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是全國最好的嗎
沒有全國最好的這個說法
北京三級三甲公立醫院就110多家
任何醫院都有說好說壞的,也分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還要看你趕上啥樣醫生看運氣了
協和只能說是知名醫院中的一個,而且人很多專家號不好掛,沒專家號搶普通號先看,當地三甲醫院把該化驗的都化驗了(風濕類風濕指標)
2、北京哪個醫院風濕免疫科好!
沒有全國最好的這個說法北京三級三甲公立醫院就110多家任何醫院都有說好說壞的,也分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還要看你趕上啥樣醫生看運氣了協和只能說是知名醫院中的一個,而且人很多專家號不好掛,沒專家號搶普通號先看,當地三甲醫院把該化驗的都化驗了(風濕類風濕指標)
3、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是類風濕病的一種嗎 怎樣預防和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簡稱AS) 又名類風濕脊柱炎。本病為脊柱各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的侵襲性炎症。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其後由於病變發展逐漸累及腰椎、胸椎和頸椎,出現小關節間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體骨質疏鬆破壞、韌帶骨化,終致脊柱強直或駝背固定。主要症狀為發病部位疼痛,活動受限。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常見病。
參考資料:
強直性脊柱炎
症狀:
起病緩慢,全身症狀輕微,早期可有倦怠,體征減輕,或有惡心、發熱等。逐漸出現下腰部疼痛,肌肉痙攣及僵硬,休息後症狀往往加重,活動後減輕。以後逐漸出現典型的骶髂關節疼,並呈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壓痛、僵硬、活動受限,並逐漸出現屈曲畸形,陰天或勞累後症狀加生,遇暖或休息後減輕。常有復發性虹膜炎並存,部分患者可出現坐骨神經痛。病變若波及肋椎關節,還可出現呼吸時胸部擴張受限或喪失以及肋間神經痛等。
晚期患者脊柱強直在畸形位,頸腰部不能旋轉,側視時必須轉動全身,可出現嚴重的駝背畸形,不能前視。病變有時也可波及髖膝關節,髖關節受累時,呈搖擺步態。隨著受累部位的骨性強直,疼痛等症狀逐漸消失,而遺留終生畸形。
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4、請問各位專家朋友,強直性集脊柱炎的最壞結果是什麼?能不能治好,或是否能恢復如初?緊急求救?謝謝!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簡稱AS) 又名類風濕脊柱炎。本病為脊柱各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的侵襲性炎版症。一般先權侵犯骶髂關節,其後由於病變發展逐漸累及腰椎、胸椎和頸椎,出現小關節間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體骨質疏鬆破壞、韌帶骨化,終致脊柱強直或駝背固定。主要症狀為發病部位疼痛,活動受限。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常見病。
參考資料:
強直性脊柱炎
症狀:
起病緩慢,全身症狀輕微,早期可有倦怠,體征減輕,或有惡心、發熱等。逐漸出現下腰部疼痛,肌肉痙攣及僵硬,休息後症狀往往加重,活動後減輕。以後逐漸出現典型的骶髂關節疼,並呈上行性累及脊柱,受累部位疼痛、壓痛、僵硬、活動受限,並逐漸出現屈曲畸形,陰天或勞累後症狀加生,遇暖或休息後減輕。常有復發性虹膜炎並存,部分患者可出現坐骨神經痛。病變若波及肋椎關節,還可出現呼吸時胸部擴張受限或喪失以及肋間神經痛等。
晚期患者脊柱強直在畸形位,頸腰部不能旋轉,側視時必須轉動全身,可出現嚴重的駝背畸形,不能前視。病變有時也可波及髖膝關節,髖關節受累時,呈搖擺步態。隨著受累部位的骨性強直,疼痛等症狀逐漸消失,而遺留終生畸形。
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
5、血清陰性脊柱炎到底是什麼引起的?
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是一大類疾病,包括強直性脊柱炎(AS)、瑞特綜合征、銀屑病性關節炎等。這類疾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症狀有很大重疊,病變輕重不一,預後也相差甚遠,特別是在疾病早期、不典型的或某些女性患者,很難根據上述疾病慣用的分類標准(如AS的紐約標准)將其歸於某一疾病,他們實際上占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很大部分,隨病情進展,經不同時間部分患者才表現出典型的AS或銀屑病性關節炎等。近年來人們將這類疾病歸為未分化脊柱關節病(uSpAs),此觀點日益被人們所接受,為擴大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分類范圍,將uSpAs包括在內,歐洲脊柱關節病研究組(ESSG)和Amor等分別提出了他們的診斷標准〔1,2〕。國內對uSpAs的認識尚不足,致使這類疾病誤診率較高。本文總結了我院門診診治的uSpAs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發病情況。 對象與方法 一、病例選擇 1998年7月~1999年6月來我院風濕免疫科專家門診就診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者147例,其中符合紐約診斷標準的AS患者25例、銀屑病性關節炎3例、反應性關節炎3例,餘116例為uSpAs。記錄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治療、家族史、體格檢查及HLA-B27結果。uSpAs組中有61例同時行X線和CT骶髂關節像,分別有14例僅行X線和CT檢查。AS組中17例患者僅行X線檢查,5例同時行兩種檢查。 二、方法 總結患者的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指標,以紐約標准、修訂紐約標准、Amor標准及ESSG標准四種診斷標准進行分析,採用t檢驗和χ2檢驗分析結果。 結果 一、就診患者中大多數為uSpAs,佔78.9%,與符合紐約標準的AS相比有以下特點: 1.女性較AS組比例大,本組男∶女=1.4∶1(AS組男女之比為12∶1)。 2.病程較短,平均3.1年(AS組平均11.8年),病情輕,骶髂關節和脊柱受累程度亦輕。 3.uSpAs的炎性脊柱痛並非都以腰痛起病,有4例以胸椎疼痛起病,佔3.4%,2例以頸椎痛起病,佔1.7%。 4.主訴臀區和髖區痛的較多,分別佔49.1%和37.1%(AS組分別為56%和60%)。 5.uSpAs患者均未出現腰椎活動受限,且並非全部都有一般X線片的骶髂關節炎改變,本組X線平片診斷者Ⅱ級以上佔34.4%,CT診斷者Ⅱ級以上56例,佔73.2%。CT較X線平片的解析度明顯高,同時進行兩種檢查者診斷符合率46%。但放射科與風濕病學醫生對骶髂關節炎影像學診斷的符合率不高,兩科之間的一致性還有待提高。 6.uSpAs患者HLA-B27陽性率低於AS組,分別為59.5%和80%。 7.有4例晚起病性AS患者,特點是:50歲以後起病,全身症狀多,脊柱症狀輕,關節炎也輕,均不符合紐約診斷標准,亦可屬uSpAs,與國外報告相似〔2〕。 二、uSpAs患者診斷標準的符合情況 所有uSpAs患者均不符合診斷強直性脊柱炎的紐約標准和修訂紐約標准,98例(84.5%)符合Amor標准,評分>6分,99例(85.3%)符合ESSG標准。25例AS患者均符合上述四種診斷標准。 三、uSpAs的不同症狀發生頻率與文獻報告〔3~5〕比較,見附表 附表 未分化型脊柱關節病不同症狀發生頻率 項目 我院患者(%) 文獻報告(%) 男性58.6 62.0~68.0 起病平均年齡(歲) 28.6 16.0~23.0 腰痛90.0 52.0~80.0 周圍關節炎 72.7 60.0~100.0 多關節炎 45.5 40.0 附著點炎 63.0 56.0 足跟痛 45.7 20.0~28.0 粘膜皮膚病 9.2 16.0 結膜炎/蠟膜炎 7.6 33.0 類風濕因子陰性 94.8 100.0 HLA-B27(+) 59.5 80.0~84.0 普通X線片骶髂關節炎 36.1 16.0~30.0 肯定或可疑家族史 25.9 32.0 討論 一、uSpAs是我院門診中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中很常見的一組疾病,國外一多中心調查亦發現,絕大多數門診就診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診斷為uSpAs。我國流行病學調查按紐約標准肯定的AS患病率只有0.11%~0.26%(各地不同)〔6〕,而近期有一報告美國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病率為1.6%。分析兩國患病率相差甚遠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流行病學調查使用的紐約標准未包括uSpAs。uSpAs的命名是1982年Burns最先提出,以後相關報告日益增多,現此名詞可認為是指有臨床和/或放射學表現提示是脊柱關節病,而目前又不符合任何一種肯定脊柱關節病(如AS、瑞特綜合征、銀屑病關節炎、腸病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的患者。這不是一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組症狀譜,可單獨存在或聯合存在,可有不同輕重、不同病程。未分化的含義可指:①一肯定脊柱關節病的早期,以後分化成一肯定疾病。②某一肯定脊柱關節病的「流產型」,以後不發展成為某一典型脊柱關節病。③屬一重疊綜合征而不發展成某一肯定脊柱關節病。④屬一脊柱關節病未知的亞型,以後逐漸有不同分化。由於命名含義寬,不同醫生個人側重點不同,因而文獻中出現不同命名,實皆屬此領域,如B27相關性關節炎、HLA-B27陽性少關節炎、HLA-B27關連性不能分類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血清陰性少關節炎、SEA綜合征(S=血清陰性,E=附著點炎,A=關節炎),晚起病性脊柱關節病、BASE綜合征(B=B27,A=關節炎,S=骶髂關節炎,E=關節外炎症)等〔7〕。 二、uSpAs的臨床表現與AS患者相比有以下特點:①症狀輕,不典型;②無脊柱活動受限;③不一定有骶髂關節炎;④HLA-B27不一定陽性,本組陽性率較AS組低;⑤女性比例較AS患者明顯高,說明女性患者病情較輕,即使病程較長,仍多為未分化型。由於uSpAs症狀多種多樣,不典型,故在外院誤診率較高,多被誤診為椎間盤突出、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因此應提高對該病的警惕性,重視臀區痛、大腿內側痛、髖區痛及足跟、足掌、膝關節等疼痛,仔細檢查是否有附著點炎。盡管uSpAs患者腰痛不顯著,甚至缺如,但疑及此病時,骶髂關節檢查仍很重要,還應做HLA-B27和骶髂關節影像學檢查。骶髂關節CT較普通X線更敏感,後者可疑時可加做CT。本文的分析表明,早期的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者多不符合我國常用的紐約標准,對AS而言,紐約標准不是一個早期診斷標准,更不能作為所有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分類標准。國外多中心研究比較ESSG和Amor標准,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准確性均較好〔8,9〕,與本文結果近似。因此我們推薦對於早期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患者用Amor或ESSG標准診斷,其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適用。 三、治療方面,本組患者半數以上對非甾類抗炎葯效果不明顯,聯合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2~3g/d後外周關節和中軸的症狀減輕,這與國外報告SASP對AS的外周關節炎有效,而對中軸病變無效觀點有些差異。但由於本組尚無長期隨診觀察結果,在治療方面未設對照組,加之現尚無理想的AS活動性指標,給療效觀察帶來困難,故本文尚難作定論,本病的長期預後有待進一步觀察。由於uSpAs多數患者病情進展緩慢,預後非每例皆惡劣,早期用硫氮磺胺吡啶亦可能有有益的影響,故我們認為一經診斷即一律給予SASP加免疫抑制劑等二聯或三聯治療似乎過於積極;從付出/受益比例(cost/benefit ratio)看也未必是最佳選擇。 張文(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郵政編碼 100730) 張乃崢(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郵政編碼 100730) 孫維生(廣東省潮州市中心醫院) 張帆(黑龍江省雞西市礦務總醫院)
6、治療類風濕的有效方案
抓緊時間去大醫院的風濕免疫科確定一個治療方案,然後再找中醫調理
7、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和風濕有關系嗎
單憑借你講的症狀不能直接判定是否強直(AS)還是在醫院裡面排查一下,做個B27檢查,一般的3甲醫院都可以檢查,相信醫生
8、類風濕病已經4年多了,還能治好不?
不能治好,可已控制,並病情控制好後和正常人差異不大.但葯物副作用較大,終生都有影響.你說"類風濕四年多了,現在手腳都有變形了,手腳關節都腫了,連走路吃飯都好難"說明你媽沒有得到及時正規治療,正規治療完全可已控制手腳不變形,很多專家醫生都不會治療類風濕,偏方更不要吃,你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網站去查一下各地會員的醫院和科室你去那裡可得到正規專科治療,不要相信廣告,一定要去正規大醫院. 一般貧血在醫院都好辦,輸血和吃葯都能很快糾正貧血.祝早日康復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會史
一、學科發展和建設
1.現代風濕病學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風濕病學的建立可回溯至1959年,當時風濕病學在我國完全是一空白專業。根據中國與前蘇 聯的協議,國家派遣了當時任高級講師的張乃崢教授,赴莫斯科前蘇聯醫學科學院風濕性疾病研究所進 修1年。1960年歸國後他參與制定了當時國家科學發展規劃中的風濕病學部分,並在全國最先建立了 風濕性疾病門診,以及類風濕因子、抗透明質酸抗體、粘蛋白、六氨基已糖及纖維蛋白原的檢測。由於當時國家處於經濟困難時期及以後「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風濕病學未能在我國真正建立起來。
1978年張乃崢教授完成7年的援助越南抗美醫療任務後,立即醞釀籌建風濕病學專業,得到當時 著名內科學專家張孝騫教授的贊許,並在國內其他著名醫學家,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蔡醒華教授,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黃銘新教授等的支持下,終於在1979年正式在國內幾家醫院率先建立了風濕病學 臨床專業及研究實驗室,並招收了第一批風濕病學研究生。以後在國外進修歸來的董怡教授、陳順樂教 授和施桂英教授分別積極參與了各個單位的風濕病學建設,並後續在他們的領導下,進一步推動了全國 風濕病學的建設。在2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風濕病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無論臨床還是基礎研究都迅速得到了發展。
2.學會成立及參加國際組織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於1985年成立,她的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中的風 濕病學學組。學會成立以後在全國積極開展風濕病知識普及和提高的工作,有風濕病專科的醫院由最初的幾家醫院發展到全國各個省直轄市都有風濕病專科的局面。到2004年止,全國(未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已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風濕病學分會或學組,極大地促進了中國風濕病學的普及和發展。學會積極發展與國際的聯系,於1988年與台灣分別加入亞太地區風濕病學會聯盟和國際風濕病學會聯盟,使中國的風濕病學走向世界。台灣學會命名為中國台灣風濕病學學會(Rheumatology Associ- ation of Taiwan,China)。
張乃崢教授1988~1996年任第五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執委會委員;
董怡教授1996~2000年任第七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副主席;
陳順樂教授2000~2002年任第九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