯減少時,多為類風濕伴脾功能亢進所致。
好的治療風濕骨病的產品,就一定要既能祛除外邪、打通閉阻的經絡,又能改善關節的內環境,只有解決了這三個問題,才能提高關節的綜合抗病能力,徹底根治風濕骨病。

8、類風濕關節炎血常規檢查有哪些?

血常規是類風濕關節炎的一個基本檢查,那麼到底要檢查些什麼東西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請點擊馬上鏈接康復熱線 血常規血色素: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早期血色素正常,病程久者,可出現貧血,貧血的嚴重程度與類風濕活動度一致,貧血程度愈重,病變的活動度也愈高。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並發貧血的原因不十分清楚,可能與造血原料鐵降低有關。此外,此類患者長期服用抗風濕葯物,影響食慾,影響胃腸道的功能,使營養成分攝入減少或 吸收不良,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服用抗類風濕葯物應在飯後服用。 白細胞:多數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白細胞增多,尤以小兒顯著。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增多,出現明顯核左移。用激素過程中白細胞升高;重症、晚期、病變進展,特別是伴有嚴重貧血和用免疫抑制劑時,白細胞可明顯減少。 嗜酸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與類風濕的活動度一致,亦可作為激素用量的指標,腎上腺皮質功能正常時用皮質激素後,嗜酸性粒細胞減少,高熱為主要表現的類風濕時嗜酸性粒細胞升高或不消失,可與敗血症或化膿性炎症早期的中性粒細胞增多的同時嗜酸性粒細胞消失相鑒別,有助於診斷。 類風濕病人的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計數為零時,多見於嚴重類風濕伴發脈管炎或腎上腺皮質萎縮。 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種成分,與凝血關系尤為密切。 正常人血小板數目為(100-300)*109/L(即10萬-30 萬/mL)。32% 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尤其在疾病活動期,血小板常常明顯升高,甚至可高出正常值1-2倍,病情緩解後可恢復至正常水平。醫生可將這項檢查,作為疾病活動的實驗室指標之一。 血小板升高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伴發的高丙種球蛋白症, 可增加血液粘稠度,造成血流緩慢,輕者表現為鼻和牙齦出血、頭痛或眩暈等,重者有可能發生栓塞。 【溫馨提示】如果您對還有不明白的問題或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都可直接咨詢長沙正和骨科醫院在線專家。

9、去體檢,得出「血常規異常,嗜酸性粒細胞升高」,請問這可能會引起什麼身體問題?應該怎樣調理呢?

正常為0.005~0.05,這種細胞增多意味著可能患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膚-病;

與風濕病血常規異常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