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療風濕的土方法
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熏洗療法? 熏洗療法是將中葯煎煮後,乘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葯性從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現介紹幾種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內科學》方)。 ②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鍾,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學院附院方)。 ③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
2、農村治療風濕的土方法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是很大的,為防止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遵循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佳時間是越早越好,避免錯過疾病佳的治療時間,威脅健康,一旦有症狀,一定及時去正規風濕免疫科或正規專業醫院進行系統化治療,避免病情發展,保護關節。
3、風濕怎麼治療的土方法
跟隨風濕界權威專家婁多峰教授學習多年總結:⑴ 辣椒、生薑、大蔥各9克,同面條煮食,趁熱吃下,以出汗為度,每日2次,連服10日。本方對寒型頑痹有益。
⑵ 薏苡仁50克,糖50克,乾薑9克。先將薏苡仁、乾薑加水適量煮爛成粥,再調白糖服食。每天1次,連服1個月。本方對寒痹患者有益。
⑶ 苡仁、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克,用紗布包好,與豬腳1~2隻,放入瓦堡中,再放入適量水,小火煨爛,去渣,不放鹽,吃肉喝湯,分兩次食用。本方宜於頑痹者。
⑷ 五加皮50~100克,糯米500~1000克。將五加皮洗凈,加水適量,泡透煎煮,每30分鍾取煎液1次,煎取2次。再將煎液與糯米同煮成糯米干飯,待冷,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為酒釀。每天適量佐餐食用。本方適用於濕邪偏勝、重著酸楚的濕痹。
⑸ 生川烏頭3~5克,大米50克,薑汁10滴,蜂蜜適量。將川烏頭搗爛研為細末,先煮沸米粥,後加川烏頭末,改用小火慢煮,熟後加入薑汁、蜂蜜,攪勻再煮片刻即可。早晚餐服用,5~7天為1療程。本方適用於風痹。
⑹ 黑大豆1000克,松節200~300克,黃酒250克。用小火將黑豆煮至酥爛,收水曬干。每次50粒黑大豆,隨時嚼食,每日3次。本品具有補脾腎、強筋骨、通血脈、祛風濕、除骨寒等功能,適用於寒痹。
⑺ 粗大鱔魚(每條250克以上)4~6條,剖去內臟,陰干,研細粉,瓶貯備用。每次鱔粉10~15克,黃酒2~3匙,開水沖服或調粥服。每日服2次,2個月為1療程。鱔魚祛風力強,能補虛助力,通利血脈,善治三痹,風甚者更宜。
⑻ 童子鱔500克,用繩系尾,懸於窗口處陰干,白酒1000克,浸泡1個月後飲酒。每日2次,每次l匙,2個月為1療程。童子鱔性溫善竄,能活血舒筋,祛風除濕。本方對肩肘痛不能上舉的頑痹患者,效果尤佳。
⑼ 豬瘦肉100克,辣椒根90克,共煮湯,調味後服食。每天1次,連服5~7天。本方對寒邪偏勝,疼痛劇烈的寒痹患者有益。
⑽ 蛇肉250克,胡椒根或胡椒40~60克,放砂鍋內加適量水,燉湯調味服食。每日1次,連服數天。本方適用於風邪偏勝,痛無定處的行痹。
⑾ 柳枝或西河柳50~100克,水煎服。每天1次,連服14天。本方對熱痹患者有益。
⑿ 黃花菜根50克。將黃花菜根水煎去渣,沖黃酒內服,每天2次,連服數天。本方適用於熱痹患者。
⒀ 茄子根15克,水煎服。每天1次,連服數天。也可用茄子根(或白茄根)90克,浸入500毫升白酒中,3天後服用,每次飲15毫升,每日2次,連服7~8天。本方適用於熱邪偏勝,紅腫熱痛的熱痹患者。
總之,葯膳應營養豐富而全面,容易消化吸收且適合於自己的病情。