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與腸菌研究進展

類風濕與腸菌研究進展

發布時間:2021-04-18 21:29:50

1、類風濕病是怎樣形成的

類風濕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認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職業、心理和社會環境的差異、細菌和病毒感染及遺傳因索等方面有關系,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2、對風濕病有研究的專家請進。謝謝

祝您的親人健康!

風濕症狀

起病緩慢,多先有幾周到幾個月的疲倦無力、體重減輕、胃納不佳、低熱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驅症狀。

一、關節症狀:
(1)晨僵:關節的第一個症狀,常在關節疼痛前出現。關節僵硬開始活動時疼痛不適,關節活動增多則晨僵減輕或消失。關節晨僵早晨明顯,午後減輕。
(2)關節腫痛:多呈對稱性,常侵及掌指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趾間關節、踝關節及膝關節。關節紅、腫、熱、痛、活動障礙。

二、關節外表現:是類風濕關節炎全身表現的一部分或是其並發症。本病的關節病變可以致殘,但不會致死。而關節外表現常是本病致死的原因。
(1)類風濕結節:見於15~20%的患者,多見於前臂常受壓的伸側面,如尺側及鷹嘴處。在皮下摸到軟性無定形活動小結或固定於骨膜的橡皮樣小結。血清類風濕因子強陽性者皮下類風濕結節更常見。
(2)類風濕性血管炎:類風濕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變,除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外,全身其它處均可發生血管炎。表現為遠端血管炎,皮膚潰瘍,周圍神經病變,心包炎,內臟動脈炎如心、肺、腸道、脾、胰、腎、淋巴結及睾丸等。
(3)類風濕性心臟病:心臟受累、心肌、瓣膜環或主動脈根部類風濕性肉芽腫形成,或者心肌、心內膜及瓣環淋巴細胞浸潤或纖維化等。
(4)類風濕性肺病:慢性纖維性肺炎較常見,肺小血管發生纖維蛋白樣壞死及單核細胞浸潤,發熱、呼吸困難、咳嗽及胸痛。
(5)腎臟損害。
(6)眼部表現:葡萄膜炎是幼年性類風濕關節炎的常見病變,成人類風濕關節炎常引起角膜炎。
(7)Felty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常引起脾臟腫大,中性粒細胞減少,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率高,抗核抗體陽性。
(8)乾燥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淚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導致腺體破壞和分泌減少或缺乏,臨床表現以眼和口腔粘膜為主的乾燥症群。
(9)消化道損害。

3、大腸桿菌轉化的機理與感受態細胞的制備方法的研究進展(希望答案詳細)

大腸桿菌細胞表面沒有結合DNA的特異性受體存在,金屬離子誘導大腸桿菌攝取外源DNA具有一定的特異性。高濃度非生理條件下Ca2+誘導大腸桿菌攝取外源DNA,可能一方面是高濃度的Ca2+聚集在細胞表面改變了細胞壁的滲透性,使轉化DNA更容易接近細胞膜。另一方面少量Ca2+進入細胞與胞內的PHB和Pi結合成復合物,在細胞膜上形成新的膜通道,為DNA最終進入細胞內提供了條件。低Ca2+誘導大腸桿菌攝取DNA可能主要是後者的作用。因此,Ca2+誘導大腸桿菌建立感受態並實現DNA轉化,既是一個物理化學過程,也是細胞自身生理調節的反應過程。這些研究結果對於我們探索大腸桿菌攝取外源DNA的分子機理,提高基因工程操作中將重組DNA導入受體細胞的效率,以及正確評估大腸桿菌可能發生的水平基因轉移事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的資料是一篇題為《Ca2+誘導大腸桿菌攝取外源DNA的研究》的博士論文,作者李文化,CNKI上有得下載。。如果需要可以留下郵箱我把文章發過去。。希望對你有幫助

4、腸道菌群與哪些疾病有關?

你好,腸道菌群失調,可以引起維生素缺乏,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不適。
治療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

5、腸道菌群的最新研究

<

6、跪求有關類風濕所有知識

貝赫切特綜合征又稱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屬於血管炎的一種。其可侵害人體多個器官,包括口腔、皮膚、關節肌肉、眼睛、血管、心臟、肺和神經系統等,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和會陰部潰瘍、皮疹、下肢結節紅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潰瘍、小腸或結腸潰瘍及關節腫痛等。貝赫切特綜合征需要規律的葯物治療,包括各種調節免疫的葯物,不治療則預後不好,嚴重者危及生命。
病因
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如HLA-B51基因)、感染(部分患者可能與結核感染相關)、生活環境有關。目前認為,該病的發病機制是患者在各種發病原因的作用下出現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失常,嗜中性粒細胞功能亢進、內皮細胞損傷與血栓形成、免疫系統針對自身器官組織產生反應,導致器官組織出現炎症,產生破壞[1]。
臨床表現
1.好發人群[2]
該病可見於我國各類人群,從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見,男女均可發病。
2.口腔潰瘍
患者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疼痛,潰瘍面較深、底部多為白色或黃色,可以同時在多個部位出現多個潰瘍(俗稱「口瘡」),包括舌、口唇、上顎、咽部等。多數潰瘍可自行好轉,但常反復發作,嚴重者疼痛劇烈,非常影響進食。
3.生殖器潰瘍
除口腔潰瘍外,患者還可出現外陰部潰瘍,如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潰瘍,這些部位的潰瘍可較大,可以是單發的。
4.眼部病變
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眼睛病變,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畏光或視力下降、視物不清,可以一隻或兩隻眼睛受累。
5.皮膚表現
還有些患者出現皮膚病變,表現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樣皮疹,或類似於「癤子」的表現,可自行好轉,但易反復發作。另外有的患者會出現下肢發紺、腫脹和疼痛,可以觸摸到「疙瘩」,還有的患者下肢會出現反復發作的紅斑,大小不一,可以從黃豆到銅錢大小,按壓時疼痛,這種現象稱為「結節紅斑」。還有的患者在輸液或抽血針眼局部會出現紅腫或水皰或膿皰,多數在注射後24~72小時內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針刺反應」陽性。
6.關節病變
不少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腫脹,可以單個或多個關節,下肢關節多見,可以伴胳膊和腿疼,嚴重者出現關節積液、滑膜炎。
7.消化道病變
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表現是消化道症狀,包括吞咽困難或吞咽時胸痛、反酸、燒心、腹痛、腹瀉、大便中有膿或血,或自己摸到腹部有包塊,體重下降、消瘦,沒有食慾,這些症狀可都出現或只出現其中一個,做過胃鏡或腸鏡的患者會被告知有「潰瘍」。
8.血管病變
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現血栓性靜脈炎以及深靜脈血栓,嚴重者還可以並發肺栓塞,患者可出現活動後氣短、憋氣,胸口疼痛甚至暈厥。還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動脈瘤,引起局部栓塞、缺血,動脈瘤破裂後可以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9.神經系統病變
有的患者可有手腳不靈活、頭疼頭暈、惡心嘔吐、手腳感覺麻木、疼痛或無力,還可出現一側的手腳癱瘓,嚴重的可出現抽搐、翻白眼等類似「抽羊角風」的表現,這些有可能是貝赫切特綜合征損害到了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腦干,也可見於脊髓、大腦半球、小腦和腦脊膜,可以出現腦萎縮。
10.全身症狀
不少患者伴乏力、納差、低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
治療
貝赫切特綜合征以葯物治療為主,需要服用葯物時間長短不一。多數患者需要較長期服葯,主要是免疫調節葯或免疫抑制葯,包括外用葯物、口服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秋水仙鹼、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和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在葯物治療之外還可選擇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但都應以葯物治療為基礎[3]。

7、細菌研究進展~!急~!!!

【關鍵詞】 潰瘍性結腸炎

【摘要】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的炎症性腸病,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多認為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感染、免疫、遺傳、精神及心理等因素,其中感染因素在UC起病中發揮重要作用,已在多項研究中得到證實。近年來,關於各種腸道病原微生物在UC中的損傷機制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學、微生態學、病理生理等方面的變化出現了研究和報道,同時由於微生態制劑在腸道免疫調節、控制炎症反應等方面的優點已大量用於治療UC。本文就潰瘍性結腸炎與腸道菌群紊亂研究進展以及微生態制劑治療UC綜述如下。

關鍵詞 潰瘍性結腸炎 細菌 微生態制劑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病因不十分明確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性疾病。現在研究認為該疾病是由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包括:基因易感性、腸道細菌作用、自身免疫失衡、環境因素等。近年來針對UC的病因、發病機制的研究,以及臨床治療均越來越重視腸道細菌及其他病原體在其間所起的作用。

1 腸道病原體與UC發病的相關性

感染因素一直被認為是UC的主要致病因素,雖尚未被證實,但許多研究均表明細菌是UC的始發因素,在無菌動物模式中不能誘發與UC類似的炎症 〔1~4〕 ;改變宿主腸道內菌群分布即可改變其腸道粘膜的炎症反應和免疫反應過程 〔5~7〕 。

Borody等 〔8〕 報道了6例經過挑選的UC病人在經過2周的抗炎治療後,即停用一切抗炎治療改用健康人腸道菌群灌注療法至少5年,分別停用1~13年後,該6例患者都未復發。故推測腸道內多種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菌群可保護腸道免受病原體入侵,同時正常的腸道細菌可分泌細菌素抑制病原體的生長 〔9〕 。

由於炎性腸疾病(IBD)的症狀與典型的腸道感染、Johne』s病較相似,在過去的數十年中,許多病原體都被推測為IBD的病因,例如沙門菌屬、志賀菌屬、彎曲桿菌屬、耶爾森鼠疫桿菌、組織內阿米巴屬及雙核阿米巴屬、分枝桿菌屬、副結核桿菌屬等 〔10~13〕 。但是,沒有一種病原體可被持續發現或單獨證實。使用經典的糞標本腸道菌培養法來分析腸道菌群已超過15年了,然而,只有10%~40%腸道細菌可用這種方法被鑒別出來。近年隨著RT-PCR、原位熒光雜交、PCR-單鏈構象多態性分析技術(SSCP)及其他基因片段分析技術的發展,可更加精確地分析腸道菌群的組成和變化。Ott等用SSCP技術發現在UC和CD的患者中,腸道細菌的多樣性較正常對照人群明顯增高 〔13〕 ,但仍需做進一步研究以明確該種變化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的。Fite等用RT-PCR技術發現UC患者的腸粘膜活檢標本中100%有脫硫弧菌屬的脫硫菌(SRB) 〔4〕 ,SRB在大腸中將硫酸鹽轉化成硫化物,後者對結腸上皮有細胞毒作用,而用常規細菌鑒別法,大約有92%UC患者和52%非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粘膜活檢組織中發現SRB 〔15〕 。

在一項回顧性研究中 〔16〕 ,除了考慮細菌感染為IBD的首發原因外,還發現了病毒感染也可能參與其間,在三個患者組織中發現腺病毒,一個患者發現了腸病毒,另一個患者發現有高滴度的巨細胞病毒(CMV)抗體並有血清學反應。

2 腸道細菌在UC發病過程中的作用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可能是腸道細菌及其代謝產物作用於基因易感性宿主,使之產生免疫應答,三者在炎症的開始和持續發展中起了重要的協同作用,即「扳機」樣作用 〔17〕 。在IBD中,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可導致組織損傷,腸上皮由於細菌、內毒素的侵害可誘導細胞因子(如TNF-α)分泌而增加了黏膜的滲透性。一旦腸黏膜屏障被突破,侵入的腸道內抗原就可引起慢性的持續性刺激,招募各種免疫活性細胞,引發一系列的炎症反應。在臨床,亦可發現季節性發病的IBD患者多於春秋季發病,可能與潛在的感染有關 〔18〕 。而非消化道感染亦可引起IBD的復發頻率增高,其中40%~60%的復發與呼吸道感染有關。

在UC活動期患者的腸黏膜活檢發現SRB,SRB可分解產生H 2 S,故推測SRB是導致UC的一個活躍的致病因素 〔19〕 ,它可提高腸道內硫酸鹽的濃度而致結腸黏膜潰瘍。在動物模式中,用硫化鈉溶液灌注鼠結腸上皮細胞,在生理濃度范圍內呈劑量―效應關系,現結腸上皮細胞凋亡、杯狀細胞減少、黏膜糜爛潰瘍 〔20〕 。丁酸酯類是結腸上皮細胞獲能的重要來源之一,而H 2 S卻會抑制丁酸醋類的氧化和利用。因此SRB干擾丁酸酯類的代謝可致腸絨毛層的萎縮,而腸絨毛層萎縮及杯狀細胞增生肥大正是活動性結腸炎的一個特徵 〔21〕 。

某些腸道菌群可引起腸道丁酸代謝紊亂,而丁酸代謝異常則導致腸黏膜UC樣改變。Ohkusa等 〔22〕 用變形梭菌(F varium)培養上清液灌注小鼠結腸細胞24h後的變化與用丁酸溶液(32mmol/L)灌注的變化相同,都出現黏膜下潰瘍、炎性細胞聚集及細胞凋亡樣表現。推測F varium中致病因子為丁酸,後者對結腸Vero細胞有細胞毒作用。研究發現,UC患者結腸上皮細胞氧化丁酸的能力較正常人群的結腸上皮細胞明顯降低,局部高濃度的丁酸超過了病變區域的腸上皮細胞代謝處理能力,而直接造成對粘膜的損傷。隨後在對活動性UC患者的結腸黏膜組織活檢並進行免疫化學分析證實,F varium可侵入結腸黏膜並在隱窩內生存,其產生的丁酸直接對腸上皮有細胞毒性作用。

3 菌群紊亂

引起結腸上皮細胞的炎症反應在腸道常存在著大量的細菌、食物抗原及其他種類的抗原,而消化道相關淋巴結(GALT)可保護宿主免受潛在病原體的攻擊或由腸道內抗原引起的異常免疫反應。這是一個抑制和激活相互拮抗的過程。通常引起消化道病變的免疫反應有以下幾個特點:(1)在IBD炎症的腸段固有層中的T、B細胞較非炎症區域表達更多的細胞活化標志物。(2)IBD患者粘膜的T細胞表達的前炎症因子增加,UC患者可能表現出來的是一系列Th2細胞激活的疾病,與CD的發病機制不同,當然這種理論還未完全證實。(3)激活固有層T細胞引起炎症反應的是記憶性抗原,與引起正常粘膜免疫反應的抗原不同,其引起組織增生為主。此外,抗原刺激誘導細胞凋亡而以免疫細胞增生的機制在IBD患者中也是異常的。(4)與正常對照組比較,IBD患者分泌血漿IgA細菌減少,而分泌血漿IgG和IgM的細胞增多,部分是針對原籍菌的。(5)在IBD患者中遞呈抗原的腸上皮細胞激活的是CD4 + Th細胞,而不是CD8 + Ts細胞。而在免疫反應異常的開始階段,粘膜屏障的缺損似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一個用N-鈣粘素陰性基因取代正常E-鈣粘素的小鼠模型中,它們的腸黏膜中既有正常的腸粘膜區域也有較薄弱的區域,在其較薄弱的區域中表現出慢性IBD樣改變 〔23〕 。

Dionne等 〔24〕 在活檢組織中可以觀察到,隨著細菌的刺激,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受體拮抗物(IL-1RA)增加。在UC患者的直腸活檢組織中,TNF-α非刺激性分泌明顯增加,且與炎症的嚴重程度相關聯。脂多糖(LPS)在炎症組織中只適度地刺激TNF-α的分泌,而美洲商陸絲裂原(PWM)在UC患者和正常對照人群中都可引起TNF-α的分泌,在UC患者中引起更明顯的增加。超抗原金葡菌腸毒素A(SEA)可引起炎似的效應,程度較PWM輕。SEB在各組中是最強的TNF-α誘導劑,在炎症組織中尤為明顯。IL
-1的分泌較TNF-α相對減少。SE的誘導作用較LPS強,但較誘導TNF-α的效應減弱。此外,IL-1RA也是由細菌刺激產生的,IL-1RA/IL-1率相對穩定。在炎症組織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分泌增加,而抗炎因子IL-1RA只由正常腸上皮細胞分泌增加。由於細菌內毒素和LPS協同可增加腸粘膜的滲透性,LPS或細菌毒素在IBD患者的血漿中測得,菌群失調及/或腸膜通透性增加進一步引起了內毒血症。Bene等 〔25〕 發現在CD及UC患者中抗微生物熱休克蛋白65(HSP65)抗體明顯低於健康人群,在活動性CD及活動性、緩解期UC可測得低水平HSP65抗體,
故推測可能是由細菌HSP65或其抗原決定簇引起的宿主針對腸道細菌感染的免疫反應紊亂亦參與其間。

過去一直認為腸上皮細胞只是被動地應對細菌的侵襲,現在發現腸上皮細胞在對病原微生物的識別及隨後的一系列反應中都起著積極的作用。用細菌內毒素刺激體外培養腸上皮細胞,可發現細胞低表達內毒素受體TLR-4 〔26〕 。但近來有資料表明腸上皮細胞表達細胞內TLR-4,且只在內毒素區域表達。在內毒素的影響下,腸上皮細胞還可調節內毒素結合蛋白分泌(BPI,增強殺菌滲透性蛋白)。NF-κB和絲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在腸上皮細胞內調節內毒素誘導的反應,而核受體PPAR-γ途徑可抑制前二者的活化途徑。腸道細菌可誘導PPAR-γ表達,而在UC患者中表達相對較低。在結腸炎模型中,治療性激活PPAR-γ途徑可減輕炎症的嚴重程度 〔27〕 。

4 抗腸道病原體治療及微生態制劑的應用

柳氮磺胺吡啶類葯物是治療UC的傳統葯物。近來研 究發現它有抑制腸道內氨基酸分解產生硫化物的作用。磺胺吡啶沒有此項功能,5-ASA作用較小。而其新型制劑(Olsalazine和Balsalazide)的效果則較明顯 〔28〕 。

基於感染理論的運用,抗生素在臨床上使用較普遍。特別是甲硝唑、氯林可黴素、環丙沙星結合萬古黴素治療發作期的UC效果較好。這些抗生素主要針對厭氧菌和一些革蘭陽性菌(如腸球菌等)。然而在一組隨機對照實驗中,抗生素的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這可能是由於還不明確何為致病菌,何時該給予抗生素、抗生素的配伍及使用療程的問題 〔29〕 。近年來發現CMV可加重用激素難以控制的IBD患者的病情 〔30~31〕 ,故臨床上對這類病人加用抗病毒葯物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甚至有的病人進入了緩解期 〔32~33〕 。

在對UC的動物模型臨床研究中發現,UC發作期與健康對照組糞便菌群比較,腸桿菌和腸球菌呈有意義增加,尤以腸鏈球菌數增加顯著,而酵母菌變化不顯著,乳酸桿菌也略有減少。主要原籍菌雙歧桿菌、真桿菌、類桿菌和消化鏈球菌都呈有意義減少,雙歧桿菌檢出率尤其低 〔34〕 。因此微生態制劑已被廣泛用於治療和改善UC炎症活動情況。微生態制劑一般包含乳酸菌、雙歧桿菌和消化鏈球菌,但其具體治療機制目前未完全明確。

有研究認為,乳酸菌通過影響樹突狀細胞的活性,可介導白介素-12(IL-12)和TNF-α分泌,上調MHCⅡ分子的表達。然而有些亞型的乳酸菌可引起相反的效應,例如:L reuteri介導IL-12和TNF-α作用及上調MHCⅡ分子表達的作用較小,對IL-10無影響。L casei則可抑制IL-12、TNF-α、IL-6的合成。

Shibolet等 〔35〕 發現在用微生態制劑治療由不同誘導劑誘導的UC動物模型的療效有明顯不同。微生態制劑(VSL#3,包含4種亞型的乳酸菌、3種亞型的雙歧桿菌和一種消化鏈球菌)在治療由巰基阻滯劑誘導(Iodoacetamide)的動物模型療效明顯,而對由硫磺二硝基苯酸(DNBS)誘導的動物模型幾無療效,微生態制劑的保護效應主要表現在結腸的損傷面積和結腸濕重減少,並伴有PGE2代謝物和MPO減少,NOS活性增加。巰基復合物在維持消化道上皮的完整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抗自由基的作用。Iodoacˉetamide誘導的UC動物模型反映了氧自由基損傷粘膜的生化過程,該研究揭示微生態制劑可能有增加內源性巰基復合物的作用,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Suhultz 〔36〕 用乳酸菌(L plantarum299V)治療IL-10基因敲除的小鼠UC模型,發現炎症過程明顯和緩,粘膜中IgG、ITF-γ和IL-12含量降低。如繼續使用,則在組織學上可看到明顯改善。在體培養中還發現活性乳酸菌可增強血液中吞噬細胞和腹膜中吞噬細胞的活性。但目前在臨床上,微生態制劑一般只用於預防或緩解炎症反應加劇,而非急性期的治療。

在另一項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中,Ishikawa等 〔37〕 用含有雙歧桿菌的牛奶(BFM)作為日常食物提供給UC患者,BFM組劑量是100ml/d,持續1年。試驗結束後分別考察兩組的腸鏡表現、血液學檢查及腸道菌群培養結果。發現在BFM組(入選11人)中有3人病情加重,而在對照組中(入選10人)中有9人病情加重。腸道菌群培養結果顯示,BFM組中腸桿菌屬及丁酸鹽類的濃度較對照組明顯降低。故推測雙歧桿菌有預防UC復發的作用。
而在比較抗生素和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方面,Marotta等 〔38〕 設計了以下這個試驗,選擇了26名緩解期UC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另選了對照組15人,分別先測定其血常規、內毒素濃度、脂多糖結合蛋白(LBP)和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濃度。然後一組予以甲硝唑(250mg tid),另一組予以復合微生態制劑SCM-Ⅲ(包含嗜酸性乳酸菌和L helveticus、雙歧桿菌及維生素類,3ml tid),各治療2周,經過6周洗脫期後再進行交換治療。在每次治療前後對各組進行血液學檢查。發現治療組與對照組的內毒素水平無明顯差別,而內毒素水平隨著病程的遷延反復和病變范圍的擴大可明顯升高,SCM-Ⅲ有降低內毒素水平的作用,而甲硝唑無此作用。對於M-CSF,SCM-Ⅲ已有明顯的下調作用,而甲硝唑對此亦無作用。而在LBP水平及血漿抑制內毒素作用方面,SCM-Ⅲ組與甲硝唑組無明顯差別。故建議無論何種類型的UC患者都可長期加用微生態制劑治療。雖然微生態制劑有價廉、安全、無害等優點,但能否長期應用微生態制劑尚無定論,因其具體機制還未完全闡明,但可以確信微生態制劑在治療IBD方面是一類非常有前景的葯物。

參考文獻

1 Rath HC,Herfarth HH,Ikeda JS,et al.Normal luminal bacteria,espeˉcially Bacteroides species,mediate chronic colitis,gastritis,and arthritis in HLA-B27/human beta2microglobulin transgenic rats.J Clin Invest,1996,98:945-953.

2 Rath HC,Wilson KH,Sartor RB.Differential inction of colitis and gastritis in HLA-B27transgenic rats selectively colonized with Bacˉteroides vulgatus or Escherichia coli.Infect Immun,1996,67:2969-2974.

3 Waidmann M,Allemand Y,Lehmann J,et al.Microflora reactive IL10procing regulatory T cells are present in the colon of IL2deficient mice but lack efficacious inhibition of IFN-gamma and TNF-alpha proction.Gut,2002,50:170-179.

4 Sellon RK,Tonkonogy S,Schultz M,et al.Resident enteric bacteria are necessary for development of spontaneous colitis and immune system acˉtivation in interleukin-10-deficient mice.Infect Immun,1998,66:5224-5232.

與類風濕與腸菌研究進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