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護理診斷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護理診斷

發布時間:2021-04-11 15:28:08

1、類風濕關節炎的護理診斷有哪些

問題分析: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全身性疾病,病程長、易反復。有關節疼痛、運動障礙及畸形,給病人造成很大痛苦。護理人員應耐心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幫助病人認識疾病,掌握自我護理方法,恰到好處地運用休息、鍛煉、理療和葯物等多種方面的治療、護理手段,為病人減輕痛苦,促進關節病的恢復,保持關節功能。  
意見建議:卧床休息,注意體位、姿勢。可採用短時間制動法,如石膏托、支架等,使關節休息,減輕炎症。進行主動或主動加被動的最大耐受范圍內的伸展運動,每日1-2次,以防止關節廢用。活動前關節局部可進行熱敷或理療,緩解肌肉痙攣,增強伸展能力有晨僵症狀的病人應在服鎮痛葯後出現疲勞或發僵前進行活動。

2、請問類風濕性關節炎平時應該如何保養?

治療原則
抗風濕治療應盡早、聯合用葯。
治療方針
抗風濕治療應盡早合理、聯合用葯。根治鏈球菌感染,首選青黴素。中醫葯治療可緩解症狀,急性期祛風清熱化濕,慢性期祛風散寒化濕。
葯物治療
1.抗風濕治療,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常用的抗風濕病葯物如下:
(1)水楊酸制劑 是治療急性風濕熱的最常用葯物,療效確切。以阿司匹林為首選葯物,用葯後可解熱、減輕炎症,使關節症狀好轉,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濕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並症。
水楊酸制劑常可引起惡心、嘔吐、食慾減退等胃部刺激症狀,可服用氫氧化鋁緩解,不能耐受水楊酸制劑者,可選用氯芬那酸。
(2)腎上腺皮質激素 皮質激素不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必要葯物。只有在關節炎患者伴有心臟炎的證據,且水楊酸制劑效果不佳時,才考慮使用。
2.抗鏈球菌感染,根治鏈球菌感染是治療風濕熱必不可少的措施,首選葯物為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或乙醯螺旋黴素。
3.中醫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疇,急性期宜祛風清熱化濕,慢性期宜祛風散寒化濕,能對症狀的緩解起到輔助作用。

相關葯品
乙醯螺旋黴素片
預後情況
若不及時採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最終發展成為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從而使一些患者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如何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進行臨床分期?

國內有人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將類風濕性關節炎分為五期,這樣分期有利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綜合治療。

(1)急性期(類風濕早期)。臨床上起病急,關節明顯腫痛,伴有關節周圍組織輕度水腫,局部溫度增高,壓痛,可有關節積液徵象,關節活動受限或完全不能活動。晨僵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或因疼痛而不表現晨僵。病程在2 ~ 6 個月至1 年之內,或已確診的類風濕患者新發病的關節腫痛在1 ~ 6 周。實驗室檢查見血沉增快,類風濕因子多為陽性。關節X 線見關節腫脹,關節間隙增寬及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骨質疏鬆

此期的病理學改變表現為急性滑膜炎。經有效治療後關節的炎症可迅速消退、腫痛完全消失,或僅留關節微痛或酸困不適,可完全控制1 ~ 3 年以上或治癒。因此,此期是爭取完全控制或治癒的關鍵時期,必須及早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但若治療不當或不徹底,大多數患者在3 ~ 6 個月之內又急性發作,加重或惡化,逐漸轉入亞急性期。

(2)亞急性期(類風濕中期)。臨床上,多關節腫痛,緩解與惡化呈波浪式反復發作和交替進行;晨僵在1 ~ 6 小時;病程在1 ~ 3年;實驗室檢查見血沉持續性增快,類風濕因子多陽性;X 線檢查,出現局灶性骨質破壞,明顯的骨質疏鬆或囊性變,骨膜反應,關節間隙輕度狹窄。

此期的病理學改變為急性滑膜炎進展,出現血管炎和肉芽組織,血管翳開始形成。此期離不開抗風濕止痛葯,當量小或間隔時間較長(6 小時以上)時,不能有效止痛和緩解僵硬症狀;一旦停葯,關節與全身症狀迅速加重或惡化,血沉回升,類風濕因子轉陽性。

但此期經有效而合理地治療後,可控制3 個月至3 年。

(3)慢性期(類風濕晚期)。臨床上,多由亞急性期轉變而來。

多關節腫痛相繼發作,幾乎沒有緩解期,但關節腫痛的程度可比較輕,不知不覺地逐漸發生關節脫位、變形和強直,形成典型的類風濕手或類風濕足。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全身情況不良,多有消瘦、貧血或嚴重內臟損害及肝、脾和淋巴結腫大等。晨僵在6 小時以上。

病程一般在3 年以上,可持續十多年或數十年。實驗室檢查見血沉增快或正常,類風濕因子持續陽性。X 線檢查見骨質疏鬆廣泛。骨質破壞明顯,且為多關節、關節面侵蝕、融合,關節間隙顯著狹窄或消失,關節脫位、變形、增生、強直。

此期在病理學上,見血管翳侵入軟骨及骨,軟骨和骨組織嚴重破壞,纖維性和骨性增殖。此期治療較困難。離不開治療,一般抗風濕葯的效果多半不穩定,但經過強有力而合理地治療,骨破壞可以修復。此期應強調綜合治療,以延緩和控制病變的進展。

(4)緩解期。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期患者經過有效而合理的治療,多數能進入緩解期。進入緩解期的患者,關節腫脹消退,疼痛顯著減輕,可有輕微壓痛,肌肉萎縮與關節活動受限好轉,晨僵小於30分鍾;血沉等實驗檢查指標降低或明顯好轉;關節X 線檢查有所改善。

此期在病理學上呈靜止或緩慢進展狀態。臨床上仍需要小劑量或間斷性治療。

(5)穩定期。急性和亞急性期的患者,經有效而合理的治療,病變可穩定3 個月至3 年,部分患者可以痊癒。穩定期患者,關節腫疼完全消失,關節活動受限及肌肉萎縮顯著好轉或消失;晨僵偶有或無;血沉等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關節X 線表現同慢性期,但骨質破壞基本靜止,出現修復和增生或完全恢復正常。

此期的病理學改變呈靜止狀態或正常,臨床上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4、類風濕關節炎護理診斷中軀體移動障礙與關節什麼有關?

類風濕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阿斯匹林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葯物。另外局部熱療,熱水浴或超短波可增加局部血循環,促使炎症及腫脹消退,疼痛減輕。

5、類風濕關節炎的鑒別診斷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侵蝕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四肢小關節對稱性腫痛,伴有晨僵,可伴有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多關節腫痛,具體發病原因不明,可能和遺傳、環境因素和理化因素等有關,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症狀,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6、類風濕日常飲食怎麼護理?

1、類風濕患者不能吃大魚大肉類的食物
2、類風濕患者最好是不要吃海產品類食物
3、不要多吃辣椒
4、生冷的食物類不要多吃
5、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等的食物不能多吃
6、過酸、過甜、過鹹的食物
7、少喝啤酒、飲料、咖啡、茶等

一、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表現有哪些?

早期是關節的腫、痛,以及早上起來關節活動不靈活的僵硬感。受累部位常是手部小關節,如腕關節、掌指關節、指間關節,也可能出現在肩、肘、膝、踝、足趾等關節。

二、懷疑自己得了類風濕關節炎,要去醫院查什麼?

僅僅依靠臨床表現往往無法做出正確判斷是否得了類風濕關節炎,一旦懷疑自己得了關節病就需求到醫院找風濕專科做相關查看。

相關的查看項目包括:

查看有無炎症的指標,如血沉、C反應蛋白;

查看有無類風濕因子、CCP抗體等類風濕關節炎血清標記;

查看有無類風濕關節炎以外可以引發多關節炎的疾病,如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HLA-B27等;

受累關節的X線查看;

關於一些有關節痛但是腫得不厲害的患者,還可以做關節B超或核磁共振查看,以明確關節痛是否伴有滑膜炎。

三、類風濕關節炎有遺傳性嗎?什麼緣由會致使患病?

類風濕關節炎沒有遺傳性。

吸煙是當前明確的能夠引發類風濕關節炎的因素,此外,發生於消化道或呼吸道的炎症也容易觸發該病。

四、當前的治療葯物有哪些?

由於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緣由尚未明確,因而該病的預防相對較難。不過,診斷一旦確立就應立即開始葯物,以避免關節發生不可逆的結構損傷。需求特別指出的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最好窗口期只有起病後短短半年左右。

常用治療葯物分四大類:

1、傳統合成類抗風濕葯,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羥氯喹等;

2、生物類抗風濕葯,如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白介素-6受體單抗、清除B細胞的CD20單抗等;

3、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甲基潑尼松龍等;

4、非甾體消炎葯,如雙氯芬酸、塞來昔布、依託考昔等。

當前類風濕關節炎可以選擇的葯物已有很多,很多情況下需求聯合用葯以發揮最好療效,沒有必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很難制定好的治療方案。因而患者千萬不要自己隨便用葯,而應找風濕專科醫生看,並定期做好病情評價。

五、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能夠運動嗎?

關節腫痛的時候不建議做承力大,強度高的運動;不腫不痛後,應該保持受累關節日常的活動,以維護關節正常功能。


六、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

類風濕關節炎是沒有忌口的,最重要的是遵醫囑吃葯,將炎症控制住。

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護理診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